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是藍鲸集團的總裁、雲台輪渡公司的董事長,是第一責任人,無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他的心冷了下去。
他知道自己輝煌的人生,在踏上“巨鲸”号時已經結束了。
什麼總裁、董事長,都已成過眼煙雲。
牢獄之災倒無所謂,可是自己精明一世,卻讓人設計陷害,無論如何都讓他難以咽下這口氣。
悲憤像海水一樣包圍着他。
他咬了咬牙,決定獨自逃生。
“蘇浚航,記住,你已經死了!”他對着大海高聲喊道。
可是他的聲音,連自己聽上去都是那麼微弱。
那艘船的探照燈向他掃過來。
他趕忙将頭壓在水面上。
探照燈一晃,就過去了。
“這艘船,就是惟一前來救援的海軍998給養船?”蕭邦問。
“是的。
”蘇浚航說,“其實當時我看不清楚,不知是哪裡的船。
我也是後來看了報紙,才知道的。
據報載,這條船共救起17人,但隻有2人活過來了,其餘的都未能搶救過來。
” “真是一場驚世劫難!”蕭邦歎道,“265人,隻有6人活過來,這實在太聳人聽聞了。
” “我也沒想到隻活了這麼幾個。
”蘇浚航說,“我認為至少能有一半的人可以活下來。
但這些可憐的乘客,一開始就沒有引起重視,很多人到死都沒穿上救生衣,大部分人連艙門都沒出,活活地被海水悶死在裡頭。
邵劍雄要是不死,怎麼向大家交代!” “聽說,邵船長也失蹤了。
”蕭邦說。
“葉雁鳴也失蹤了。
”蘇浚航說,“我們三個人的失蹤,一度引起各種猜測。
但我實話告訴你,葉、邵二人斷無生還可能。
” “為什麼?”蕭邦不解。
“因為性格。
”蘇浚航說,“我太了解這兩個人了。
葉雁鳴我已給你講過,這是個好人,就算他逃生了,也會因為自己是管安全的,有負罪感而謝罪自殺;邵劍雄這個人,天生一副感恩心腸,誰要對他好,他就會舍命相待。
出了這樣的事,他會覺得對不起我。
再者,他無牽無挂,不會留戀這個世界。
因此,我分析,以他的條件和水性,他不是不會逃生,而是不願逃生,決定以死謝罪。
” 蕭邦點點頭。
蘇浚航的分析,不無道理。
蕭邦說:“我聽說這個邵船長,對你們蘇家感恩戴德。
據說,當年他一貧如洗,連上學的錢,都是你們蘇家墊付的,是嗎?” “是的。
”蘇浚航說,“這不足為奇。
父親這個人,雖然很固執,但他樂善好施。
他資助上大學的人,不止邵劍雄一個人,連我都無法統計數目。
” 蕭邦又點了點頭。
他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到此為止了,便問:“那麼,你是靠你的潛水技能,自行獲救的嗎?” “不是。
”蘇浚航說,“在海軍的那艘船開走後,我碰到了一個救生筏,漂移到了岸邊。
到了岸上,我才發現其實出事地點離岸,隻有不到五公裡的距離。
” 這一點,蕭邦聽施海龍說過。
那麼,接下來的故事,蕭邦不問他也自然知道:心懷仇恨的蘇浚航逃生後不敢露面,隻得在朋友的幫助下做了面部手術,然後隐姓埋名,暗中關注這起海難。
但蘇浚航在這兩年中到底調查到了什麼?這一點蕭邦無從知曉。
然而蕭邦深知,一個背負着仇恨和責任的受害者,一個突然變得一無所有企業家,一個隐姓埋名的逃難者,其内心的痛苦決非常人能夠體會。
同時,他的調查,自然會非常深入。
蕭邦隐約感到,既然蘇浚航願意見他,就一定會将一些他想了解的内容告訴他。
所以他在等。
蘇浚航講完了自己的經曆,平靜地望着小窗外陰沉的天空。
蘇浚航所住的小屋是一間獨立的房間。
房間的兩邊各有一扇小窗,窗外是雜亂的小院。
冬日陰霾的天空使院子的能見度較底,蘇浚航背對着的那扇小窗投射進的一束黯淡的光線,照在他的身上,使他看上去更加落寞。
“蕭先生,我知道你剛從青島回來。
”蘇浚航又開了口,“你見着了我的父親,是否很有收獲?” “是的,我見着了你的父親。
”蕭邦說,“談到收獲,我想還是有的。
至少,我聽到了一堂令人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 蘇浚航沉吟了一下,說道:“父親是一位愛國人士,更是一位樂善好
