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銅牆鐵壁
關燈
小
中
大
“墓道剛打開不是要散氣嗎?”我說道。
“這他娘的是條金脈!哪是什麼墓子!我連這點眼勁兒都沒有嗎?”亮子憤憤地說道。
“得了!金礦封閉了這麼久,裡面有毒氣體說不定比墓裡來得還猛,你就安生點,坐這抽支煙,真要有貨它還能長腳跑了不成?” 等了一個多小時,估摸着裡面的濁氣散得差不多了柳景年才朝我們招了招手,然後自己當先跳進了洞裡。
亮子怕被柳景年搶了先,也連忙跟了進去。
剛才閑着無事我拿手電照了照洞裡,發現裡面是一條縫隙,看那樣隻能容兩人并肩而行,大概是斷層構造的山體裂隙。
燈光的照射下,遠處的岩壁兩側布滿了金光閃閃的事物,看來這山隙之中真可能是一處金脈。
等我跳進洞裡才發現腳下是十幾級石階,洞口兩邊立了兩根碗口粗細的石柱,柱上坐有石獸,不過因為年代太久已看不太清楚。
這裂隙裡十分陰寒,我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一直往前走了五十多米才發現那一片金光閃耀的事物隻不過是用金粉之類為顔料描在岩壁上的奇怪圖案。
這些圖案有方有圓,也有一些文字但也寫得極為潦草,也認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心裡難免一陣失落,畢竟金塊和金字差别還是很大的。
亮子看到自己奧拓換奧迪的夢想破碎後心裡更是煩悶,抄起“拐子鍁”就朝那岩壁砸去。
隻聽“當!”的一聲響,擊起一片火星。
亮子“咦?”了一聲,這一下他使足了勁兒,可岩壁上連白印都沒留下一道。
秦嶺本就是石頭山,而且多為花崗岩,舉世聞名的西嶽華山便是秦嶺的餘脈。
不過亮子手中的拐子鍁我是知道的,這鍁是亮子花大價錢請老鐵匠打造的,用的都是好鋼口,而且還開了刃。
後面的把為了在地底幹活方便造成了拐狀。
這等利器可挖洞,可防身,亮子平時都舍不得用,這次是因為有肥鬥才帶上。
眼見這鏟子在岩壁上連點痕迹都沒留下我不禁暗暗心驚,一摸一看之下我才發現,原來這所謂的凹凸不平的“岩壁”竟是鐵壁!難怪剛才就感覺這石頭顔色不對,紅裡發黑,現在一想那不正是鐵鏽的顔色嗎?“這是座鐵礦山!”我大聲說道。
柳景年拿手敲了敲鐵壁,又用手指撚了一下那金色的字,然後搖了搖頭,說:“是鐵不錯,但絕對不是天然的礦石。
”說完他指了指鐵壁上一條一拯寬的縫隙。
這條縫隙貫通整個鐵壁,向上望不到頭,往下竟是圍着腳底和另一面鐵壁上一條一模一樣的縫隙相連,形成了一個環狀。
如果僅僅隻有這麼一處,我還能勉強解釋是地震造成斷面形成這麼規則的縫隙,但事實是每隔幾米就有相同的縫隙。
我立時就想到了古代流行的灌漿法,不過那都是帝王将相封墓時将鐵漿灌于封閉甬道的條石縫隙之中,這樣一來所有的條石便成了一體,這就是傳說中的“銅牆鐵壁”。
在當時沒有炸藥的情況下,摸金發丘遇上這種墓也隻有繞着走的份兒。
但這山體裂縫之中為何會有人花這麼大的代價來把岩壁上覆上一層鐵漿?難道這裡真藏着什麼價值連城的寶藏?
“這他娘的是條金脈!哪是什麼墓子!我連這點眼勁兒都沒有嗎?”亮子憤憤地說道。
“得了!金礦封閉了這麼久,裡面有毒氣體說不定比墓裡來得還猛,你就安生點,坐這抽支煙,真要有貨它還能長腳跑了不成?” 等了一個多小時,估摸着裡面的濁氣散得差不多了柳景年才朝我們招了招手,然後自己當先跳進了洞裡。
亮子怕被柳景年搶了先,也連忙跟了進去。
剛才閑着無事我拿手電照了照洞裡,發現裡面是一條縫隙,看那樣隻能容兩人并肩而行,大概是斷層構造的山體裂隙。
燈光的照射下,遠處的岩壁兩側布滿了金光閃閃的事物,看來這山隙之中真可能是一處金脈。
等我跳進洞裡才發現腳下是十幾級石階,洞口兩邊立了兩根碗口粗細的石柱,柱上坐有石獸,不過因為年代太久已看不太清楚。
這裂隙裡十分陰寒,我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一直往前走了五十多米才發現那一片金光閃耀的事物隻不過是用金粉之類為顔料描在岩壁上的奇怪圖案。
這些圖案有方有圓,也有一些文字但也寫得極為潦草,也認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心裡難免一陣失落,畢竟金塊和金字差别還是很大的。
亮子看到自己奧拓換奧迪的夢想破碎後心裡更是煩悶,抄起“拐子鍁”就朝那岩壁砸去。
隻聽“當!”的一聲響,擊起一片火星。
亮子“咦?”了一聲,這一下他使足了勁兒,可岩壁上連白印都沒留下一道。
秦嶺本就是石頭山,而且多為花崗岩,舉世聞名的西嶽華山便是秦嶺的餘脈。
不過亮子手中的拐子鍁我是知道的,這鍁是亮子花大價錢請老鐵匠打造的,用的都是好鋼口,而且還開了刃。
後面的把為了在地底幹活方便造成了拐狀。
這等利器可挖洞,可防身,亮子平時都舍不得用,這次是因為有肥鬥才帶上。
眼見這鏟子在岩壁上連點痕迹都沒留下我不禁暗暗心驚,一摸一看之下我才發現,原來這所謂的凹凸不平的“岩壁”竟是鐵壁!難怪剛才就感覺這石頭顔色不對,紅裡發黑,現在一想那不正是鐵鏽的顔色嗎?“這是座鐵礦山!”我大聲說道。
柳景年拿手敲了敲鐵壁,又用手指撚了一下那金色的字,然後搖了搖頭,說:“是鐵不錯,但絕對不是天然的礦石。
”說完他指了指鐵壁上一條一拯寬的縫隙。
這條縫隙貫通整個鐵壁,向上望不到頭,往下竟是圍着腳底和另一面鐵壁上一條一模一樣的縫隙相連,形成了一個環狀。
如果僅僅隻有這麼一處,我還能勉強解釋是地震造成斷面形成這麼規則的縫隙,但事實是每隔幾米就有相同的縫隙。
我立時就想到了古代流行的灌漿法,不過那都是帝王将相封墓時将鐵漿灌于封閉甬道的條石縫隙之中,這樣一來所有的條石便成了一體,這就是傳說中的“銅牆鐵壁”。
在當時沒有炸藥的情況下,摸金發丘遇上這種墓也隻有繞着走的份兒。
但這山體裂縫之中為何會有人花這麼大的代價來把岩壁上覆上一層鐵漿?難道這裡真藏着什麼價值連城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