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一會兒,肯定地說:“就是他!雖然當時場面很亂,但我肯定就是他!他的顴骨很高,眼神很亮,而且是張國字臉。

    對,就是他。

    怎麼?你認識他?” “認識,他是我的朋友。

    你接着說吧,這個人到你們艙裡後做了些什麼?”蕭邦似乎有點着急了,緊盯着施海龍。

     “他正在安慰我們,突然另外一個人跌跌撞撞地跑過來,在他耳邊喊了兩句什麼話。

    然後他就跟着那人下艙去了。

    ” “那個來叫他的人有什麼特征?”蕭邦不想放過這個細節。

     “沒看清,好像是個年輕人。

    ” “接下來呢?” “接下來,船就開始下沉。

    我們都紛紛逃出船艙,跑到甲闆上。

    其實,一開始船沉得很慢,我沒有感覺到船在沉,也許是在風浪中震蕩太久的原因吧。

    這會兒風浪小了一點,但明顯感到甲闆是歪斜的,不斷有人滑倒。

    船上一片混亂,婦女和兒童都在哭喊,甚至有人主動往海裡跳。

    我努力使自己鎮定,但船還是下沉了。

    海水瘋狂地灌進艙裡,沒有燈火,沒有救助,我們就眼睜睜地看着船往下沉……”蕭邦發現,施海龍的眼裡,直到這時才有了恐懼之色。

     “後來呢?”蕭邦似乎也進入了那個可怕的場景,隻能機械地發問。

     “後來,當又一個巨浪打過來時,船體急速下沉。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跟着船往下沉。

    我不怕冷,因為我冬泳20多年了。

    當我踩到一個什麼東西後,我開始上浮,沖出了海面,然後拼命地向前遊。

    記者同志,後來有的記者采訪我後瞎寫,說我隻顧自己逃命,對别人漠不關心。

    您想想,在那種情況下,人能夠逃命就非常不容易了,誰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因此我隻向着一個方向拼命地遊,直到我筋疲力盡時,我雙腿猛地一蹬,便踩着了沙子。

    事後我才知道,其實沉船的地方離岸隻有不到五公裡遠,船返航後被風刮得離岸邊已經很近了。

    可是在那種慌亂的情況下,又沒有光亮,誰又知道呢?我不過是夠幸運,撿回了一條命而已。

    ” “我看過關于你的報道,說你上岸後跑到公路邊,打了一輛出租車回城裡睡覺了,是真的嗎?”蕭邦問。

     “瞎他媽的扯淡!”施海龍粗暴地罵道,“我是爬着上岸的,離公路遠着呢,哪有那麼神?說來您别笑話,當時我連褲子都沒了,光着腳,拼命地往前爬,最後找到了岸上的一戶人家,連水都沒喝一口,就打電話報了警……” 過程講完了。

    蕭邦覺得再也問不出什麼來,便起身告辭。

     施海龍客氣地送他出門。

    等蕭邦剛離開地下室,他便掏出手機,急不可耐地打了個電話。

     汽車在高速路上奔馳。

     蕭邦邊開車,邊用耳機又聽了一遍采訪施海龍的錄音。

     這次采訪沒有給他什麼驚喜。

    實際上,在他想像的海難中,應該更慘烈些。

    但他清楚,施海龍的講述也隻能是這樣了。

     看來,這起海難的概況是這樣的:由于天氣惡劣,船行至半途突然調頭,導緻貨艙内汽車脫離捆紮,互相碰撞起火,輪船喪失動力,又遭順風襲擊,導緻傾覆…… 最重要的一點是,蘇浚航真實地在船舶沉沒前出現過! 但疑問仍然存在: 1.明知海況惡劣,為何在拖延了一個多小時後仍然開航? 2.船長為何決定中途返航?是集體的決定?還是個人的決定?或是有人指令所為? 3.船上起火導緻船舶動力喪失,但起火是不是由于汽車互相碰撞造成?一般情況下,汽車的捆紮是相當牢固的。

    
4.船上的安全救助措施為何如此之差?居然隻有5人生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5.從起火到船沉長達七個小時,為何沒有組織救助?船長是怎麼死的? 6.蘇浚航如果死了,是怎麼死的?如果沒死,身在何處…… 現在還剩下4個親曆者,或許會有更多的解釋。

     蕭邦加大油門,向旅順口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