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想通了?” 肖童見李春強進來和他打招呼,不甚禮貌地坐着沒動J明知故問:“想通了什麼?” “什麼,昨天我們歐警官和你談什麼來着?” 李春強在肖童對面騎着椅子坐下來,點了根煙,抽了一口才想起問:“你抽嗎?” 肖童說不抽。

     李春強問:“你們現在大學裡有沒有禁毒教育啊,現在要求都要有的。

    ” 肖童說沒有。

     李春強說:“全世界現在的刑事犯罪,三分之一都和販毒吸毒有關,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額高達八千億美元,僅次于軍火占世界貿易的第二位,這些數字你知道不知道啊?哥倫比亞,麥德林集團,這你聽說過吧?光這個集團控制的毒販在全世界就有兩萬多人。

    一個販毒組織能跟歐美好多國家的政府都開了戰,連美國在内,都搞得不得安甯,夠猖狂的吧。

    你真沒聽說過還是跟我裝傻充愣呢?當然咱們中國的毒品犯罪沒那麼嚴重,不過現在也是毒潮泛起,有的販毒組織是把中國當成一個毒品通道,把緬甸。

    泰國那邊的毒品從中國内地通過香港運到歐美國家去,美國有百分之二十的毒品,就是從香港這邊走的。

    所以,咱們國家的反毒鬥争也是世界反毒鬥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個光榮事。

    别的我不了解你,我想不管怎麼說你肯定得愛國吧,社會給了你上大學的機會你總得報效社會吧……” 當慶春拎着一把暖壺回來的時候,李春強還在情詞懇切,滔滔不絕地進行着他的反毒意識的正面教育。

    肖童則面目冷淡,無動于衷,坐在那裡似聽非聽。

    慶春給肖童倒了水,問李春強: “你怎麼還沒走?” 李春強說:“這不正幫你做工作呢。

    ” 慶春說:“是嗎。

    ”她轉臉問肖童:“你們談得好嗎?我們李隊長說話可直。

    ” 肖童這才開口,他說:“慶春,我隻想和你談。

    ” 慶春看看李春強,李春強氣不打一處來地問道:“嘿,小夥子,我剛才口幹舌燥地說了那麼多,你聽進去沒有?” 肖童斜着看一眼李春強:“你剛才說什麼?” 李春強被噎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你說你這人,年紀輕輕的,四六不懂,你怎麼這麼混哪!” 慶春連忙半笑着緩和着氣氛,說:“算了春強,你先走吧,我和他談談。

    ” 李春強半是氣惱半是威脅地說:“甭跟他談了,跟他們學校談去。

    這人一點道理聽不進去,這學校是怎麼教育的!” 歐慶春面孔嚴肅起來:“春強!”她壓着聲音說:“讓我來談!”她怕李春強怒不擇言把事情搞僵,那以後的工作就更沒法做了。

     李春強住了嘴。

    說了句:“好,你談!”他悻悻地走到門口,回過頭來對慶春又說:“我在我屋裡等你。

    ” 屋裡平靜下來,隻剩下兩個人。

    慶春靠在桌子上,想這場談話該從哪兒入手,肖童卻先開了口: “我想知道,這件事,是你想讓我幹,還是你們領導想讓我幹?” 慶春感到奇怪地笑一下,說:“這有什麼不同嗎?我去找你是和我們領導請示過的,是我們共同研究決定的。

    ” 肖童盯住她說:“我隻想知道,你希望我怎麼樣?” 慶春說:“我?我當然希望你能配合我們。

    ” 肖童依然盯着她,說:“那好吧,我幹,我為你幹!” 慶春笑笑,說:“不,你不是為我,你是為國家做工作,是為社會做貢獻。

    ” 肖童說:“為國家為社會我可以去做别的,報效國家服務社會不一定非幹間諜不可。

    你們别把愛國不愛國的帽子扣給我。

    我去幹就是為了你,如果你不需要,那就算了。

    那就讓你那位李隊長另請他人吧。

    我不幹這個也一樣愛國!” 慶春愣愣地聽着。

    肖童口口聲聲為她才幹這事,她心裡不知是感動還是不安。

    但她還是點點頭,表示領情。

     “好,那我就謝謝你了。

    ” 肖童站起來,背起書包,像是要告辭的樣子,卻又突然問道:“這件事我答應了你,你能也答應我一件事嗎?” 慶春想,這是要提交換條件了,她不清楚肖童會開出一個什麼“價”來。

    但她臉上十分冷靜,問:“你說吧,你要什麼?” “我要你以後别把我當小弟弟。

    小孩子。

    我已經不是個孩子了。

    ” 慶春心裡完全清楚肖童要的是什麼,但她隻能揣着明白裝糊塗: “你本來就比我小嘛。

    ” “你那麼不能接受比你小的人嗎?” “我說過了,我很高興認你做我的小弟弟。

    ” “我也說過了,我不想做你的小弟弟。

    ” “那你要做什麼?” “我要你拿我當個平起平坐的朋友,當你最信任最要好的朋友!” 兩人都沉默了,少頃,慶春說:“平起平坐可以,但你要和我做最信任最要好的朋友,這要看以後我們相處得怎麼樣。

    這可不是用嘴巴就可以指定的。

    ” 肖童想了想,似乎這道理無懈可擊。

    他點頭說:“好,那我會努力的。

    但你得保證,你和我交朋友不是為了要完成你的那個任務。

    ” 慶春想,現在的大學生就喜歡搞這種形而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