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腦袋轟地一響,像是有什麼東西炸開了個洞,身體内的五髒六腑都從那個洞裡流出去了,隻剩下一個空空的殼兒,泥塑木雕似的戳在了地上。
高煥章看見他的臉白了,驚慌地問他出了什麼事?他沒有跟高煥章洩露實情,隻是把身體靠在辦公室的牆上,閉上眼睛,竭力不讓自己的身體一點一點地墜滑下去。
第二天上午,趙小樂和男男的屍體在鹽化火化場火化。
趙振濤攙扶着趙老鞏,把趙小樂和男男的骨灰盒抱到家裡。
兩個又黑又沉的骨灰盒幾乎壓折了趙老鞏的脊梁。
趙老鞏不讓别人抱着,都攏在他一個人的懷裡,嘴裡默默地念叨着:“小樂,男男,在咱家裡就數你們兩個調皮,俺知道,你們跟家裡捉迷藏呢,吃飯的時候,你們就會都坐在飯桌前邊搶食兒吃!”說着,趙老鞏幾次暈倒,被四菊和趙海英千呼萬喚地喊過來。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揪心場面,誰見了誰掉淚。
趙振濤整個身心都在本着,從火化場回來就到港口去了。
對弟弟和女兒的祭奠,隻有等通航以後,等妻子孟瑤從澳洲趕回來再說。
通航慶典迫在眉睫了,不容他分心,不容他在這個時候垮掉。
港口方面向趙振濤提出召開一個追悼大會,都被趙振濤拒絕了。
他要不停地開會,不停地布置工作,不停地講話,高負荷地運轉起來,他的心才能稍稍平靜一些。
可是他的整個身體像是泡在海水裡,沉沉浮浮地沒有根基。
但有一點是值得趙振濤欣慰的。
沖垮跨海大橋的是六級風暴潮,而今天的八級風暴潮卻使北龍港安然無損。
事實證明,老蟹灣告别百年風暴的日子到了。
人類對災難的回答是堅韌的征服和不渝的索取。
如果大壩不留工程尾巴,該多好! 整整一夜,趙振濤沒有合眼。
天還黑着,他就爬起來,隻身走到港口的平台上,沉重地坐下來,扭頭朝遠海張望了很久很久。
海風猛烈地刺進了他的眼窩。
波濤湧起的聲音,如合唱的頌歌,莊嚴、神秘而無限虔誠! 碼頭平台可以鳥瞰整個北龍港,不論是竣工的兩個港池,還是正在施工的七個港池,他此時都能看得見。
燈光很亮,閃閃爍爍的一大片。
在模糊的暗影裡,燈光像金剛石一樣閃閃發亮。
忽然,燈光怎麼跑到海裡去了?海水裡疊印着無數個星星一樣的小亮點兒。
他扭回頭,猛吃了一驚,他的身後,熊大進正與幾百名海港工人默默地望海站着,他們很自然地排成一個弓形,每人手裡都舉着一支小蠟燭。
是蠟燭的光亮反射到海水裡的。
他們就默默地站着,沒有人說話。
趙振濤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眼淚在他的眼裡越聚越多,終于像兩條小河一樣嘩嘩地奔湧而出。
天漸漸亮了。
人們就一直站到天亮。
白天裡,趙振濤隻有上午的時間在北龍港,下午要回到北龍迎接各地來賓。
他看見鹽化鹽場的原鹽運到北龍港二号碼頭,不久運煤車隊也隆隆地開進了北龍港。
這時鹽化的許縣長給熊大進打來電話,說當做浮子的漁船隻籌借到七艘,距離海港要求的還差三十八艘。
原因是有的船家出遠海打魚了。
另外,由于趙小樂的事故,還有一些船家有顧慮,悄悄把船藏起來。
熊大進把這個情況跟趙振濤彙報了。
趙振濤一句話也沒說,就鑽進汽車裡奔蟹灣村去了。
蟹灣村村長老座子在縣長和鄉長面前丢了份。
這個漁業大村,擁有八十多條漁船,竟然湊不上三十八艘漁船,真是讓他上火。
