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你坐的是長途公共汽車,那破舊的車子,城市裡淘汰下來的,在保養的極差的山區公路上,路面到處坑坑窪窪,從早起颠簸了十二個小時,來到這座南方山區的小縣城。
你背着旅行袋,手裡拎個挎包,站在滿是冰棍紙和甘蔗屑子的停車場上環顧。
從車上下來的,或是從停車場走過來的人,男的是打着大包小包,女的抱着孩子。
那空手什麼包袱和籃子也不帶的一幫子年輕人從口袋裡掏出葵花籽,一個接一個扔進嘴裡,又立即用嘴皮子把殼兒吐出來,吃得幹淨利落,還哔剝作響,那分憂閑,那種灑脫,自然是本地作風。
這裡是人家的故鄉,活得沒法不自在,祖祖輩輩根就紮在這塊土地上,用不着你遠道再來尋找。
而早先從此地出走的,那時候當然還沒有這汽車站,甚至未必有汽車,水路得坐烏篷船,旱路可雇獨輪車,實在沒錢則靠兩張腳底闆。
如今,隻要還有口氣在,那怕從太平洋的彼岸,又都紛紛回來了、坐的不是小卧車,就是帶空調的大轎車。
有發财了的,有出了名的,也有什麼都不是,隻因為老了,就又都往這裡趕,到頭來,誰又不懷念這片故土?壓根兒也沒有動過念頭死也不離開這片土地的,更理所當然,甩着手臂,來去都大聲說笑,全無遮攔,語詞還又那麼軟款,親昵得動人心腸。
熟人相見,也不學城裡人那套虛禮,點個頭,握個手。
他們不是張口直呼其名,便從背後在對方的肩上猛擊一掌,也還作興往懷裡一摟,不光是女人家同女人家,而女人家倒反不這樣。
沖洗汽車的水泥槽邊上,就有一對年紀輕輕的女人,她們隻手拉着手,叽叽喳喳個不停。
這裡的女人說話就更加細軟,叫你聽了止不住還瞟上一眼,那背朝你的紮着一塊藍印花布頭巾,這頭巾和頭巾的紮法也世代相傳,如今看來,分外别緻。
你不覺走了過去,那頭巾在下巴颏上一系,對角尖尖翹起,面孔果真标緻。
五官也都小巧,恰如那一抹身腰。
你挨近她們身邊走過,始終絞在一起的那兩雙手都一樣紅,一樣糙,指節也都一樣粗壯。
她們該是走親友或回娘家的新鮮媳婦,可這裡人媳婦專指的是兒子的老婆,要照北方老垮那樣通稱已婚的年輕婦女,立刻會招來一頓臭罵。
做了老婆的女人又把丈夫叫做老公,你的老公,我老公,這裡人有這裡人的語調,雖然都是炎黃子孫,同文同種。
你自己也說不清楚你為什麼到這裡來,你隻是偶然在火車上,閑談中聽人說起這麼個叫靈山的地方。
這人就坐在你對面,你的茶杯挨着他的茶杯,随着行車的震蕩,兩隻茶杯的蓋子也時不時碰得铮铮直響。
要是一直響下去或是響一下便不再出聲倒也罷了,巧就巧在這兩個茶杯蓋铮铮作響的時候,你和他正想把茶杯挪升,便都不響了。
可大家剛移開視線,兩隻蓋子竟又碰響起來。
他和你都一齊伸手,卻又都不響了。
你們于是不約而同笑了笑。
把茶杯都索性往後挪了一下,便攀談上了。
你問他哪裡去? "靈山。
" "什麼?""靈山,靈魂的靈,山水的山。
' 你也是走南闖北的人,到過的名山多了,竟未聽說過這麼個去處。
你對面的這位朋友微眯眼睛,正在養神。
你有一種人通常難免的好奇心,自然想知道你去過的那許多名勝之外還有什麼遺漏。
你也有一種好奇心,不能容忍還有什麼去處你竟一無所聞。
你于是向他打聽這靈山在哪裡。
"在尤水的源頭,"他睜開了眼睛。
這尤水在何處你也不知道,又不好再問。
你隻點了點頭,這點頭也可以有兩種解釋:好的,謝謝,或是,噢,這地方,知道。
這可以滿足你的好勝心,卻滿足不了你的好奇。
隔了一會,你才又問怎麼個走法,從哪裡能進山上。
"可以坐車先到烏伊那個小鎮,再沿尤水坐小船逆水而上。
" "那裡有什麼?看山水?有寺廟?還是有什麼古迹?"你問得似乎漫不經心。
"那裡一切都是原生态的。
" "有原始森林?" "當然,不隻是原始森林。
" "還有野人?"你調笑道。
他笑了,并不帶挪輸,也不像自嘲,倒更刺激了你、你必須弄明白你對面的這位朋友是哪路人物。
"你是研究生态的?生物學家?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 他一一搖頭,隻是說:"我對活人更有興趣、" "那麼你是搞民俗調查?社會學家?民族學家?人種學家?要不是記者?冒險家?" "都是業餘的。
