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二
七月的同城已經很熱了。
我喜歡同城的夏天,喜歡烈日。
小時候我愛在河邊玩耍,他們不讓我下河遊泳,我坐在河邊,把腿放進水中,我不喜歡遊泳,我懼怕水、懼怕河,每年都有人淹死,我隻是喜歡曬太陽。
春天多雨,有時十幾天不見陽光,雨水中常常夾雜着小冰雹。
秋天短暫,冬天一來就下雪。
而夏天讓很多人讨厭,高溫持續着,工廠被迫停産,暑假也格外漫長。
我不知道同城人應該是什麼樣,從我長大以來,沒有人說我像同城人,不僅外地人這樣說,同城人也這樣說。
我對于飄泊天生渴望又天生反感,我不羨慕旅行者,但我羨慕無家可歸的人。
同城面積寬闊,城外是同城山,城内有同城河。
同城河由很多條小河組成,這些小河密布在城中,包圍着高樓大廈。
同城河的河床雖然狹窄,河堤卻很寬闊,沿河種植着松樹與草坪。
同城山山勢平緩,終年都是綠色。
我和張逸方不可避免地分手了,這沒有影響我一如既往的平靜。
至于一個月後,方駱的突然出現,他帶給我的,我帶給他的,那是做夢也不曾想到的。
我坐在公交車上,腳邊放着旅行袋。
陽光從窗外照進來,我把旅行袋朝座位底下挪了挪,它已經有些燙手。
下午乘客很少,街人也幾乎看不見行人,到處都亮得刺眼。
汽車從小街一直朝北,等開到同城花苑的時候,車裡隻剩下我一個人。
我下了車,馬路上熱氣蒸騰,我感覺膝蓋以下的皮膚被烤得隐隐作痛。
同河新苑的門邊孤零零地栽着兩棵小樹,樹葉全部蔫了。
傳達室開着空調,兩個保安一個趴在桌上睡覺,一個看着我點點頭,我朝他笑了笑。
這個小區很安靜,就在同城河邊。
房子是一年前我們談戀愛後買的,張逸方的母親一直催着我們結婚。
她以婆婆的方式喜歡着我。
我打開房門,屋子裡有一股刺鼻的塗料味。
我把窗戶全部打開,沒有什麼風,空氣都是靜止的。
我站在陽台上,看着河水,沿河生長着一些雜樹,到處是知了的叫聲。
我對于将來的事情一無所知。
前天,我和張逸方在這兒談到了分手,我們說了很長時間,一直在讨論如何向他的母親解釋。
張逸方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他很孝順母親,母子之間有種分不開的親情。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真得想成為他們家庭的一份子,隻是不清楚為什麼,很多東西越來越淡,越來越淡。
我們坐在新買的沙發上商量着,像一對兄妹,而不像戀人,這也是我們遲遲不能分手的原因。
我們很難受,也很平靜,雖然分手将疏遠我們的親情,但我們知道再這樣下去,隻會害了雙方。
我把旅行袋打開,把我的東西裝進去,其實都是可以不要的,當初要不是他母親催得緊,我也不會拿來。
張逸方決定他一個人向他的母親解釋。
我們約好今天下午在這兒見面,我把東西全部裝進旅行袋,等他下班後過來。
我走近廚房,燒了一壺開水,茶葉筒裡還有茶葉,我倒了些在杯子裡,和所有的東西一樣,杯子也是六月新買的,玻璃又輕又薄。
客廳裡有些悶熱,我擦了擦汗,看見牆角處有一堆舊報紙,我走過去,拿了幾張坐在沙發上。
為了消磨時間,我一個标題一個标題仔細地看,國際版上登了一張阿富汗女難民的照片,那個女人包着臉,皺着眉頭,雙眼皮又深又寬,憂郁地斜視着前方。
大約五點半,張逸方來了,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短袖襯衫,滿頭大汗,胳肢窩裡夾着黑色皮包。
我把茶從廚房端出來,遞了一杯給他。
他坐在沙發上,疲憊地對我笑了笑。
"你媽媽怎麼樣?" "哭了一晚上。
" "對不起。
" "這也不能怪你。
" 我沒有說話,他注意到門邊的旅行袋:"東西裝完了?" "嗯。
" "等會兒我送你,正好幫你拿。
" "不用,我行。
" "反正順路。
" 他把茶喝完,杯子放在茶幾上。
我走進房間去關窗戶,他在客廳說不用關了,開着透氣。
我看了看天,朝西的天邊有大團的紅雲,要變天了。
