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魔高一丈
關燈
小
中
大
上下下的員工,全奉命集中在二樓的會議室中,開會檢讨這次工作失敗的原因。
這個檢讨會議,于李統和潘文甲都有好處。
因為這麼一檢讨,自然而然地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錯處,把這次工作失敗的責任分開由大家負擔。
會議開始,由每一個工作人員報告他的工作經過,然後自我批評他的工作不能達成任務的原因。
尤其是行動組副組長畢熱,更于自咎技巧上的不夠,不應該打草驚蛇,誤将一個瘋人找出來當作情報販子,這樣會很快地使情報販子有了準備,隐秘行藏。
輪到馬白風說話時,他就大發議論說:“……據我的意見,情報販子這個人,不過是個江湖上的騙子,他的手法以及他的騙人的技巧,全是下九流社會騙人的戲法,我們全是搞‘特工’,和這一套格格不入,自然要吃虧了。
依我的意見,我們也不妨請幾個騙子,拆白黨專家來做顧問,以毒攻毒,找出他的線索……” “呸!長他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潘文甲馬上提出反對。
但是李統對馬白風的見解卻非常感到興趣,馬上制止了潘文甲的說話。
“馬同志!”李統說:“依你的見解,你怎麼可以證明情報販子是屬于騙子的行業呢?” 馬白風又得到了表現的機會,發展他自認為埋沒了的才智。
說:“我在上海的時間最長,五花八門的騙局全看見過,例如‘放白鴿’羅、‘仙人跳’羅、‘吃老虎角子’羅……形形色色,多得不勝枚舉。
而且在騙子的行業裡,還分了許多等級,有些騙得非常高尚的,又有些騙得非常下流的,南方的又和北方的不同,好像上海人稱騙子為‘拆白黨’,廣東人就稱為‘老千’。
據我的看法,情報販子一定是這一路上的人馬,而且還是一個魔法甚高的騙子。
他第一次賣給我們的情報是真的,而且斬釘截鐵,咬緊了價錢,志在騙我們的信用,但是第二次他就施展騙術了……” 潘文甲暗暗思量,情報販子賣假情報的事,李統叮囑過要嚴守秘密,馬白風怎樣會知道的呢。
和情報販子接頭的隻有他自己,李統,和章誠三個人,李統是斷然不會向馬白風洩漏這個機密的,他自己也從來沒有向任何人道及,章誠又被再三叮囑千萬不可向任何人洩漏,馬白風的消息從何而來?潘文甲大惑不解,深恐李統懷疑是他洩漏機密,惶恐之餘,便高聲提出質問說: “馬白風,你說什麼?情報販子賣假情報,你何所據而雲然。
” 馬白風滔滔不絕的談話,忽然被潘文甲打斷了,他含笑不答,以鄙夷的态度向潘文甲瞟了一個冷眼,複轉向李統說: “李主委,潘文甲打斷我的說話,我可以向主委要求個别談話嗎?” 這分明是一種要脅手段,假如李統不答應的話,馬白風就可以當衆拆穿他們購買了一份假情報的笑話。
李統是最講究面子的人,冷靜一想,知道不答應不行,便馬上宣布散會。
所有在座的人,明知道将有一場好戲上演,但是命令下來,卻不能不服從,紛紛離座,魚貫退出了會議室。
這一來,可難為了潘文甲,他真不知道該跟着大衆退出會議室,還是留在裡面?一副窘困臉孔,閃着惑困的目光,望着李統,意在等待他的吩咐。
“潘文甲,你可以留在這裡!”李統說。
于是,會議室的大門又緊閉起來。
潘文甲算是李統挽救了他的面子,讓他留在會議室中旁聽。
李統說:“你怎麼會知道我們收買到一份假情報呢?” “我們是吃情報飯的人,做情報固然要靠廣徵采,充分發掘,但是也要靠個人的判斷。
