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關燈
小
中
大
正在這時,劉建打來電話:“我昨天到省裡去了一趟,聽說省廳正在組織人員,準備同省紀委和省檢察院到藍江來,要聯合複查周江濤的案子。
” 劉建的電話立時引起了姚德林的警覺,姚德林拿起電話給張忠時辦公室撥了過去,鈴聲響了好一會兒沒人接。
這時,他突然間感覺信心不足,擔心這棵為他遮風擋雨的大樹,不知什麼時候會被一陣大風刮倒,甚至連根拔起。
整整一個下午姚德林不斷地撥,始終無人接聽。
直到晚上十點,他終于與張忠時通上了話。
“張書記您好,我是德林呀!”張忠時好像剛剛到家,一邊接電話一邊喊妻子把他的外衣拿走。
“是德林啊,這麼晚來電話,有急事吧?” “也沒什麼急事,下午給您辦公室去電話您一直不在,打擾您休息了。
” “還談什麼打擾,天天都這麼忙,有什麼事你說吧。
”姚德林沒覺出張忠時的态度有變化,隻是少了些寒暄。
“張書記,是這樣,聽說省委方面最近要派人來藍江檢查工作,不知有沒有這回事?也不知什麼時間來?”姚德林策略地說道。
“省委沒安排呀,你怎麼突然間問起這種事?發神經。
” “我是想了解清楚,也好提前有個準備呀,張書記。
” “如果真有這事,省委方面自然要通知你們,我也會給你打個電話。
” 張忠時的回話讓姚德林大吃一驚,他判斷出張忠時并不清楚包雲天和惠玉華的動向。
他也了解包雲天從來就沒把張忠時放在眼裡,也許是包雲天和惠玉華想先斬後奏吧!他們倆一旦聯起手來可怎麼得了。
姚德林的腦子在急速旋轉,他決定直截了當把話挑明:“張書記,不是說省紀委和省公安廳已經同省高檢商讨好了嗎,準備對周江濤的案子重新複查,這幾天就要派出人員到藍江來。
我想這麼重要的事他們一定會同省委打招呼。
”姚德林的話帶着煽動的用意。
“周江濤案子有什麼可複查的,就是複查也要得到省委的允許嘛!不可能,你們是怎麼知道的?瞎扯!聽風就是雨。
”張忠時的态度對姚德林十分有利,因為張忠時明确地表示不贊同複查。
“張書記,我原以為這項工作是您安排的,看來這件事您是真的不知道。
” “究竟是怎麼回事,你給我講清楚。
” “據藍江司法部門講,包雲天和惠玉華為複查這起案子,已經在省紀委和省公安廳内部做了安排,專案人員也配備好了。
張書記,我總擔心他們這樣一搞會産生負面影響。
另外,這起案件已經上報了中央,怎麼可以說複查就複查呢?換句話說,如果查不出眉目,這個責任由誰來負?作為省市兩級黨委又如何向群衆交待呢?我總覺得不太對勁,好像這裡面有些說道。
” “直說嘛!吞吞吐吐的,怕什麼。
”張忠時感覺到姚德林話中有話,隻是不想在他的面前把意思點透。
“張書記,我倒覺得有人是想拿周江濤的案件做幌子,真實用心是想制造點麻煩。
其實我也聽說了,關于您的事情中組部很快就要下文,我想他們的這種做法肯定有針對性,目的十分明确。
” “行啦!别說了。
”張忠時沒再聽下去,便狠狠把電話扣死。
姚德林聽到“嘟嘟嘟”的聲音,心裡一下子沒了底。
姚德林的這個電話,并沒有達到目的,卻喚醒了張忠時的某根神經。
電話中張忠時感覺出姚德林焦慮不安的情緒,留意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慌。
從對方吞吞吐吐繞來繞去的語氣中,他隐隐約約地覺察到,姚德林手裡好似拿着一張網,在逼着他往裡鑽。
張忠時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有關江都大廈是否存在着經濟問題,他曾多次質問過姚德林,雖然每一次姚德林的回答都給了他一顆定心丸,但事後他總會覺得不踏實。
今天,姚德林開始問的是省委派人去藍江檢查工作,可沒幾句便繞到周江濤這件事上。
他為什麼對周江濤的案子如此關心,緊追不舍?藍江的兩任書記在對待周江濤案子的态度上,一個是堅持複查,锲而不舍;一個是頂着不查,百般阻撓。
是誰錯了?是方明?這是張忠時最希望接受的答案;是姚德林?這是張忠時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但他已朦朦胧胧覺察到,他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似乎就要出現。
這一夜張忠時失眠了。
這幾天,葉輝思索着這樣幾件事:海川行動意外獲悉“一二·一九”案件的線索;并案偵查的謎底;華光醫院舉報公安機關的内幕。
從中聞到了一股股強烈的異味,使他對一個人産生了懷疑,這個人便是他大學時期的同窗——市公安局長史向東。
