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1 從交警隊正式發還葫蘆的駕駛執照、正式通知車轱辘交通事故已經結案開始,他就每天騎着自行車上下班,絕對不再要局辦公室派車接送自己。

    這當然不是他學習了"三個代表"覺悟有了提高,不再浪費納稅人的錢财,想恢複公仆的本色。

    他這是一種柔性抗議,當那些同級幹部上下班耀武揚威地乘坐高級轎車來來往往的時候,他卻騎着破舊的自行車上班下班,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讓那些有意利用車禍來埋汰他的人比他更埋汰。

     車轱辘在大紐約娛樂城摔了那麼一跤,雖然并不要緊,但是腿部還是有些隐隐作痛,胯部也淤青了一塊。

    車轱辘靈機一動,通知葫蘆每天騎自行車接送他上下班,以此來升級他的抗議活動。

    葫蘆聽到車轱辘讓他用自行車接他上下班,非常吃驚,臉上挂滿了問号和驚歎号。

    也難怪,天實在太熱,就是自己騎車也非常辛苦,更别說騎車馱着一個身高體重跟自己差不多的成人。

    車轱辘告訴他:"你過去是我的司機,現在人家把我的車封了,讓你下崗了,你就繼續當我的司機,不開四個輪了開倆輪,就在大街上這麼走,他們不怕難看我怕什麼,看看别人怎麼說。

    " 葫蘆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要惡心其他局領導,便每天像解放前富人家雇的黃包車夫一樣,一大早到車轱辘家接了他,中午送他回家吃飯,下午再接了他上班,晚上再送他回家。

    交通規則不準騎自行車帶人,葫蘆馱着車轱辘在大街上招搖過市,難免要被交通警察和交通協理員攔截,每到這個時候,葫蘆就按車轱辘交代好的說辭對付:"這是我們民政局車副局長,前兩天騎自行車上班的時候摔了一跤,腿摔壞了不能自己騎車了,工作太忙又不能休息,我是他原來的司機,隻好騎自行車送他。

    " 有好奇的警察和協理員刨根問底:"既然你是他的司機,為什麼不開車送他,卻要騎自行車?" 葫蘆便苦了臉解釋:"我們車局長沒車坐,隻好坐自行車,要不是他的腿受傷了不方便,也用不着我騎車送他。

    " 現如今上下班騎自行車的領導幹部有如國寶大熊貓一樣珍稀,經過葫蘆的解釋,交通警察和交通協理員們不但不好意思按照交通規則處罰葫蘆和車轱辘,反而對這樣一個保持了艱苦奮鬥精神的領導幹部肅然起敬。

    這件事情不知道怎麼就傳播到了電視台、報社這些新聞媒體,現在的新聞媒體最短缺的就是領導幹部正面形象的報道素材,有了這樣一位不但不坐專車,連非專車都不坐,每天上下班騎自行車,輕傷不下火線,讓司機騎自行車送着上下班的好幹部,簡直比外星人光顧地球還稀罕。

    于是報社、電台、電視台的記者紛紛往民政局跑,企圖采訪車轱辘這位新時代湧現出來的不坐專車的好幹部、好公仆。

     車轱辘對于新聞媒體的采訪一律謝絕,他當然不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而是怕事情鬧哄得太大到時候不好收場,更擔心真的形成輿論氛圍之後,即便人家把新車配發給了他他也不好再由兩個輪子升格為四個輪子。

    就這樣折騰了一個星期,局長何茂泰終于承受不了了,主動找其他幾位局領導、黨組成員協調新車問題。

    交警隊已經結案,結論是那台不知道來曆的北京牌照的桑塔納在高速行駛中突然刹車導緻後面的車輛追尾,車轱辘他們的車沒有任何直接責任,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出事的時候是車轱辘在駕駛車輛。

    既然執法部門的結論已經下了,别人再攪和也缺乏充足的理由。

    于是,對給車轱辘配新車有意見的、企圖跟車轱辘搶新車的,包括衛駿那種想借機給車轱辘的飯碗裡下毒藥的局黨組成員都不再固執己見,怕把車轱辘逼急了他再出什麼怪招惡心人。

     領導班子成員的工作做通了,何茂泰便去找車轱辘,進了車轱辘的辦公室首先慰問車轱辘的傷勢:"老車啊,這兩天腿好一些沒有?" 車轱辘連忙起身迎接一把手:"好多了,沒事了。

