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花與槍 笨

關燈
“沒問題,朋友都這麼叫我。

    ”少年微笑着說。

     薛懷安和初荷互相看看,默契地笑了,心裡都想:外表看上去這麼聰明精靈的人,腦有點兒殘,可惜了。

     初荷說:“花兒哥哥,不如按照我們明國的習慣叫他小笨吧,多好聽啊。

    ” 薛懷安讀完初荷的唇語,對笑意盈盈的美少年說:“這是初荷,她說以後按照明國的習慣,我們管你叫小笨,好嗎?” 本傑明漢語說得不算好,可是詞彙量還是夠的,他一想,小貓、小狗、小鴨子,凡是漢語前面加“小”的都是表示弱弱的可愛的東西,怎麼能讓别人這麼叫自己這樣一個男子漢呢,于是很認真地說:“不,叫我大笨。

    ” 薛懷安和初荷一聽,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來,本傑明猜到有什麼不對,臉上騰起兩團紅暈,道:“要不,壯,你叫我小笨可以,這個妹妹一定要叫我大笨。

    ” 薛懷安沒想到天上能掉下這麼個開心果,樂得嘴都合不攏,好容易控制住笑,說:“好的,笨,你可有牛頓先生的書信或者别的什麼來證明身份?” “壯,你稍等。

    ”本傑明說完,彎腰在他那隻又大又破的皮囊裡面開始翻找起來,叮叮咚咚地扔出來一堆東西,才找到一隻紅色的羊毛長襪,從裡面掏出一個紙卷兒,遞給薛懷安。

     薛懷安接過紙卷兒,不覺又笑,道:“笨,牛頓先生也喜歡把東西藏在襪子裡,你這是和他學的吧?” “嗯,大約是吧,反正就覺得這是很好的藏寶地點。

    ” 薛懷安打開紙卷兒,果然看見牛頓先生那熟悉的筆迹。

    書信很是簡短,囑咐他要在自己離世後收養這個領養的中國孤兒。

     “那麼,笨,為什麼現在才來找我?牛頓先生去世六年了,不是嗎?”薛懷安問道。

     “我今年十八歲,教授去世那年我才十二歲,你也知道,教授先生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我雖然是養子,但是沒有辦理過合法收養手續,不能繼承他的遺産,所以,我又回到了孤兒院。

    你知道的,他們不會讓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坐遠洋船出國的,我必須至少滿十六歲。

    ” “那麼,為什麼十六歲時不來呢?” “哦,我是十六歲出發的。

    ” 薛懷安有些震驚地問:“怎麼,難道你用了兩年才到這裡?坐海船走好望角,六個月之内不就能到了嗎?” “這個……”少年說到這裡眼睛驟然放出強烈的光彩,整個人仿佛在黑暗中燃燒着,他一揮拳,說,“壯,你知道嗎,你知道我雖然花了兩年的時間可是省了多少錢?” 說着他伸出手來,掰着指頭算起來:“我買的是由倫敦出發,經好望角和馬六甲海峽到大明的船票,但是我買的是貨倉票,因此打了七折。

    然後,在好望角,我們的船要改道先去印度,不願意這樣走的人可以換同一家船公司的其他船走,願意繞到印度的票價再打一個八折,我自然選打折的。

    ” “到了印度,趕上當地發生霍亂,船上死了好多水手,船長取消了原定來中國的航行,要先去莫桑比克再來中國,船上的客人可以換同一家船公司的其他船走,但是船長說他缺少打雜的,如果我願意在船上打雜,船票可以再給我打一個九折,我自然選做水手的。

    ” “我們到了莫桑比克裝貨,船長說這船要回葡萄牙,如果我繼續當水手打雜,可以再給我的船票打一個九折,反正他們回了葡萄牙卸貨後還要再出發走遠東航線的,也就是說還要來大明。

    哦,壯,你知道這隻是時間問題,所以我自然選繼續當水手。

    你瞧,壯,我這不是最終還是來了嗎?省了多少錢啊。

    ”少年以驕傲自豪的口吻說。

     薛懷安對數字很是敏感,聽到這裡,點了點頭,贊道:“嗯,不錯,這樣算來,你隻花了原來船票的45.36%就完成了從英國到大明的航行,的确是省了很多錢。

    ” 少年一聽到“省錢”二字,絕美的眼睛幾乎要射出興奮的電光來,又一揮拳,說:“這兩年航行中船上還管吃、管住、給兩套換洗衣服,這麼一算,省的錢不止是45.36%。

    ” 薛懷安被少年對省錢的熱誠感染,一拍他的肩膀,熱情地說:“嗯,來吧,笨,歡迎你,我們家就需要你這樣精打細算、會過日子、能省錢的人。

    ” 因為家裡有了本傑明,薛懷安同意初荷不去鄰居家過夜。

    鑒于案子緊急,薛懷安來不及和本傑明多聊,草草安頓他先在自己房間住下就走了。

     初荷睡在自己屋中,想着杜小月的事,無論如何也睡不着,眼睛盯着床上藤蘿架的投影,看着它們随着月亮的移動悄然改變着方向,心上不知道為何空落落的,仿佛是有什麼該做的事情沒有去做一樣。

     突然,她看見窗上多了一個人影,那人影沿着窗子,正慢慢地靠近自己的房門。

    她心中一緊,把手探到床墊之下,摸出一支小火槍,緩緩坐起,舉槍對着門,聽着自己的心跳,一秒一秒地倒數起這個不速之客的光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