”馬白風開始大吹法螺說,“初時我聽得一個朋友說,章誠和你們一同出去與情報販子談交易,花了六萬元購買了一份情報——這話自然是章誠傳出去的,但是我回來并沒有聽見李主委和潘主任說起這件事,我就猜想可能出了岔子。
後來我在會計處發現潘主任曾打出了一張六萬元的支票,賬目記載的是‘購買法國領事館情報’但是後來賬目又劃掉了,由李主委私人的銀行存款調出六萬元來補了進去,這就證明了購買的情報出了毛病。
要不然為什麼替組織做事,要自己墊款呢?而且,李主委又曾經向統戰部借了兩個專家研究一份文件,後來經證實那文件不過是一份電影說明,這件事情他們已經傳為笑談,……” “你應該辟謠……”李統脹的臉紅耳赤。
“那自然了,為這件事情,我去找過章誠兩次,我申誡他在外面不可胡言亂語。
章誠絕口否認,他說,李主委前後贈過他四百元,叫他絕對要把這件事情保守秘密!” “章誠真混賬……”李統狠聲咒罵。
“我綜合了以上各點,證明李主委和潘主任上了一次當。
”馬白風說完,頗有得意之色,同時向潘文甲瞟了一個白眼,報複以往的仇恨。
“當然,我在外面隻有辟謠,不會把這件事情張揚出去的!”這句話言外之音就是你們假如再和我過不去,我就對你們不起了。
潘文甲暗暗咒罵:“他媽的,叫你去偵察外面的事情,你就沒有一樣搞得幹淨俐落,偵察自己人的事情時,就弄得搜根挖底,真是豈有此理!” “所以我說,我們是吃特務飯的一切以科學為主,”馬白風又有話說:“不能和他們邪術,騙術相士并論。
這一次我們不過一時大意,以後隻要提高警覺,步步提防,以騙術對騙術,就不難把情報販子制住。
依我的意思,最好我們也請兩個騙術專家來做顧問,這一來即算情報販子神通廣大,也無法逃得出我們的掌握!” 李統點頭嘉許,也不知道他是為形勢所逼,故意為馬白風留面子?還是果真的認為馬白風的見解值得采納。
“我看我們事不宜遲,相信現在在廣州、在上海、有名的大騙子很多,聽說最近在上海還有一個非常辣手的女騙子落了網,被判了徒刑,關在監牢裡……”馬白風指手劃腳地繼續說。
“我們何不馬上把她請來,對付情報販子?” “我們是堂堂的人民特務機構,假如容納上幾個騙子,豈不是要給人笑話?”李統不以為然地說。
“反正這麼回事,假如李主委不便出面,由我個人出面好了,我們可以另組織一個情報研究小組,作為獨立的顧問機構,幫助組織研究情報……”他把目的說了出來。
“我反對!”潘文甲到這時候才開始發言。
“現在世界上一般人全說我們共産黨是騙子,假如我們真把一批職業騙子收納到我們的組織裡來,豈非名副其實的成了騙子集團!” “哼……”馬白風嗤之以鼻。
“我看除了這條路你們以後可以少上點當以外,否則假貨會源源而來呢!” 李統怫然不悅,說:“好吧!我先把你的提議存案,假如短期内我們搜索情報販子仍無結果,就采用你的辦法,而且交給你全權處理。
” 他們的會議直到深夜兩點多鐘始告完畢,馬白風繼續提供許多關于采用騙子對付情報販子的方法,他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借此機會另成立獨立小組,由他操縱,就此可以和潘文甲分庭抗禮,以顯示他的才智與神通!? 第二天清晨,李統仍在朦胧的睡夢中,潘文甲将他喚醒說: “李主委,有好消息報告!”: “什麼好消息?”李統揉着眼睛伸個懶腰問。
本來,他是應當返回幹諾道“統戰部”顔主委的公館歇息的,但昨夜因為臨時開會攪至深夜,往返不方便,便占據了潘文甲的房間,讓潘文甲擠到與他的保镳何澄同床。
“統戰部有消息遞過來,他們已找到了情報販子的居處!”潘文甲說。
