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算盤
關燈
小
中
大
沒意見。
" 姜鈞說:"你同意追加投資?" 裴國光說:"我沒說我同意追加投資。
" 姜鈞說:"那你是不同意追加投資?" 裴國光說:"我也沒說我不同意追加投資。
" "那你是什麼意思?"姜鈞也有些惱火,他實在适應不了裴國光這種繞口令似的對話方式。
裴國光說:"同意不同意都沒意義,沒錢說什麼都是閑扯。
再說,這種重大投資決策應該得到董事會的批準吧?" 南方集團名義上有個董事會,但實際上這種董事會比聾子的耳朵還不如。
聾子的耳朵起碼還是個擺設,每天都能看得見摸得着,南方集團的董事會看不見摸不着,一年才開一次。
董事們吃喝嫖賭玩夠了,拿上紀念品和車馬費,對公司的行政工作報告說幾聲好好好,然後便一哄而散,再也找不到影了。
反正這筆投資都是公家的,誰也沒掏自己的腰包,盈利還是虧損跟每個董事一點兒都沾不上邊。
誰也不指望靠南方集團掙錢養活自己,所以誰也不想管南方集團這攤子事兒,誰也都明白自己管不了這攤子事兒。
可是,根據企業章程,有些重要的事兒,比如對外重大投資項目的确定,公司主要行政領導的任命和罷免,還是要得到董事們象征性的同意。
比如姜鈞到南方集團擔任總經理,就得經過董事會批準。
姜鈞說:"項目已經由董事會讨論通過了,現在是追加投入,是不是需要經過董事會讨論,回頭我請示一下國資委汪主任。
可是不管需不需要經過董事會,我們自己首先要有個意見,起碼我給國資委彙報的時候,要有個集團的意見吧。
" 裴國光說:"報不報董事會都沒用,即便董事會同意擴大投資,董事會能給錢嗎?還得我們自己張羅錢,沒錢用什麼投?所以我說我沒意見,因為有沒有意見都沒有用,一句話,沒錢。
" 柳海洋也莫名其妙:"怎麼能沒錢呢?根據審計報告,咱們公司流動資金少說有兩三千萬,哪能500萬都拿不出來?" 這也正是姜鈞想知道的,柳海洋替自己問了出來,他就看着裴國光等着聽他怎麼說。
沒想到裴國光對柳海洋的質問充耳不聞,硬着頭皮面不改色心不跳,就是不吭聲。
小烏龜也追問他:"哎,你可别真成了賠個光,這可不對呀,公司的錢都上哪去了?" 裴國光真有韌勁,任他們追問,就是不吱聲。
姜鈞也忍不住問了他一句:"那咱們手頭的流動資金到底有多少?" 裴國光說:"公司的賬目情況屬于财務機密,我隻能向你個人彙報。
" 柳海洋極為不滿,也極為任性:"行行行,你個别彙報吧,别讓我們把你的機密洩漏了。
"說着擡起屁股就走了。
小烏龜也說:"姜總,再沒啥事我去給國資委劉副主任安排一下接待方面的事情。
" 金秋十月,濱海開發區的日平均氣溫維持在20℃左右,進入了旅遊最佳季節。
省城的領導和百姓紛紛向濱海開發區蜂擁而至,不同的是領導是視察工作,國家埋單;百姓是旅遊,費用自理。
省國資委的劉副主任就是這大批湧入開發區的人潮中的一員。
劉副主任姜鈞不熟悉,小烏龜柳海洋他們更熟悉,人家來之前打招呼都直接找柳副總或者幹脆就找肖助理,甚至裴國光這個瘦猴在國資委都有自己的關系戶。
姜鈞跟國資委卻沒有任何過硬的關系,還是經過小烏龜、裴國光或者柳海洋才知道誰誰要來了。
來的人也都是根據關系,誰的人由誰出面陪同吃喝玩樂。
他來了不過才十幾天,這種事兒已經好幾起了。
姜鈞對小烏龜說:"你去忙你的吧,劉副主任到了接待方面的事情就按慣例安排吧。
" 糖三角見柳海洋跟小烏龜都撤退了,也起身請示:"姜總,還記不記了?" 姜鈞說:"散會了還記什麼?"糖三角就夾了記錄本悄悄退了出去。
接着,姜鈞問裴國光:"好了,該你說了,我們賬上現在到底有多少錢?" 裴國光說:"80萬。
" "什麼?"姜鈞像是屁股底下突然炸響了一顆炸彈,猛地從座椅上蹦了起來:"80萬?" "對,80萬。
