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花與槍 憶
關燈
小
中
大
菱形,中間有一條由上至下貫穿的折線,對于夏初荷來說,這是荷花花蕾的标記。
初荷第一次摸槍,大概隻有四歲,那是在太爺爺的百歲壽誕。
這樣的日子,在别家都是要大肆慶祝的,可是她家人丁少,除去她,隻有爺爺和爹娘而已。
太爺爺的朋友們更是紛紛熬不住時間的折磨,早早做了古人,因此這個珍貴的百歲生辰并不比平時的家宴有什麼格外的熱鬧。
那時她年紀小,搞不懂爹爹為何老讓她去向太爺爺撒嬌嬉鬧,可現在,隻剩得孤身一人,她才忽然明白,大約是因為父親看出了那位百歲老者心中的寂寥了吧。
有的時候,活得比别人都長,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切隻意味着更長時間的孤獨而已。
初荷這樣想着,不自覺地輕輕歎了口氣,繼續拿絲綿擦拭着手中的火槍。
她記得百歲壽宴上,太爺爺喝得有點兒多,帶着醉意拿出一支火槍來,教她如何拆裝。
她不懂事,隻覺得如同玩具一般有趣,從此便纏着太爺爺要槍。
四歲時的記憶零星模糊,初荷不能完全想起那槍的構造模樣,可是僅憑着殘留的記憶,她也肯定,那是一支即使在如今來看,也是超一流的火槍。
現在,當她自己着手制造火槍的時候,就了解到想要創造出一把完美的火器并不容易,但那時,初荷不懂得珍惜,常常把太爺爺造的槍拆了又裝,裝了又拆,或者把不同槍支的零件胡亂安排一通,甚至還丢失了不少。
不過太爺爺并不介意,甚至很是高興。
他常說初荷于槍之道極有靈性,強過她爺爺和爹爹甚多。
等到她再長大一點兒,是七八歲上,太爺爺開始教她練習射擊。
他在她的手臂上綁上沙袋,日日戴着,鍛煉臂力。
又讓她每天舉槍瞄準,尋找擡手就射的感覺。
他更一遍一遍地讓她練習拆卸槍支,充實火藥和彈丸,以至于初荷相信,最後她做這一切的速度恐怕要強于任何一個受過嚴格訓練的火槍手。
當然,這件事與天賦的關系不大,速度快也不過是因為太爺爺對她的訓練嚴格而已。
一直以來,老人并非以對一個孩童的尺度來要求她,而是嚴格得俨如對待一名士兵。
初荷的爺爺和爹爹并不能完全理解老人家的想法,不過當一個老人活過了百歲,人們便總是會縱容他,事事随他意就好。
更何況,初荷原本是有些嬌氣的,被太爺爺這樣一訓練,倒是改變了很多。
初荷自己也想不明白,當年的小小女童怎麼會堅持練習那樣枯燥而辛苦的事情,也許是她希望像太爺爺那樣,一擡手就可以擊落樹上的野果,但也許隻是因為,命運在冥冥中早已注定。
太爺爺在初荷十歲那年壽終正寝,在他離世的時候,囑咐兒孫一定要在他死後去南邊的明國定居,又将一隻裝有太奶奶首飾珠寶的木匣送給了初荷。
初荷在葬禮後打開木匣,發覺裡面的簪花和玉镯看上去都甚是名貴,她不敢收着,拿去給娘,可娘卻笑笑說:“這是太爺爺給你的,一定有什麼深意,我想在他看來,繼承他衣缽的人,隻能是你吧。
” 想來那時的母親是不會,也不可能知道木匣中暗藏的蹊跷的,但的确,事實被她說中了…… 初荷發覺木匣的秘密時,正是那個全家遭難的冬天。
之前她家操辦太爺爺的喪事,變賣家産,長途遷徙到南方,再安頓下來頗費了一番精力,待到初荷有時間細看太爺爺留給自己的遺物時,離老人家過世已有差不多兩載。
