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排燈節請鬼遊戲
關燈
小
中
大
印度某所重點大學至今依然秘密地流行着一種可怕的遊戲——在印度傳統節日排燈節的前三天,五個學生(人數必須是三男兩女)單獨走到實驗室五樓拐角樓梯,以五角星的位置分别坐好,把排燈節用來供奉的白色蠟燭擺成圓圈。
等到所有蠟燭燃燒殆盡、糊成一團蠟油的時候,他們再将早就準備好的羊舌頭插在蠟油中間,點起一張沾滿體液的衛生紙放到蠟油裡。
等到衛生紙完全燃燒後,每個人默念心中的願望,可以從融化的蠟油裡看到願望是否可以實現。
據說,在十九年前的排燈節,一個寄宿的男學生離奇地吊死在五樓。
從那以後,這個恐怖遊戲便像病毒一般流傳開來,風靡了整個校園…… 在印度的傳統新年“排燈節”(又稱“屠妖節”)時,印度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擺燃兩排白色蠟燭,這座城市遠遠看去就像是擺放着屍體的靈堂。
不過這一傳統節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遊客參觀遊玩,但是無一例外會得到本地導遊的叮囑:“絕對不可以一男兩女走在街道上,情侶絕對不可以手拉着手走路。
” 轉眼到了愚人節,我對這些洋節從來不感冒,再加上這幾天小雨連綿,正是裹着被子睡覺的大好時間,索性關了手機,躺在寝室裡天天見周公。
月餅這幾天倒是沒閑着,天天神神秘秘地早出晚歸,也不打傘,全身被雨水澆了個精透。
“月餅,你丫這幾天忙活什麼呢?”我半躺在床上抱着手提電腦看新聞。
月餅拿毛巾擦了擦頭發,換了身幹淨衣服:“馬上清明節了,我轉悠了幾條小路,看看有沒有不幹淨的東西,做幾個局,免得祭祀的人被‘鬼打腳’。
” “清明節又不是按照農曆排的,那麼緊張做什麼。
”我有些不以為然。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隻有清明節是按照陽曆定的日子,其中有什麼講究我不太清楚,但是隻有在中元節(鬼節)這種農曆裡面特别标注的節日,才會有“天地鬼門開,百鬼夜行”的事情出現。
“知道為什麼清明節是按照陽曆定的日子嗎?”月餅點了根煙,“因為真正的農曆清明節比鬼節更可怕。
鬼節的時候,隻有厲鬼在夜間橫行。
清明節所有的遊魂享用祭祀,白天和夜間都會出沒,特地定為陽曆節日,就是為了避開最兇煞的那一天,免得祭祀的人出事。
你想想,清明前後是不是基本都是雨天,不見天日,特别陰冷?” 我琢磨了一下,倒是這麼個道理,可是心裡多少有些不太相信。
月餅見我似信非信,滿臉對牛彈琴的遺憾:“唐朝杜牧的《清明》還記得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背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杜牧在清明那天遇到的行人到底是人是鬼?雨天怎麼會有牧童放牛?掃墓祭祀先祖,杏花村為什麼還在賣酒?杏花村到底還有什麼别的含義?是不是暗指什麼地方? “這首詩就是我剛才說的‘鬼打腳’,杜牧寫得很隐晦而已。
”月餅枕着胳膊躺在床上,“印度有個節日叫排燈節,相當于中國人的農曆新年。
不過,排燈節還有個奇怪的名字——屠妖節。
”
”媽媽敲着房門,“馬上排燈節了,還這麼偷懶,當心得不到神靈的保佑哦。
