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章 恐怖鬼屋
關燈
小
中
大
當李統正在盤算梁洪量的安全時,報紙上刊出一段怪異的新聞。
就是在西營盤新西街接近山頂的一間名聞港九的“鬼屋”,又在鬧鬼了。
這間屋鬧鬼,已有十餘年的曆史。
最初的時候,據說是一個販賣鴉片毒品起家的暴發戶的别墅。
也許是屋主多行不義,天理報應,後來家道中落,所有的家當全被兩個不肖之子賣光了。
那暴發戶憂心成疾,一命嗚呼,大兒子因妻子與人私通,卷款潛逃,一氣之下,懸梁自缢;次子欠下賭債累累,被歹徒逼債,亂斧劈死。
二兒媳服毒自殺,遺下唯一的孩兒,為“保良局”收去撫養。
别墅為債權人變賣,落在一個中頭獎馬票的财主手中,但這座不祥之屋,新主人搬進不久,骨肉災變,病魔纏身,竟死了三口。
在後又為一個失勢軍閥租住,午夜手槍走火,打死了孫女兒。
再後,又有一戶新客,進住不久,女主人看賽馬,因緊張過度,腦溢血當場斃命,屍首厝在大廳中,忽然又發生了屍變的奇事。
從此這座“鬼屋”便聞名遐迩,再也沒有人敢來問津。
社會上對這座“鬼屋”的傳說很多,尤其住在附近的居民,更是繪影繪聲,說得活龍活現。
有的說在午夜間時時可以聽見空屋内人聲嘈雜,像夫妻吵架,又像兄弟阋牆。
又有人午夜路過那裡,聽得屋内有搓麻将聲音,說這是幾個敗家子弟聚合了賭鬼,在那裡賭博。
又有一個醉漢,曾在那座屋子的大門口間被三個女鬼追逐,險些喪命。
大家一提起那座“鬼屋”總是說得萬分恐怖,使人聽了不覺毛發悚然。
之後,香港政府幹脆把它封了,在屋子的四周,特别裝上明亮的路燈,為那些膽小的行人壯膽行路,但是夜行人仍是盡可能地避開那條路。
盡管社會傳說,多半是些無稽之談,卻也曾發生過極其荒誕的故事,而且還有案可查。
事情是這樣的: 一個英籍的退伍軍人,非常潦倒,來到香港,無地容身,他以為在今日科學昌明的時期,鬼神之說,早被打破,東方社會,仍舊保留此種迷信色彩,實為人類文明之恥,因此他要求香港政府把這座屋子開放,讓他去住。
香港政府,認為他是個英國人,由他來作一模範破除迷信,當能表現他們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優秀,和統治者的偉大,因此,立刻就把“鬼屋”啟封,無條件讓他居住。
而且還替他把屋子修飾了一番。
那英人名叫華勒斯,搬進去第一夜便鬧了“鬼”。
事實上一個人膽子再大,獨個兒住在一座龐大陰森的古屋裡,心理上也會泛起一種莫名的空虛。
況且華勒斯并非是不怕鬼,實際上是住鬼屋也比流浪街頭好些,他還希望藉此機會成名,作為登龍的踏腳石呢。
這天晚上,他把整個屋子的電燈完全開亮,床鋪對準了大門口,一管實彈的手槍壓在枕下,準備應付甚麼奇怪的事情發生。
臨睡之前,他用酒壯膽,喝了個八分醉,模模糊糊躺在床上。
但覺陰風陣陣,寒氣逼人。
古屋已是多年失修,透風的縫隙,不一而足,晚風吹過了縫隙,特别尖厲,有時屋外的灰塵,由縫隙裡吹了進來,在不同角度的燈光映照下,射出了萬花筒般盤旋的影子。
窗門都是松的,在猛烈的寒風吹拂之下,吱吱呀呀,發出淩亂的聲響。
天花闆上,成群結隊的老鼠,雌雄追逐,往來奔馳,把個天花闆當作了運動場。
屋外野狗尋春,陣陣的狂吠聲,傳進了屋宇之内。
華勒斯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成眠,心理上的恐怖無法鎮壓,他喝了更多的酒。