“真的嗎?”李統又驚又喜,一咕碌由床上躍起,複又歎息着說:“唉!這功勞意想不到會被‘統戰部’拿去……” “這也難怪,他們人多!”潘文甲說。
“人少就應該丢人嗎?”李統沉下了臉孔:“在什麼地方呢?” “是‘統戰部’顔主委在五分鐘前打電話來說的,在什麼地點沒有說,隻請你馬上到幹諾道去會合。
” 李統聽說找到了情報販子的居住地點,連漱洗也顧不得,匆匆披起他的那件污垢不堪的凡力丁長衫,命令潘文甲找着他的秘書林琳,三個人一同乘汽車風馳電掣趨往幹諾道而去。
顔主委的公館,确是夠得上“氣派十足”四字。
幹諾道,原是富貴人家的住宅區,而顔主委那座屋宇,在幹諾道中尤其是數一數二,雙層的歐式洋房,有廣大的花園,遍植奇花異草,門禁森嚴,幾乎使人誤會那是港方要人的官邸。
平常的時候,大門口間經常有兩三部汽車停放在那裡,多半是在香港的紅朝人物拜會酬酢所用。
凡共黨圈子内的人都知道,顔主委是“國際派”匪酋李立三的寵信人物,想攀附“國際派”的匪徒,都得和顔主委套個交情。
顔主委的年紀并不大,五十來歲,相貌平庸,倒蠻結實,看樣子就知道是個勞工出身的人。
他最大的能耐,就是任何公事文件可以過目不忘,也許這就是他能夠得到李立三寵信的原因。
李統的汽車趕到,顔主委早已準備停當,帶了兩個随從,守候在門口,略和李統打過招呼之後,便迳自拉開車門,鑽進車廂。
他的兩個随從,卻另坐自己的汽車跟在後面。
“走英皇大道,到西灣的聖十字街!”顔主委吩咐司機說。
汽車駛動後,李統恭維說: “顔主委的工作效率的确是驚人,一夜之間,這刁鑽的老怪物就落在你的手裡!” 顔主委裂嘴一笑:“這些榮譽應歸于我的部下,他們跑了一天一夜,終于找出了形迹,說起來他們也是夠苦的呢!整個香港分劃成九個區,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區,不眠不休,拿着照片到處查問,總算沒有白費氣力。
”他的語氣在表面上算是謙虛,實際上是諷刺李統的手下人無能。
這原因自然是李統是屬于“民族派”的,和“國際派”正是對頭。
不一會,汽車已來到西灣的聖十字街口停下。
顔主委領先走出車廂,将李統潘文甲等幾個人帶進一間雜貨店裡去。
這雜貨店乃是用破木闆搭在街巷旁的違章建築,挂了個招牌,叫做“梁幸記”,門面小得可憐,不過貨物倒也不少,不外乎是些五洋雜貨,南北海味,香煙罐頭等類的東西,雜亂無章地擺設在貨架上。
雜貨店的主人,是個年近六十的老寡婦,還有兩個十來歲的對孩子,據說是她的孫兒,兒子早已去世,媳婦不耐文君之苦,也已經改嫁,僅留下她和兩個孫兒相依為命。
現在,這間“梁幸記”小雜貨店已變成共匪的特務站,預先已經有四五個行動員守候在那裡。
這些人全是“統戰部”西環地區的外圍眼線,他們奉到上級的命令,采取同樣的方式,持着“情報販子”的圖形照片,四下搜索情報販子的蹤迹,經過晝夜不停的努力,終于在這家雜貨店内找到了蛛絲馬迹。
顔主委和李統趕到的當兒,便向這位姓梁的老寡婦問訊。
摅老寡婦說,她和情報販子是非常熟絡的,所以她一看照片就馬上承認和這個人相識,差不多每天情報販子都要光臨她的店鋪買一點東西。
“他最愛吃着台灣的鳳梨!”梁老寡婦說:“差不多每天都要買上一兩廳!” 而且,老寡婦還再三聲明,情報販子确是個非常豪爽痛快的正人君子,他每次買東西的時候,都是不講價錢而隻會多給不會少給的。
據他說,他非常同情她們祖孫三人的遭遇,有時候,他有什麼剩餘的食品,破舊的衣衫,都贈送給她們。
“你們到過他家沒有?”顔主委問。