" "錢,錢都上哪去了?"他感覺自己說話的聲音已經開始顫抖了,心裡卻閃電般地掠過這樣一個念頭:完了,上當了,白高興一場,以為天上掉下來的是豬肉餡餅,撿起來掰開一看才知道裡面夾的是牛糞。
裴國光說:"大部分都壓在了長期投資項目上,還有幾筆正在運轉的貿易貨款沒有回來,另外還有一些應收款沒有收回來。
下個月的報表上就能詳細地體現出來,不過眼下賬上真的隻有80萬元。
" 姜鈞的腦子亂了,審計報告,國資委領導的談話,自己得到升職時的迷惑和興奮,今後怎樣謀取利益,馬上抓緊回籠資金,還是幹脆再辦一回改制拍賣撈一把就跑……種種念頭一起湧到他的腦袋裡,把腦子攪成了一鍋粥。
裴國光的聲音像慢慢浮上水面的屍體,給他展現了一幅恐怖而又現實的場景:"我們公司人均月工資是4000元,每個月工資就得25萬多,固定費用每個月得50多萬,其他應付款項沒有50萬也下不來,賬上的錢僅僅夠我們維持半個月……如果按人均1萬元提獎金,光是獎金就得60多萬,那就連一天都維持不了了。
" 姜鈞坐回椅子,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緒,想讓自己冷靜下來,可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冷靜。
他忽然非常讨厭眼前這個大瘦猴,很不客氣地問:"我來之前仔細看了黃總的離任審計報告。
根據審計報告,不應該是這個情況,公司已經到了這種狀況,财務一直是你主管,你應該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 裴國光不屑地笑笑:"姜總,現在馬上重新審計,寫出來的審計報告跟上一個報告也不會有多大變化,審計報告并沒有不真實的地方。
" "那你給我解釋解釋錢都到哪去了?" 裴國光換了個坐姿,開始給他解釋:"審計報告上說的是企業總資産情況,我說的是賬上現在有的現金
" 姜鈞說:"你同意追加投資?" 裴國光說:"我沒說我同意追加投資。
" 姜鈞說:"那你是不同意追加投資?" 裴國光說:"我也沒說我不同意追加投資。
" "那你是什麼意思?"姜鈞也有些惱火,他實在适應不了裴國光這種繞口令似的對話方式。
裴國光說:"同意不同意都沒意義,沒錢說什麼都是閑扯。
再說,這種重大投資決策應該得到董事會的批準吧?" 南方集團名義上有個董事會,但實際上這種董事會比聾子的耳朵還不如。
聾子的耳朵起碼還是個擺設,每天都能看得見摸得着,南方集團的董事會看不見摸不着,一年才開一次。
董事們吃喝嫖賭玩夠了,拿上紀念品和車馬費,對公司的行政工作報告說幾聲好好好,然後便一哄而散,再也找不到影了。
反正這筆投資都是公家的,誰也沒掏自己的腰包,盈利還是虧損跟每個董事一點兒都沾不上邊。
誰也不指望靠南方集團掙錢養活自己,所以誰也不想管南方集團這攤子事兒,誰也都明白自己管不了這攤子事兒。
可是,根據企業章程,有些重要的事兒,比如對外重大投資項目的确定,公司主要行政領導的任命和罷免,還是要得到董事們象征性的同意。
比如姜鈞到南方集團擔任總經理,就得經過董事會批準。
姜鈞說:"項目已經由董事會讨論通過了,現在是追加投入,是不是需要經過董事會讨論,回頭我請示一下國資委汪主任。
可是不管需不需要經過董事會,我們自己首先要有個意見,起碼我給國資委彙報的時候,要有個集團的意見吧。
" 裴國光說:"報不報董事會都沒用,即便董事會同意擴大投資,董事會能給錢嗎?還得我們自己張羅錢,沒錢用什麼投?所以我說我沒意見,因為有沒有意見都沒有用,一句話,沒錢。
" 柳海洋也莫名其妙:"怎麼能沒錢呢?根據審計報告,咱們公司流動資金少說有兩三千萬,哪能500萬都拿不出來?" 這也正是姜鈞想知道的,柳海洋替自己問了出來,他就看着裴國光等着聽他怎麼說。
