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天晚上,李冬明一夜沒有睡覺。
從竹山垭村回到鄉政府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半了。
他強忍着心裡的悲痛,敲開鄉郵所的門,給農村老家親哥發了一封電報。
晚上的電報是農村哥哥打來的,他的老母親去世了。
五天前,他在農村的哥哥就發了電報來說母親病危,要他火速趕回去。
他沒有回去,隻叫愛人寄回去五百塊錢。
沒料到才過幾天,母親卻去世了。
可這個時候,自己更抽不脫身回去了,隻有請求母親在天之靈原諒他這個不孝兒。
打完電報回到鄉政府,剛剛躺下,金所長卻來了。
金所長向他說了鄧啟放、全金來和另外兩個被弄到鄉政府來的農民,在鄉政府吵鬧着要退集資款的事。
還說顧家富帶着人殺了全安家的兩隻母山羊,全安心疼得不行。
顧家富還當着大家的面說是他主管修大橋的後勤工作,“我下午還到茅山沖村去了一趟,是張支書要我去的。
那裡的群衆圍攻鄭書記,還罵了她很多難聽的髒話。
李書記,苦藤河鄉的情況有些特殊,你要注意一下群衆的思想情緒,還要注意那些對鄉政府領導意見特别大的人的動态,他們在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小動作,千萬不能出現不安定因素。
這可是我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關系到一票否決權啊。
真要出了什麼事情,對你的影響就大了。
” 李冬明生氣地說:“誰決定他顧主任分管修橋的後勤工作了?他自己在外面唱什麼,還沒有定下來的嘛。
”李冬明真的有些擔心起來了。
他想和顧鄉長通通氣,交換一下意見,看看怎樣才能向群衆做好解釋工作,把群衆的情緒穩定下來。
修橋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後面的工作更多,更複雜,困難也更大。
可是,他敲了很久的門,裡面也沒有響動。
李冬明就想起外面一些人的議論,就不再敲門,心想顧鄉長隻怕是真的和那個嚴卉有一腳。
他剛剛回到自己的房間,嚴卉這時慌慌張張地跑來,對李冬明道:“連山鎮醫院打電話來說,顧鄉長正在住醫院,病情十分危險,要立即動手術,鄉政府要去一個領導,不然他們不敢開刀。
” 李冬明不由一驚,問是什麼病,“這幾天他不是好好的麼?” 嚴卉說:“縣橋梁施工隊張經理來了,他陪張經理在連山酒家喝酒,酒喝多了,胃穿孔,引起大出血。
” 李冬明聽她這麼說,眉頭就皺成了兩個疙瘩。
不過,他還是去了醫院。
過河的時候耽誤了一個多小時。
先是去叫渡船的老人。
老人見是李書記,又不敢渡了,說自己年老了,眼睛不行,身體也不行了,夜裡渡船怕出危險。
苦藤河有幾次都是晚上渡船時翻船淹死的人。
老人又把自己的兒子叫起來,兩父子好不容易将李書記送過河去。
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三點多鐘了。
顧家好的手術還沒有做,他的婆娘坐在床頭急得直哭,顧家富則站在一旁看着醫生們手忙腳亂地忙碌。
顧家好臉面蠟黃,嘴角插着一根乳白色的橡皮管子。
醫生說是要把胃裡的穢物清洗幹淨才能開刀。
顧家好神志還清醒,隻是說話不方便,從喉嚨裡發出咕咕的聲音。
李冬明怎麼也弄不明白他說的什麼,勸了他幾句,就交待醫生要全力以赴地搶救,不能有半點疏忽。
醫院負責人說:“按正常情況,是要先交足手術費我們才能開刀做手術的。
不過,顧鄉長住醫院,我們也放心,請李書記簽個字,明天讓你們會計送一萬塊錢來。
” 李冬明盯着那張住院開刀的單子,半天沒有下筆。
他心裡直叫苦,鄉政府窮得叮當響,這一萬塊錢從哪裡來。
院長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說:“我們已經給顧鄉長輸了兩瓶血,開刀之後還要輸血。
給他用的都是上好的藥,住的也是特護病房。
這個樣子,十天半月是不能出院的,一萬塊錢到時候能走人就不錯了。
” 顧家富看見李冬明一副猶豫的樣子,吵着說:“我哥的生命危在旦夕,李書記你還在心疼錢呀。
” 李冬明想了一陣才咬咬牙說:“隻有先從大家修橋集資款中拿一萬塊錢墊着,鄉政府哪有錢。
”李冬明從連山鎮醫院回到鄉政府的時候,天已經麻麻亮了。
他隻覺得頭昏腦漲,全身發軟,想躺一會兒,吃過早飯再去竹山垭村,然後和張大中他們一塊到茅山沖村去協助一下鄭書記。
根據反饋到他這裡的信息看,鄭秋菊在茅山沖村已經沒有任何辦法把修橋集資款收上來了。
李冬明還真不知道鄭秋菊的群衆基礎會這麼差,在群衆中的威信會這麼低。
李冬明剛躺下不久,迷糊中突然聽見外面傳來了吵鬧聲。
