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
蘇老船長見他聰明能幹,就是缺張文憑,便花錢讓他上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蘇老船長又通過關系,将他安排到大港市港務局工作,慢慢從基層幹起。
就這樣,他通過蘇老船長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終于幹到了港務局局長,後來就調到雲台市當副市長。
而他的同學、大港市原主管交通的副市長郭鳳潮,卻比他官高一級,當上了計劃單列市的副市長,這使他耿耿于懷。
大港與雲台不同,雲台是地級,在中國多了去了;而大港是副省級,享受中央的經濟特惠政策,幹起工作來要痛快得多,想撈好處也比較容易。
張連勤在大港港務局當副局長時,郭鳳潮也是副局長。
時過境遷,郭鳳潮比他官大,張連勤心裡就不服,死活都要回大港來,而且就盯緊了郭鳳潮的位置。
但郭鳳潮為人正派,官聲不錯,不容易撼動。
張連勤走了上層路線,希望領導能夠調走郭鳳潮,由他來幹。
上級領導批評了他,說做官不是買賣,哪能随你的意?當然,上級領導也知道張的能力,當個副市長綽綽有餘,隻是張的要求不合組織程序,除非郭鳳潮突然犯了嚴重錯誤,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有張的機會。
張連勤記住了這一點,便動了心思。
一方面,他是主管雲台經貿的副市長,因此下了很大的力氣,将本市經濟搞得有聲有色,特别在港口建設和航運方面加大了力度,媒體上也加大了宣傳,一時成為新聞人物;另一方面,他開始為郭鳳潮設套。
郭鳳潮主管交通,一旦出了特大海損事故,必然下台。
因此,他就開始秘密謀劃‘12·21’海難。
“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張連勤做得比葉雁痕、王嘯岩和孟中華都高明,因為誰也想像不到他會為了提升一級、如願回到大港而不惜以民衆的生命和财産作為代價。
也就是說,他的這個動機,連老同學郭鳳潮都被蒙在鼓裡,更不用說别人了。
但他在操縱這件事情上,還是頗費周折的。
因為,如果他謀劃的這起海難太小,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對郭鳳潮也形不成威脅。
于是,他下了狠心,想整就整出個驚天大案! “在這方面,張連勤的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首先,大港市港務局是他的老巢,雖然被調離到雲台上任,但根子仍在大港,很多他一手提拔的部下仍然聽他的,所以可以說是一呼百應,在港航監督、安全檢查方面,他一個電話就可以指揮;其次,雲台輪渡公司就是他一手操辦的,包括總經理王建勳,都是他親自點的将,所以對這個公司,張連勤有絕對的控制權;第三,他雖然不分管雲台的交通,但畢竟是雲台市的領導,對救助部門也能實施控制。
這樣一來,在‘巨鲸’号開航前,我們的張副市長就選定了‘巨鲸’号。
他首先給大港方面的港航管理部門打了招呼,說其他船舶可以不放行,但‘巨鲸’号上有雲台市政府所需的重要物資,必須放行。
因此,在出事那天,隻有‘巨鲸’号孤船出海;随後,他重金收買了船上的船員,一方面引爆早就在汽車上放置的炸藥,另一方面惡意破壞船上的動力系統。
蘇浚航先生在被殺前,親口給我講過‘巨鲸’号失事的全過程,我這裡有錄音,在此就不多說了。
事實上,船上發生的第一次爆炸,就是張連勤安排的人所為。
第一次爆炸對船體的破壞很大,但沒有引起船長邵劍雄的足夠重視。
之後,船艙又發生爆炸,又遇到大風浪,孤立無援,終于沉沒。
張連勤真是狠毒啊,他知道如果僅僅是沉船,人死得不多,對郭鳳潮的影響也有限,因此早就利用自己的權力,将雲台市搜救的船隻調出去了,說是支持政府的經濟建設。
這樣一來,在那麼冷的冬天,200多号人活活被凍死在船裡或海水裡,真是慘絕人寰啊! “然而,張連勤在出事那天,卻在組織人員對雲台市各航運公司進行安全檢查。
按說,這事本不歸他管,但恰恰是出事那天,他出了風頭,上級認為他這個人很有安全意識,表彰了他。
随後,這起驚天海難掀起了層層巨浪,很多人受到牽連,而張連勤卻在省報上刊登了早已寫好的署名文章,強烈譴責主管當局漠視人命,并總結了海上運輸管理的若幹經驗,又引