時間不等人了,明天就是海港首航的日子,急如熱鍋螞蟻的老座子憋足了全身力氣,再次敲響了村頭的那座古鐘。
鐘聲響起來的時候,村人們紛紛往鐘下聚攏。
去年冬天,雪燈會的時候,朱全德老漢敲響了古鐘。
古鐘還是有些威嚴的,聽見古鐘響都要去的,這是祖上規矩。
不一會兒,全村的老少就湧來了幾百口子。
趙老鞏聽見鐘聲,迷迷糊糊地睜開昏花的老眼,問女兒海英,海英說是村頭的古鐘在響,讓他繼續躺着。
不一會兒,朱全德就過來看望他。
趙老鞏掙紮着爬起來,從朱全德嘴裡知道村裡遇到了麻煩事。
趙老鞏拉着朱全德的手,搖搖晃晃地往外走。
朱全德覺得人死不能複活,還是讓趙老鞏出屋走走的好。
趙海英不放心老爹,就颠颠兒地追了出來,一直追到古鐘底下。
趙老鞏他們趕到時,村長老座子剛剛講完話,趙振濤、許縣長和鄉長們都在。
漁民們悶着不吭聲,他們害怕自家的漁船被輪船掀翻,船毀人亡,海港就是給錢賠償,也是不如有個人好哇。
這個趙小樂不就是個例子嗎?如果海港不賠償,他們還要找輪船,那可是打不完的羅圈官司哩。
老座子又走上台說:“瞧瞧你們的尿樣兒,用你們一回船,就好像拉你們上刑場似的,你們想想趙小樂,那才是咱老蟹灣的英雄呢!他闖海流子是咱這裡聞名的硬手,風暴襲來,他不是闖不回來,他是為了海港,為了國家财産,才拿自家的新船堵大壩的!” 一提趙小樂人們更蔫了。
趙老鞏就怕别人說起小樂的事,一往上面想就天族地轉的。
朱全德看見趙老鞏的臉色變了,就趕緊扶住他。
老座子眼睛紅着說:“我是讓你們學小樂的精神,不是讓你們送命,這個當浮子,不像傳說的那麼危險,駕船的人機靈點,萬一有險情,就往海裡跳,村裡每人配給救生圈。
” 老座子的話更加劇了漁民的恐慌。
趙振濤把老座子叫到一邊說:“大叔,您的講話方式不對頭,不能總說兇啊險的。
要從給海港做貢獻的角度動員!” 老座子為難地說:“從昨天起,我把村裡的喇叭都喊破了,啥話都說盡了。
這個分船單幹就是這個弊病,不好組織事兒——” 漁民們都縮頭縮腦地站着,有些人開始蔫溜。
這個關口,誰也沒有想到,趙老鞏顫顫巍巍地走到前台來了。
趙老鞏走了幾步,身體有些趔趄,險些摔倒。
趙海英跑上去扶住趙老鞏惶惶地問:“爹,您要幹啥哩?” 趙老鞏沒理睬女兒,擡起頭說:“俺船場的兩艘白茬船,能下水啦,俺報個名,俺駕一艘去給輪船當浮子!” 全場的人都驚呆了。
趙海英擔心地說:“爹,您就别給人家添亂啦,您能幹什麼呀?” 趙老鞏哆哆嗦嗦地說:“俺能,俺不會草雞!俺的小樂和男男都走了,俺個老頭子怕啥?” 趙振濤心腔一熱,激動地望着老爹。
這時,朱全德擠進人群裡,扶助趙老鞏說:“老哥,俺家沒養船,您就把那艘讓給俺,俺也駕駛大船給海港當浮子!鄉親們哪,當浮于不是當俘虜!你們拍拍胸脯的四兩肉,問問良心?老鞏大哥剛剛失去兒子和孫女,他都要出海了,你們的良心都讓狗叼去啦?海港通航了,誰沾光?是咱老蟹灣人哪!海港眼下用着俺們啦,别說讓咱們給當當浮子,就是讓咱下火海,也不該——” 趙老鞏喊道:“鄉親們,咱漁家漢子的血性哪?啊?” 終于有人響應了,有個大胡子漁民站出來說:“聽老鞏大伯的,俺有個雙槳槽子船,願意拿出來當浮子!” 人們的情緒鼓動起來了,一個個報名當浮子。
趙振濤和許縣長等人上前圍住趙老鞏和朱全德。
趙振濤緊緊抓住趙老鞏的手,哽咽着說:“爹,挺得住嗎?” 趙老鞏點點頭說:“振濤哇,萬般都是命哩,俺不怕,小樂和男男在海裡等俺呢!俺去找他們!”
