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勇敢進谏
關燈
小
中
大
一口氣把這些數字背出來的,他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統計了這些單位和人數,而又是什麼時候把這些數字牢牢地記在腦子裡的,當然他已經暗暗地學到了向分管部長彙報的開場白了,可他又在想:是不是要把每個人的材料都讀一遍呢?
隻見唐雨林已經打開了筆記本,可他幾乎是沒有看一樣,便把所有的考察對象的情況分門别類背了出來。
賈士貞邊聽邊想着他和唐雨林收到的那封人民來信中所反映的問題;想到郁副處長所提到的王學西在建大樓和購買職工宿舍上暴露出來的一些經濟問題;王學西考察材料被仝處長修改的問題;還有群衆投票測評的結果情況等等,可唐雨林卻隻字沒提。
他有些納悶了,這樣的問題,在内部會議上不提,那群衆測評的結果還有什麼意義呢?特别是這些被考察的幹部中,王學西不稱職的票數達52.9%;汪永不稱職票竟占了60.78%。
這些實際情況,他唐雨林心裡是明明知道的…… 如此考察,這,就是對黨、對人民群衆、對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負責嗎?為什麼就沒有一整套完整的幹部使用、管理監督機制呢?緻使一些黨性不強的領導幹部掌握了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權力以後,像變魔術一樣,官越當越大,錢越來越多,破壞了黨的形象,損害了人民群衆的利益,搞壞了社會風氣!原來管理使用幹部的組織部門在考察、選拔幹部的程序、辦法是這麼簡單啊!誰會投機鑽營,誰會拉關系,不就輕而易舉得到提拔重用了嗎?如此草率,到底是在為誰負責? 幹部的管理和使用,是直接關系到黨對幹部管理,幹部素質的提高及幹部隊伍建設的大問題。
沒有法律的保證,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自然會有它的片面性、主觀性和随意性。
“政治路線确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農村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的進步,那麼幹部人事制度就還是這樣原地踏步走嗎?不,它更應該積極适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随着改革開放而開放,随着發展而發展!賈士貞對幹部考察工作産生了許許多多的一時無法回答的問題,可是這裡沒有他的發言權! 唐雨林的彙報終于結束了。
賈士貞的思緒也從奔騰中回到了眼前。
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特别是仝處長對他那不屑一顧的眼神,使他想到了仝處長對他那天不滿的情景,此時,他真的想站起來問問駝副部長,組織部到底是不是應該實事求是,他堅信駝副部長一定不會像仝處長那樣的,否則,這考察幹部的同志在考察當中寫成的材料就有了折扣,而寫成的考察材料在向分管部長彙報時又大大地提高了折扣率,那到了部務會時豈不隻剩下簡單的情況介紹了?那被篡改了的被考察人的情況不也沒人過問了嗎…… “好,彙報就到這裡。
”駝銘說,“你們處裡抓緊時間把整個省級機關這次廳局領導幹部考察情況彙總一下,然後分類打印成表,準備召開組織部常務會議。
這段時間大家要辛苦一些了,需要加班就得加班。
” 彙報會終于結束了。
等仝處長、顧副處長、唐雨林依次出去後,賈士貞才慢慢地跟在他們後面出了駝副部長的辦公室。
會散了,可賈士貞還在想着這次考察幹部的事,他頭腦怎麼也轉不過彎來。
他認為組織部對幹部的推薦、考察、選拔的方法太片面,過去沿用了幾十年的選拔幹部的方法已經不能适應改革開放的形勢需要,一個廳長憑着個人的好惡,看中了誰,不僅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内可以一手遮天地把一個幹部提拔到處級崗位,還可以推薦為廳級幹部的考核對象。
另一個人再有才能、再有水平,隻要廳長不滿意,那就永遠不可能被提拔任用。
改革開放這麼久了,好多地區已是公開選拔領導幹部了,任何人都可以自薦、組織推薦,然後參加考試,再經過考核,公開答辯,本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擇優錄用。
把選拔幹部的方式方法及相關制度都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但是目前真正把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到日程上的地方還不多。