“沒有……從沒有過……” “你知道他的姓名嗎?” “我從沒有問
這個檢讨會議,于李統和潘文甲都有好處。
因為這麼一檢讨,自然而然地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錯處,把這次工作失敗的責任分開由大家負擔。
會議開始,由每一個工作人員報告他的工作經過,然後自我批評他的工作不能達成任務的原因。
尤其是行動組副組長畢熱,更于自咎技巧上的不夠,不應該打草驚蛇,誤将一個瘋人找出來當作情報販子,這樣會很快地使情報販子有了準備,隐秘行藏。
輪到馬白風說話時,他就大發議論說:“……據我的意見,情報販子這個人,不過是個江湖上的騙子,他的手法以及他的騙人的技巧,全是下九流社會騙人的戲法,我們全是搞‘特工’,和這一套格格不入,自然要吃虧了。
依我的意見,我們也不妨請幾個騙子,拆白黨專家來做顧問,以毒攻毒,找出他的線索……” “呸!長他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潘文甲馬上提出反對。
但是李統對馬白風的見解卻非常感到興趣,馬上制止了潘文甲的說話。
“馬同志!”李統說:“依你的見解,你怎麼可以證明情報販子是屬于騙子的行業呢?” 馬白風又得到了表現的機會,發展他自認為埋沒了的才智。
說:“我在上海的時間最長,五花八門的騙局全看見過,例如‘放白鴿’羅、‘仙人跳’羅、‘吃老虎角子’羅……形形色色,多得不勝枚舉。
而且在騙子的行業裡,還分了許多等級,有些騙得非常高尚的,又有些騙得非常下流的,南方的又和北方的不同,好像上海人稱騙子為‘拆白黨’,廣東人就稱為‘老千’。
據我的看法,情報販子一定是這一路上的人馬,而且還是一個魔法甚高的騙子。
他第一次賣給我們的情報是真的,而且斬釘截鐵,咬緊了價錢,志在騙我們的信用,但是第二次他就施展騙術了……” 潘文甲暗暗思量,情報販子賣假情報的事,李統叮囑過要嚴守秘密,馬白風怎樣會知道的呢。
和情報販子接頭的隻有他自己,李統,和章誠三個人,李統是斷然不會向馬白風洩漏這個機密的,他自己也從來沒有向任何人道及,章誠又被再三叮囑千萬不可向任何人洩漏,馬白風的消息從何而來?潘文甲大惑不解,深恐李統懷疑是他洩漏機密,惶恐之餘,便高聲提出質問說: “馬白風,你說什麼?情報販子賣假情報,你何所據而雲然。
” 馬白風滔滔不絕的談話,忽然被潘文甲打斷了,他含笑不答,以鄙夷的态度向潘文甲瞟了一個冷眼,複轉向李統說: “李主委,潘文甲打斷我的說話,我可以向主委要求個别談話嗎?” 這分明是一種要脅手段,假如李統不答應的話,馬白風就可以當衆拆穿他們購買了一份假情報的笑話。
李統是最講究面子的人,冷靜一想,知道不答應不行,便馬上宣布散會。
所有在座的人,明知道将有一場好戲上演,但是命令下來,卻不能不服從,紛紛離座,魚貫退出了會議室。
這一來,可難為了潘文甲,他真不知道該跟着大衆退出會議室,還是留在裡面?一副窘困臉孔,閃着惑困的目光,望着李統,意在等待他的吩咐。
“潘文甲,你可以留在這裡!”李統說。
于是,會議室的大門又緊閉起來。
潘文甲算是李統挽救了他的面子,讓他留在會議室中旁聽。
李統說:“你怎麼會知道我們收買到一份假情報呢?” “我們是吃情報飯的人,做情報固然要靠廣徵采,充分發掘,但是也要靠個人的判斷。
”馬白風開始大吹法螺說,“初時我聽得一個朋友說,章誠和你們一同出去與情報販子談交易,花了六萬元購買了一份情報——這話自然是章誠傳出去的,但是我回來并沒有聽見李主委和潘主任說起這件事,我就猜想可能出了岔子。
