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關燈
歐慶春記不得她和肖童的聚散離合使她落了多少眼淚,她發覺自己不知不覺已變得脆弱易折。

    如果說,和胡新民的感情是一種心平氣和的幸福,一種常規而默契的生活,那麼和肖童的相愛,就是一條讓人牽腸挂肚,死去活來,而又欲罷不能的心路。

     當她走進那家山村的小飯館一眼看見肖童時,他那又黑又瘦的臉使她幾乎不敢确認。

    無論是因為兩個多月的颠沛流離,還是因為那頑固不化的毒瘾,肖童那幾分脫形的樣子,都讓她心疼不已。

    她強迫自己心情平定,靠深深的呼吸控制了情緒。

    在稍後和他接頭時她表現出異常地沉着鎮靜,直到在古榕樹下肖童那依然有力的一抱,她的眼淚才破眶而出。

    她本不想流淚,但他那傾力一抱,誰能不哭! 兩個月來,他們在歐陽天可能會去的省份和城市,動員大批警力進行了搜索,一無所獲。

    處長還親自帶人去了趟吉林,參與搜捕的組織工作,同樣沒有線索。

    也許是處長對短期内找到他們不再抱有幻想的緣故,于是在天津行動取得成功的一個半月後。

    處裡終于向局裡做了6.16案的總結彙報。

    經過了半年多細緻浩繁地調查取證,内外結合,主動出擊,他們使這個規模龐大,隐藏很深的販毒集團受到連續重創,終于土崩瓦解。

    它的物質基礎已經崩潰,主要網絡已經癱瘓,重要據點已經摧毀,繳獲毒品及毒資數額之巨,居全國之最。

    雖然主犯尚未抓獲歸案,但戰果之顯著之輝煌,亦可載人史冊了。

     這個彙報會慶春是參加了的,會上自然談到了肖童。

    處長說,從目前的情況分析,肖童很可能已經遇難,否則,不會這麼長時間沒有和我們取得聯絡。

     這是這麼多天來一直被避諱的話題,第一次被處長說破了。

    慶春知道這已經是心照不宣的共識。

    但處長此話一出,她的心還是忽悠一下提到了喉嚨。

    會議為此暫停了十幾秒鐘,像是為肖童默哀。

    慶春想哭,但衆目之下,無法落淚。

    她知道如果她真的當衆為他而哭的話,大家一定會覺得她太感情化了,因為除了李春強外,沒人知道她和肖童的故事。

     這一天恰是李春強傷愈出院。

    下午她和刑警隊的幾個同志到醫院去接他。

    她親自開車把他送到了家裡。

    李春強讓她上去坐坐。

    她心情郁悶,說不上去了,我身體不舒服想早點回家。

    她此時确實渴望能夠一個人獨處。

     李春強點點頭,并不勉強她下車。

    他說:“肖童的事,我都聽說了,你别太難過。

    跟毒販子打交道,還不就是這樣殘酷。

    包括你我,都是提着腦袋,朝不保夕,這次那家夥的槍要是正一點,我不也一樣完了。

    幹咱們這事,必須放松點,生死談笑間,随他去了。

    不能像電影小說裡那樣,死個人一詠三歎。

    ” 慶春看看他,表示理解地笑笑,但依然感歎了一句:“咱們都是公安幹部人民警察,咱們出生入死為國犧牲,理所當然。

    可肖童不是,他上大學上得好好的,被我硬拉出來幹這事,他死得太冤。

    将來還不知道該怎麼向他在國外的父母交待。

    ” 李春強隻能勸慰,又說了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隻要死得其所之類的話。

    慶春聽了點頭,但心裡的傷痛一點沒有減輕。

    她一連幾天徹夜不眠,肖童和她相識相處時的每一句話,都依次浮上心頭。

    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笑容,每一個憤怒,每一次哭,都曆曆在目。

    她至此才後悔以前對他的冷淡和輕視。

    她對他的愛,他為她的事業所做的犧牲,回報得太少了,太被動了。

    以緻于現在,肖童的全部音容笑貌,都出來纏繞她,折磨她。

    他的率直和好鬥,熱烈與開朗,男子氣和孩子氣,都不肯甘休地盤踞了她的腦海,無時無刻地刺痛着她那些已經傷痕累累的神經。

     父親是敏感的,知道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發現慶春不知什麼時候在自己的皮夾裡放上了她和肖童在司馬台長城的相片,那是一張把兩個人單獨的相片剪貼在一起的“合影”,他沒問緣由。

    直到客廳茶幾上那個水晶相框裡的照片也換上了肖童,并且在照片的一角,壓上了一支枯萎的玫瑰時,父親才小心地問了慶春。

     慶春沒有隐瞞,如實告訴父親,肖童失蹤了。

     父親問:會出事嗎? 她說:會。

     父親沉默了,他的沉默是對她的一個撫慰。

    也許父親和她一樣,非要待到此情此景,才會想起肖童有那麼多那麼多的可愛之處。

     父親和肖童顯然也有一種特别的緣份,他是在肖童失蹤後,第一個真切地聽到他的聲音而且證明他還活着的人。

    他接到肖童那突如其來沒頭沒尾的電話後,馬上打電話告訴了慶春。

    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