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來者上賓

關燈
這些現象,還能增加就業機會,尤其是下崗職工和大學生的就業機會。

    連鎖銷售的目的就是要以點帶面,以面帶全,最後領導并帶動全中國的經濟。

    最後進入主題,介紹他的連鎖銷售五級三線制…… 這位仁兄說話時司徒穎嫌煩遠遠地坐開了,陸鐘依然面帶微笑很謙虛的樣子,這鼓舞着前中學教師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第二輪洗腦。

    不愧是當過老師,懂得揣摩對方心理。

    最後老師說得口都幹了,陸鐘才終于開始反擊:“您說在這裡生活一年最少能賺一百六十萬,做到最好的份額能拿到一千六百萬?” “沒錯。

    ”兩口子很高興,這小子要着道了。

     “那請您幫我算一下我拿到一千六百萬要發展多少下家?”陸鐘的第一輪炮火來了。

     兩口子沒想到陸鐘會這麼問,想了好半天才支吾着答道:“每個人做的份數不一樣,每個人的經濟實力也不一樣,能購買的産品份額也就不一樣。

    咱們公司的限額是每人最多購買二十一份産品。

    咱們主要不是賣東西,賣的是銷售網。

    ” “不管賣什麼都得産生現金流,否則利潤和獎金從哪裡來。

    ”陸鐘也開始使用起專業術語。

     兩口子與表姐對望一眼,像在責問她怎麼弄來了這麼個棘手的新人。

    不過問題還是得回答,那個男人掏出手機,按了半天,才得出一個不确切的答案:至少要發展到第六代下線,發展七百二十九人,每人二十一份,總共消費八千八百三十二萬才能賺到一千六百萬。

     “您的意思是,七百二十九人創造價值八千八百三十二萬消費額的時候我才能拿到一千六百萬對嗎?”陸鐘正色道。

     男人的冷汗沁出了額頭,用異樣的眼光看着陸鐘。

    司徒穎和表姐也都被陸鐘這句話給吸引了,轉過頭來看他接下來要怎麼說。

     陸鐘說:“按您的說法隻要每人手裡有七百多個下線,就都能掙一千多萬,對吧?” 男人遲疑着不敢接話,他已經感覺到不妙了。

     陸鐘說:“我幫您來算,您說收入千萬的人很多,咱們保守估計每個人一千萬,十萬人就是一萬億人民币的利潤,總産值應該超過三萬億。

    咱們全國去年的GDP官方數據大概就是将近三萬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币也就二十二萬億。

    那麼您這個概念相當于,一個來賓城每年靠連鎖經營就能創造出全中國七分之一的GDP,還什麼都不生産僅僅靠賣銷售網。

    您覺得,這靠譜嗎?” 陸鐘的話剛說完,司徒穎就在心裡叫了個好。

    兩口子啞口無言,他們忐忑地看着陸鐘,尋思着這位貌不驚人的年輕人究竟是什麼身份,同時絞盡腦汁地想着對策。

     表姐也陷入了茫然,不過這樣的天文數字,以她的學識是很難想出所以然的。

    所以,反擊還得繼續。

     “你說的那些國家統計我們可不了解,反正我知道咱們這的确是件解決就業的大好事,而且我們公司也的确有一大批中産階級。

    ”女人強撐着辯解道。

     “您知道中産階級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嗎?您覺得整天在街上閑逛,去公園閑聊就能成為中産階級?您說一個政策可以富一部分人這沒錯,特區政策使深圳人富了,開發浦東讓上海人富了,開放股市讓很多炒股的人富了,但您知道中國的新富階層是如何富起來的嗎?”陸鐘的一連串問題再次讓兩口子無言以對,表姐雖然聽得雲裡霧裡,但也被這些話給深深吸引了。

     “看出來了,您是高人,您就往下說吧。

    ”男人開始認命。

     “新富階層主要成員都是些有膽有識的商人,各行各業的專家,和一些與大小官員有着這樣那樣關系的人。

    有人靠膽子賺風險錢,有人靠辛苦賺血汗錢,這些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最不費力的那些當官的狗腿子也得經常上貢才能有進項。

    您說的咱們這群人都是下崗工人、沒法就業的大學生、退伍軍人、農民,國家讓這麼多人什麼活都不幹,一天到晚開會上課賣網絡的人先富起來,您認為這靠譜嗎?”陸鐘說得很從容,這番話卻讓人無法反駁。

     “你,是不是政府派來的?”男人忍不住抹了把汗,他連衣服都濕透了。

     “我可不像您,有那麼好的運氣當公務員,我連大學都沒畢業,隻不過聽過兩堂政治經濟學講座。

    ”陸鐘謙虛了一番。

    就連司徒穎也不知道,他隻用了兩年半時間就修完了國際金融和心理學的全部學分。

     “時間不早了,咱們下次再聊吧,公司還有位做到了經理級的教授,肯定跟你談得來。

    我們還得去火車站接個朋友,先告辭了。

    ”兩口子找了個借口,落荒而逃。

     不用說,肯定是要去搬救兵了,他們的上線想必口才更好。

    陸鐘已經沒興趣舌戰群儒了,他隻想讓司徒的表姐死心,可惜,這目的還沒達到。

     “你這個朋友是挺能說的,但我還是不想回去。

    ”表姐出人意料的堅強,“告訴你們吧,其實我進入這家公司除了想賺錢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