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關燈
,我在這裡。

    ”葉輝站在人群外面回應道,快步趕到汪道義跟前。

     “你準備一下跟車到陽江,那裡你熟,呆上幾天陪陪方書記。

    ”汪道義又轉過身對姚德林說,“我也随方書記一起走,這次去怕是要呆上幾天,家裡的工作就有勞你費心了。

    ” “代表市委送送方書記!你想得很周到。

    ”姚德林連忙敷衍道。

     車隊離開了市委大院,離開了送行的人群,冒着蒙蒙的細雨向陽江駛去。

    方明懷着對藍江深深的依戀,匆匆地離開了這塊寄托着他無限希望,給他帶來諸多煩惱的都市,奔向了人生另一個旅途。

    望着車窗外淅淅瀝瀝的雨霧,方明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車隊走出了好遠,方明突然對汪道義說:“汪老,省委責成藍江給中紀委打的那個報告,一定要等到專案工作有了結果再行文。

    我走後,這件事全靠您啦!汪老,千萬記住,藍江的事情不到水落石出的時候,這個報告決不能打。

    ” 方明指的是,前段時間張忠時指示藍江市委半個月内完成對藍江的調查,向中紀委呈送一個調查報告。

    這件事從張忠時向方明交辦之日起到現在,整整過了一個半月,方明足足頂了四十五天,沒有向張忠時妥協,沒有去落實他的旨意。

    其間,專案工作一刻也沒停,但報告一直沒行文。

    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省市兩級黨委承擔的政治風險,消化掉了黨内一起欺上瞞下的行為,為中紀委查處藍江問題準備了條件。

     “放心好了,這件事的分量我清楚,我汪道義決不會讓這種欺上瞞下的行為得逞!” “可是我擔心下一步姚德林首先考慮的就是這個報告,我認為他一定要打。

    ”方明提醒道。

     “方書記,他要是敢這麼做,那就别怪我不客氣喽!我會去北京,直接向中紀委反映。

    ” 方明一聲不響,汪道義同他想到了一起。

    這是萬不得已的一步,是必須要考慮的一步。

     方明走後,藍江專案工作沒了聲息,使人感覺到随着方明的離開,對周江濤案件的調查就此停止,藍江的問題也煙消雲散,一場征戰結束了,一切都恢複了平靜。

     姚德林自任藍江市委書記後,連續召開了幾次會議。

    姚德林憑借着手中的權力,操縱市委組織部和市委常委會,對藍江的幹部大肆進行調整更換,以政法系統為重點,向黨政機關安插親信。

     由于遭到了汪道義和其他領導幹部的堅決抵制,姚德林的計劃隻進行到三分之一便再也無法繼續。

    藍江的幹部隊伍避免了一場浩劫,同時也使方明在任時搞的基礎建設得到了保護,保護了專案組的主要人員。

     後來的事實證明,汪道義為解決藍江的問題作出了曆史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