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也知道梨子的滋味了吧?看着來雙揚日益豐滿,又看着來雙揚日益地妖娆,又看着來雙揚成熟得快要綻開——綻開之後便是凋謝——這是女人在自己體内聽得見的聲音——類似于豆莢爆米的殘酷的聲音。
範滬芳真是希望聽一聽來雙揚這個時候的心聲與感慨——作為一個女人的心聲與感慨。
來雙揚,原來你也有這麼一天的啊!遺憾的是,範滬芳就是見不着來雙揚。
來雙揚就是不肯進入來崇德和範滬芳的生活。
突然在這麼一天,來雙揚來了。
來雙揚出現在範滬芳的眼前,叫了她一聲“範阿姨”. 範滬芳意外地怔在那裡了,她正在給她的一盆米蘭澆水,澆水壺頓時偏離了方向。
來雙揚來得太早,她父親在江邊打太極拳還沒有回家。
來雙揚當然知道她父親現在還沒有回家,她來這麼早是來見範滬芳的。
範滬芳太激動了。
聰明人之間不用虛與委蛇。
來雙揚也從範滬芳失控的澆花動作裡,明白了範滬芳對她多年的仇恨與期待。
來雙揚今天是有備而來的,她就是沖着範滬芳來的,自然歸她首先開口說話了。
來雙揚的眼睛不再在虛空漫遊,她正常地看着範滬芳,坦坦率率地說:“範阿姨,今天我特意看您來了。
沒有什麼别的原因,就是人到中年了,有過婚姻也有過孩子了,心裡什麼都明白了。
這麼多年來,您把我爸爸照顧得這麼好,這不光是我爸爸有福氣,其實也是我們子女的福氣了。
這不,快過端午節了。
我做餐飲生意,過節更忙,到了那天也沒有時間來看望你們,今天有一點兒空當兒,就來了。
可能我來得冒昧了一點。
“ 範滬芳是老藝人出身,小時候跟着班子從上海來漢口唱越劇,唱着唱着就在漢口嫁人生根了。
越劇在漢口,不可沒有,但也不能成氣候。
舞台與人生,人生與舞台,範滬芳是一路坎坷,飽經滄桑的了。
可是作為藝人,範滬芳的局限也是很明顯的,隻是她自己不覺得罷了。
藝人最大的局限就是永遠把舞台與人生混為一談,習慣用舞台感情處理現實生活。
這樣,她們的飽經滄桑便是一種天真的飽經滄桑,她們逢場作戲的世故也是一種天真的世故,恩恩怨怨,喜怒哀樂,全都表現在臉上,關鍵時刻,感情不往心裡沉澱,直接從眉眼就出去了。
來雙揚面對面地把這番滿含歉意的話一說,範滬芳的感動簡直無法自制,這是多少年的較量,多少年的等待啊! 範滬芳有闆有眼地搖動着她的頭,眼睛裡熱淚盈眶,她雙手的顫動就是那典型的老旦式的顫動。
範滬芳用她那依然好聽的嗓音感人肺腑地叫了一聲:“揚揚啊——” 來雙揚還給範滬芳帶來了禮物,它們是:一條18犓金的吊墜項鍊,芝麻糕綠豆糕各兩盒,紅心鹹鴨蛋一盒,五芳齋的粽子一提,還有一隻飯盒裡裝的是透味鴨頸,是來雙揚自己的貨色,送給父親喝啤酒的。
來雙揚巧嘴巧舌地說:“鴨頸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是是活肉,淨瘦,性涼,對老人最合适了。
再說,要過節了,圖個口彩,我們吉慶街,有一句話,說是鴨頸下酒,越喝越有。
範阿姨,你和我爸爸,吃了鴨頸,就有福有壽了。
” 範滬芳的眼淚,終于含不住,骨碌骨碌就滾下來了。
“謝謝你謝謝你謝謝你!”範滬芳擦着眼淚說,握住了來雙揚的手,一下一下地撫摸着她的手背。
女兒與後母,一笑泯恩仇。
兩人坐在一起,吃了豐盛的早餐。
範滬芳樓上樓下地跑了兩趟,買來了銀絲涼面、鍋貼和油條,自己又動手做了蛋花米酒,煮了牛奶,還上了小菜,小菜是一碟寶塔菜,一碟花生米,一碟小銀魚,一碟生拌西紅柿,這是現在時興的營養生菜。
範滬芳曆來是講究生活的,她十六歲就紅過,吃過天下的好東西。
來崇德回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範滬芳笑眯眯地看着他,要他相信。
來雙揚前嫌盡棄,趕着叫“爸”。
來崇德終于轉過彎來,頓時年輕了許多歲。
在來崇德送女兒回去的路上,來雙揚與她爸手挽手地漫步街頭。
父女倆商量了來家老房子的事情。
來家的六間老房子,解放之後,政府不認它們是私有财産了,這就收去了兩間。
這兩間房子,不談了。