将近天亮的時候,怪事出現了,屋子内的電燈,忽明忽暗,華勒斯正在驚疑之際,倏的聽得一陣女人嘤嘤的哭聲,哀怨而凄切,一個披頭散發的黑影,漸漸向床位移來。
華勒斯驚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身上感到有一種巨大的壓力,使他動彈不得。
他用了最大的力量,伸手把枕下的手槍拔了出來,向黑影瞄準。
黑影更近了,已經貼近了床邊,就要爬上床來…… “砰——”一聲槍響,華勒斯扳了槍機,跟着他自己卻如鬼哭神号般,抱着身子打滾,由床鋪滾到了地上,漸漸地人事不醒了。
屋子外值夜的警察,聽得槍聲,知道屋子内出了事情,趕忙集合了三四個人,沖進“鬼屋”去。
隻見那自稱膽大不怕鬼的英國窮紳士,滿身血漬倒卧在地闆上,原來他射擊的一槍,正好打中自己的腳。
腳姆指不翼而飛了。
以後華勒斯因恐怖過度,神經起了變化,進了瘋人院,以了結了他的餘生。
由此“鬼屋”更是出名,再也沒有人進去居住,而且在入夜以後,附近的道路也沒有人敢行走。
屋子仍由政府封起來,事過十餘年,一直沒有人再來問津。
這天早晨,情報販子翻開早報,即發現一段駭人聽聞的新聞。
标題是:“恐怖鬼屋,發現無名男屍……” 新聞的内容大緻謂:昨日晨間,有拾荒孩子路經新西街的“鬼屋”,忽聽屋子内有呻吟呼救之聲,因“鬼屋”的門窗全為木闆釘封起來,拾荒孩子無法進内,即通報附近的路警,協同撬開封闆進入,赫然發現一男屍倒卧地上,剛絕氣不久,微有體溫,雙手為繩索捆綁,全身傷痕斑斑,似是被人毒刑緻死。
男屍年齡約四十上下,穿黑香雲紗衫褲,屍身沒有任何證件可以知道他的姓名,據警署的判斷可能為黑社會的尋仇謀殺,但“鬼屋”内,卻沒有任何可供偵查的痕迹遺下……而且鬼屋的門窗全經釘封,沒有其他出口,案情非常蹊跷。
此案警署正在嚴密偵查中。
在這段新聞以外,另有一個小插曲: 據附近的居民報告,最近這座“鬼屋”又不斷鬧鬼,在數天前曾有人聽見屋子内人聲嘈雜,如同什麼集會一般。
又有人在一個深夜裡,發現有幾條黑影在屋子附近徘徊,良久才散去。
情報販子對這條新聞非常重視,不斷地苦苦思索,他口銜雪茄,眼睛翻向天花闆,不時點頭,又不時搖首。
這是每遇難題時,他必然有的表情。
吳策老在旁,細看他的形色,就知道可能有什麼疑難的問題發生,把他困擾住了。
接過報紙,把那段新聞反覆念了幾遍,也揣摸不出它的道理。
“我看你好為這條新聞擔憂,難道說:這座‘鬼屋’鬧鬼,和我們還有什麼關系不成?” 情報販子說:“我不過擔憂梁洪量罷了,幾天來,關于他的事,我們沒有一點線索,萬一梁洪量出了什麼意外,那我們可就罪孽深重了!” “你以為那死在‘鬼屋’的男子,會是梁洪量麼?” “在我們的處境下,不得不如此懷疑!”情報販子解釋說:“梁洪量被綁架失蹤,我壓制着梁洪量的家屬,暫時不許他們報警,這原因,是恐怕消息洩漏出去,使事态擴大,乃至無可收拾。
這樣一來,共黨弄成騎虎難下之勢,對梁洪量将更為不利。
同時,假如警署認真辦起這樁案子來,難免要把我們牽涉在内,西洋鏡拆穿,我們就别想再在香港混下去了……” 吳策老說:“這又與‘鬼屋’有什麼關系呢?” “和‘鬼屋’當然不會有關系,但是這具無名男屍,我們卻不可不注意。
要知道,共匪在它的政治陰謀上,是不擇手段的,常常利用地理環境,幹下無頭血案,‘鬼屋’确是個可以利用的地方。
經常我們在報章上看到一些無頭血案的新聞,大抵是共匪黨徒們的傑作,因為他們的手段高明,往往使死者含冤莫伸,警署也不了了之。
