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關燈
小
中
大
可以翻過去。
當然,聶大躍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甚至連想都沒有這麼想過。
盡管如此,這道牆仍然沒有将他們徹底隔開,至少聲音沒有隔開,兩邊的一切響動對方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因此,每天晚上胡娅沁起來小便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盡量不要弄出響聲,但這顯然比較困難,因為胡娅沁當時使用的是搪瓷痰盂,在小便的時候,即便能保證不發出液體與液體相互撞擊的聲音,也可避免地要發出液體與固體撞擊的響聲,所以,胡娅沁小便發出的響聲總是要躍過半截牆從傳到聶大躍耳朵裡面去的。
因此,如果單純從聲音上判斷,他們有一種同居一室的親近。
不僅“同居一室”,而且兩個人在一個鍋裡面吃飯,“家務分工”也很像夫妻,與黃梅戲《天仙配》上描寫的“你擔水來我澆園”基本一緻。
況且他們倆人成天出雙入對,就是回城也兩個人一起,所以,當時生産隊有很多傳說。
傳說他們表面上是睡兩個房間,其實早就暗中在一起了。
社員們這樣說當然是解悶用的,并不打算真為他們說的話負法律責任。
事實上,那時候聶大躍和胡娅沁根本就沒有這麼做,他們甚至連戀愛都沒談。
那時候人單純,都很要求上進,很自律,在那種把談戀愛看成是資産階級行為大背景下,他們是不會輕易邁出這一步的。
當然,這裡面有個時間問題,如果時間長了,說不定他們就真就談上戀愛了,但他們剛下去不久,就開始刮起了“回城風”,根本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滋生愛情。
“回城風”把聶大躍和胡娅沁一起吹進了縣農機廠。
農機廠是集體性質,比不上稀土礦,但除了小化肥廠之外,在當時的嶽洲縣也屬于大廠,能進到裡面當工人也算是他們造化,比在農村當知青好多了。
倆人既然到了一個廠,關系自然有點進步。
這時候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進了農機廠之後,胡娅沁的身體突然一下子發開了不少,加上長期相處看慣了的緣故,胡娅沁在聶大躍眼裡是個女人了。
二是胡娅沁送給聶大躍一雙勞保皮鞋,是隻有礦上的職工才發的那種翻毛勞保皮鞋。
這種勞保皮鞋外面是買不到的,在當時的城關鎮,穿這種皮鞋是受人尊敬的。
顯然是這雙勞保皮鞋太具有象征意義了,令聶大躍感到了一種責任,一種必須自己先開口的責任。
這時候,連聶大躍的母親都問:“這麼好的鞋子是誰給你的?”聶大躍實話實說。
母親雖然還沒有見過胡娅沁的面,但是就憑這雙勞保皮鞋,就能夠斷定胡娅沁是個好姑娘,不僅現在是好姑娘,而且将來還一定是一個好兒媳婦。
于是,母親張羅着讓聶大躍把胡娅沁帶回來吃飯。
等到飯吃完了,關系也就基本上挑明了。
那時候交通不如現在方便,胡娅沁大約一個月才能回礦上一次,于是聶大躍的母親就經常讓兒子帶胡娅沁到家裡來吃飯。
理由是農機廠食堂夥食太差,你們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加強營養。
逢周末,母親還極力挽留胡娅沁住在家裡,好在那時候人不嬌氣,胡娅沁與聶小雨合睡一小床也湊合。
剛開始胡娅沁還不是太願意,再晚了也要聶大躍送她回農機廠宿舍,常常是星期六晚上送過去,星期天早上又接回來,最後弄得胡娅沁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隻好留宿。
本來聶大躍和胡娅沁的關系是在健康發展的,但是由于突然發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差一點将他們的因緣斷送。
那時候突然刮起了頂職風,就是國營單位的正式職工,不管是幹部還是工人,隻要提前退休,就可以由其子女中的一個頂職進去。
這個風當時刮得非常兇,居然從長沙這樣的大城市刮到小小的嶽洲縣。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時間,很多本來年齡還沒有到退休界限的父母,為了能使自己的子女進國營單位,紛紛提前退休。
這股風對聶大躍影響不大,因為聶大躍的母親在街道小廠糊火柴盒,父親在搬運公司搞裝卸,父母的單位都不如聶大躍的農機廠,白給都不進,根本就不存在頂職的問題,至于他的妹妹聶小雨,那時候剛剛上小學,還早着呢,想頂也不夠年齡。
但是,這件事情很快還是影響到了聶大躍,因為胡娅沁的母親準備讓她頂職。
因為這時候國家對知識分子很重視,礦上承諾,即使她母親提前退休,礦上也還是返聘她,返聘工資加退休工資并不低于原工資,等于是白給她女兒胡娅沁一個進礦上的名額,白給能不要嗎?