    "嘴上這麼說,走路的時候卻故意微微瘸着。

     何茂泰便假模假式地作自我檢讨:"我這個人啊,太粗心,你的傷勢這麼重,我關心不夠啊,這麼熱的天你還騎自行車上下班,我有責任,有責任。

    " 車轱辘故作輕松地說:"也沒什麼,騎自行車還能鍛煉身體嘛。

    何局長有事嗎?坐下說。

    "車轱辘估計到他要幹什麼,卻不說破,一瘸一拐滿腔熱情地給何茂泰端茶倒水。

     何茂泰連忙攔住他說:"别倒了,我在辦公室剛剛喝過。

    你腿不方便,我們坐下說。

    " 車轱辘便坐到了何茂泰旁邊的沙發上。

    何茂泰做出推心置腹的樣子:"老車啊,我們雖然在一起共事才兩三年的時間,可是我們認識已經有十多年了吧?" 車轱辘:"那是,那是。

    " 何茂泰近似于自言自語:"唉,我這個人啊,别的優點不敢說很多,與人為善我是敢在任何人面前挺着腰杆說的。

    這一回車的問題上你可能對我有點誤解,别的我也不多說了,日後你就能夠理解我的一片苦心了。

    " 車轱辘也假裝豁達:"沒關系,何局長也是為了我好。

    " 何茂泰接着說:"你自己也應該明白,在你配車這件事情上,跟我個人沒有任何利益沖突。

    可是其他的同志就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了。

    現在好了,事情鬧清楚了,誰也說不出什麼話,你理直氣壯、正大光明坐新車,這樣多好。

    " 車轱辘當然不會跟何茂泰這位一把手發生任何性質的正面沖突,但是對那幾個同僚卻不會放過貶損的機會:"何局長你的為人我非常了解,也非常敬重,可是其他人我就不敢恭維了。

    說透了不就是一台車嗎?你看看他們那副德行,就跟野狗搶熱屎似的,至于嗎?真是小人。

    俗話說人品靠事品,通過這件事情,何局長想必對人品高低也能品出來了。

    我車福祿沒有什麼野心,從到民政局的第一天開始,就一心一意地為何局長擡轎子,雖然沒有什麼大本事,搖旗呐喊還有一副大嗓門,你仔細想想,其他人呢?整天在想什麼、幹什麼?為了一台車就能跟我當面拉下臉,如果有更大的利益擺在面前,對你何局長也照樣拉得下臉對着幹。

    " 何茂泰也不是兩歲的孩子,車轱辘借機撥弄是非、挑撥關系的意圖他一目了然,盡管一目了然,心裡卻也不舒服,因為車轱辘這話跟他從政多年的基本經驗是一緻的:平常這些人對他表面上畢恭畢敬言聽計從,如果遇到重大利益沖突,他的那幾個副手,包括衛駿,哪一個都能把他當成敵人來對付。

    官場規則跟叢林法則有相通之處:對首領的順從擁護是相對的,對首領地位的觊觎争搶是絕對的,誰都想當群體首領是颠撲不破的規律。

    平日裡低眉順眼的下級,在條件成熟或者說自認為條件成熟的時候,任何一個個體都會成為首領的敵人。

     何茂泰壓下了心裡微微的不快,把話題拉了回來:"天氣這麼熱,你的腿又不好,整天坐着自行車來來往往我心裡實在不忍,這樣吧,我已經給衛駿打過招呼了,車你提出來用,這台車本身就是給你配的,不要因為這件事情有什麼抵觸情緒啊。

    " 車轱辘折騰的目的就是要車,目的達到了,而且局長親自到自家門上來說,雖然沒有道歉兩個字,其實也跟道歉差不多,如果再拿腔作勢就成了傻瓜,于是也就就坡下驢:"何局長謝謝你的關心,我不會跟他們一般見識的,我這就讓葫蘆過去接車。