高煥章看見他的臉白了,驚慌地問他出了什麼事?他沒有跟高煥章洩露實情,隻是把身體靠在辦公室的牆上,閉上眼睛,竭力不讓自己的身體一點一點地墜滑下去。
第二天上午,趙小樂和男男的屍體在鹽化火化場火化。
趙振濤攙扶着趙老鞏,把趙小樂和男男的骨灰盒抱到家裡。
兩個又黑又沉的骨灰盒幾乎壓折了趙老鞏的脊梁。
趙老鞏不讓别人抱着,都攏在他一個人的懷裡,嘴裡默默地念叨着:“小樂,男男,在咱家裡就數你們兩個調皮,俺知道,你們跟家裡捉迷藏呢,吃飯的時候,你們就會都坐在飯桌前邊搶食兒吃!”說着,趙老鞏幾次暈倒,被四菊和趙海英千呼萬喚地喊過來。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揪心場面,誰見了誰掉淚。
趙振濤整個身心都在本着,從火化場回來就到港口去了。
對弟弟和女兒的祭奠,隻有等通航以後,等妻子孟瑤從澳洲趕回來再說。
通航慶典迫在眉睫了,不容他分心,不容他在這個時候垮掉。
港口方面向趙振濤提出召開一個追悼大會,都被趙振濤拒絕了。
他要不停地開會,不停地布置工作,不停地講話,高負荷地運轉起來,他的心才能稍稍平靜一些。
可是他的整個身體像是泡在海水裡,沉沉浮浮地沒有根基。
但有一點是值得趙振濤欣慰的。
沖垮跨海大橋的是六級風暴潮,而今天的八級風暴潮卻使北龍港安然無損。
事實證明,老蟹灣告别百年風暴的日子到了。
人類對災難的回答是堅韌的征服和不渝的索取。
如果大壩不留工程尾巴,該多好! 整整一夜,趙振濤沒有合眼。
天還黑着,他就爬起來,隻身走到港口的平台上,沉重地坐下來,扭頭朝遠海張望了很久很久。
海風猛烈地刺進了他的眼窩。
波濤湧起的聲音,如合唱的頌歌,莊嚴、神秘而無限虔誠! 碼頭平台可以鳥瞰整個北龍港,不論是竣工的兩個港池,還是正在施工的七個港池,他此時都能看得見。
燈光很亮,閃閃爍爍的一大片。
在模糊的暗影裡,燈光像金剛石一樣閃閃發亮。
忽然,燈光怎麼跑到海裡去了?海水裡疊印着無數個星星一樣的小亮點兒。
他扭回頭,猛吃了一驚,他的身後,熊大進正與幾百名海港工人默默地望海站着,他們很自然地排成一個弓形,每人手裡都舉着一支小蠟燭。
是蠟燭的光亮反射到海水裡的。
他們就默默地站着,沒有人說話。
趙振濤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眼淚在他的眼裡越聚越多,終于像兩條小河一樣嘩嘩地奔湧而出。
天漸漸亮了。
人們就一直站到天亮。
白天裡,趙振濤隻有上午的時間在北龍港,下午要回到北龍迎接各地來賓。
他看見鹽化鹽場的原鹽運到北龍港二号碼頭,不久運煤車隊也隆隆地開進了北龍港。
這時鹽化的許縣長給熊大進打來電話,說當做浮子的漁船隻籌借到七艘,距離海港要求的還差三十八艘。
原因是有的船家出遠海打魚了。
另外,由于趙小樂的事故,還有一些船家有顧慮,悄悄把船藏起來。
熊大進把這個情況跟趙振濤彙報了。
趙振濤一句話也沒說,就鑽進汽車裡奔蟹灣村去了。
蟹灣村村長老座子在縣長和鄉長面前丢了份。
這個漁業大村,擁有八十多條漁船,竟然湊不上三十八艘漁船,真是讓他上火。
時間不等人了,明天就是海港首航的日子,急如熱鍋螞蟻的老座子憋足了全身力氣,再次敲響了村頭的那座古鐘。
鐘聲響起來的時候,村人們紛紛往鐘下聚攏。