他打開
從竹山垭村回到鄉政府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半了。
他強忍着心裡的悲痛,敲開鄉郵所的門,給農村老家親哥發了一封電報。
晚上的電報是農村哥哥打來的,他的老母親去世了。
五天前,他在農村的哥哥就發了電報來說母親病危,要他火速趕回去。
他沒有回去,隻叫愛人寄回去五百塊錢。
沒料到才過幾天,母親卻去世了。
可這個時候,自己更抽不脫身回去了,隻有請求母親在天之靈原諒他這個不孝兒。
打完電報回到鄉政府,剛剛躺下,金所長卻來了。
金所長向他說了鄧啟放、全金來和另外兩個被弄到鄉政府來的農民,在鄉政府吵鬧着要退集資款的事。
還說顧家富帶着人殺了全安家的兩隻母山羊,全安心疼得不行。
顧家富還當着大家的面說是他主管修大橋的後勤工作,“我下午還到茅山沖村去了一趟,是張支書要我去的。
那裡的群衆圍攻鄭書記,還罵了她很多難聽的髒話。
李書記,苦藤河鄉的情況有些特殊,你要注意一下群衆的思想情緒,還要注意那些對鄉政府領導意見特别大的人的動态,他們在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小動作,千萬不能出現不安定因素。
這可是我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關系到一票否決權啊。
真要出了什麼事情,對你的影響就大了。
” 李冬明生氣地說:“誰決定他顧主任分管修橋的後勤工作了?他自己在外面唱什麼,還沒有定下來的嘛。
”李冬明真的有些擔心起來了。
他想和顧鄉長通通氣,交換一下意見,看看怎樣才能向群衆做好解釋工作,把群衆的情緒穩定下來。
修橋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後面的工作更多,更複雜,困難也更大。
可是,他敲了很久的門,裡面也沒有響動。
李冬明就想起外面一些人的議論,就不再敲門,心想顧鄉長隻怕是真的和那個嚴卉有一腳。
他剛剛回到自己的房間,嚴卉這時慌慌張張地跑來,對李冬明道:“連山鎮醫院打電話來說,顧鄉長正在住醫院,病情十分危險,要立即動手術,鄉政府要去一個領導,不然他們不敢開刀。
” 李冬明不由一驚,問是什麼病,“這幾天他不是好好的麼?” 嚴卉說:“縣橋梁施工隊張經理來了,他陪張經理在連山酒家喝酒,酒喝多了,胃穿孔,引起大出血。
” 李冬明聽她這麼說,眉頭就皺成了兩個疙瘩。
不過,他還是去了醫院。
過河的時候耽誤了一個多小時。
先是去叫渡船的老人。
老人見是李書記,又不敢渡了,說自己年老了,眼睛不行,身體也不行了,夜裡渡船怕出危險。
苦藤河有幾次都是晚上渡船時翻船淹死的人。
老人又把自己的兒子叫起來,兩父子好不容易将李書記送過河去。
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三點多鐘了。
顧家好的手術還沒有做,他的婆娘坐在床頭急得直哭,顧家富則站在一旁看着醫生們手忙腳亂地忙碌。
顧家好臉面蠟黃,嘴角插着一根乳白色的橡皮管子。
醫生說是要把胃裡的穢物清洗幹淨才能開刀。
顧家好神志還清醒,隻是說話不方便,從喉嚨裡發出咕咕的聲音。
李冬明怎麼也弄不明白他說的什麼,勸了他幾句,就交待醫生要全力以赴地搶救,不能有半點疏忽。
醫院負責人說:“按正常情況,是要先交足手術費我們才能開刀做手術的。
不過,顧鄉長住醫院,我們也放心,請李書記簽個字,明天讓你們會計送一萬塊錢來。
” 李冬明盯着那張住院開刀的單子,半天沒有下筆。
他心裡直叫苦,鄉政府窮得叮當響,這一萬塊錢從哪裡來。
院長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說:“我們已經給顧鄉長輸了兩瓶血,開刀之後還要輸血。
給他用的都是上好的藥,住的也是特護病房。
這個樣子,十天半月是不能出院的,一萬塊錢到時候能走人就不錯了。
” 顧家富看見李冬明一副猶豫的樣子,吵着說:“我哥的生命危在旦夕,李書記你還在心疼錢呀。
” 李冬明想了一陣才咬咬牙說:“隻有先從大家修橋集資款中拿一萬塊錢墊着,鄉政府哪有錢。
”李冬明從連山鎮醫院回到鄉政府的時候,天已經麻麻亮了。
他隻覺得頭昏腦漲,全身發軟,想躺一會兒,吃過早飯再去竹山垭村,然後和張大中他們一塊到茅山沖村去協助一下鄭書記。
根據反饋到他這裡的信息看,鄭秋菊在茅山沖村已經沒有任何辦法把修橋集資款收上來了。
李冬明還真不知道鄭秋菊的群衆基礎會這麼差,在群衆中的威信會這麼低。
李冬明剛躺下不久,迷糊中突然聽見外面傳來了吵鬧聲。
他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