1956年,政府搞公私合營,又有兩間房子,被房管所登記,搞經濟出租,租金就是政府得大頭,來家得小頭。
來崇德不願意出租,原意自家居
範滬芳真是希望聽一聽來雙揚這個時候的心聲與感慨——作為一個女人的心聲與感慨。
來雙揚,原來你也有這麼一天的啊!遺憾的是,範滬芳就是見不着來雙揚。
來雙揚就是不肯進入來崇德和範滬芳的生活。
突然在這麼一天,來雙揚來了。
來雙揚出現在範滬芳的眼前,叫了她一聲“範阿姨”. 範滬芳意外地怔在那裡了,她正在給她的一盆米蘭澆水,澆水壺頓時偏離了方向。
來雙揚來得太早,她父親在江邊打太極拳還沒有回家。
來雙揚當然知道她父親現在還沒有回家,她來這麼早是來見範滬芳的。
範滬芳太激動了。
聰明人之間不用虛與委蛇。
來雙揚也從範滬芳失控的澆花動作裡,明白了範滬芳對她多年的仇恨與期待。
來雙揚今天是有備而來的,她就是沖着範滬芳來的,自然歸她首先開口說話了。
來雙揚的眼睛不再在虛空漫遊,她正常地看着範滬芳,坦坦率率地說:“範阿姨,今天我特意看您來了。
沒有什麼别的原因,就是人到中年了,有過婚姻也有過孩子了,心裡什麼都明白了。
這麼多年來,您把我爸爸照顧得這麼好,這不光是我爸爸有福氣,其實也是我們子女的福氣了。
這不,快過端午節了。
我做餐飲生意,過節更忙,到了那天也沒有時間來看望你們,今天有一點兒空當兒,就來了。
可能我來得冒昧了一點。
“ 範滬芳是老藝人出身,小時候跟着班子從上海來漢口唱越劇,唱着唱着就在漢口嫁人生根了。
越劇在漢口,不可沒有,但也不能成氣候。
舞台與人生,人生與舞台,範滬芳是一路坎坷,飽經滄桑的了。
可是作為藝人,範滬芳的局限也是很明顯的,隻是她自己不覺得罷了。
藝人最大的局限就是永遠把舞台與人生混為一談,習慣用舞台感情處理現實生活。
這樣,她們的飽經滄桑便是一種天真的飽經滄桑,她們逢場作戲的世故也是一種天真的世故,恩恩怨怨,喜怒哀樂,全都表現在臉上,關鍵時刻,感情不往心裡沉澱,直接從眉眼就出去了。
來雙揚面對面地把這番滿含歉意的話一說,範滬芳的感動簡直無法自制,這是多少年的較量,多少年的等待啊! 範滬芳有闆有眼地搖動着她的頭,眼睛裡熱淚盈眶,她雙手的顫動就是那典型的老旦式的顫動。
範滬芳用她那依然好聽的嗓音感人肺腑地叫了一聲:“揚揚啊——” 來雙揚還給範滬芳帶來了禮物,它們是:一條18犓金的吊墜項鍊,芝麻糕綠豆糕各兩盒,紅心鹹鴨蛋一盒,五芳齋的粽子一提,還有一隻飯盒裡裝的是透味鴨頸,是來雙揚自己的貨色,送給父親喝啤酒的。
來雙揚巧嘴巧舌地說:“鴨頸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是是活肉,淨瘦,性涼,對老人最合适了。
再說,要過節了,圖個口彩,我們吉慶街,有一句話,說是鴨頸下酒,越喝越有。
範阿姨,你和我爸爸,吃了鴨頸,就有福有壽了。
” 範滬芳的眼淚,終于含不住,骨碌骨碌就滾下來了。
“謝謝你謝謝你謝謝你!”範滬芳擦着眼淚說,握住了來雙揚的手,一下一下地撫摸着她的手背。
女兒與後母,一笑泯恩仇。
兩人坐在一起,吃了豐盛的早餐。
範滬芳樓上樓下地跑了兩趟,買來了銀絲涼面、鍋貼和油條,自己又動手做了蛋花米酒,煮了牛奶,還上了小菜,小菜是一碟寶塔菜,一碟花生米,一碟小銀魚,一碟生拌西紅柿,這是現在時興的營養生菜。
範滬芳曆來是講究生活的,她十六歲就紅過,吃過天下的好東西。
來崇德回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範滬芳笑眯眯地看着他,要他相信。
來雙揚前嫌盡棄,趕着叫“爸”。
來崇德終于轉過彎來,頓時年輕了許多歲。
在來崇德送女兒回去的路上,來雙揚與她爸手挽手地漫步街頭。
父女倆商量了來家老房子的事情。
來家的六間老房子,解放之後,政府不認它們是私有财産了,這就收去了兩間。
這兩間房子,不談了。
1956年,政府搞公私合營,又有兩間房子,被房管所登記,搞經濟出租,租金就是政府得大頭,來家得小頭。
來崇德不願意出租,原意自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