” 阿達從夢中驚醒,赤身裸體地從床上跳下,手忙腳亂地把地上幾團衛生紙扔進紙簍,又團了幾張廢紙蓋住,才匆忙穿着衣服應道:“這就起來了。
” 媽媽在門口等了一會兒,阿達還沒開門,不耐煩地下了樓:“飯在桌子上自己去吃,我和尼哈太太去買排燈節的蠟燭。
” 阿達躲在屋裡沒有說話,趴在門上聽着媽媽的腳步聲越來越遠,偷偷開了門縫确定媽媽下了樓,才從紙簍裡撿出一團衛生紙塞進書包,穿好衣服下樓。
桌上擺着千年不變的咖喱炒飯,阿達皺着眉頭站了會兒,端着炒飯倒進馬桶裡,馬桶旋轉的水渦裡夾着血紅的咖喱,“咕咚”吸進下水道,如同怪物一口咽下大坨碎肉。
阿達一陣惡心,狠狠吐了口唾沫,黏黏地漂浮在馬桶沖淨後的水面上。
阿達曾經對媽媽說過再也不吃咖喱,因為咖喱看上去就像是用人血摻雜的肉糊糊。
媽媽邊看肥皂劇邊點頭答應,結果每天還是咖喱飯。
阿達受夠了媽媽這種無視他的态度,大吵一架。
媽媽很不理解地說:“管你吃管你穿,你還要什麼?” “我要的是尊重和理解!”阿達大聲吼道。
“難道我不理解不尊重你嗎?沒有我你能長這麼大嗎?你知道每年給你交多少學費?給你買衣服要花多少錢?給你……”媽媽始終認為尊重和所花的盧布成正比。
阿達覺得自己要瘋了!當海員的爸爸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每次回來都是把錢往媽媽手裡一塞,然後待幾天就走。
往學校走的路上,阿達還在因為咖喱炒飯而一肚子氣,憤憤地想:攢一筆錢,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 “麗雅,不是說好了買蠟燭嗎?怎麼拽着我到運動專賣店了?”尼哈太太有些不滿。
“給阿達買雙新運動鞋,前兩天這孩子看NBA,盯着詹姆斯的耐克鞋廣告看了半天。
”麗雅歉意地笑了笑。
“有個海員老公真好,不愁錢。
唉,還是你當年有眼力,高中畢業就嫁了個海員,那時我還在向往浪漫的愛情。
等我明白了愛情不當飯吃的時候也晚了,隻好嫁給家裡連廁所都沒有的人。
”尼哈酸酸地嘟囔着。
麗雅笑了笑沒有說話,似乎不太想談這個話題。
這次沒人敢小瞧我了吧?隔着書包摸了摸那團衛生紙,阿達有些得意。
想到昨天喬加說的那個遊戲,他又有些害怕。
不過為了引起摩拉的注意,也隻好硬着頭皮參加。
就這麼恍恍惚惚到了學校食堂開飯時間,阿達端着飯菜故意在摩拉桌前來回走了兩趟,可是摩拉和羅山有說有笑,根本沒有注意到他。
阿達有些失落,悶悶不樂地坐在鄰桌,有一口沒一口地吃着,時不時偷偷瞄一眼摩拉。
羅山不知道講了一件什麼事情,摩拉臉紅了紅,啐了喬加一口,又嬌笑着輕輕捶着羅山胳膊。
莫名的嫉妒讓阿達嘴裡發酸,心髒被緊緊攥住似的疼。
“阿達,晚上的遊戲敢參加嗎?”羅山裝作這才看到阿達,挑釁地問道。
摩拉看着阿達,忽然“撲哧”笑了。
得到摩拉的關注,阿達頓時臉漲得通紅,原本想好的詞忘了個幹淨,結結巴巴說道:“當……當然,我……我肯定會……會參加的。
” “哈哈,阿達好可愛呢。
”摩拉被阿達窘迫的樣子逗得不停地笑,“突然想喝姜茶了。
” 阿達抹了抹嘴:“我去買!”急匆匆跑到飲料處,買了兩杯姜茶。
“幹嗎不給自己買一杯呢?”摩拉接過姜茶,遞給羅山一杯。
原本興奮不已的阿達心裡一涼,恨不得一拳打爛羅山英挺的鼻子。
摩拉眨了眨大眼睛,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就知道阿達最好。