我們且看這段新聞報導,說那被殺害的人,年紀約在四旬上下,穿黑香雲紗衫褲,年齡上已和梁洪量相同,而梁洪量被綁架時,又是穿黑香雲紗衫褲的……” 吳策老對此話不感興趣,淡笑說:“你很自信,也很敏感,但也常因神經過敏而作繭自縛。
這座‘鬼屋’,是香港馳名的,不明不白地死了人,也不隻一次,你和共黨鬥法,已經費煞腦筋,難道說還要和鬼鬥法一番不成?你看,報紙上說得清清楚楚,這座‘鬼屋’的門窗,全部為政府釘封,死屍怎會跑進去,不是鬧鬼又是什麼,我看你還是少在這上面用腦筋吧?以前有冤魂在裡面打麻将、開會,難道說都是共産黨幹得不成?給鬼與共産黨聯了宗,你未免太幽默了!” “不通!”情報販子竟開罵了。
“在現在的時代,你還相信鬼神之事,未免腐敗得可笑,現在讓我先來對這座‘鬼屋’分析一下:原先的時候,建造這座别墅的,是一個走私販毒起家的暴發戶,這種人發了不義之财,唯恐招人暗算,住處狡兔三窟,機關重重,但工程是由工人做成的,屋子内的秘密,便很難保密。
尤其在黑社會的圈子内,信息是相通的,主人死後,後來者一連串發生意外事件,内情就有蹊跷。
據我的猜測,可能有什麼歹徒想利用這座屋子,故意制造出種種怪異,使人相信确為兇宅而不再問津,空曠起來,他再打主意……” “我看你可以丢下‘販賣情報’的勾當,專門去寫偵探小說了!”吳策老取笑說。
“受過文明洗禮的人,都有着和你相同的毛病,自己不願意用腦筋,也不希望人家用腦筋,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也不希望他人去做。
”情報販子非常肯定地說。
“世間屬于玄妙的事情很多,假如有人肯用腦筋去發掘,玄妙就不會存在。
但這種人常會遭受到意外的譏笑與非難,等到秘密發掘出來,那些譏笑與非難的人,又會迎頭趕上去,坐享其利……你且看曆史上許多大發明家,往往在未成功之前,被譏笑為大傻瓜呢!” “我不和你研究這些,”吳策老說:“那末現在你究竟準備怎樣?準備去做發明家從事研究這座‘鬼屋’麼?” “最低限度,我們要把那在‘鬼屋’遇害的人查個明白,看他究竟是甚麼人?” “向來做事,由小處着手,是你的長處,而且利用你的長處,曾獲得不少成功,我當然不應反對。
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梁洪量的生死莫蔔,梁洪量的家屬又如一團置在火坑邊的炸藥,随時都會爆炸,那就難免要把我們牽入漩渦之内,我們舍下近火不救,去打這悶葫蘆,這是不智之舉……” “依你的看法,我們應該怎樣營救梁洪量出險呢?”情報販子籲了口氣,似乎他所有的智慧都用盡了。
“‘三三一’方面,我已用盡了方法,還摸不出線索,‘文化公司’方面,在舞廳裡的談判又沒有回音,潘文甲現在成了廢人,我們雖捏着他的信函當把柄,但毫無用處,假如再去壓迫他的話,是不會有甚麼收獲的。
” “紙包不住火,現在于芄被夏落紅藏在什麼地方,你自己也不知道,怎能再糾纏‘文化公司’呢?當然這線索是沒有用處的!假如把于芄拿出來,‘文化公司’有人顧忌,我們就可以……” “你的意思是真的要用于芄去交換梁洪量麼?” “除此以外,還有其他什麼更好的辦法?”吳策老正色說:“夏落紅是你的義子,我們不好對他怎樣,隻有看你的了……” “那樣,夏落紅一定會和你拼命!”孫阿七剛睡足,自房間穿出來,高聲嚷叫說。
“為顧全大局,我們隻好這樣……”吳策老說。
“不!”情報販子搖頭。
“這幾天我經過冷靜的考慮,于芄确是個無辜的孩子,内情并沒有訛詐,我們怎能把她送到虎口作犧牲品!