後來我在會計處發現潘主任曾打出了一張六萬元的支票,賬目記載的是‘購買法國領事館情報’但是後來賬目又劃掉了,由李主委私人的銀行存款調出六萬元來補了進去,這就證明了購買的情報出了毛病。
要不然為什麼替組織做事,要自己墊款呢?而且,李主委又曾經向統戰部借了兩個專家研究一份文件,後來經證實那文件不過是一份電影說明,這件事情他們已經傳為笑談,……” “你應該辟謠……”李統脹的臉紅耳赤。
“那自然了,為這件事情,我去找過章誠兩次,我申誡他在外面不可胡言亂語。
章誠絕口否認,他說,李主委前後贈過他四百元,叫他絕對要把這件事情保守秘密!” “章誠真混賬……”李統狠聲咒罵。
“我綜合了以上各點,證明李主委和潘主任上了一次當。
”馬白風說完,頗有得意之色,同時向潘文甲瞟了一個白眼,報複以往的仇恨。
“當然,我在外面隻有辟謠,不會把這件事情張揚出去的!”這句話言外之音就是你們假如再和我過不去,我就對你們不起了。
潘文甲暗暗咒罵:“他媽的,叫你去偵察外面的事情,你就沒有一樣搞得幹淨俐落,偵察自己人的事情時,就弄得搜根挖底,真是豈有此理!” “所以我說,我們是吃特務飯的一切以科學為主,”馬白風又有話說:“不能和他們邪術,騙術相士并論。
這一次我們不過一時大意,以後隻要提高警覺,步步提防,以騙術對騙術,就不難把情報販子制住。
依我的意思,最好我們也請兩個騙術專家來做顧問,這一來即算情報販子神通廣大,也無法逃得出我們的掌握!” 李統點頭嘉許,也不知道他是為形勢所逼,故意為馬白風留面子?還是果真的認為馬白風的見解值得采納。
“我看我們事不宜遲,相信現在在廣州、在上海、有名的大騙子很多,聽說最近在上海還有一個非常辣手的女騙子落了網,被判了徒刑,關在監牢裡……”馬白風指手劃腳地繼續說。
“我們何不馬上把她請來,對付情報販子?” “我們是堂堂的人民特務機構,假如容納上幾個騙子,豈不是要給人笑話?”李統不以為然地說。
“反正這麼回事,假如李主委不便出面,由我個人出面好了,我們可以另組織一個情報研究小組,作為獨立的顧問機構,幫助組織研究情報……”他把目的說了出來。
“我反對!”潘文甲到這時候才開始發言。
“現在世界上一般人全說我們共産黨是騙子,假如我們真把一批職業騙子收納到我們的組織裡來,豈非名副其實的成了騙子集團!” “哼……”馬白風嗤之以鼻。
“我看除了這條路你們以後可以少上點當以外,否則假貨會源源而來呢!” 李統怫然不悅,說:“好吧!我先把你的提議存案,假如短期内我們搜索情報販子仍無結果,就采用你的辦法,而且交給你全權處理。
” 他們的會議直到深夜兩點多鐘始告完畢,馬白風繼續提供許多關于采用騙子對付情報販子的方法,他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借此機會另成立獨立小組,由他操縱,就此可以和潘文甲分庭抗禮,以顯示他的才智與神通!? 第二天清晨,李統仍在朦胧的睡夢中,潘文甲将他喚醒說: “李主委,有好消息報告!”: “什麼好消息?”李統揉着眼睛伸個懶腰問。
本來,他是應當返回幹諾道“統戰部”顔主委的公館歇息的,但昨夜因為臨時開會攪至深夜,往返不方便,便占據了潘文甲的房間,讓潘文甲擠到與他的保镳何澄同床。
“統戰部有消息遞過來,他們已找到了情報販子的居處!”潘文甲說。
“真的嗎?”李統又驚又喜,一咕碌由床上躍起,複又歎息着說:“唉!這功勞意想不到會被‘統戰部’拿去……” “這也難怪,他們人多!”潘文甲說。