哪像羅山,從來不舍得花一盧布。
” “哈哈,看來你很喜歡阿達,那以後每天你們倆一起吃
等到所有蠟燭燃燒殆盡、糊成一團蠟油的時候,他們再将早就準備好的羊舌頭插在蠟油中間,點起一張沾滿體液的衛生紙放到蠟油裡。
等到衛生紙完全燃燒後,每個人默念心中的願望,可以從融化的蠟油裡看到願望是否可以實現。
據說,在十九年前的排燈節,一個寄宿的男學生離奇地吊死在五樓。
從那以後,這個恐怖遊戲便像病毒一般流傳開來,風靡了整個校園…… 在印度的傳統新年“排燈節”(又稱“屠妖節”)時,印度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擺燃兩排白色蠟燭,這座城市遠遠看去就像是擺放着屍體的靈堂。
不過這一傳統節日吸引了大量的外國遊客參觀遊玩,但是無一例外會得到本地導遊的叮囑:“絕對不可以一男兩女走在街道上,情侶絕對不可以手拉着手走路。
” 轉眼到了愚人節,我對這些洋節從來不感冒,再加上這幾天小雨連綿,正是裹着被子睡覺的大好時間,索性關了手機,躺在寝室裡天天見周公。
月餅這幾天倒是沒閑着,天天神神秘秘地早出晚歸,也不打傘,全身被雨水澆了個精透。
“月餅,你丫這幾天忙活什麼呢?”我半躺在床上抱着手提電腦看新聞。
月餅拿毛巾擦了擦頭發,換了身幹淨衣服:“馬上清明節了,我轉悠了幾條小路,看看有沒有不幹淨的東西,做幾個局,免得祭祀的人被‘鬼打腳’。
” “清明節又不是按照農曆排的,那麼緊張做什麼。
”我有些不以為然。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隻有清明節是按照陽曆定的日子,其中有什麼講究我不太清楚,但是隻有在中元節(鬼節)這種農曆裡面特别标注的節日,才會有“天地鬼門開,百鬼夜行”的事情出現。
“知道為什麼清明節是按照陽曆定的日子嗎?”月餅點了根煙,“因為真正的農曆清明節比鬼節更可怕。
鬼節的時候,隻有厲鬼在夜間橫行。
清明節所有的遊魂享用祭祀,白天和夜間都會出沒,特地定為陽曆節日,就是為了避開最兇煞的那一天,免得祭祀的人出事。
你想想,清明前後是不是基本都是雨天,不見天日,特别陰冷?” 我琢磨了一下,倒是這麼個道理,可是心裡多少有些不太相信。
月餅見我似信非信,滿臉對牛彈琴的遺憾:“唐朝杜牧的《清明》還記得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背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杜牧在清明那天遇到的行人到底是人是鬼?雨天怎麼會有牧童放牛?掃墓祭祀先祖,杏花村為什麼還在賣酒?杏花村到底還有什麼别的含義?是不是暗指什麼地方? “這首詩就是我剛才說的‘鬼打腳’,杜牧寫得很隐晦而已。
”月餅枕着胳膊躺在床上,“印度有個節日叫排燈節,相當于中國人的農曆新年。
不過,排燈節還有個奇怪的名字——屠妖節。
”
一
“阿達,該起床上學了。”媽媽敲着房門,“馬上排燈節了,還這麼偷懶,當心得不到神靈的保佑哦。
” 阿達從夢中驚醒,赤身裸體地從床上跳下,手忙腳亂地把地上幾團衛生紙扔進紙簍,又團了幾張廢紙蓋住,才匆忙穿着衣服應道:“這就起來了。
” 媽媽在門口等了一會兒,阿達還沒開門,不耐煩地下了樓:“飯在桌子上自己去吃,我和尼哈太太去買排燈節的蠟燭。