沒想到裴國光對柳海洋的質問充耳不聞,硬着頭皮面不改色心不跳,就是不吭聲。
小烏龜也追問他:"哎,你可别真成了賠個光,這可不對呀,公司的錢都上哪去了?" 裴國光真有韌勁,任他們追問,就是不吱聲。
姜鈞也忍不住問了他一句:"那咱們手頭的流動資金到底有多少?" 裴國光說:"公司的賬目情況屬于财務機密,我隻能向你個人彙報。
" 柳海洋極為不滿,也極為任性:"行行行,你個别彙報吧,别讓我們把你的機密洩漏了。
"說着擡起屁股就走了。
小烏龜也說:"姜總,再沒啥事我去給國資委劉副主任安排一下接待方面的事情。
" 金秋十月,濱海開發區的日平均氣溫維持在20℃左右,進入了旅遊最佳季節。
省城的領導和百姓紛紛向濱海開發區蜂擁而至,不同的是領導是視察工作,國家埋單;百姓是旅遊,費用自理。
省國資委的劉副主任就是這大批湧入開發區的人潮中的一員。
劉副主任姜鈞不熟悉,小烏龜柳海洋他們更熟悉,人家來之前打招呼都直接找柳副總或者幹脆就找肖助理,甚至裴國光這個瘦猴在國資委都有自己的關系戶。
姜鈞跟國資委卻沒有任何過硬的關系,還是經過小烏龜、裴國光或者柳海洋才知道誰誰要來了。
來的人也都是根據關系,誰的人由誰出面陪同吃喝玩樂。
他來了不過才十幾天,這種事兒已經好幾起了。
姜鈞對小烏龜說:"你去忙你的吧,劉副主任到了接待方面的事情就按慣例安排吧。
" 糖三角見柳海洋跟小烏龜都撤退了,也起身請示:"姜總,還記不記了?" 姜鈞說:"散會了還記什麼?"糖三角就夾了記錄本悄悄退了出去。
接着,姜鈞問裴國光:"好了,該你說了,我們賬上現在到底有多少錢?" 裴國光說:"80萬。
" "什麼?"姜鈞像是屁股底下突然炸響了一顆炸彈,猛地從座椅上蹦了起來:"80萬?" "對,80萬。
" "錢,錢都上哪去了?"他感覺自己說話的聲音已經開始顫抖了,心裡卻閃電般地掠過這樣一個念頭:完了,上當了,白高興一場,以為天上掉下來的是豬肉餡餅,撿起來掰開一看才知道裡面夾的是牛糞。
裴國光說:"大部分都壓在了長期投資項目上,還有幾筆正在運轉的貿易貨款沒有回來,另外還有一些應收款沒有收回來。
下個月的報表上就能詳細地體現出來,不過眼下賬上真的隻有80萬元。
" 姜鈞的腦子亂了,審計報告,國資委領導的談話,自己得到升職時的迷惑和興奮,今後怎樣謀取利益,馬上抓緊回籠資金,還是幹脆再辦一回改制拍賣撈一把就跑……種種念頭一起湧到他的腦袋裡,把腦子攪成了一鍋粥。
裴國光的聲音像慢慢浮上水面的屍體,給他展現了一幅恐怖而又現實的場景:"我們公司人均月工資是4000元,每個月工資就得25萬多,固定費用每個月得50多萬,其他應付款項沒有50萬也下不來,賬上的錢僅僅夠我們維持半個月……如果按人均1萬元提獎金,光是獎金就得60多萬,那就連一天都維持不了了。
" 姜鈞坐回椅子,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緒,想讓自己冷靜下來,可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冷靜。
他忽然非常讨厭眼前這個大瘦猴,很不客氣地問:"我來之前仔細看了黃總的離任審計報告。
根據審計報告,不應該是這個情況,公司已經到了這種狀況,财務一直是你主管,你應該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 裴國光不屑地笑笑:"姜總,現在馬上重新審計,寫出來的審計報告跟上一個報告也不會有多大變化,審計報告并沒有不真實的地方。
" "那你給我解釋解釋錢都到哪去了?" 裴國光換了個坐姿,開始給他解釋:"審計報告上說的是企業總資産情況,我說的是賬上現在有的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