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圖獺邪神 五、遠古祭祀

關燈
知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所以也沒人接下茬。

    沉默片刻,劉歡問道:“老法師,之前我聽人說,您被這些犯罪分子封在了泥甕中,您能仔細說說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這些天,老僧一直在閉關坐禅,兩耳不聞窗外事,這位警官說我身在甕中,此話從何說起?”老僧似乎有些不解。

     雖然我不明白這間小小的寺廟中究竟有怎樣奇怪的事情發生,但我可以肯定,羅智好想做的事情早就被義真法師提前預判得清清楚楚,否則如何解釋知客僧雕琢的泥人?而那些巫婆神漢顯然把泥人當成了義真法師,所以才會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情況。

     我無意去探究老僧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因為這一切用“神通廣大”四個字就能完全概括。

    如果說在“極樂棺材”那件事中,義真法師所展現的能力還不足以說明他身具異能,那麼今天我們再一次領略了隐藏于他體内那股不可思議的能量。

     他就像一個擁有無限異能的魔法師,雖然和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紅塵俗世中,卻不動聲色地洞悉着我們的一切,飄然而行在我們身前。

    每當我們需要幫助時,他都會及時出現,在我們眼中無論多麼巨大的危險,在他一呼一吸間就能輕易消弭于無形,以至于每當我想到他總覺得這個人不真實,就像是虛幻一般的存在。

     劉歡當然知道義真法師的名頭,見他執意不說案情,也不好繼續追問。

    他想把圖獺神像帶回局裡作為辦案證物,可走到水缸前伸頭一看,卻發現青銅所制的神像已經消失在那一缸雨水中。

     我們跟法師告辭離開了蓮心寺。

    很快,警方便根據三名巫婆的供述将羅智好抓捕歸案,經過審訊,結果和我們推測的幾乎相同。

     這件事的起因是劉大發無意中得知了若河村盛行的圖獺祭祀以求長生不死的巫術文化,而他夜總會的常客羅智好正是一個類似于秦始皇般追求長生不老的庸人,于是想坑羅智好一把的劉大發便開始布局。

    但羅智好也不是傻子,他到處托人求證這世上是否真有神鬼存世,找到我們就是因為這件事,所謂“膽子太大,找吓死”隻不過是托詞而已。

     劉大發知道馬如龍的本領,生怕一旦羅智好真的見到不幹淨的東西自己無法收場,便借口将圖獺神像賣給馬長珏,想借此了解神像是否真有驅鬼功效。

    所以劉大發很早就想好了贖回銅像的借口,當然前提是銅像确實有效。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馬長珏居然知道這尊邪神的用途,并以高價收購,意圖回頭再宰他一刀。

    他一直在暗中監視我們,當發現銅像确實具有驅鬼效能後,便上演了一出苦情戲。

    然而他壓根就沒想到自己早就成了羅智好“祭品名單”排名第一的祭品,至于為什麼會選擇他,據我們推理,羅智好的理由有三點。

     第一個是劉大發是孤家寡人,就算死了也沒幾個人會真正放在心上;第二是西南省地處我國最西邊,正好滿足東、南、西、北其中一個方向;三是劉大發來自那個巫術文化之鄉。

    所以劉大發就是“西地”最适合的祭品,至于其餘三地所“挑選的祭品”,和劉大發幾乎也都是如出一轍。

     隻是羅智好沒想到,他精心設置的一場能讓他長命百歲的絕殺局,卻被我們三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

    所以,是他親手将一幫戳穿他、破壞他計劃的人引入其中,從一開始便注定了自己的毀滅,這點和劉大發的行為完全一樣,他們其實都是親手為自己挖好了墳墓。

     就像義真法師所言:有的人欲望蔽眼,任何人都不可能将這些人救出苦海,雖然讓人感到惋惜,卻也讓觀者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看着他們往那座深不見底的地獄中跳。

     在這場由“求被人吓死”拉開序幕、由一座圖獺神像引入劇情的“自發的謀殺劇”中,一心求生的人居然不擇手段将自己變成索命的惡鬼,而願意與惡鬼做交易的人自然隻會成為他的祭品。

     燈娃采藥下山後,義真法師選了幾株野生的何首烏讓他給我們送來。

    燈娃并不知道老法師險些被害這件事,所以我們也沒有告訴他,隻是對義真法師的敬畏又多了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