當然,聶大躍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甚至連想都沒有這麼想過。
盡管如此,這道牆仍然沒有将他們徹底隔開,至少聲音沒有隔開,兩邊的一切響動對方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因此,每天晚上胡娅沁起來小便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盡量不要弄出響聲,但這顯然比較困難,因為胡娅沁當時使用的是搪瓷痰盂,在小便的時候,即便能保證不發出液體與液體相互撞擊的聲音,也可避免地要發出液體與固體撞擊的響聲,所以,胡娅沁小便發出的響聲總是要躍過半截牆從傳到聶大躍耳朵裡面去的。
因此,如果單純從聲音上判斷,他們有一種同居一室的親近。
不僅“同居一室”,而且兩個人在一個鍋裡面吃飯,“家務分工”也很像夫妻,與黃梅戲《天仙配》上描寫的“你擔水來我澆園”基本一緻。
況且他們倆人成天出雙入對,就是回城也兩個人一起,所以,當時生産隊有很多傳說。
傳說他們表面上是睡兩個房間,其實早就暗中在一起了。
社員們這樣說當然是解悶用的,并不打算真為他們說的話負法律責任。
事實上,那時候聶大躍和胡娅沁根本就沒有這麼做,他們甚至連戀愛都沒談。
那時候人單純,都很要求上進,很自律,在那種把談戀愛看成是資産階級行為大背景下,他們是不會輕易邁出這一步的。
當然,這裡面有個時間問題,如果時間長了,說不定他們就真就談上戀愛了,但他們剛下去不久,就開始刮起了“回城風”,根本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滋生愛情。
“回城風”把聶大躍和胡娅沁一起吹進了縣農機廠。
農機廠是集體性質,比不上稀土礦,但除了小化肥廠之外,在當時的嶽洲縣也屬于大廠,能進到裡面當工人也算是他們造化,比在農村當知青好多了。
倆人既然到了一個廠,關系自然有點進步。
這時候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進了農機廠之後,胡娅沁的身體突然一下子發開了不少,加上長期相處看慣了的緣故,胡娅沁在聶大躍眼裡是個女人了。
二是胡娅沁送給聶大躍一雙勞保皮鞋,是隻有礦上的職工才發的那種翻毛勞保皮鞋。
這種勞保皮鞋外面是買不到的,在當時的城關鎮,穿這種皮鞋是受人尊敬的。
顯然是這雙勞保皮鞋太具有象征意義了,令聶大躍感到了一種責任,一種必須自己先開口的責任。
這時候,連聶大躍的母親都問:“這麼好的鞋子是誰給你的?”聶大躍實話實說。
母親雖然還沒有見過胡娅沁的面,但是就憑這雙勞保皮鞋,就能夠斷定胡娅沁是個好姑娘,不僅現在是好姑娘,而且将來還一定是一個好兒媳婦。
于是,母親張羅着讓聶大躍把胡娅沁帶回來吃飯。
等到飯吃完了,關系也就基本上挑明了。
那時候交通不如現在方便,胡娅沁大約一個月才能回礦上一次,于是聶大躍的母親就經常讓兒子帶胡娅沁到家裡來吃飯。
理由是農機廠食堂夥食太差,你們現在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加強營養。
逢周末,母親還極力挽留胡娅沁住在家裡,好在那時候人不嬌氣,胡娅沁與聶小雨合睡一小床也湊合。
剛開始胡娅沁還不是太願意,再晚了也要聶大躍送她回農機廠宿舍,常常是星期六晚上送過去,星期天早上又接回來,最後弄得胡娅沁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隻好留宿。
本來聶大躍和胡娅沁的關系是在健康發展的,但是由于突然發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差一點将他們的因緣斷送。
那時候突然刮起了頂職風,就是國營單位的正式職工,不管是幹部還是工人,隻要提前退休,就可以由其子女中的一個頂職進去。
這個風當時刮得非常兇,居然從長沙這樣的大城市刮到小小的嶽洲縣。
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時間,很多本來年齡還沒有到退休界限的父母,為了能使自己的子女進國營單位,紛紛提前退休。
這股風對聶大躍影響不大,因為聶大躍的母親在街道小廠糊火柴盒,父親在搬運公司搞裝卸,父母的單位都不如聶大躍的農機廠,白給都不進,根本就不存在頂職的問題,至于他的妹妹聶小雨,那時候剛剛上小學,還早着呢,想頂也不夠年齡。
但是,這件事情很快還是影響到了聶大躍,因為胡娅沁的母親準備讓她頂職。
因為這時候國家對知識分子很重視,礦上承諾,即使她母親提前退休,礦上也還是返聘她,返聘工資加退休工資并不低于原工資,等于是白給她女兒胡娅沁一個進礦上的名額,白給能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