我喜歡同城的夏天,喜歡烈日。
小時候我愛在河邊玩耍,他們不讓我下河遊泳,我坐在河邊,把腿放進水中,我不喜歡遊泳,我懼怕水、懼怕河,每年都有人淹死,我隻是喜歡曬太陽。
春天多雨,有時十幾天不見陽光,雨水中常常夾雜着小冰雹。
秋天短暫,冬天一來就下雪。
而夏天讓很多人讨厭,高溫持續着,工廠被迫停産,暑假也格外漫長。
我不知道同城人應該是什麼樣,從我長大以來,沒有人說我像同城人,不僅外地人這樣說,同城人也這樣說。
我對于飄泊天生渴望又天生反感,我不羨慕旅行者,但我羨慕無家可歸的人。
同城面積寬闊,城外是同城山,城内有同城河。
同城河由很多條小河組成,這些小河密布在城中,包圍着高樓大廈。
同城河的河床雖然狹窄,河堤卻很寬闊,沿河種植着松樹與草坪。
同城山山勢平緩,終年都是綠色。
我和張逸方不可避免地分手了,這沒有影響我一如既往的平靜。
至于一個月後,方駱的突然出現,他帶給我的,我帶給他的,那是做夢也不曾想到的。
我坐在公交車上,腳邊放着旅行袋。
陽光從窗外照進來,我把旅行袋朝座位底下挪了挪,它已經有些燙手。
下午乘客很少,街人也幾乎看不見行人,到處都亮得刺眼。
汽車從小街一直朝北,等開到同城花苑的時候,車裡隻剩下我一個人。
我下了車,馬路上熱氣蒸騰,我感覺膝蓋以下的皮膚被烤得隐隐作痛。
同河新苑的門邊孤零零地栽着兩棵小樹,樹葉全部蔫了。
傳達室開着空調,兩個保安一個趴在桌上睡覺,一個看着我點點頭,我朝他笑了笑。
這個小區很安靜,就在同城河邊。
房子是一年前我們談戀愛後買的,張逸方的母親一直催着我們結婚。
她以婆婆的方式喜歡着我。
我打開房門,屋子裡有一股刺鼻的塗料味。
我把窗戶全部打開,沒有什麼風,空氣都是靜止的。
我站在陽台上,看着河水,沿河生長着一些雜樹,到處是知了的叫聲。
我對于将來的事情一無所知。
前天,我和張逸方在這兒談到了分手,我們說了很長時間,一直在讨論如何向他的母親解釋。
張逸方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他很孝順母親,母子之間有種分不開的親情。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真得想成為他們家庭的一份子,隻是不清楚為什麼,很多東西越來越淡,越來越淡。
我們坐在新買的沙發上商量着,像一對兄妹,而不像戀人,這也是我們遲遲不能分手的原因。
我們很難受,也很平靜,雖然分手将疏遠我們的親情,但我們知道再這樣下去,隻會害了雙方。
我把旅行袋打開,把我的東西裝進去,其實都是可以不要的,當初要不是他母親催得緊,我也不會拿來。
張逸方決定他一個人向他的母親解釋。
我們約好今天下午在這兒見面,我把東西全部裝進旅行袋,等他下班後過來。
我走近廚房,燒了一壺開水,茶葉筒裡還有茶葉,我倒了些在杯子裡,和所有的東西一樣,杯子也是六月新買的,玻璃又輕又薄。
客廳裡有些悶熱,我擦了擦汗,看見牆角處有一堆舊報紙,我走過去,拿了幾張坐在沙發上。
為了消磨時間,我一個标題一個标題仔細地看,國際版上登了一張阿富汗女難民的照片,那個女人包着臉,皺着眉頭,雙眼皮又深又寬,憂郁地斜視着前方。
大約五點半,張逸方來了,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短袖襯衫,滿頭大汗,胳肢窩裡夾着黑色皮包。
我把茶從廚房端出來,遞了一杯給他。
他坐在沙發上,疲憊地對我笑了笑。
"你媽媽怎麼樣?" "哭了一晚上。
" "對不起。
" "這也不能怪你。
" 我沒有說話,他注意到門邊的旅行袋:"東西裝完了?" "嗯。
" "等會兒我送你,正好幫你拿。
" "不用,我行。
" "反正順路。
" 他把茶喝完,杯子放在茶幾上。
我走進房間去關窗戶,他在客廳說不用關了,開着透氣。
我看了看天,朝西的天邊有大團的紅雲,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