" 你們都笑了。
"都是玩主! 你們笑得就更加
你背着旅行袋,手裡拎個挎包,站在滿是冰棍紙和甘蔗屑子的停車場上環顧。
從車上下來的,或是從停車場走過來的人,男的是打着大包小包,女的抱着孩子。
那空手什麼包袱和籃子也不帶的一幫子年輕人從口袋裡掏出葵花籽,一個接一個扔進嘴裡,又立即用嘴皮子把殼兒吐出來,吃得幹淨利落,還哔剝作響,那分憂閑,那種灑脫,自然是本地作風。
這裡是人家的故鄉,活得沒法不自在,祖祖輩輩根就紮在這塊土地上,用不着你遠道再來尋找。
而早先從此地出走的,那時候當然還沒有這汽車站,甚至未必有汽車,水路得坐烏篷船,旱路可雇獨輪車,實在沒錢則靠兩張腳底闆。
如今,隻要還有口氣在,那怕從太平洋的彼岸,又都紛紛回來了、坐的不是小卧車,就是帶空調的大轎車。
有發财了的,有出了名的,也有什麼都不是,隻因為老了,就又都往這裡趕,到頭來,誰又不懷念這片故土?壓根兒也沒有動過念頭死也不離開這片土地的,更理所當然,甩着手臂,來去都大聲說笑,全無遮攔,語詞還又那麼軟款,親昵得動人心腸。
熟人相見,也不學城裡人那套虛禮,點個頭,握個手。
他們不是張口直呼其名,便從背後在對方的肩上猛擊一掌,也還作興往懷裡一摟,不光是女人家同女人家,而女人家倒反不這樣。
沖洗汽車的水泥槽邊上,就有一對年紀輕輕的女人,她們隻手拉着手,叽叽喳喳個不停。
這裡的女人說話就更加細軟,叫你聽了止不住還瞟上一眼,那背朝你的紮着一塊藍印花布頭巾,這頭巾和頭巾的紮法也世代相傳,如今看來,分外别緻。
你不覺走了過去,那頭巾在下巴颏上一系,對角尖尖翹起,面孔果真标緻。
五官也都小巧,恰如那一抹身腰。
你挨近她們身邊走過,始終絞在一起的那兩雙手都一樣紅,一樣糙,指節也都一樣粗壯。
她們該是走親友或回娘家的新鮮媳婦,可這裡人媳婦專指的是兒子的老婆,要照北方老垮那樣通稱已婚的年輕婦女,立刻會招來一頓臭罵。
做了老婆的女人又把丈夫叫做老公,你的老公,我老公,這裡人有這裡人的語調,雖然都是炎黃子孫,同文同種。
你自己也說不清楚你為什麼到這裡來,你隻是偶然在火車上,閑談中聽人說起這麼個叫靈山的地方。
這人就坐在你對面,你的茶杯挨着他的茶杯,随着行車的震蕩,兩隻茶杯的蓋子也時不時碰得铮铮直響。
要是一直響下去或是響一下便不再出聲倒也罷了,巧就巧在這兩個茶杯蓋铮铮作響的時候,你和他正想把茶杯挪升,便都不響了。
可大家剛移開視線,兩隻蓋子竟又碰響起來。
他和你都一齊伸手,卻又都不響了。
你們于是不約而同笑了笑。
把茶杯都索性往後挪了一下,便攀談上了。
你問他哪裡去? "靈山。
" "什麼?""靈山,靈魂的靈,山水的山。
' 你也是走南闖北的人,到過的名山多了,竟未聽說過這麼個去處。
你對面的這位朋友微眯眼睛,正在養神。
你有一種人通常難免的好奇心,自然想知道你去過的那許多名勝之外還有什麼遺漏。
你也有一種好奇心,不能容忍還有什麼去處你竟一無所聞。
你于是向他打聽這靈山在哪裡。
"在尤水的源頭,"他睜開了眼睛。
這尤水在何處你也不知道,又不好再問。
你隻點了點頭,這點頭也可以有兩種解釋:好的,謝謝,或是,噢,這地方,知道。
這可以滿足你的好勝心,卻滿足不了你的好奇。
隔了一會,你才又問怎麼個走法,從哪裡能進山上。
"可以坐車先到烏伊那個小鎮,再沿尤水坐小船逆水而上。
" "那裡有什麼?看山水?有寺廟?還是有什麼古迹?"你問得似乎漫不經心。
"那裡一切都是原生态的。
" "有原始森林?" "當然,不隻是原始森林。
" "還有野人?"你調笑道。
他笑了,并不帶挪輸,也不像自嘲,倒更刺激了你、你必須弄明白你對面的這位朋友是哪路人物。
"你是研究生态的?生物學家?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 他一一搖頭,隻是說:"我對活人更有興趣、" "那麼你是搞民俗調查?社會學家?民族學家?人種學家?要不是記者?冒險家?" "都是業餘的。
" 你們都笑了。
"都是玩主! 你們笑得就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