開始,她不過是把玩一下那些珠寶,心裡美美地描畫一番自己出嫁時
初荷第一次摸槍,大概隻有四歲,那是在太爺爺的百歲壽誕。
這樣的日子,在别家都是要大肆慶祝的,可是她家人丁少,除去她,隻有爺爺和爹娘而已。
太爺爺的朋友們更是紛紛熬不住時間的折磨,早早做了古人,因此這個珍貴的百歲生辰并不比平時的家宴有什麼格外的熱鬧。
那時她年紀小,搞不懂爹爹為何老讓她去向太爺爺撒嬌嬉鬧,可現在,隻剩得孤身一人,她才忽然明白,大約是因為父親看出了那位百歲老者心中的寂寥了吧。
有的時候,活得比别人都長,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切隻意味着更長時間的孤獨而已。
初荷這樣想着,不自覺地輕輕歎了口氣,繼續拿絲綿擦拭着手中的火槍。
她記得百歲壽宴上,太爺爺喝得有點兒多,帶着醉意拿出一支火槍來,教她如何拆裝。
她不懂事,隻覺得如同玩具一般有趣,從此便纏着太爺爺要槍。
四歲時的記憶零星模糊,初荷不能完全想起那槍的構造模樣,可是僅憑着殘留的記憶,她也肯定,那是一支即使在如今來看,也是超一流的火槍。
現在,當她自己着手制造火槍的時候,就了解到想要創造出一把完美的火器并不容易,但那時,初荷不懂得珍惜,常常把太爺爺造的槍拆了又裝,裝了又拆,或者把不同槍支的零件胡亂安排一通,甚至還丢失了不少。
不過太爺爺并不介意,甚至很是高興。
他常說初荷于槍之道極有靈性,強過她爺爺和爹爹甚多。
等到她再長大一點兒,是七八歲上,太爺爺開始教她練習射擊。
他在她的手臂上綁上沙袋,日日戴着,鍛煉臂力。
又讓她每天舉槍瞄準,尋找擡手就射的感覺。
他更一遍一遍地讓她練習拆卸槍支,充實火藥和彈丸,以至于初荷相信,最後她做這一切的速度恐怕要強于任何一個受過嚴格訓練的火槍手。
當然,這件事與天賦的關系不大,速度快也不過是因為太爺爺對她的訓練嚴格而已。
一直以來,老人并非以對一個孩童的尺度來要求她,而是嚴格得俨如對待一名士兵。
初荷的爺爺和爹爹并不能完全理解老人家的想法,不過當一個老人活過了百歲,人們便總是會縱容他,事事随他意就好。
更何況,初荷原本是有些嬌氣的,被太爺爺這樣一訓練,倒是改變了很多。
初荷自己也想不明白,當年的小小女童怎麼會堅持練習那樣枯燥而辛苦的事情,也許是她希望像太爺爺那樣,一擡手就可以擊落樹上的野果,但也許隻是因為,命運在冥冥中早已注定。
太爺爺在初荷十歲那年壽終正寝,在他離世的時候,囑咐兒孫一定要在他死後去南邊的明國定居,又将一隻裝有太奶奶首飾珠寶的木匣送給了初荷。
初荷在葬禮後打開木匣,發覺裡面的簪花和玉镯看上去都甚是名貴,她不敢收着,拿去給娘,可娘卻笑笑說:“這是太爺爺給你的,一定有什麼深意,我想在他看來,繼承他衣缽的人,隻能是你吧。
” 想來那時的母親是不會,也不可能知道木匣中暗藏的蹊跷的,但的确,事實被她說中了…… 初荷發覺木匣的秘密時,正是那個全家遭難的冬天。
之前她家操辦太爺爺的喪事,變賣家産,長途遷徙到南方,再安頓下來頗費了一番精力,待到初荷有時間細看太爺爺留給自己的遺物時,離老人家過世已有差不多兩載。
開始,她不過是把玩一下那些珠寶,心裡美美地描畫一番自己出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