去年冬天,雪燈會的時候,朱全德老漢敲響了古鐘。
古鐘還是有些威嚴的,聽見古鐘響都要去的,這是祖上規矩。
不一會兒,全村的老少就湧來了幾百口子。
趙老鞏聽見鐘聲,迷迷糊糊地睜開昏花的老眼,問女兒海英,海英說是村頭的古鐘在響,讓他繼續躺着。
不一會兒,朱全德就過來看望他。
趙老鞏掙紮着爬起來,從朱全德嘴裡知道村裡遇到了麻煩事。
趙老鞏拉着朱全德的手,搖搖晃晃地往外走。
朱全德覺得人死不能複活,還是讓趙老鞏出屋走走的好。
趙海英不放心老爹,就颠颠兒地追了出來,一直追到古鐘底下。
趙老鞏他們趕到時,村長老座子剛剛講完話,趙振濤、許縣長和鄉長們都在。
漁民們悶着不吭聲,他們害怕自家的漁船被輪船掀翻,船毀人亡,海港就是給錢賠償,也是不如有個人好哇。
這個趙小樂不就是個例子嗎?如果海港不賠償,他們還要找輪船,那可是打不完的羅圈官司哩。
老座子又走上台說:“瞧瞧你們的尿樣兒,用你們一回船,就好像拉你們上刑場似的,你們想想趙小樂,那才是咱老蟹灣的英雄呢!他闖海流子是咱這裡聞名的硬手,風暴襲來,他不是闖不回來,他是為了海港,為了國家财産,才拿自家的新船堵大壩的!” 一提趙小樂人們更蔫了。
趙老鞏就怕别人說起小樂的事,一往上面想就天族地轉的。
朱全德看見趙老鞏的臉色變了,就趕緊扶住他。
老座子眼睛紅着說:“我是讓你們學小樂的精神,不是讓你們送命,這個當浮子,不像傳說的那麼危險,駕船的人機靈點,萬一有險情,就往海裡跳,村裡每人配給救生圈。
” 老座子的話更加劇了漁民的恐慌。
趙振濤把老座子叫到一邊說:“大叔,您的講話方式不對頭,不能總說兇啊險的。
要從給海港做貢獻的角度動員!” 老座子為難地說:“從昨天起,我把村裡的喇叭都喊破了,啥話都說盡了。
這個分船單幹就是這個弊病,不好組織事兒——” 漁民們都縮頭縮腦地站着,有些人開始蔫溜。
這個關口,誰也沒有想到,趙老鞏顫顫巍巍地走到前台來了。
趙老鞏走了幾步,身體有些趔趄,險些摔倒。
趙海英跑上去扶住趙老鞏惶惶地問:“爹,您要幹啥哩?” 趙老鞏沒理睬女兒,擡起頭說:“俺船場的兩艘白茬船,能下水啦,俺報個名,俺駕一艘去給輪船當浮子!” 全場的人都驚呆了。
趙海英擔心地說:“爹,您就别給人家添亂啦,您能幹什麼呀?” 趙老鞏哆哆嗦嗦地說:“俺能,俺不會草雞!俺的小樂和男男都走了,俺個老頭子怕啥?” 趙振濤心腔一熱,激動地望着老爹。
這時,朱全德擠進人群裡,扶助趙老鞏說:“老哥,俺家沒養船,您就把那艘讓給俺,俺也駕駛大船給海港當浮子!鄉親們哪,當浮于不是當俘虜!你們拍拍胸脯的四兩肉,問問良心?老鞏大哥剛剛失去兒子和孫女,他都要出海了,你們的良心都讓狗叼去啦?海港通航了,誰沾光?是咱老蟹灣人哪!海港眼下用着俺們啦,别說讓咱們給當當浮子,就是讓咱下火海,也不該——” 趙老鞏喊道:“鄉親們,咱漁家漢子的血性哪?啊?” 終于有人響應了,有個大胡子漁民站出來說:“聽老鞏大伯的,俺有個雙槳槽子船,願意拿出來當浮子!” 人們的情緒鼓動起來了,一個個報名當浮子。
趙振濤和許縣長等人上前圍住趙老鞏和朱全德。
趙振濤緊緊抓住趙老鞏的手,哽咽着說:“爹,挺得住嗎?” 趙老鞏點點頭說:“振濤哇,萬般都是命哩,俺不怕,小樂和男男在海裡等俺呢!俺去找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