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獻 地

關燈
社挂私賬買紙,買筆,買墨。

    他覺得八路軍很好,他擁護它,還常常寫信給哥哥,勉勵他做一個光榮的軍人,要他别想家。

    他覺得他不能去參加會,簡直是很冤屈和很恥辱的。

    他有什麼不對呢?他想怪别人,又不知怪誰好,慢慢他卻對父親生出不滿來了。

    他以為是父親連累了他。

    為什麼父親那麼喜歡買土地,那麼貪得無厭!要是少買一點地,那倒好些。

    他假使隻是一個少地的農民,像李昌那樣,倒也好些。

    尤其使他覺得難堪的,是他們派定了他是探子,隻是為打聽消息才去開會的,他又不是反動派,為什麼會讓人這麼看他?他自己是想不出理由的,他憤憤的走回家去,正碰着他姐姐在說什麼金銀地主。

    顧二姑娘平日是恨她公公的,隻有這次她卻做了他的忠實傳達者。

    她聽見她公公說這次村子上要是鬧鬥争,就該輪到顧老二了,她害怕得要死,覺得要是不把這些話傳給家裡,她就是個沒良心的人。

    顧順着見他姐姐這麼說,卻忽然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他說:“回到你那個家裡去吧,不要同咱們有來往。

    要是你三天兩頭跑,咱們是掉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咱們有了你們家一份親戚,真倒透了黴。

    隻有你們家那個老頭子,才是愛打探這打探那的。

    回去,要不走,咱就找同志們說理,要你家賠咱們的梨樹。

    ”顧二姑娘一聽這,放聲的哭了起來,邊哭邊罵道:“有了這份親戚,又不是咱自個兒跑去的,還不是你們怕人家勢大,才把咱丢了?如今共産黨要你們的地,活該,誰叫你們有地啦!你們不情願,找村幹部說去,犯不着來攆咱。

    ……”顧順又向他父親說:“你老人家百事都得想開些,讓人家在衆人面前鬥争,還不如自己先拿出去,咱們自己夠吃了就成。

    隻要爹和大伯一句話,咱就找張裕民去,這還有面子。

    ”顧湧也不說兒子,也不答應,扛起鋤頭走了。

    大伯是個老好人,也不響。

    老大說:“分開過吧。

    咱們家人多,一分開就不像樣了。

    誰願意送人,誰就送吧。

    ”顧順還跳着腳罵:“一家死頑固,都是些落後分子,鬧鬥争,活該。

    等将來大夥兒都戴上高帽子遊街,挨揍,咱可不能同你們一樣。

    要是你們老頑固下去,咱就找二哥去,穿上一身二尺半,啥也不要了。

    那幾畝地會跟你們進棺材的。

    ……”他的話隻說得大家心裡更亂,老太婆也哭了,還要勸着那個怄了氣的女兒。

    家裡像死了人似的,屋子顯得空空闊闊。

    誰都憋住一口氣,誰同誰都像有仇恨似的,就這樣惶惶的熬過了一夜。

    後來還是老太婆想起了董桂花,她是婦女主任,又是親戚,總會知道些情形。

    她便叫媳婦來問問,看看究竟怎麼樣,她們也好有個打算。

    唉,逢到了這種年頭,真是新媳婦坐在花轎裡,左右都是任人擺布呵! 李之祥聽他妹子說完了,也提不出好辦法,他覺得要是真的肯把地送出來,倒也是好事。

    本來麼,他家自己就種不過來,總是雇短工,一個人夠吃就對了,要那麼多地幹什麼?要說鬥争他這麼戶人家,那可不應該,他隻說:“你們老三到底還是開通,有腦筋。

    到什麼世界做什麼人,如今就不時興那個有錢有勢壓迫人的那種勁兒。

    要是你公公真能聽他的,倒也好。

    人好人壞,人家眼睛看着的嘛,還能冤好人!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也别怕鬥争。

    勸大伯二伯别着急,路走到盡頭總會轉彎的,事情總有一天鬧明白。

    你男人已經當了兵,你怕個啥,總鬧不到你頭上。

    你放心,先回吧,等吃過飯叫你嫂子過去看看。

    ” 他妹子走了,董桂花燒起火來,她也不同她男人說什麼。

     她覺得有些迷迷糊糊,假如顧湧家也被鬥争,那不就鬧到沒有安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