    " 何局長連連答應:"這就對了,你對葫蘆也做做工作,讓他對衛駿不要有什麼看法,他也是按照規章制度辦事,沒車的司機現在哪家單位還會白養活?現在有車了不還是他開嗎?" 車轱辘:"好,我給葫蘆談談,他一個司機也不敢對衛主任怎麼樣,我更不會跟衛駿一般見識,你放心吧,過去就過去了,今後我們還要在一起共事嘛。

    " 何局長暗暗松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車轱辘借機要挾,一口咬定死活不要車,事情拖下去,不但會對民政局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今天他這個局長還真沒辦法出車轱辘的辦公室。

    結果,車轱辘一說便通,算是給足了他面子。

    麻煩事過去了,局裡又恢複了安定團結,何局長心情好了,臨出門的時候又說了一句:"告訴葫蘆,這幾天他騎自行車接送你上下班,很辛苦,算加班。

    " 下午,車轱辘便坐着那台新進的黑色奧迪A4下班回家。

    葫蘆恢複了工作,又開上了新車,更是興奮激動,他征求車轱辘的意見:"車局長,你來試試這車怎麼樣。

    " 車轱辘心癢難熬:"不太好吧?還是先回家吃飯吧。

    " 葫蘆把車停在了路邊說:"我知道你這麼長時間沒動車,肯定手癢癢了,你先溜一圈再回家吃飯。

    " 車轱辘也就不再推讓客氣,跟葫蘆換了座位,發動車朝郊外駛去,那台本田和這台奧迪沒法比,這台奧迪開起來動力充沛,穩定性非常好,駕駛室更加豪華舒适。

    車轱辘開着車忽然笑了起來,葫蘆問他:"車局長你笑什麼?" 車轱辘說:"衛駿那個王八蛋,本來想窩囊我,沒想到反而給我辦了好事,這車真比你選的那台車好得多。

    " 葫蘆湊趣:"這就叫有福之人不用忙嘛。

    " 2 市委書記洪鐘華這幾天非常不舒服,不是身體不舒服,而是心裡不舒服,有如被自己的老婆在臉上撓了一把,又疼又丢面子,對外還不好說,隻能說是貓撓的。

    那天召開的市委、市政府聯席會議熱熱鬧鬧吵成了一鍋粥,會議結束後,洪鐘華回頭一想,那個會議表面上研究了很多事情,但都是要求具體工作部門回去後拿出方案、意見以後再議,沒有一項是就地決定可以立即實施的,實際上等于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

    過去這種事情對他來說已經習以為常,可是現在不同,事情鬧到了省委張書記面前,省委冷然等着看他們的處理結果,用粗話說,屎都憋到了肛門了,哪還有那麼多時間等具體工作部門拿方案?他原來的設想是通過這次會議來個一攬子解決,徹底解除後顧之憂。

    然而,盡管他親自坐鎮,親自鼓動,卻仍然沒有擺脫官場的運作惰性、程序障礙。

    尤其是研究那個停車年費的時候,當洪鐘華流露出對這種征收年費的方式持否定态度的時候,萬魯生就像被人家掘了祖墳,一口咬定堅決不同意改變現有做法。

     洪鐘華承認群衆的意見是有道理的,征收停車年費是違法行為,起碼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障法,不但剝奪了作為消費者的人民群衆的消費選擇權,更是一種毫無道理的掠奪。

    就像買東西,買了東西才付錢,現在的做法是不管你買不買東西,都得付錢。

    甚至比過去攔路搶劫的土匪還狠,土匪還講究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銅州市政府是不從此路過,也得留下買路錢。

    搞這一套的時候,洪鐘華正在中央黨校學習,等他回來,木已成舟,市政府紅頭文件都已經發了。

    後來看到這種做法也确實有無本萬利的經濟效益,洪鐘華也就聽之任之了,沒想到老百姓肚裡的氣鼓得這麼足。

    會上,萬魯生提起這件事情還振振有詞:"這件事情是有政策依據的,同時也是經過了聽證會,合情合理,部分老百姓有意見也是正常的,讓誰掏腰包誰都會有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