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男人承受不起女人的侮辱
關燈
小
中
大
天涯常客繼續寫小說,寫那個關于知識分子下海的長篇小說。
曾何幾時,天涯常客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不用上班了,既不用為别人上班,也不用為自己上班,每天坐在家裡寫文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睡到幾點鐘起來就幾點鐘起來,再不用考慮上班遲到了,再不用顧慮複雜的人際關系了,再不用看别人的臉色了。
既不用看領導的臉色,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
他覺得那才是一種真正的生活。
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種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隻做自己喜歡工作的生活,一種活出境界的生活。
現在,他終于夢想成真了,終于可以不用上班了,終于成為自由作家了,但是,現實情況并沒有像當初想象的那麼單純,那麼美好,那麼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首先,所謂“自由作家”必須是依靠寫作吃飯的作家,而隻要靠寫作吃飯,不上班也要看别人的臉色。
起碼,他要看市場的臉色,因為如果他不看市場的臉色,那麼時常就不給他好臉色,具體表現就是寫出來的書賣不掉,或者出版社幹脆就不給出版,而如果不能發表或出版,靠什麼吃飯?其次,當他充分享受了一段時間所謂的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的生活之後,才發現人的本性是犯賤的,是需要約束的,長時間不受任何約束,反而不自在,反而覺得自己被社會遺忘了,在社會上沒有自己位置了,所以,反而空虛。
于是,天涯常客又隐隐約約有一種想出去上班的期盼。
當然,想歸想,回頭路是絕對不能走的。
想走也走不成。
四十多歲的人了,上哪找合适的工作?差的工作肯定不願意做。
天涯常客是做董事長或總經理的人,如果讓他從頭做起,做一般的管理人員,做小白領,他願意嗎?能适應嗎?肯定不願意,肯定不适應。
而如果現在重新出去工作,哪裡有一個董事長或總經理的位置等着他?所以,天涯常客并沒有重新出去工作,而是一面繼續撐着當“坐家”,一面自己做心理調節,調節的方式是不斷地寫長篇小說。
因為一旦有一個新的長篇小說開張了,他就感覺自己開始“工作”了,并且是長期工作。
現在,他就開始了那個描寫知識分子下海心态的長期工作。
當然,天涯常客寫長篇也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上班”的感覺。
他認為這是他的本分。
天涯常客認為,做人要守本分,他現在是作家,而且是已經申報了文學創作二級的正式作家,所以,就應當天天寫小說,天天寫作就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本分,并且他在網上發表言論,強調作家一定要寫作,一定要出作品,說作家不寫小說,不能出作品,好比女人不做愛,不生孩子一樣,怎麼說都不是正常女人。
針對有些作家多年不出作品,還振振有辭地說上一大堆理由,天涯常客毫不留情地反駁說:“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沒有任何理由。
好比老姑娘嫁不出去就是嫁不出去,不要找理由說自己條件太高,世界上沒有能配得上的男人。
”天涯常客如此咄咄逼人,當然遭緻一些人的反感,包括男人的反對和女人的反對,但是他不怕,他認為真正的作家不需讨好任何人,不需要别人的好感,也不必在乎别人的好感還是壞感,隻要出作品就行。
天涯常客現在天天想的和做的就是出作品。
接受娃娃頭的提示,天涯常客在寫新作品的時候,更加注意大背景和人性兩個層面,把當前中國社會的轉型期,看作是繼日本侵略中國和十年文革之後當代中國又一重大曆史背景,把在這個轉型期内中國知識分子價值觀的轉變當作是在重大曆史轉變過程中人性必然發生變異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小說就有高度了。
天涯常客這部小說準備給作家出版社,因為在此之前,天涯常客雖然出了10多部長篇,但并沒有引起評論界的多大關注,而同時期深圳一位女作家的一部長篇,卻引起評論界的一定關注,盡管圈内朋友不服氣,說那個女作家有行政職務,所以小說出版後,公家掏錢為她舉行了作品研讨會,請了不少評論家來捧場,因此才被關注的,但天涯常客不這麼看,天涯常客認為,不管什麼原因,被關注就是被關注,隻要被關注,就一定有它内在的道理,而不在于是否召開了研讨會。
