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花與槍 花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下哪兒有那麼傻的?”薛懷安說完,撓撓頭,看看眼前鬼鬼笑着的初荷,終于有點兒明白過味兒來,“姑娘,你這是在暗諷在下呆傻吧?”
“哪有,哪有,錦衣衛哥哥,你多心了。
” “但在下看來,分明覺得有一些。
” “那可真是你多心了。
你呀,真是太敏感了呢。
我爺爺說,這是潛在抑郁型氣質的外在表現,這樣的人,精神都像花兒一樣嬌嫩,一受打擊就會枯萎。
” “真的嗎?‘抑郁型氣質的外在表現’?”薛懷安把最後的這個陌生詞組又來回念了幾遍,越念越覺得很有點兒了不起的感覺,望向初荷阿公的眼神便越發恭敬。
“老人家,你們可是從北方搬來不到一兩年?”薛懷安問。
初荷的阿公略有些吃驚:“這位官爺怎麼知道的?” 初荷不等薛懷安回答,搶白道:“爺爺,他聽口音就知道了呗。
哦,這不,我叫您爺爺來着,北方人才喜歡這麼叫的。
” 阿公搖搖頭道:“當年李自成作亂、清兵南下之後,北方人移居此地的很多,光憑這個,可看不出我們才移居此地不過一兩年。
” 薛懷安一指小池裡的荷花,答道:“貴府的荷花是栽在盆子裡再放入水中的吧,從這裡能看到水中盆子的邊沿。
” 初荷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過去,隔着清淺的池水,果然看見埋在泥裡的荷花盆露出一道盆邊兒。
“如果是本地荷花,直接種在泥裡就好,但如果是名貴的品種,又是從别處用花盆移栽來的,種花人害怕荷花不适應本地土質和氣候,就往往必須先在原來的盆裡養上一兩年,等到适應了氣候再挪出盆來。
”薛懷安繼續解釋道。
阿公贊許地點點頭:“不錯不錯,再加上口音,你自然就能猜出我們剛從北方搬來一兩年。
官爺有這等眼力與推理能力,一定不是負責地方治安的錦衣衛,大約是專管刑事偵緝的吧?” “正是,不過在下剛從書院出來,被征入錦衣衛沒有多久,隻懂得些書本知識,一切實務還要從頭學起,這人體的奧妙便是其中之一。
”說罷,薛懷安把手中的人頭往前遞了遞。
初荷不由自主地又往後退了半步,面對那顆黑頭,阿公倒是依然鎮靜如常:“你手裡那麻袋漏了,這顆頭顱你這麼拿着走在外面總是不妥。
來吧,你先跟我進來,我讓兒媳找塊布給你包一包。
” 薛懷安聞言恍然大悟,捧着那顆腦袋略一施禮:“對啊,老丈說得有理,那就多謝了。
” 自從那日,薛懷安跟着阿公進了屋子,從此便成了初荷家的常客。
她阿公早年四海遊曆,跟着商船到過英國和土耳其,也随駝隊穿越沙漠,一直向西走到了意大利,故此講起當年的見聞,便會滔滔不絕。
時間長了,家人早就耳朵起繭,難得薛懷安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老人家講多久,他就能聽多久。
初時,初荷以為薛懷安是假裝有興趣,來讨好老人家,後來發現,這人即使聽到了重複的故事,仍然是目光炯炯、興趣盎然的樣子,還喜歡和阿公讨論,當真是饒有興趣的模樣。
這人啊,可真是個呆子!初荷在心底裡這樣笑他。
而薛懷安喜歡待在初荷家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初荷的爹爹。
她爹學問淵博,于數學、物理、化學及哲學都有很深的造詣,但隐居于此地不為人知,隻是間或用筆名刊發些書籍、文章,被薛懷安恭敬地稱為大隐士。
薛懷安因為家庭變故,沒能完成在書院的學業,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故而遇到如此良師,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秧苗一樣,恨不得一股腦學走初荷爹爹的全部知識。
初荷的爹爹原本也就是随便和薛懷安聊聊,然而偶然知道了他的經曆,頓時便來了興趣。
說起來,這薛懷安也算有些來頭。
他父母年輕時遊學英國,在劍橋生下薛懷安。
十歲上他的父母不幸去世,可南明的薛家人卻無法很快趕來接回已然成為孤兒的薛懷安,于是他父母的導師牛頓教授便将他接至家中撫養。
老教授在閑暇時以教導薛懷安學問為樂,雖然隻有短短三年不到,卻讓他受益良多。
“牛頓教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初荷爹的口氣裡夾雜着崇敬與好奇。
薛懷安想了想,覺得用一兩句也說不清楚,但還是嘗試着描述了一下這位被人們無比敬仰的老者:“他不做任何娛樂,不散步,不下棋,不打英國牌,常常忘記吃飯。
脾氣溫和内斂,但外人看上去可能有點呆呆的吧。
” 初荷在一邊聽了,忍不住笑着插嘴:“怪不得你是如此的脾氣,原來是幼時就沾染上了呆氣。
對吧,花兒哥哥?” “花兒哥哥”是初荷給薛懷安起的名字。
她自幼長于北方,說話“兒”音略重,語速又快,“懷安”兩個字被她連讀,念出來又加了個“兒”音做後綴,聽着便很像“花兒”。
于是,初荷幹脆就叫他“花兒哥哥”。
薛懷安被起了這樣的綽号,也不生氣,由着初荷拿自己開心。