他知道自己輝煌的人生,在踏上“巨鲸”号時已經結束了。
什麼總裁、董事長,都已成過眼煙雲。
牢獄之災倒無所謂,可是自己精明一世,卻讓人設計陷害,無論如何都讓他難以咽下這口氣。
悲憤像海水一樣包圍着他。
他咬了咬牙,決定獨自逃生。
“蘇浚航,記住,你已經死了!”他對着大海高聲喊道。
可是他的聲音,連自己聽上去都是那麼微弱。
那艘船的探照燈向他掃過來。
他趕忙将頭壓在水面上。
探照燈一晃,就過去了。
“這艘船,就是惟一前來救援的海軍998給養船?”蕭邦問。
“是的。
”蘇浚航說,“其實當時我看不清楚,不知是哪裡的船。
我也是後來看了報紙,才知道的。
據報載,這條船共救起17人,但隻有2人活過來了,其餘的都未能搶救過來。
” “真是一場驚世劫難!”蕭邦歎道,“265人,隻有6人活過來,這實在太聳人聽聞了。
” “我也沒想到隻活了這麼幾個。
”蘇浚航說,“我認為至少能有一半的人可以活下來。
但這些可憐的乘客,一開始就沒有引起重視,很多人到死都沒穿上救生衣,大部分人連艙門都沒出,活活地被海水悶死在裡頭。
邵劍雄要是不死,怎麼向大家交代!” “聽說,邵船長也失蹤了。
”蕭邦說。
“葉雁鳴也失蹤了。
”蘇浚航說,“我們三個人的失蹤,一度引起各種猜測。
但我實話告訴你,葉、邵二人斷無生還可能。
” “為什麼?”蕭邦不解。
“因為性格。
”蘇浚航說,“我太了解這兩個人了。
葉雁鳴我已給你講過,這是個好人,就算他逃生了,也會因為自己是管安全的,有負罪感而謝罪自殺;邵劍雄這個人,天生一副感恩心腸,誰要對他好,他就會舍命相待。
出了這樣的事,他會覺得對不起我。
再者,他無牽無挂,不會留戀這個世界。
因此,我分析,以他的條件和水性,他不是不會逃生,而是不願逃生,決定以死謝罪。
” 蕭邦點點頭。
蘇浚航的分析,不無道理。
蕭邦說:“我聽說這個邵船長,對你們蘇家感恩戴德。
據說,當年他一貧如洗,連上學的錢,都是你們蘇家墊付的,是嗎?” “是的。
”蘇浚航說,“這不足為奇。
父親這個人,雖然很固執,但他樂善好施。
他資助上大學的人,不止邵劍雄一個人,連我都無法統計數目。
” 蕭邦又點了點頭。
他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到此為止了,便問:“那麼,你是靠你的潛水技能,自行獲救的嗎?” “不是。
”蘇浚航說,“在海軍的那艘船開走後,我碰到了一個救生筏,漂移到了岸邊。
到了岸上,我才發現其實出事地點離岸,隻有不到五公裡的距離。
” 這一點,蕭邦聽施海龍說過。
那麼,接下來的故事,蕭邦不問他也自然知道:心懷仇恨的蘇浚航逃生後不敢露面,隻得在朋友的幫助下做了面部手術,然後隐姓埋名,暗中關注這起海難。
但蘇浚航在這兩年中到底調查到了什麼?這一點蕭邦無從知曉。
然而蕭邦深知,一個背負着仇恨和責任的受害者,一個突然變得一無所有企業家,一個隐姓埋名的逃難者,其内心的痛苦決非常人能夠體會。
同時,他的調查,自然會非常深入。
蕭邦隐約感到,既然蘇浚航願意見他,就一定會将一些他想了解的内容告訴他。
所以他在等。
蘇浚航講完了自己的經曆,平靜地望着小窗外陰沉的天空。
蘇浚航所住的小屋是一間獨立的房間。
房間的兩邊各有一扇小窗,窗外是雜亂的小院。
冬日陰霾的天空使院子的能見度較底,蘇浚航背對着的那扇小窗投射進的一束黯淡的光線,照在他的身上,使他看上去更加落寞。
“蕭先生,我知道你剛從青島回來。
”蘇浚航又開了口,“你見着了我的父親,是否很有收獲?” “是的,我見着了你的父親。
”蕭邦說,“談到收獲,我想還是有的。
至少,我聽到了一堂令人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 蘇浚航沉吟了一下,說道:“父親是一位愛國人士,更是一位樂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