于是,天涯常客就找來那本書,找它被關注的内在道理
曾何幾時,天涯常客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不用上班了,既不用為别人上班,也不用為自己上班,每天坐在家裡寫文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睡到幾點鐘起來就幾點鐘起來,再不用考慮上班遲到了,再不用顧慮複雜的人際關系了,再不用看别人的臉色了。
既不用看領導的臉色,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
他覺得那才是一種真正的生活。
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一種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隻做自己喜歡工作的生活,一種活出境界的生活。
現在,他終于夢想成真了,終于可以不用上班了,終于成為自由作家了,但是,現實情況并沒有像當初想象的那麼單純,那麼美好,那麼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首先,所謂“自由作家”必須是依靠寫作吃飯的作家,而隻要靠寫作吃飯,不上班也要看别人的臉色。
起碼,他要看市場的臉色,因為如果他不看市場的臉色,那麼時常就不給他好臉色,具體表現就是寫出來的書賣不掉,或者出版社幹脆就不給出版,而如果不能發表或出版,靠什麼吃飯?其次,當他充分享受了一段時間所謂的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的生活之後,才發現人的本性是犯賤的,是需要約束的,長時間不受任何約束,反而不自在,反而覺得自己被社會遺忘了,在社會上沒有自己位置了,所以,反而空虛。
于是,天涯常客又隐隐約約有一種想出去上班的期盼。
當然,想歸想,回頭路是絕對不能走的。
想走也走不成。
四十多歲的人了,上哪找合适的工作?差的工作肯定不願意做。
天涯常客是做董事長或總經理的人,如果讓他從頭做起,做一般的管理人員,做小白領,他願意嗎?能适應嗎?肯定不願意,肯定不适應。
而如果現在重新出去工作,哪裡有一個董事長或總經理的位置等着他?所以,天涯常客并沒有重新出去工作,而是一面繼續撐着當“坐家”,一面自己做心理調節,調節的方式是不斷地寫長篇小說。
因為一旦有一個新的長篇小說開張了,他就感覺自己開始“工作”了,并且是長期工作。
現在,他就開始了那個描寫知識分子下海心态的長期工作。
當然,天涯常客寫長篇也不僅僅是為了獲得“上班”的感覺。
他認為這是他的本分。
天涯常客認為,做人要守本分,他現在是作家,而且是已經申報了文學創作二級的正式作家,所以,就應當天天寫小說,天天寫作就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本分,并且他在網上發表言論,強調作家一定要寫作,一定要出作品,說作家不寫小說,不能出作品,好比女人不做愛,不生孩子一樣,怎麼說都不是正常女人。
針對有些作家多年不出作品,還振振有辭地說上一大堆理由,天涯常客毫不留情地反駁說:“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沒有任何理由。
好比老姑娘嫁不出去就是嫁不出去,不要找理由說自己條件太高,世界上沒有能配得上的男人。
”天涯常客如此咄咄逼人,當然遭緻一些人的反感,包括男人的反對和女人的反對,但是他不怕,他認為真正的作家不需讨好任何人,不需要别人的好感,也不必在乎别人的好感還是壞感,隻要出作品就行。
天涯常客現在天天想的和做的就是出作品。
接受娃娃頭的提示,天涯常客在寫新作品的時候,更加注意大背景和人性兩個層面,把當前中國社會的轉型期,看作是繼日本侵略中國和十年文革之後當代中國又一重大曆史背景,把在這個轉型期内中國知識分子價值觀的轉變當作是在重大曆史轉變過程中人性必然發生變異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小說就有高度了。
天涯常客這部小說準備給作家出版社,因為在此之前,天涯常客雖然出了10多部長篇,但并沒有引起評論界的多大關注,而同時期深圳一位女作家的一部長篇,卻引起評論界的一定關注,盡管圈内朋友不服氣,說那個女作家有行政職務,所以小說出版後,公家掏錢為她舉行了作品研讨會,請了不少評論家來捧場,因此才被關注的,但天涯常客不這麼看,天涯常客認為,不管什麼原因,被關注就是被關注,隻要被關注,就一定有它内在的道理,而不在于是否召開了研讨會。
于是,天涯常客就找來那本書,找它被關注的内在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