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2

關燈
之所以在陳府給人以孩童的印象,就是因為他天大的事一會兒也就過去了。

     月光透過高大茂密的梧桐又透過搖曳的荔樹,把碎銀似的光斑灑在他們頭上、身上,還沒到納涼的時候,以陳掌櫃為首的陳家大院的這撥人圍坐樹下的情形很像是在納涼。

    豆腐坊的師傅半夜起來磨豆腐,現在正是應該睡覺的時候,可他們也忘記了睡覺,在樹下湊着熱鬧。

    看看他們在一起不分長幼、不分尊卑地嬉笑打诨的情形,就可知道陳府的開放随便的程度。

     胖師傅在豆腐坊是做上手活的,下手師傅王世和把黃豆制成豆漿之後,就由上手師傅做成豆腐千張幹子。

    胖師傅叫李才典。

    李才典顯然對蟋蟀的唱段不感興趣。

     “王公子,來一個葷的。

    ”李才典說。

     王世和很瘦,說話時喜歡東張西望。

     “對,來一個葷的。

    ” “你們想聽葷的上戲園子去,明天上管家那兒拿一點錢,就說我說的,今晚隻準我幹兒子唱蟋蟀曲。

    ”陳掌櫃說。

     這時候人們才發現很喜歡聽王士毅吹箫唱曲的王管家不在這兒。

    一個家丁拿眼瞅了瞅王管家的屋子,黑燈瞎火。

     “王管家今晚怎麼沒來聽曲呀?” “是呀,王管家哪兒去了?他最喜歡聽王公子吹箫的。

    ”另一個家丁接着說。

     “别管王管家了。

    幹兒子,再來一段吧。

    再來一段《促織經》。

    ” “我記不住詞了。

    我來吹一段箫吧。

    ” 王士毅的箫聲依舊凄婉動聽,阿雄被堂哥那充滿哀怨、痛苦的箫聲驚呆了。

    箫聲如泣如訴,刺痛人心,好像萬事萬物都浸在淚水裡,好像整個世界墜入了深潭。

    漸漸地,箫聲又變得非常怪誕、恐怖,深不可測。

     陳掌櫃卻對這箫聲無動于衷。

     陳掌櫃在箫聲停止的時候說:“你們在這兒玩吧,我回屋了。

    ” 陳掌櫃并沒有回屋,而是到了蟋蟀房。

    對陳掌櫃來說,奇迹發生了。

     陳掌櫃走到他的蟋蟀房那兒就聽到了昂昂的充滿金屬顫音的轟鳴,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為是産生了幻聽。

    他在聽蟋屋的床上坐了下來,好讓自己冷靜一下。

    陳掌櫃喜歡把為他建的挨着蟋蟀房的小屋叫做聽蟋屋,起初他稱為蟋鳴屋,覺得不妥,就随便地改為聽蟋屋,一改就沿用至今。

     陳掌櫃在聽蟋屋的床上坐着的時候,耳畔回蕩着袅袅不絕的箫聲,陳掌櫃覺得确實是出現了幻聽,可一會兒,他覺得不對,一種勇骛而久違的聲音淩駕于鸾箫餘音之上,毋庸置疑地灌進了他的耳際,陳掌櫃似乎同時聽到了渾身的血液奔騰翻動的聲音,好多年之後他也忘不了于今晚聽到這種蟋鳴聲的反應,過分的激動使他暈厥了過去,荔樹下的家人在笑語喧嘩之中依然聽到了陳掌櫃暈厥前夕的聲嘶力竭的呼喊: “長颚蟋……長……颚蟋……這是長颚蟋……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