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7
關燈
小
中
大
那一夜在少東家屋裡,梅娘剛進去的時候心不在焉,陪一個瘸子過夜對梅娘來說是一種很強的折磨,不是說少東家不能進行性事,而是少東家在做這種事的時候向來敷衍了事,匆匆忙忙,好像是對梅娘額外施舍一樣。
妓女出身的梅娘曾堅持認為所有男人都好色,而少東家近乎改變她的這一看法了,梅娘似乎意識到少東家為何堅持不肯結婚了。
作為陳掌櫃獨子的少東家盡管腿有殘疾,說媒者仍不計其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少東家來說不起作用,少東家一律回絕。
梅娘意識到少東家視女人為包袱、為累贅,好多天之後梅娘才發現少東家當初對她略有偏愛,并在老掌櫃的縱容下和她勾搭,并不是看重了她本人,而是看重了她的私房錢。
少東家整天泡在賭場,和各色賭徒打交道,他意識到妓女是很有錢的,因為大多數賭徒都是翠苑樓的常客,他從他們的豪賭上猜想到了他們是如何在妓女身上一擲千金的。
少東家對梅娘很失望,梅娘的私房錢并不多,并且已被他耍盡花招弄出去了大部分,梅娘僅存的最後一點銀子和細軟,少東家明白是無論怎樣也榨不出來了。
梅娘說得既明白又果決,再要弄她的錢物她說什麼也不再心軟,必告老掌櫃無疑。
少東家性格裡有一種非常可笑、荒謬的東西,少東家似乎什麼人也不怕,就怕陳掌櫃,确切地說,就怕陳掌櫃再叫人打斷他這條好腿。
少東家在相信了梅娘會說到做到的時候,善罷甘休了。
可是現在少東家又神氣起來,他相信縣衙以及雞籠山上的南天門法場會幫助他制服老掌櫃,讓他乖乖地從口袋裡掏出大洋。
少東家對這點确信無疑。
在他的腿沒有緻殘之前,每年一到“秋決”,他必定跟着押運囚犯的囚車跑到雞籠山,少東家自己也不明白為何如此喜歡看到劊子手斬殺囚犯的場面,每年在人山人海的圍觀人群中大概沒有誰比他的年齡還小,而跟着囚車跑到雞籠山的斬首現場的也有他,這近乎是一個奇迹。
大人們看到劊子手用大刀砍人頭的那一會兒都吓得不敢睜眼,他卻爬在樹枝枯疏的樹上把眼睜得異常圓,每一個殺人的細節動作都盡收眼底。
陳掌櫃勒令不讓他去看“秋決”,他就在家大喊大哭,鬧得雞犬不甯,陳掌櫃對兒子的畏懼就是來自他對南天門法場斬首場面病态的喜愛。
陳掌櫃在看到别人家的少爺端坐在書房朗朗誦書的時候,不止一次産生幻覺,認為這個頭顱碩大而軀體細小的小家夥,不是他和妻子生養的孩子,而是從深山裡撿來的一個野種怪物。
在他幼小的時候,陳掌櫃曾給他請過塾師,陳掌櫃知道啟蒙教育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待他長至七八歲後,陳掌櫃辭退了塾師,對兒子的正常成長完全喪失了信心。
随後,對他每年必去雞籠山看斬首也就放任了。
少東家直到現在對少兒時期酷愛斬首場景還記得清清楚楚,有一點令少東家怦然心動,小時候他曾問過一個同行看熱鬧的年長者:那些身上插着木牌的人為什麼要被砍頭?年長者說:因為他們犯了罪,他們殺了人。
少東家從兒時的記憶中受到了巨大的啟發,他不相信老掌櫃不怕被插上木牌牌,關進囚車,押至南天門斬首。
少東家在跟梅娘相觑枯坐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說出了一句令膽小如鼠的梅娘挢舌不下的話。
梅娘自由秦鐘事件衍生的在翠苑樓被阿雄“活捉”之後,和那位知縣一直沒來往了,梅娘在面對醜陋怪僻的少東家時,不止一次在心中歎道:他為何就不是“官人”呢?梅娘稱知縣為“官人”,就她來說已是頗費思慮了,似乎不以此稱呼不足以表達她對這位相好的敬重與親愛。