就是在西營盤新西街接近山頂的一間名聞港九的“鬼屋”,又在鬧鬼了。
這間屋鬧鬼,已有十餘年的曆史。
最初的時候,據說是一個販賣鴉片毒品起家的暴發戶的别墅。
也許是屋主多行不義,天理報應,後來家道中落,所有的家當全被兩個不肖之子賣光了。
那暴發戶憂心成疾,一命嗚呼,大兒子因妻子與人私通,卷款潛逃,一氣之下,懸梁自缢;次子欠下賭債累累,被歹徒逼債,亂斧劈死。
二兒媳服毒自殺,遺下唯一的孩兒,為“保良局”收去撫養。
别墅為債權人變賣,落在一個中頭獎馬票的财主手中,但這座不祥之屋,新主人搬進不久,骨肉災變,病魔纏身,竟死了三口。
在後又為一個失勢軍閥租住,午夜手槍走火,打死了孫女兒。
再後,又有一戶新客,進住不久,女主人看賽馬,因緊張過度,腦溢血當場斃命,屍首厝在大廳中,忽然又發生了屍變的奇事。
從此這座“鬼屋”便聞名遐迩,再也沒有人敢來問津。
社會上對這座“鬼屋”的傳說很多,尤其住在附近的居民,更是繪影繪聲,說得活龍活現。
有的說在午夜間時時可以聽見空屋内人聲嘈雜,像夫妻吵架,又像兄弟阋牆。
又有人午夜路過那裡,聽得屋内有搓麻将聲音,說這是幾個敗家子弟聚合了賭鬼,在那裡賭博。
又有一個醉漢,曾在那座屋子的大門口間被三個女鬼追逐,險些喪命。
大家一提起那座“鬼屋”總是說得萬分恐怖,使人聽了不覺毛發悚然。
之後,香港政府幹脆把它封了,在屋子的四周,特别裝上明亮的路燈,為那些膽小的行人壯膽行路,但是夜行人仍是盡可能地避開那條路。
盡管社會傳說,多半是些無稽之談,卻也曾發生過極其荒誕的故事,而且還有案可查。
事情是這樣的: 一個英籍的退伍軍人,非常潦倒,來到香港,無地容身,他以為在今日科學昌明的時期,鬼神之說,早被打破,東方社會,仍舊保留此種迷信色彩,實為人類文明之恥,因此他要求香港政府把這座屋子開放,讓他去住。
香港政府,認為他是個英國人,由他來作一模範破除迷信,當能表現他們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優秀,和統治者的偉大,因此,立刻就把“鬼屋”啟封,無條件讓他居住。
而且還替他把屋子修飾了一番。
那英人名叫華勒斯,搬進去第一夜便鬧了“鬼”。
事實上一個人膽子再大,獨個兒住在一座龐大陰森的古屋裡,心理上也會泛起一種莫名的空虛。
況且華勒斯并非是不怕鬼,實際上是住鬼屋也比流浪街頭好些,他還希望藉此機會成名,作為登龍的踏腳石呢。
這天晚上,他把整個屋子的電燈完全開亮,床鋪對準了大門口,一管實彈的手槍壓在枕下,準備應付甚麼奇怪的事情發生。
臨睡之前,他用酒壯膽,喝了個八分醉,模模糊糊躺在床上。
但覺陰風陣陣,寒氣逼人。
古屋已是多年失修,透風的縫隙,不一而足,晚風吹過了縫隙,特别尖厲,有時屋外的灰塵,由縫隙裡吹了進來,在不同角度的燈光映照下,射出了萬花筒般盤旋的影子。
窗門都是松的,在猛烈的寒風吹拂之下,吱吱呀呀,發出淩亂的聲響。
天花闆上,成群結隊的老鼠,雌雄追逐,往來奔馳,把個天花闆當作了運動場。
屋外野狗尋春,陣陣的狂吠聲,傳進了屋宇之内。
華勒斯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不能成眠,心理上的恐怖無法鎮壓,他喝了更多的酒。
将近天亮的時候,怪事出現了,屋子内的電燈,忽明忽暗,華勒斯正在驚疑之際,倏的聽得一陣女人嘤嘤的哭聲,哀怨而凄切,一個披頭散發的黑影,漸漸向床位移來。
