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連着接到三個電話,一個是趙書記的,一個是常縣長的,一個是丁副縣長的。
說的是同一件事,縣裡已經做出決定,給我們一百萬,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水泥大橋。
修橋的好處我就不說了,今天縣裡終于咬着牙勒緊褲帶給我們一百萬,我們自己也得咬着牙,勒緊褲帶再籌集一些錢,這座水泥大橋才修得起來。
這是一件事。
再一件事,什麼時候開工修大橋,今天要定下來。
我的意思是不能拖,時間越早越好。
趙書記的态度很明确,給我們一年時間,一定要把大橋修好。
” 李冬明的話沒說完,幾個黨委成員就議論開了,說真沒有想到縣裡這次會給一百萬,上次才給三十萬。
都抱怨說我們在苦藤河鄉工作真窩囊,因為一個窮字,走哪裡頭都擡不起來,縣裡撥了錢,那就修吧。
李冬明問:“再從老百姓那裡集資多少錢?” 說到從農民手中弄集資款,大家就像吃了封喉藥,一下都閉住嘴成啞巴了,一雙雙眼睛不約而同地瞅着顧家好。
顧家好有些沒好氣地說:“我看集資的問題就不用說了吧。
苦藤河鄉不是别的鄉,農民飯都吃不飽,從他們身上怎麼弄得到錢。
縣裡給一百萬,我們全都用在修橋上面,能修多大的橋就修多大的橋。
縣裡知道苦藤河鄉的情況,不會責怪我們将橋修小了,修窄了,上面跑不得大貨車。
老百姓隻要有座橋解決他們的過河問題,也就滿足了,謝天謝地了。
要是把場面鋪得過大,一百萬用完了,集資款又收不上來,怎麼收場嘛。
” 李冬明沒有将趙書記和常縣長的意見說給大家聽。
從顧鄉長的話中,他知道丁副縣長已經将自己的意見對他說了。
于是,李冬明說:“大家都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是一件關系到苦藤河鄉六千多老百姓能不能迅速脫貧緻富奔小康的大事,我們不能草草地就決定下來。
” 李冬明的話沒說完,鄉黨委副書記鄭秋菊和副鄉長吳生平就都搶着發了言,他們像是約好了似的,一緻反對從農民手中弄集資款。
說顧鄉長的意見是正确的,還是要從實際出發,有多大的裆,就縫多大的褲,千萬不能好大喜功,隻圖個人的政績,誤了苦藤河鄉老百姓的大事。
隻有鄉紀檢委員何奔同意李冬明的意見,他說:“‘三個代表’中有一條,我們共産黨是代表廣大人民群衆最根本利益的。
上面也一再地要求我們要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什麼是實事,什麼是好事?我認為就是讓人民群衆從中得到最大的好處的事。
我們不能在苦藤河上修一座能過河的小橋就算交了差,了了事。
從小處說,我們要為苦藤河鄉日後的發展着想,為苦藤河鄉的老百姓今後能過上好日子着想。
從大處看,也要适應西部大開發的大形勢啊。
不要今天剛剛把橋修好,又覺得不行了,明天又花錢修大橋,那樣浪費就大了。
現在讓大家咬咬牙,集一部分資上來,将橋修寬一些,修牢實一些,是很正确的主張。
我同意李書記的意見。
” 李冬明說:“我來苦藤河鄉的時候,就去縣交通局咨詢過,他們說四年前已經給苦藤河水泥大橋設計過一張圖紙。
是作雙車道設計的,全長二百米。
中間兩個大拱,兩邊兩個小拱。
修橋的地點也選好了,就在河碼頭上面那段狹窄的河灘上。
我們是不是按那張圖紙辦,作四百萬資金的預算。
” 顧家好冷冷道:“那都是老皇曆了。
今天的四百萬能修好那麼一座水泥大橋?”顧家好發牢騷說,“我還想在苦藤河上修一座能并排跑四輛大貨車的水泥大橋呢,這現實麼?你們到老百姓家裡去看看吧,看看有幾家一次能拿得出兩千三千集資款?我說,辦任何事情都不能意氣用事,要從苦藤河鄉的實際出發,要考慮到群衆的實際困難。
帶有任何個人的私心雜念都是不行的,都會帶來難以收拾的後果。
” 何奔說:“我們不一定把這麼多錢全部往老百姓身上壓,我們可以以工換錢。
比如石灰可以自己燒,河沙可以自己篩,大橋兩邊的保坎也可以自己砌。
還有很多的小工我們自己都可以做。
這些我們四年前就規劃過的,可以節約幾十萬元的資金。
”何奔頓了頓,“那年,我們也搞過一次集資,如果那次咬咬牙,說不定大橋早就修好了。
” 顧家好聽何奔這麼說,那張四方臉立馬就闆了起來,一副十分生氣的樣子,正要說什麼,李冬明卻将話接了過去:“做任何事情,靠的是決心,是精神。
隻要人心齊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的老家在農村,我那時才幾歲,就親眼看見我的父