梅娘正想着她的“官人”的時候,隻聽少東家說道: “秦鐘不是自己踩到井裡的。
”
妓女出身的梅娘曾堅持認為所有男人都好色,而少東家近乎改變她的這一看法了,梅娘似乎意識到少東家為何堅持不肯結婚了。
作為陳掌櫃獨子的少東家盡管腿有殘疾,說媒者仍不計其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對少東家來說不起作用,少東家一律回絕。
梅娘意識到少東家視女人為包袱、為累贅,好多天之後梅娘才發現少東家當初對她略有偏愛,并在老掌櫃的縱容下和她勾搭,并不是看重了她本人,而是看重了她的私房錢。
少東家整天泡在賭場,和各色賭徒打交道,他意識到妓女是很有錢的,因為大多數賭徒都是翠苑樓的常客,他從他們的豪賭上猜想到了他們是如何在妓女身上一擲千金的。
少東家對梅娘很失望,梅娘的私房錢并不多,并且已被他耍盡花招弄出去了大部分,梅娘僅存的最後一點銀子和細軟,少東家明白是無論怎樣也榨不出來了。
梅娘說得既明白又果決,再要弄她的錢物她說什麼也不再心軟,必告老掌櫃無疑。
少東家性格裡有一種非常可笑、荒謬的東西,少東家似乎什麼人也不怕,就怕陳掌櫃,确切地說,就怕陳掌櫃再叫人打斷他這條好腿。
少東家在相信了梅娘會說到做到的時候,善罷甘休了。
可是現在少東家又神氣起來,他相信縣衙以及雞籠山上的南天門法場會幫助他制服老掌櫃,讓他乖乖地從口袋裡掏出大洋。
少東家對這點确信無疑。
在他的腿沒有緻殘之前,每年一到“秋決”,他必定跟着押運囚犯的囚車跑到雞籠山,少東家自己也不明白為何如此喜歡看到劊子手斬殺囚犯的場面,每年在人山人海的圍觀人群中大概沒有誰比他的年齡還小,而跟着囚車跑到雞籠山的斬首現場的也有他,這近乎是一個奇迹。
大人們看到劊子手用大刀砍人頭的那一會兒都吓得不敢睜眼,他卻爬在樹枝枯疏的樹上把眼睜得異常圓,每一個殺人的細節動作都盡收眼底。
陳掌櫃勒令不讓他去看“秋決”,他就在家大喊大哭,鬧得雞犬不甯,陳掌櫃對兒子的畏懼就是來自他對南天門法場斬首場面病态的喜愛。
陳掌櫃在看到别人家的少爺端坐在書房朗朗誦書的時候,不止一次産生幻覺,認為這個頭顱碩大而軀體細小的小家夥,不是他和妻子生養的孩子,而是從深山裡撿來的一個野種怪物。
在他幼小的時候,陳掌櫃曾給他請過塾師,陳掌櫃知道啟蒙教育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待他長至七八歲後,陳掌櫃辭退了塾師,對兒子的正常成長完全喪失了信心。
随後,對他每年必去雞籠山看斬首也就放任了。
少東家直到現在對少兒時期酷愛斬首場景還記得清清楚楚,有一點令少東家怦然心動,小時候他曾問過一個同行看熱鬧的年長者:那些身上插着木牌的人為什麼要被砍頭?年長者說:因為他們犯了罪,他們殺了人。
少東家從兒時的記憶中受到了巨大的啟發,他不相信老掌櫃不怕被插上木牌牌,關進囚車,押至南天門斬首。
少東家在跟梅娘相觑枯坐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說出了一句令膽小如鼠的梅娘挢舌不下的話。
梅娘自由秦鐘事件衍生的在翠苑樓被阿雄“活捉”之後,和那位知縣一直沒來往了,梅娘在面對醜陋怪僻的少東家時,不止一次在心中歎道:他為何就不是“官人”呢?梅娘稱知縣為“官人”,就她來說已是頗費思慮了,似乎不以此稱呼不足以表達她對這位相好的敬重與親愛。
梅娘正想着她的“官人”的時候,隻聽少東家說道: “秦鐘不是自己踩到井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