他很想找個機會向仝處長提個建議,然後再找機會向駝副部長談談自己的看法。
他構思了一個又一個方案,但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機會,或者說總是沒有這個勇氣,沒有這個動力向仝處長、駝副部長說。
賈士貞邊聽邊想着他和唐雨林收到的那封人民來信中所反映的問題;想到郁副處長所提到的王學西在建大樓和購買職工宿舍上暴露出來的一些經濟問題;王學西考察材料被仝處長修改的問題;還有群衆投票測評的結果情況等等,可唐雨林卻隻字沒提。
他有些納悶了,這樣的問題,在内部會議上不提,那群衆測評的結果還有什麼意義呢?特别是這些被考察的幹部中,王學西不稱職的票數達52.9%;汪永不稱職票竟占了60.78%。
這些實際情況,他唐雨林心裡是明明知道的…… 如此考察,這,就是對黨、對人民群衆、對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建設負責嗎?為什麼就沒有一整套完整的幹部使用、管理監督機制呢?緻使一些黨性不強的領導幹部掌握了一個地區、一個部門的權力以後,像變魔術一樣,官越當越大,錢越來越多,破壞了黨的形象,損害了人民群衆的利益,搞壞了社會風氣!原來管理使用幹部的組織部門在考察、選拔幹部的程序、辦法是這麼簡單啊!誰會投機鑽營,誰會拉關系,不就輕而易舉得到提拔重用了嗎?如此草率,到底是在為誰負責? 幹部的管理和使用,是直接關系到黨對幹部管理,幹部素質的提高及幹部隊伍建設的大問題。
沒有法律的保證,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自然會有它的片面性、主觀性和随意性。
“政治路線确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農村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的進步,那麼幹部人事制度就還是這樣原地踏步走嗎?不,它更應該積極适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随着改革開放而開放,随着發展而發展!賈士貞對幹部考察工作産生了許許多多的一時無法回答的問題,可是這裡沒有他的發言權! 唐雨林的彙報終于結束了。
賈士貞的思緒也從奔騰中回到了眼前。
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特别是仝處長對他那不屑一顧的眼神,使他想到了仝處長對他那天不滿的情景,此時,他真的想站起來問問駝副部長,組織部到底是不是應該實事求是,他堅信駝副部長一定不會像仝處長那樣的,否則,這考察幹部的同志在考察當中寫成的材料就有了折扣,而寫成的考察材料在向分管部長彙報時又大大地提高了折扣率,那到了部務會時豈不隻剩下簡單的情況介紹了?那被篡改了的被考察人的情況不也沒人過問了嗎…… “好,彙報就到這裡。
”駝銘說,“你們處裡抓緊時間把整個省級機關這次廳局領導幹部考察情況彙總一下,然後分類打印成表,準備召開組織部常務會議。
這段時間大家要辛苦一些了,需要加班就得加班。
” 彙報會終于結束了。
等仝處長、顧副處長、唐雨林依次出去後,賈士貞才慢慢地跟在他們後面出了駝副部長的辦公室。
會散了,可賈士貞還在想着這次考察幹部的事,他頭腦怎麼也轉不過彎來。
他認為組織部對幹部的推薦、考察、選拔的方法太片面,過去沿用了幾十年的選拔幹部的方法已經不能适應改革開放的形勢需要,一個廳長憑着個人的好惡,看中了誰,不僅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内可以一手遮天地把一個幹部提拔到處級崗位,還可以推薦為廳級幹部的考核對象。
另一個人再有才能、再有水平,隻要廳長不滿意,那就永遠不可能被提拔任用。
改革開放這麼久了,好多地區已是公開選拔領導幹部了,任何人都可以自薦、組織推薦,然後參加考試,再經過考核,公開答辯,本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擇優錄用。
把選拔幹部的方式方法及相關制度都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但是目前真正把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到日程上的地方還不多。
他很想找個機會向仝處長提個建議,然後再找機會向駝副部長談談自己的看法。
他構思了一個又一個方案,但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機會,或者說總是沒有這個勇氣,沒有這個動力向仝處長、駝副部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