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關燈
多筆了,确實沒有出過任何事情。

    即使真的出了什麼事情,放款的銀行也會盯着證券公司,因為證券公司有現錢,至少有可以當場變現的股票。

    遇到那種情況,銀行的目的是收回貸款,當然是誰有現錢就找誰,要是找到聶大躍這樣做實業的,即便他想還款,也套不出那麼多現金呀。

    而證券公司也不怕,證券公司在給大戶做透資的時候,大戶總是要拿自己的股票做抵押,股票漲了皆大歡喜,股票跌了,跌倒一定的限度證券公司就會按照事先簽訂的協議強行平倉,損失的是大戶自己。

     聶大躍問:“你們有什麼好處?” 十多年的經商經驗告訴聶大躍一個基本道理:送上門的好事要留心。

     秦石峰說:“我不賺你的錢,仍然以十二個點透資給客戶,這樣就能吸引來大批客戶,這些客戶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交易費就是我們的好處。

    ” 聶大躍想想是這個道理,于是關心下一個問題,問:“我有什麼好處?” 對送上門的生意,不問自己有什麼好處,而是先問對方有什麼好處,表明聶大躍在商場上已經相當成熟了。

     秦石峰說:“你的貸款利率加成本大約是七個點,我給你是十二個點,這個帳你還不會算?” 這個帳聶大躍當然會算。

    聶大躍對股票還是懂的,他當初就是靠做股票生意起家的,但是聶大躍不象秦石峰那麼張揚,不但不張揚,而且還經常裝糊塗。

    當一個生意人在生意場會裝糊塗的時候,表明他有城府了。

     “可以,”聶大躍說,“但是如今金融衍生工具層出不窮,我老是跟不上,所以如果要做,恐怕還要你多費費心。

    ” “那不成問題,隻要大哥看得起,今後你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

    ” 大約是秦石峰經常對外許願,所以許起願來十分輕松。

    事實上,要不是後來秦石峰看上了聶大躍的妹妹聶小雨,這個願也隻能就是永遠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聶小雨比聶大躍小許多,大學畢業,現在在哥哥聶大躍的公司做事,其職位大約相當于聶大躍的助理,但是不是很明确。

    好在她是聶大躍的同胞妹妹這一點是非常明确的,所以盡管她在嶽鵬實業的職位不清,職責不明,但是權力不小。

    事實上,她相當于嶽鵬實業“二老闆”。

     盡管如此,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推斷聶大躍的嶽鵬實業管理混亂。

    其實中國目前的民營經濟發展還不是很成熟,一些足以保障私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法律文件還不完善,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還沒有真正确立,在這種情況下,私營企業内部的關鍵崗位上任人唯親也不失為一個比較保險的做法。

    至少是不得已而為之吧。

     “二老闆”高中畢業以後參校高考,分數隻夠上大專,但當時聶大躍已經大小是個老闆了,深感接受正規高等教育的重要,于是,聶大躍堅決要求本科大學,并且願意承擔一切費用。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絲毫不影響聶小雨大學文憑的質量,高考的時候差幾分并不能說明聶小雨的智商就一定比别人差,隻要四年的大學努力,畢業的時候說不定笨鳥先飛呢。

    聶大躍認為學生接受教育的環境相當重要,把一個高考的時候分數達到清華标準的學生安排在地區師專學習,畢業的時候也未必就是第一名,同樣,把一個分數隻夠師專的考生安排在清華上大學,四年之後也未必就是最後一名,所以,當時經濟上還不是很寬裕的聶大躍硬是出錢讓妹妹上了一個全國重點大學。

     聶小雨大學畢業直接“分配”到她哥哥的工廠,并且直接進入公司管理層,使聶大躍越發覺得這錢花的值。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聶大躍恰巧就安排聶小雨跟蹤秦石峰許願的這件事。

    現在想想聶大躍可能是無意的,因為像這種超出嶽鵬實業傳統業務範圍以外的事情,聶大躍也隻有交給自己的妹妹才放心。

     秦石峰見到聶小雨之後,态度馬上就發生了變化。

    至于為什麼馬上就發生變化,當然隻能理解為秦石峰喜歡上了聶小雨。

     秦石峰一下子就喜歡上聶小雨當然首先是因為聶小雨漂亮,但漂亮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聶小雨所表現的那種自信與自然,其實也隻有充分自信的女孩才能表現出純真的自然。

    當然,秦石峰這麼快就喜歡上聶小雨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聶小雨是聶大躍的妹妹。

    這一條也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她不是聶大躍的妹妹,可能她也就沒有那份自信與自然了,自信與自然也是要有物質基礎的,否則就是裝的。

    是裝的秦石峰就不喜歡。

    秦石峰這些年在深圳見過太多裝腔作勢的女孩了。

     說聶小雨漂亮當然不假,事實上,在深圳能夠立住腳的女孩有幾個不是漂亮的?有人說深圳是個包容性非常強的移民城市,其實在秦石峰看起來,深圳是移民城市不假,但是要說到包容性則未必,要說包容那也隻能是對漂亮的女人和高學曆的男人包容,也就是說,女孩如果不漂亮,或者男人沒有高學曆,深圳是很難徹底包容他們的,最多“包容”他們幾年,然後哪來哪去。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中國人太多了,太多的中國人知道深圳好,如果不加限制,像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新疆對來自内地的“自願支邊人員”一樣包容,深圳還不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