說的是同一件事,縣裡已經做出決定,給我們一百萬,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水泥大橋。
修橋的好處我就不說了,今天縣裡終于咬着牙勒緊褲帶給我們一百萬,我們自己也得咬着牙,勒緊褲帶再籌集一些錢,這座水泥大橋才修得起來。
這是一件事。
再一件事,什麼時候開工修大橋,今天要定下來。
我的意思是不能拖,時間越早越好。
趙書記的态度很明确,給我們一年時間,一定要把大橋修好。
” 李冬明的話沒說完,幾個黨委成員就議論開了,說真沒有想到縣裡這次會給一百萬,上次才給三十萬。
都抱怨說我們在苦藤河鄉工作真窩囊,因為一個窮字,走哪裡頭都擡不起來,縣裡撥了錢,那就修吧。
李冬明問:“再從老百姓那裡集資多少錢?” 說到從農民手中弄集資款,大家就像吃了封喉藥,一下都閉住嘴成啞巴了,一雙雙眼睛不約而同地瞅着顧家好。
顧家好有些沒好氣地說:“我看集資的問題就不用說了吧。
苦藤河鄉不是别的鄉,農民飯都吃不飽,從他們身上怎麼弄得到錢。
縣裡給一百萬,我們全都用在修橋上面,能修多大的橋就修多大的橋。
縣裡知道苦藤河鄉的情況,不會責怪我們将橋修小了,修窄了,上面跑不得大貨車。
老百姓隻要有座橋解決他們的過河問題,也就滿足了,謝天謝地了。
要是把場面鋪得過大,一百萬用完了,集資款又收不上來,怎麼收場嘛。
” 李冬明沒有将趙書記和常縣長的意見說給大家聽。
從顧鄉長的話中,他知道丁副縣長已經将自己的意見對他說了。
于是,李冬明說:“大家都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是一件關系到苦藤河鄉六千多老百姓能不能迅速脫貧緻富奔小康的大事,我們不能草草地就決定下來。
” 李冬明的話沒說完,鄉黨委副書記鄭秋菊和副鄉長吳生平就都搶着發了言,他們像是約好了似的,一緻反對從農民手中弄集資款。
說顧鄉長的意見是正确的,還是要從實際出發,有多大的裆,就縫多大的褲,千萬不能好大喜功,隻圖個人的政績,誤了苦藤河鄉老百姓的大事。
隻有鄉紀檢委員何奔同意李冬明的意見,他說:“‘三個代表’中有一條,我們共産黨是代表廣大人民群衆最根本利益的。
上面也一再地要求我們要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什麼是實事,什麼是好事?我認為就是讓人民群衆從中得到最大的好處的事。
我們不能在苦藤河上修一座能過河的小橋就算交了差,了了事。
從小處說,我們要為苦藤河鄉日後的發展着想,為苦藤河鄉的老百姓今後能過上好日子着想。
從大處看,也要适應西部大開發的大形勢啊。
不要今天剛剛把橋修好,又覺得不行了,明天又花錢修大橋,那樣浪費就大了。
現在讓大家咬咬牙,集一部分資上來,将橋修寬一些,修牢實一些,是很正确的主張。
我同意李書記的意見。
” 李冬明說:“我來苦藤河鄉的時候,就去縣交通局咨詢過,他們說四年前已經給苦藤河水泥大橋設計過一張圖紙。
是作雙車道設計的,全長二百米。
中間兩個大拱,兩邊兩個小拱。
修橋的地點也選好了,就在河碼頭上面那段狹窄的河灘上。
我們是不是按那張圖紙辦,作四百萬資金的預算。
” 顧家好冷冷道:“那都是老皇曆了。
今天的四百萬能修好那麼一座水泥大橋?”顧家好發牢騷說,“我還想在苦藤河上修一座能并排跑四輛大貨車的水泥大橋呢,這現實麼?你們到老百姓家裡去看看吧,看看有幾家一次能拿得出兩千三千集資款?我說,辦任何事情都不能意氣用事,要從苦藤河鄉的實際出發,要考慮到群衆的實際困難。
帶有任何個人的私心雜念都是不行的,都會帶來難以收拾的後果。
” 何奔說:“我們不一定把這麼多錢全部往老百姓身上壓,我們可以以工換錢。
比如石灰可以自己燒,河沙可以自己篩,大橋兩邊的保坎也可以自己砌。
還有很多的小工我們自己都可以做。
這些我們四年前就規劃過的,可以節約幾十萬元的資金。
”何奔頓了頓,“那年,我們也搞過一次集資,如果那次咬咬牙,說不定大橋早就修好了。
” 顧家好聽何奔這麼說,那張四方臉立馬就闆了起來,一副十分生氣的樣子,正要說什麼,李冬明卻将話接了過去:“做任何事情,靠的是決心,是精神。
隻要人心齊了,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我的老家在農村,我那時才幾歲,就親眼看見我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