蘇老船長見他聰明能幹,就是缺張文憑,便花錢讓他上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蘇老船長又通過關系,将他安排到大港市港務局工作,慢慢從基層幹起。
就這樣,他通過蘇老船長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終于幹到了港務局局長,後來就調到雲台市當副市長。
而他的同學、大港市原主管交通的副市長郭鳳潮,卻比他官高一級,當上了計劃單列市的副市長,這使他耿耿于懷。
大港與雲台不同,雲台是地級,在中國多了去了;而大港是副省級,享受中央的經濟特惠政策,幹起工作來要痛快得多,想撈好處也比較容易。
張連勤在大港港務局當副局長時,郭鳳潮也是副局長。
時過境遷,郭鳳潮比他官大,張連勤心裡就不服,死活都要回大港來,而且就盯緊了郭鳳潮的位置。
但郭鳳潮為人正派,官聲不錯,不容易撼動。
張連勤走了上層路線,希望領導能夠調走郭鳳潮,由他來幹。
上級領導批評了他,說做官不是買賣,哪能随你的意?當然,上級領導也知道張的能力,當個副市長綽綽有餘,隻是張的要求不合組織程序,除非郭鳳潮突然犯了嚴重錯誤,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才有張的機會。
張連勤記住了這一點,便動了心思。
一方面,他是主管雲台經貿的副市長,因此下了很大的力氣,将本市經濟搞得有聲有色,特别在港口建設和航運方面加大了力度,媒體上也加大了宣傳,一時成為新聞人物;另一方面,他開始為郭鳳潮設套。
郭鳳潮主管交通,一旦出了特大海損事故,必然下台。
因此,他就開始秘密謀劃‘12·21’海難。
“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張連勤做得比葉雁痕、王嘯岩和孟中華都高明,因為誰也想像不到他會為了提升一級、如願回到大港而不惜以民衆的生命和财産作為代價。
也就是說,他的這個動機,連老同學郭鳳潮都被蒙在鼓裡,更不用說别人了。
但他在操縱這件事情上,還是頗費周折的。
因為,如果他謀劃的這起海難太小,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對郭鳳潮也形不成威脅。
于是,他下了狠心,想整就整出個驚天大案! “在這方面,張連勤的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首先,大港市港務局是他的老巢,雖然被調離到雲台上任,但根子仍在大港,很多他一手提拔的部下仍然聽他的,所以可以說是一呼百應,在港航監督、安全檢查方面,他一個電話就可以指揮;其次,雲台輪渡公司就是他一手操辦的,包括總經理王建勳,都是他親自點的将,所以對這個公司,張連勤有絕對的控制權;第三,他雖然不分管雲台的交通,但畢竟是雲台市的領導,對救助部門也能實施控制。
這樣一來,在‘巨鲸’号開航前,我們的張副市長就選定了‘巨鲸’号。
他首先給大港方面的港航管理部門打了招呼,說其他船舶可以不放行,但‘巨鲸’号上有雲台市政府所需的重要物資,必須放行。
因此,在出事那天,隻有‘巨鲸’号孤船出海;随後,他重金收買了船上的船員,一方面引爆早就在汽車上放置的炸藥,另一方面惡意破壞船上的動力系統。
蘇浚航先生在被殺前,親口給我講過‘巨鲸’号失事的全過程,我這裡有錄音,在此就不多說了。
事實上,船上發生的第一次爆炸,就是張連勤安排的人所為。
第一次爆炸對船體的破壞很大,但沒有引起船長邵劍雄的足夠重視。
之後,船艙又發生爆炸,又遇到大風浪,孤立無援,終于沉沒。
張連勤真是狠毒啊,他知道如果僅僅是沉船,人死得不多,對郭鳳潮的影響也有限,因此早就利用自己的權力,将雲台市搜救的船隻調出去了,說是支持政府的經濟建設。
這樣一來,在那麼冷的冬天,200多号人活活被凍死在船裡或海水裡,真是慘絕人寰啊! “然而,張連勤在出事那天,卻在組織人員對雲台市各航運公司進行安全檢查。
按說,這事本不歸他管,但恰恰是出事那天,他出了風頭,上級認為他這個人很有安全意識,表彰了他。
随後,這起驚天海難掀起了層層巨浪,很多人受到牽連,而張連勤卻在省報上刊登了早已寫好的署名文章,強烈譴責主管當局漠視人命,并總結了海上運輸管理的若幹經驗,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