“一二·一九”案發之後,他也曾留心觀察過史向東,可一直沒發現異常動向。
隻是第一次海川行動後,因史
” 劉建的電話立時引起了姚德林的警覺,姚德林拿起電話給張忠時辦公室撥了過去,鈴聲響了好一會兒沒人接。
這時,他突然間感覺信心不足,擔心這棵為他遮風擋雨的大樹,不知什麼時候會被一陣大風刮倒,甚至連根拔起。
整整一個下午姚德林不斷地撥,始終無人接聽。
直到晚上十點,他終于與張忠時通上了話。
“張書記您好,我是德林呀!”張忠時好像剛剛到家,一邊接電話一邊喊妻子把他的外衣拿走。
“是德林啊,這麼晚來電話,有急事吧?” “也沒什麼急事,下午給您辦公室去電話您一直不在,打擾您休息了。
” “還談什麼打擾,天天都這麼忙,有什麼事你說吧。
”姚德林沒覺出張忠時的态度有變化,隻是少了些寒暄。
“張書記,是這樣,聽說省委方面最近要派人來藍江檢查工作,不知有沒有這回事?也不知什麼時間來?”姚德林策略地說道。
“省委沒安排呀,你怎麼突然間問起這種事?發神經。
” “我是想了解清楚,也好提前有個準備呀,張書記。
” “如果真有這事,省委方面自然要通知你們,我也會給你打個電話。
” 張忠時的回話讓姚德林大吃一驚,他判斷出張忠時并不清楚包雲天和惠玉華的動向。
他也了解包雲天從來就沒把張忠時放在眼裡,也許是包雲天和惠玉華想先斬後奏吧!他們倆一旦聯起手來可怎麼得了。
姚德林的腦子在急速旋轉,他決定直截了當把話挑明:“張書記,不是說省紀委和省公安廳已經同省高檢商讨好了嗎,準備對周江濤的案子重新複查,這幾天就要派出人員到藍江來。
我想這麼重要的事他們一定會同省委打招呼。
”姚德林的話帶着煽動的用意。
“周江濤案子有什麼可複查的,就是複查也要得到省委的允許嘛!不可能,你們是怎麼知道的?瞎扯!聽風就是雨。
”張忠時的态度對姚德林十分有利,因為張忠時明确地表示不贊同複查。
“張書記,我原以為這項工作是您安排的,看來這件事您是真的不知道。
” “究竟是怎麼回事,你給我講清楚。
” “據藍江司法部門講,包雲天和惠玉華為複查這起案子,已經在省紀委和省公安廳内部做了安排,專案人員也配備好了。
張書記,我總擔心他們這樣一搞會産生負面影響。
另外,這起案件已經上報了中央,怎麼可以說複查就複查呢?換句話說,如果查不出眉目,這個責任由誰來負?作為省市兩級黨委又如何向群衆交待呢?我總覺得不太對勁,好像這裡面有些說道。
” “直說嘛!吞吞吐吐的,怕什麼。
”張忠時感覺到姚德林話中有話,隻是不想在他的面前把意思點透。
“張書記,我倒覺得有人是想拿周江濤的案件做幌子,真實用心是想制造點麻煩。
其實我也聽說了,關于您的事情中組部很快就要下文,我想他們的這種做法肯定有針對性,目的十分明确。
” “行啦!别說了。
”張忠時沒再聽下去,便狠狠把電話扣死。
姚德林聽到“嘟嘟嘟”的聲音,心裡一下子沒了底。
姚德林的這個電話,并沒有達到目的,卻喚醒了張忠時的某根神經。
電話中張忠時感覺出姚德林焦慮不安的情緒,留意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慌。
從對方吞吞吐吐繞來繞去的語氣中,他隐隐約約地覺察到,姚德林手裡好似拿着一張網,在逼着他往裡鑽。
張忠時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有關江都大廈是否存在着經濟問題,他曾多次質問過姚德林,雖然每一次姚德林的回答都給了他一顆定心丸,但事後他總會覺得不踏實。
今天,姚德林開始問的是省委派人去藍江檢查工作,可沒幾句便繞到周江濤這件事上。
他為什麼對周江濤的案子如此關心,緊追不舍?藍江的兩任書記在對待周江濤案子的态度上,一個是堅持複查,锲而不舍;一個是頂着不查,百般阻撓。
是誰錯了?是方明?這是張忠時最希望接受的答案;是姚德林?這是張忠時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但他已朦朦胧胧覺察到,他最不想看到的結果似乎就要出現。
這一夜張忠時失眠了。
這幾天,葉輝思索着這樣幾件事:海川行動意外獲悉“一二·一九”案件的線索;并案偵查的謎底;華光醫院舉報公安機關的内幕。
從中聞到了一股股強烈的異味,使他對一個人産生了懷疑,這個人便是他大學時期的同窗——市公安局長史向東。
“一二·一九”案發之後,他也曾留心觀察過史向東,可一直沒發現異常動向。
隻是第一次海川行動後,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