華勒斯驚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身上感到有一種巨大的壓力,使他動彈不得。
他用了最大的力量,伸手把枕下的手槍拔了出來,向黑影瞄準。
黑影更近了,已經貼近了床邊,就要爬上床來…… “砰——”一聲槍響,華勒斯扳了槍機,跟着他自己卻如鬼哭神号般,抱着身子打滾,由床鋪滾到了地上,漸漸地人事不醒了。
屋子外值夜的警察,聽得槍聲,知道屋子内出了事情,趕忙集合了三四個人,沖進“鬼屋”去。
隻見那自稱膽大不怕鬼的英國窮紳士,滿身血漬倒卧在地闆上,原來他射擊的一槍,正好打中自己的腳。
腳姆指不翼而飛了。
以後華勒斯因恐怖過度,神經起了變化,進了瘋人院,以了結了他的餘生。
由此“鬼屋”更是出名,再也沒有人進去居住,而且在入夜以後,附近的道路也沒有人敢行走。
屋子仍由政府封起來,事過十餘年,一直沒有人再來問津。
這天早晨,情報販子翻開早報,即發現一段駭人聽聞的新聞。
标題是:“恐怖鬼屋,發現無名男屍……” 新聞的内容大緻謂:昨日晨間,有拾荒孩子路經新西街的“鬼屋”,忽聽屋子内有呻吟呼救之聲,因“鬼屋”的門窗全為木闆釘封起來,拾荒孩子無法進内,即通報附近的路警,協同撬開封闆進入,赫然發現一男屍倒卧地上,剛絕氣不久,微有體溫,雙手為繩索捆綁,全身傷痕斑斑,似是被人毒刑緻死。
男屍年齡約四十上下,穿黑香雲紗衫褲,屍身沒有任何證件可以知道他的姓名,據警署的判斷可能為黑社會的尋仇謀殺,但“鬼屋”内,卻沒有任何可供偵查的痕迹遺下……而且鬼屋的門窗全經釘封,沒有其他出口,案情非常蹊跷。
此案警署正在嚴密偵查中。
在這段新聞以外,另有一個小插曲: 據附近的居民報告,最近這座“鬼屋”又不斷鬧鬼,在數天前曾有人聽見屋子内人聲嘈雜,如同什麼集會一般。
又有人在一個深夜裡,發現有幾條黑影在屋子附近徘徊,良久才散去。
情報販子對這條新聞非常重視,不斷地苦苦思索,他口銜雪茄,眼睛翻向天花闆,不時點頭,又不時搖首。
這是每遇難題時,他必然有的表情。
吳策老在旁,細看他的形色,就知道可能有什麼疑難的問題發生,把他困擾住了。
接過報紙,把那段新聞反覆念了幾遍,也揣摸不出它的道理。
“我看你好為這條新聞擔憂,難道說:這座‘鬼屋’鬧鬼,和我們還有什麼關系不成?” 情報販子說:“我不過擔憂梁洪量罷了,幾天來,關于他的事,我們沒有一點線索,萬一梁洪量出了什麼意外,那我們可就罪孽深重了!” “你以為那死在‘鬼屋’的男子,會是梁洪量麼?” “在我們的處境下,不得不如此懷疑!”情報販子解釋說:“梁洪量被綁架失蹤,我壓制着梁洪量的家屬,暫時不許他們報警,這原因,是恐怕消息洩漏出去,使事态擴大,乃至無可收拾。
這樣一來,共黨弄成騎虎難下之勢,對梁洪量将更為不利。
同時,假如警署認真辦起這樁案子來,難免要把我們牽涉在内,西洋鏡拆穿,我們就别想再在香港混下去了……” 吳策老說:“這又與‘鬼屋’有什麼關系呢?” “和‘鬼屋’當然不會有關系,但是這具無名男屍,我們卻不可不注意。
要知道,共匪在它的政治陰謀上,是不擇手段的,常常利用地理環境,幹下無頭血案,‘鬼屋’确是個可以利用的地方。
經常我們在報章上看到一些無頭血案的新聞,大抵是共匪黨徒們的傑作,因為他們的手段高明,往往使死者含冤莫伸,警署也不了了之。