“人少就應該丢人嗎?”李統沉下了臉孔:“在什麼地方呢?” “是‘統戰部’顔主委在五分鐘前打電話來說的,在什麼地點沒有說,隻請你馬上到幹諾道去會合。
” 李統聽說找到了情報販子的居住地點,連漱洗也顧不得,匆匆披起他的那件污垢不堪的凡力丁長衫,命令潘文甲找着他的秘書林琳,三個人一同乘汽車風馳電掣趨往幹諾道而去。
顔主委的公館,确是夠得上“氣派十足”四字。
幹諾道,原是富貴人家的住宅區,而顔主委那座屋宇,在幹諾道中尤其是數一數二,雙層的歐式洋房,有廣大的花園,遍植奇花異草,門禁森嚴,幾乎使人誤會那是港方要人的官邸。
平常的時候,大門口間經常有兩三部汽車停放在那裡,多半是在香港的紅朝人物拜會酬酢所用。
凡共黨圈子内的人都知道,顔主委是“國際派”匪酋李立三的寵信人物,想攀附“國際派”的匪徒,都得和顔主委套個交情。
顔主委的年紀并不大,五十來歲,相貌平庸,倒蠻結實,看樣子就知道是個勞工出身的人。
他最大的能耐,就是任何公事文件可以過目不忘,也許這就是他能夠得到李立三寵信的原因。
李統的汽車趕到,顔主委早已準備停當,帶了兩個随從,守候在門口,略和李統打過招呼之後,便迳自拉開車門,鑽進車廂。
他的兩個随從,卻另坐自己的汽車跟在後面。
“走英皇大道,到西灣的聖十字街!”顔主委吩咐司機說。
汽車駛動後,李統恭維說: “顔主委的工作效率的确是驚人,一夜之間,這刁鑽的老怪物就落在你的手裡!” 顔主委裂嘴一笑:“這些榮譽應歸于我的部下,他們跑了一天一夜,終于找出了形迹,說起來他們也是夠苦的呢!整個香港分劃成九個區,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區,不眠不休,拿着照片到處查問,總算沒有白費氣力。
”他的語氣在表面上算是謙虛,實際上是諷刺李統的手下人無能。
這原因自然是李統是屬于“民族派”的,和“國際派”正是對頭。
不一會,汽車已來到西灣的聖十字街口停下。
顔主委領先走出車廂,将李統潘文甲等幾個人帶進一間雜貨店裡去。
這雜貨店乃是用破木闆搭在街巷旁的違章建築,挂了個招牌,叫做“梁幸記”,門面小得可憐,不過貨物倒也不少,不外乎是些五洋雜貨,南北海味,香煙罐頭等類的東西,雜亂無章地擺設在貨架上。
雜貨店的主人,是個年近六十的老寡婦,還有兩個十來歲的對孩子,據說是她的孫兒,兒子早已去世,媳婦不耐文君之苦,也已經改嫁,僅留下她和兩個孫兒相依為命。
現在,這間“梁幸記”小雜貨店已變成共匪的特務站,預先已經有四五個行動員守候在那裡。
這些人全是“統戰部”西環地區的外圍眼線,他們奉到上級的命令,采取同樣的方式,持着“情報販子”的圖形照片,四下搜索情報販子的蹤迹,經過晝夜不停的努力,終于在這家雜貨店内找到了蛛絲馬迹。
顔主委和李統趕到的當兒,便向這位姓梁的老寡婦問訊。
摅老寡婦說,她和情報販子是非常熟絡的,所以她一看照片就馬上承認和這個人相識,差不多每天情報販子都要光臨她的店鋪買一點東西。
“他最愛吃着台灣的鳳梨!”梁老寡婦說:“差不多每天都要買上一兩廳!” 而且,老寡婦還再三聲明,情報販子确是個非常豪爽痛快的正人君子,他每次買東西的時候,都是不講價錢而隻會多給不會少給的。
據他說,他非常同情她們祖孫三人的遭遇,有時候,他有什麼剩餘的食品,破舊的衣衫,都贈送給她們。
“你們到過他家沒有?”顔主委問。
“沒有……從沒有過……” “你知道他的姓名嗎?” “我從沒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