” 阿達躲在屋裡沒有說話,趴在門上聽着媽媽的腳步聲越來越遠,偷偷開了門縫确定媽媽下了樓,才從紙簍裡撿出一團衛生紙塞進書包,穿好衣服下樓。
桌上擺着千年不變的咖喱炒飯,阿達皺着眉頭站了會兒,端着炒飯倒進馬桶裡,馬桶旋轉的水渦裡夾着血紅的咖喱,“咕咚”吸進下水道,如同怪物一口咽下大坨碎肉。
阿達一陣惡心,狠狠吐了口唾沫,黏黏地漂浮在馬桶沖淨後的水面上。
阿達曾經對媽媽說過再也不吃咖喱,因為咖喱看上去就像是用人血摻雜的肉糊糊。
媽媽邊看肥皂劇邊點頭答應,結果每天還是咖喱飯。
阿達受夠了媽媽這種無視他的态度,大吵一架。
媽媽很不理解地說:“管你吃管你穿,你還要什麼?” “我要的是尊重和理解!”阿達大聲吼道。
“難道我不理解不尊重你嗎?沒有我你能長這麼大嗎?你知道每年給你交多少學費?給你買衣服要花多少錢?給你……”媽媽始終認為尊重和所花的盧布成正比。
阿達覺得自己要瘋了!當海員的爸爸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每次回來都是把錢往媽媽手裡一塞,然後待幾天就走。
往學校走的路上,阿達還在因為咖喱炒飯而一肚子氣,憤憤地想:攢一筆錢,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 “麗雅,不是說好了買蠟燭嗎?怎麼拽着我到運動專賣店了?”尼哈太太有些不滿。
“給阿達買雙新運動鞋,前兩天這孩子看NBA,盯着詹姆斯的耐克鞋廣告看了半天。
”麗雅歉意地笑了笑。
“有個海員老公真好,不愁錢。
唉,還是你當年有眼力,高中畢業就嫁了個海員,那時我還在向往浪漫的愛情。
等我明白了愛情不當飯吃的時候也晚了,隻好嫁給家裡連廁所都沒有的人。
”尼哈酸酸地嘟囔着。
麗雅笑了笑沒有說話,似乎不太想談這個話題。
二
整整一上午,老師講的課程阿達一句沒有聽進去,偷偷看着前排摩拉的垂肩長發,心怦怦直跳。這次沒人敢小瞧我了吧?隔着書包摸了摸那團衛生紙,阿達有些得意。
想到昨天喬加說的那個遊戲,他又有些害怕。
不過為了引起摩拉的注意,也隻好硬着頭皮參加。
就這麼恍恍惚惚到了學校食堂開飯時間,阿達端着飯菜故意在摩拉桌前來回走了兩趟,可是摩拉和羅山有說有笑,根本沒有注意到他。
阿達有些失落,悶悶不樂地坐在鄰桌,有一口沒一口地吃着,時不時偷偷瞄一眼摩拉。
羅山不知道講了一件什麼事情,摩拉臉紅了紅,啐了喬加一口,又嬌笑着輕輕捶着羅山胳膊。
莫名的嫉妒讓阿達嘴裡發酸,心髒被緊緊攥住似的疼。
“阿達,晚上的遊戲敢參加嗎?”羅山裝作這才看到阿達,挑釁地問道。
摩拉看着阿達,忽然“撲哧”笑了。
得到摩拉的關注,阿達頓時臉漲得通紅,原本想好的詞忘了個幹淨,結結巴巴說道:“當……當然,我……我肯定會……會參加的。
” “哈哈,阿達好可愛呢。
”摩拉被阿達窘迫的樣子逗得不停地笑,“突然想喝姜茶了。
” 阿達抹了抹嘴:“我去買!”急匆匆跑到飲料處,買了兩杯姜茶。
“幹嗎不給自己買一杯呢?”摩拉接過姜茶,遞給羅山一杯。
原本興奮不已的阿達心裡一涼,恨不得一拳打爛羅山英挺的鼻子。
摩拉眨了眨大眼睛,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就知道阿達最好。
哪像羅山,從來不舍得花一盧布。
” “哈哈,看來你很喜歡阿達,那以後每天你們倆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