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關燈
點頭。

    蕭邦滿意地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這裡頭住着一個下半身癱瘓的張大爺,誰知道在幾門幾号?” 高個保安趕緊跑到屋裡去抱出一個登記簿,迅速借着燈光翻了起來。

     “你們對業務這樣不熟悉,怎麼配合公安機關工作?”蕭邦又寒起了臉。

     高個保安連忙說:“找到了,是不是3号樓2門201的那家?好像隻有兩個人住。

    除了張大爺,還有一個女保姆。

    ” “看來這裡頭,你最聰明!”蕭邦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你跟我來吧。

    ” 高個保安便将登記簿給了另外一名保安,屁颠屁颠地跟在蕭邦的後面,向3号樓走去。

     蕭邦邊走邊低聲說:“這是一個秘密的案子,需要張大爺的口供。

    他年紀大,又有病,我得對他客氣一點。

    你的任務呢,就是把那個小保姆引開,讓我們好私下談,懂嗎?” 保安拼命點頭。

     上了三樓,保安按了一下門鈴,半天沒人開。

    保安又按,這時,裡面傳出一個有些含混的聲音:“來了來了。

    ” 一個揉着眼睛的女人打開了門,吃驚地看着蕭邦和保安。

    這女人約摸三十三四歲,穿着一件純棉睡衣,可能由于匆忙,扣子都扣歪了。

     “我是保衛部的。

    ”保安說,“遠方來了個客人,要看張大爺。

    ” “是大港那邊來的嗎?”那女人打着哈欠,漫不經心地問。

     “我是從大港來的。

    ”蕭邦說,“張書記派我來向大爺帶個話。

    ” 那女人便沒再問,把蕭邦讓進屋裡。

    屋裡陳設簡單,保姆領着蕭邦徑直向一間黑沉沉的屋子走去。

    輕輕推開門後,保姆開了燈。

     蕭邦見靠窗的一張單人床上,躺着一位須發斑白的老人,大半截身子被被子蓋住。

    燈亮時,老人睜開了眼睛,問小保姆:“誰啊?” “是張書記派來的。

    ”小保姆說。

    說完走過去,将老人上半截身子扶了起來,疊起兩個枕頭,将他靠在上面。

    老頭子滿臉皺紋,胡子像亂草一般,但眼睛居然很有神。

    他劇烈地咳嗽了一聲,示意蕭邦坐下。

     小保姆知趣地出去了,并将門輕輕碰上。

     “大爺好。

    ”蕭邦坐在床前,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藥味。

     “你是連勤什麼人啊?”老人帶着濃重的山東口音,但似乎對兒子那邊的人很熱情。

     “我是公安局的。

    ”蕭邦照例将一個證件的封皮晃了一下。

    然而老人根本沒看,他眼裡閃過一絲警惕,小聲問:“俺家連勤,犯錯誤了?” 蕭邦沉吟了一下,低聲說道:“大爺,張書記現在有點麻煩,不過沒多大的事。

    我來,就是給您報個信。

    ” “到底是啥事嘛?”老人又咳嗽起來。

     “大爺,您知道兩年前發生的‘12·21’海難吧?”蕭邦問。

     “聽說過。

    ”老人說,“難不成,俺家連勤與這事有啥關系?” “是有些關系。

    ”蕭邦說,“不過,我要是告訴您,您千萬别着急。

    現在,你們家電話都被公安機關監聽了,您隻要打電話給張書記,就會一字不漏地被記錄下來。

    所以,這段時間,您最好别給他打電話。

    ” 老人眼神裡閃過一絲恐懼,半晌才顫巍巍地說:“難道,比‘文化大革命’還可怕麼?連勤他會不會坐牢?” “我這不是來找您了嘛!”蕭邦輕輕地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小聲說道,“實話告訴您,我受過張書記的恩,想報答他。

    因此我才連夜趕來報信,看能不能找到救他的辦法。

    ” “你貴姓?”老人突然問。

     “我姓陳。

    ”蕭邦說,“我是專案組的人,專門坐晚上的飛機來的。

    要不是張書記說過你住在這個小區,我還真找不着。

    ” “陳同志的意思是說,俺家連勤已經被抓起來了?”老人的眼裡充滿焦慮。

     “也不能說是抓起來,但要接受調查。

    ”蕭邦說,“這次,很多領導同志都被調查了,因為‘12·21’海難牽涉的人太多了。

    ” “俺知道這個海難。

    但當時連勤在雲台工作,沒管這事兒啊。

    ”老人表現出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