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王主任的宴請

關燈
結束了那麼多單位的考察,回到辦公室,賈士貞就按照唐雨林的分配,開始準備寫每一個人的考察材料。

    這種考察材料賈士貞雖然還沒動過手,但他早已心中有底了,上面一行是“*9菖*9菖*9菖考察材料”,下面的第一段便是被考察人的基本情況,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文化程度、入黨時間等,稱為自然狀況。

    第二段是個人的簡曆。

    正文部分則是主要表現:主要是寫被考察人的工作成績,還要舉例說明,大都根據群衆談話時的記錄整理而成,找話說,說好話,個别人反映的問題又一時無法證實的,大都是采取回避的辦法。

    最後寫幾條缺點,多數又是寫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工作中有急躁情緒”啦,“要注意工作方法”啦,或者“要努力改進工作作風”之類的。

    賈士貞這才逐步明白,憑這樣的考察材料,誰不能提拔!然而他也在想,組織部門不這樣做,又怎麼辦呢?自從有了管幹部的組織部以來,多年來大家都這樣做了,誰又能違背這種規律呢。

    當然也就不可能有像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瓦特那樣的大科學家發明一個舉世罕見的驚人創舉了。

     現在,他拿出一本考察幹部專用稿紙,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寫上“王學西同志考察材料”。

     賈士貞的頭腦裡開始構思王學西的成績。

    賈士貞師專畢業之後,雖說沒能發表過什麼專著,出版過什麼驚世之作,但是倒也有一些文章常常在報紙雜志上出現,被烏城地委黨校稱為小才子。

    然而對于幹部考察材料,還是頭一次。

    他想了半天,又反複看了以往那些考察材料的範文,覺得這種考察材料什麼文體也不是,寫起來太簡單,也太容易了。

    想了半天,可是當他真正提筆時,卻又感到太空洞了。

    翻開記錄本,一部分說好話的人談得太空洞,缺少實際内容的真實事例,而更多的人談了他許多問題,而且有理論有事例,賈士貞一時為難起來,反複翻了那些考察材料的範文,又都是大篇的贊揚,甚至是言過其實的敷衍。

    猶豫了半天,總是不敢動筆。

     臨下班時,唐雨林告訴賈士貞,說老廖約他們倆晚上出去放松放松。

    賈士貞不知道這中間還有着什麼奧秘,隻好聽從唐雨林的安排。

     六點鐘一到,他們出了辦公室。

    從省委大門向左拐不到五分鐘,見一輛奧迪轎車停在那裡,老廖從車裡下來,伸出手來一一握着。

    上次考察幹部時,賈士貞已經知道他的身世了,部隊轉業時就是正團職,“文革”前就已經入伍,現在又已經五十歲,卻說自己那時就高中畢業,賈士貞算來算去不可能,十五歲高中畢業除非是神童。

    “文革”前十五歲隻能是一個小學生。

    肯定這家夥在說假話。

    不覺又想到那場車禍的巧遇。

     到了天樂夜總會,王學西拱手迎上來,唐雨林忙着同他握手,王學西滿面春風地說,唐處長一走就把他忘了。

    過了一會兒,馬上又覺得冷落了賈士貞,于是又急忙抓住賈士貞的手,一個勁兒地抖着,嘴裡不停地說:“老朋友,老朋友。

    ”正待坐下,一陣撲鼻清香吹進來了,他倆擡頭一看,卻是兩朵鮮花般的女子進來了,唐雨林愣了半天。

     随後小李挨着唐雨林,小張在賈士貞身邊坐下來。

    服務小姐便上茶,遞上熱毛巾,一應如儀。

     雖然隻有六個人,可是喝酒的氣氛卻十分熱烈,高xdx潮疊起。

     王學西、老廖、小李、小張又開始輪番向唐雨林和賈士貞敬酒,賈士貞捂着杯子說:“唐處長,我是不能再喝了,這樣喝下去,恐怕我們倆非倒不可!” 唐雨林說:“這樣吧,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給各位輕松輕松。

    ” 賈士貞大聲表示支持,“好,好,好。

    ” 唐雨林看看衆人,說:“有一個窮漢,窮得沒飯吃。

    于是去小餐館,問面條多少錢一碗?老闆說兩塊錢一碗。

    ” 窮漢又問:“面條湯多少錢一碗?” 老闆說:“面條湯不要錢。

    ” 于是窮漢說,那來一碗面條湯!老闆沒辦法隻好給他一碗面條湯。

     第二天,窮漢又來了,仍然不給錢要了一碗面條湯。

    第三天窮漢又來了,老闆說:“面條兩塊錢一碗,面條湯三塊錢一碗。

    ” 窮漢想了想說:“那來一碗面條吧!” 老闆給他一碗面條。

    窮漢把面條吃了,卻把面條湯留下了,對老闆說:“找我一塊錢!”老闆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