初荷見懷安好脾氣,又幾乎每天都泡在自己家,一日三餐天天不落,就更是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欺負起這朵嬌弱的小“花兒”來。
” “但在下看來,分明覺得有一些。
” “那可真是你多心了。
你呀,真是太敏感了呢。
我爺爺說,這是潛在抑郁型氣質的外在表現,這樣的人,精神都像花兒一樣嬌嫩,一受打擊就會枯萎。
” “真的嗎?‘抑郁型氣質的外在表現’?”薛懷安把最後的這個陌生詞組又來回念了幾遍,越念越覺得很有點兒了不起的感覺,望向初荷阿公的眼神便越發恭敬。
“老人家,你們可是從北方搬來不到一兩年?”薛懷安問。
初荷的阿公略有些吃驚:“這位官爺怎麼知道的?” 初荷不等薛懷安回答,搶白道:“爺爺,他聽口音就知道了呗。
哦,這不,我叫您爺爺來着,北方人才喜歡這麼叫的。
” 阿公搖搖頭道:“當年李自成作亂、清兵南下之後,北方人移居此地的很多,光憑這個,可看不出我們才移居此地不過一兩年。
” 薛懷安一指小池裡的荷花,答道:“貴府的荷花是栽在盆子裡再放入水中的吧,從這裡能看到水中盆子的邊沿。
” 初荷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過去,隔着清淺的池水,果然看見埋在泥裡的荷花盆露出一道盆邊兒。
“如果是本地荷花,直接種在泥裡就好,但如果是名貴的品種,又是從别處用花盆移栽來的,種花人害怕荷花不适應本地土質和氣候,就往往必須先在原來的盆裡養上一兩年,等到适應了氣候再挪出盆來。
”薛懷安繼續解釋道。
阿公贊許地點點頭:“不錯不錯,再加上口音,你自然就能猜出我們剛從北方搬來一兩年。
官爺有這等眼力與推理能力,一定不是負責地方治安的錦衣衛,大約是專管刑事偵緝的吧?” “正是,不過在下剛從書院出來,被征入錦衣衛沒有多久,隻懂得些書本知識,一切實務還要從頭學起,這人體的奧妙便是其中之一。
”說罷,薛懷安把手中的人頭往前遞了遞。
初荷不由自主地又往後退了半步,面對那顆黑頭,阿公倒是依然鎮靜如常:“你手裡那麻袋漏了,這顆頭顱你這麼拿着走在外面總是不妥。
來吧,你先跟我進來,我讓兒媳找塊布給你包一包。
” 薛懷安聞言恍然大悟,捧着那顆腦袋略一施禮:“對啊,老丈說得有理,那就多謝了。
” 自從那日,薛懷安跟着阿公進了屋子,從此便成了初荷家的常客。
她阿公早年四海遊曆,跟着商船到過英國和土耳其,也随駝隊穿越沙漠,一直向西走到了意大利,故此講起當年的見聞,便會滔滔不絕。
時間長了,家人早就耳朵起繭,難得薛懷安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老人家講多久,他就能聽多久。
初時,初荷以為薛懷安是假裝有興趣,來讨好老人家,後來發現,這人即使聽到了重複的故事,仍然是目光炯炯、興趣盎然的樣子,還喜歡和阿公讨論,當真是饒有興趣的模樣。
這人啊,可真是個呆子!初荷在心底裡這樣笑他。
而薛懷安喜歡待在初荷家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初荷的爹爹。
她爹學問淵博,于數學、物理、化學及哲學都有很深的造詣,但隐居于此地不為人知,隻是間或用筆名刊發些書籍、文章,被薛懷安恭敬地稱為大隐士。
薛懷安因為家庭變故,沒能完成在書院的學業,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故而遇到如此良師,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秧苗一樣,恨不得一股腦學走初荷爹爹的全部知識。
初荷的爹爹原本也就是随便和薛懷安聊聊,然而偶然知道了他的經曆,頓時便來了興趣。
說起來,這薛懷安也算有些來頭。
他父母年輕時遊學英國,在劍橋生下薛懷安。
十歲上他的父母不幸去世,可南明的薛家人卻無法很快趕來接回已然成為孤兒的薛懷安,于是他父母的導師牛頓教授便将他接至家中撫養。
老教授在閑暇時以教導薛懷安學問為樂,雖然隻有短短三年不到,卻讓他受益良多。
“牛頓教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初荷爹的口氣裡夾雜着崇敬與好奇。
薛懷安想了想,覺得用一兩句也說不清楚,但還是嘗試着描述了一下這位被人們無比敬仰的老者:“他不做任何娛樂,不散步,不下棋,不打英國牌,常常忘記吃飯。
脾氣溫和内斂,但外人看上去可能有點呆呆的吧。
” 初荷在一邊聽了,忍不住笑着插嘴:“怪不得你是如此的脾氣,原來是幼時就沾染上了呆氣。
對吧,花兒哥哥?” “花兒哥哥”是初荷給薛懷安起的名字。
她自幼長于北方,說話“兒”音略重,語速又快,“懷安”兩個字被她連讀,念出來又加了個“兒”音做後綴,聽着便很像“花兒”。
于是,初荷幹脆就叫他“花兒哥哥”。
薛懷安被起了這樣的綽号,也不生氣,由着初荷拿自己開心。
初荷見懷安好脾氣,又幾乎每天都泡在自己家,一日三餐天天不落,就更是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欺負起這朵嬌弱的小“花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