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官運當頭

關燈
南方集團是省國資委直屬的國有公司,經濟實力雄厚,地處濱海開發區,既有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地理優勢,又有享受優惠政策、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政經背景,是個極有誘惑力的大肉包子。

    總經理黃智年底就到站了,整整60歲。

    但是,他有高級職稱,不論按相關規定,還是依據他在省内企業界的聲望,如果他願意,可以幹到65歲。

     盡管如此,黃智這一回卻真不想再幹了,因為省國資委主任換人了,由好友曹洪仁換成了對頭汪玉麟。

    對于黃智來說,這個人事變化是緻命的。

    盡管在位8年為南方集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他也知道,這些貢獻隻有當人家承認的時候才能稱之為貢獻;如果人家不承認,那就不但不是貢獻,還可能成為罪狀。

    如果他繼續戀戰不舍,他所有的政績一夜之間變成罪狀是完全可能的,說到底,對人的評價靠的不就是一張嘴嗎?而人的嘴又是最不可靠的東西。

     所以,黃智急流勇退,求個平安降落,斷然提出了退休申請。

    其實,他心裡清楚,提不提出退休申請結果都一樣,上面人換了,沒有鐵關系硬靠山,不提申請人家也不會讓他再幹了。

     南方集團的董事會組成人員都是省國資委屬下國有企業的領導。

    當年的國資委主任到鄰省海濱開發區巡遊,心血來潮,決心要在海濱開發區辦一家直屬的集團公司,作為省國資委成立後的一大政績向省政府展示,便向下屬各個企業發了通知書,要求各企業踴躍投資,投資底線為200萬元。

    盡管關于組建南方集團的通知上明确表示,投資不投資完全自願,可是,各企業願意不願意的,都慷慨解囊豪爽出血。

    因為,誰也不想為了200萬得罪國資委,雖然各企業理論上都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但是人事任命權卻牢牢把握在國資委手裡,誰會為了舍不得200萬元的國有資産而得罪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呢?有些企業為了讨好取悅省國資委領導,避免上級覺得自己響應号召太勉強,投資額還大大超出200萬,最高的一家金城公司一下子就扔進來2000多萬。

    于是南方集團成立的時候,啥也沒幹,注冊資金已經達到了8000多萬。

    按照省國資委的文件精神,投資500萬以上的企業,可以在南方集團的董事會裡分到一個董事名額;投資1000萬以上的企業不但可以分到一個董事名額,還可以得到一個監事會的名額。

     正因為如此,南方集團的董事會格外超級,共有15個董事,董事長由省國資委主任兼任,副董事長由南方集團總經理兼任。

    當然,總經理也由省國資委提名,按照《公司法》還得董事會通過。

    從理論上說,黃智退休以後,集團董事單位的企業家們都有機會得到這個職位。

     南方集團需要一個新的正廳級總經理,消息傳出,省國資委系統渴望到濱海開發區風光一番、有志于再上一個台階、企圖在企業掌握實權謀些好處的人們立刻蠢蠢欲動,目标齊刷刷地鎖定了省國資委人事部和各位主任。

     姜鈞是北方機械公司的總經理兼黨委書記,就在前不久,他完成了一項"偉業":把北方機械公司給變賣了。

    北方機械公司原來是一家軍工企業,生産步槍、沖鋒槍還有手榴彈、地雷等等那些已經落伍的戰争器具。

    改革開放以後,推行軍轉民,剛開始經營情況很不錯。

    他們專門照顧人的"兩頭",用生産武器的精密設備生産櫥櫃、碗櫃、電飯鍋、高壓鍋等等廚房炊具,也生産大便池、小便池、浴盆等等衛生用具。

    軍工企業産品過硬,無論是廚房用的還是廁所用的,在市場上都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

     後來姜鈞來了。

    他當了總經理兼黨委書記,吃喝嫖賭全報銷,一年到國外潇灑五六次,心思全都放在了花錢上,很快就把這個企業帶進了溝裡。

    幾年下來,企業就成了爛攤子,産品因為質量差、款式老而被淘汰,利稅成了負數,職工的工資也開始拖欠。

     這個時候姜鈞也開始緊張,好好一個企業讓他給幹成了這副德性,他估計自己的下場可能比企業也好不到哪去。

    就在他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國家開始推行國企改革,破産、下崗、改制、重組、拍賣等手段,給北方機械這樣的企業留了條後路。

     北方機械公司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盡管攤子爛了,地皮、設備、設施,還有那塊招牌仍然值錢,這就為姜鈞殺出一條活路創造了條件。

    他利用國家推進國有企業改制的政策機遇,開始對北方機械廠進行美其名曰的"改制"。

    接下來的事情并不難辦,上有政策支持,下有姜鈞的高智商,他找了一家體己的審計公司,對北方機械廠清産核資,然後以極低的價格把這座國有工廠改制為私營控股企業,對外叫股份有限公司。

     讓姜鈞沒有想到的是,那家買入北方機械公司的私營業主居然相當有良心,買賣成交之後,不聲不響地給姜鈞提來一大提包現金。

    送走老闆,姜鈞清點了一下,整整200萬。

    對于姜鈞,這是意料之外的收獲,原本他不過想給自己幹垮一家國企找個借口、為自己尋個出路而已。

    沒成想名利雙收,不但個人得了豐厚之利,改制還成了新的政績,報紙廣播電視進行了充分的報道:北方機械公司在他的領導下,改制成功,一個瀕臨破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