我們且看這段新聞報導,說那被殺害的人,年紀約在四旬上下,穿黑香雲紗衫褲,年齡上已和梁洪量相同,而梁洪量被綁架時,又是穿黑香雲紗衫褲的……” 吳策老對此話不感興趣,淡笑說:“你很自信,也很敏感,但也常因神經過敏而作繭自縛。
這座‘鬼屋’,是香港馳名的,不明不白地死了人,也不隻一次,你和共黨鬥法,已經費煞腦筋,難道說還要和鬼鬥法一番不成?你看,報紙上說得清清楚楚,這座‘鬼屋’的門窗,全部為政府釘封,死屍怎會跑進去,不是鬧鬼又是什麼,我看你還是少在這上面用腦筋吧?以前有冤魂在裡面打麻将、開會,難道說都是共産黨幹得不成?給鬼與共産黨聯了宗,你未免太幽默了!” “不通!”情報販子竟開罵了。
“在現在的時代,你還相信鬼神之事,未免腐敗得可笑,現在讓我先來對這座‘鬼屋’分析一下:原先的時候,建造這座别墅的,是一個走私販毒起家的暴發戶,這種人發了不義之财,唯恐招人暗算,住處狡兔三窟,機關重重,但工程是由工人做成的,屋子内的秘密,便很難保密。
尤其在黑社會的圈子内,信息是相通的,主人死後,後來者一連串發生意外事件,内情就有蹊跷。
據我的猜測,可能有什麼歹徒想利用這座屋子,故意制造出種種怪異,使人相信确為兇宅而不再問津,空曠起來,他再打主意……” “我看你可以丢下‘販賣情報’的勾當,專門去寫偵探小說了!”吳策老取笑說。
“受過文明洗禮的人,都有着和你相同的毛病,自己不願意用腦筋,也不希望人家用腦筋,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也不希望他人去做。
”情報販子非常肯定地說。
“世間屬于玄妙的事情很多,假如有人肯用腦筋去發掘,玄妙就不會存在。
但這種人常會遭受到意外的譏笑與非難,等到秘密發掘出來,那些譏笑與非難的人,又會迎頭趕上去,坐享其利……你且看曆史上許多大發明家,往往在未成功之前,被譏笑為大傻瓜呢!” “我不和你研究這些,”吳策老說:“那末現在你究竟準備怎樣?準備去做發明家從事研究這座‘鬼屋’麼?” “最低限度,我們要把那在‘鬼屋’遇害的人查個明白,看他究竟是甚麼人?” “向來做事,由小處着手,是你的長處,而且利用你的長處,曾獲得不少成功,我當然不應反對。
但是在目前的環境下,梁洪量的生死莫蔔,梁洪量的家屬又如一團置在火坑邊的炸藥,随時都會爆炸,那就難免要把我們牽入漩渦之内,我們舍下近火不救,去打這悶葫蘆,這是不智之舉……” “依你的看法,我們應該怎樣營救梁洪量出險呢?”情報販子籲了口氣,似乎他所有的智慧都用盡了。
“‘三三一’方面,我已用盡了方法,還摸不出線索,‘文化公司’方面,在舞廳裡的談判又沒有回音,潘文甲現在成了廢人,我們雖捏着他的信函當把柄,但毫無用處,假如再去壓迫他的話,是不會有甚麼收獲的。
” “紙包不住火,現在于芄被夏落紅藏在什麼地方,你自己也不知道,怎能再糾纏‘文化公司’呢?當然這線索是沒有用處的!假如把于芄拿出來,‘文化公司’有人顧忌,我們就可以……” “你的意思是真的要用于芄去交換梁洪量麼?” “除此以外,還有其他什麼更好的辦法?”吳策老正色說:“夏落紅是你的義子,我們不好對他怎樣,隻有看你的了……” “那樣,夏落紅一定會和你拼命!”孫阿七剛睡足,自房間穿出來,高聲嚷叫說。
“為顧全大局,我們隻好這樣……”吳策老說。
“不!”情報販子搖頭。
“這幾天我經過冷靜的考慮,于芄确是個無辜的孩子,内情并沒有訛詐,我們怎能把她送到虎口作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