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藏穴 二十、氣脈全無

關燈
一杯水,“他們就快回來了,到時你問下就知道了。

    ” 一杯水還沒喝完,就見S像陣風似的沖了進來,臉上興高采烈的樣子似乎是有了什麼特大喜訊。

     “城外茶馬古道三進三出的路口上都有無間輪回盤。

    ”S沒頭沒腦的說道,“城裡所有的佛塔下面都埋着八具屍體,而且是築在基石裡的。

    ” 我和晖兒被她說得面面相觑,無間輪回盤本就應該有六個,這早就料到了,可佛塔下的屍體又是怎麼回事。

     “鄭買嗣擺了個葬卦局。

    ”邁進屋門的莫炎緩聲道,“葬卦引生,陽世陰鏡。

    ” “你是說鄭買嗣用蒙氏一族的八百人擺了個葬卦局,在蒙化城的地下複制了一個城市?”我驚道,“這家夥的堪輿修為實在太驚人了,手筆也太大了,居然能想出這麼個偷龍換風的手法來!” 古代戰亂時期,許多人橫死非命,那些無主屍體往往得不到埋葬,死者不能入土而安。

    于是一些善良的堪輿者便發明了葬卦局,按規律将他們聚攏埋葬。

    它以每八個人的屍體擺作一個卦局,利用彼此氣脈意識的相輔相成在格局中互相扶持,這也就為葬在局内的無主屍體帶來了類似後人供奉的效果。

     但鄭買嗣動辄八百人的葬卦局就完全不是這樣了,他等于在地下仿造了一個生氣空間,那八百具屍體又都是血脈相承的一族人,蒙化城的地下便出現了一個龐大的葬氣空間,從風水學上來說就是“陽世陰鏡”,完全成為了城市的地下鏡像。

     “現在城内的建築并不全是一正兩耳,也有不少是兩房一耳的。

    ”S繼續興奮道,“但了解之後發現地基部分都是一正兩耳,也就是說八八之數都在地下。

    ” “他把無間輪回局擺在了地下,用陰鏡仿造的方法使地下空間存在一個‘人世’。

    ”我歎道,“難怪蒙化古城毫無妨礙,隻是經曆了一場‘大地狂瀾’而已。

    ” “手法的确高明。

    ”莫炎淡然道,“但絕不是鄭買嗣能想到的。

    ” “對,找拓文上的意思來看,一定是那個‘仙尊’的指示。

    ”我忽然冒出一念頭,“莫炎,你是怎麼會想到調查葬卦局的?” “昨晚夢到了我的父母而已。

    ”莫炎的聲音變得淡然了下來,“他們就是葬卦局埋葬的。

    ” “那你們有沒有查出無間輪回局布局緣由的線索?”晖兒巧妙地轉移了話題。

     “有三條類似的線索。

    ”莫炎點點頭,“具體讓公孫說吧。

    ” 老田笑呵呵地倒了幾杯茶,轉身下樓招呼店家準備午飯,我們則圍坐在桌邊聽S興緻盎然地說了起來。

     原來他們三人是分頭行事的,莫炎查探古寺,S了解建築,而老田則走家串戶地打聽本地傳說。

    弄明白了葬卦局的秘密後,又合計了一下手頭的線索,通過老田的關系找到了蒙化的縣志記載。

     在縣志記載中兩處特别的地方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秦代起蒙化就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但自從鄭買嗣之後便凋零了許多;鄭買嗣曾募集全國銅鐵鑄造觀音銅像,後傳聞觀音大士贈以金甲力士,不久便傳出鄭買嗣成仙飛升的消息。

     “你隻說了兩條,第三條是什麼?”之前的信息似乎在預示着什麼,其中的迷霧漸漸散開,但卻總像少了什麼。

     “袖子。

    ”莫炎突地冒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單詞。

     “袖子?!”我正自迷糊間,那件印滿拓文的外套再次鋪在了桌上,但這次衣袖被翻在了上面,一個袖管上赫然拓着幾排文字。

     “拓印的時候我也疏忽了。

    ”莫炎指着袖子道,“是棺底的末尾幾句。

    ” 那晚查看時沒有注意到衣袖上也拓上了文字,現在突然出現可以說給了我們極大的希望,也許這些被忽略的拓文可以帶來意外的進展。

     “桓帝得仙尊所示,于隆慶起呂氏玄椁,寒玉鑄棺,複乘其生氣。

    龍虎砂踞,玄武高起,前築朱雀之台,又贈邪龍相守,金甲力士護衛,桓帝欣然騰升,七日仙去。

    ” 看完衣袖上的拓文,我愕然了半天,莫炎和S看着我似乎并不明白這些話語的含義。

     “這條線索等于宣告結束了。

    ”我不知道這些人是真不明白還是假裝的。

     “結束?為什麼?看這些的意思應該和這裡一個姓呂的有關。

    ”S有些奇怪道,“其餘的我看不太懂,也就是講那天我們碰到的東西吧。

    ” “看出什麼來了?”莫炎覺得我情緒不對。

     “S對古文曆史最頭痛,莫炎從小在雲南長大。

    ”晖兒提醒道,“他們可能根本不了解這段野史。

    ” “民間一直流傳着一種說法,秦始皇的親生父親是呂不韋。

    ”我搖頭道,“如果要利用龍脈達到效果,那秦始皇就必須将自己的父親埋葬進去。

    ” “啊?!”S與莫炎面面相觑,兩人果真不知道這其間的就裡。

     拓文的意思很明顯,“仙尊”指使鄭買嗣挖出了呂不韋的玄椁,讓他自己享用。

     所謂玄椁,是一種特殊的玄武岩制成的椁,套在内棺的外部,它能夠很好的吸收儲存地氣。

    墓葬風水中就曾有“三龍不如一玄椁”的說法,就是指這種玄椁能抵得上三條雜氣龍脈。

     在裡面襯上寒玉做的棺材,可以透析玄椁中的龍脈氣息,有如冰箱保鮮的原理,能夠保證葬者緩慢而完整地吸收。

     就這樣,數百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