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張副院長

關燈
文字——”胡寶亮更是興奮不已,學着毛老人家當年的那個氣慨,左手叉着腰,右手指向前方大地,吟道:“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那蔣力義感覺無詩可頌,又想湊這個風雅,就勉強說了一句:“今日紅纓在手,何日縛住蒼龍?”張渝和胡寶亮兩人聽了皆微笑不已。

     胡寶亮面對眼前良辰美景,沉吟着想念起一個人來。

    他能有今天這樣成功的地位,都是拜他所賜,這個人的出現是他一生的轉折點,改變了他的一生的命運。

    胡寶亮打心眼裡感謝他,尊敬他,愛戴他,甚至私下裡把他當作自己的老師和父親一般。

     這個人就是中州市市委書記張萬林。

    胡寶亮一直想方設法想向老領導表示什麼,無奈張萬林是個老頑固,他的一點小小饋贈,都要惹來他的怒罵,弄得自己灰頭土臉,他倒是和師母說得攏一些。

    但是,盡管張萬林鐵面無私,滴水不漏,胡寶亮仍然沒減絲毫恭敬,他仍是念着要感謝張萬林的恩情。

     三人中,胡寶亮和蔣力義想到的都是與房地産開發有關的事,他們關心的隻是眼前的财富;隻有張渝的感受最純真,他像是回到了大學時代,心中感受到了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奇妙,想到眼前的良辰美景不久就會煙消雲散,不免憐惜。

     三個人連續走過了一大段山路,身體漸感疲累。

    太陽也悄悄的落下了坡頭。

     張渝他們三人走的這條路,是名副其實的山路。

    稱它為山路,是因為這些路是随着連綿不斷的山嶺走勢自然修成,有的平坦,有的凹凸不平,有的石坎落腳處還很陡峭,極不好走。

    雨天路滑,更是難行。

    這裡的各村落間還沒修通公路,居住這兒的人世代都在這樣的山路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張渝他們沿着來時的路往回走。

    蔣力義視力好,竟看到遠處有一家農家樂,他大聲吆喝起來,“看那兒,農家樂!”聲音鑽進四周叢林裡,倏忽不見了,引來附近人家豢養的幾隻土狗跟着狂吠了幾聲,“汪汪!”蔣力義的發現,激起了三人饑腸辘辘的感覺,都恨不得立馬趕到農家樂去美美飽餐一頓。

     農村有句俗語“隔山能叫人,走攏天已黑”。

    這話是說,山裡看起來很近的地方,實際卻遠着呢!張渝他們眼見着農家樂不遠,走到跟前天真的就黑下來了。

     三人疲憊不堪的走進農家樂的園子,還沒來得及坐下,一股子青菜香就沒來由的鑽進了鼻孔,把肚裡的饞蟲惹了出來。

     一個約莫三十多歲的青壯漢子,熱情地招呼他們:“請問你們三位是在這兒吃呢,還是要住宿?”蔣力義說:“我們肚子餓了,吃了再說。

    ”漢子就解釋說,“現在天色已晚,客人們都吃得差不多了,菜也沒剩多少。

    今晚你們就将就點吃哦。

    ” 張渝等人已是腹中空空,又累又餓,哪裡顧得了這許多。

    胡寶亮隻說:“老闆,有好菜盡管上來。

    ” 漢子見這三人雖是疲憊困頓,氣度仍是非凡,估計可能是來開會誤了點的領導,就小心地說:“好呐,三位休息片刻,菜一會就來!”然後進去張羅去了。

     蔣力義随後跟着漢子進了廚房,遞給漢子一支“中華”,他這是打前站的,生怕老闆慢怠了他們。

    蔣力義以前到這兒來吃過兩回,知道這漢子的手藝确實不錯。

     他對老闆說道:“兄弟,菜還是弄得豐富些喲,我們三個是到這兒搞開發調查的,今天因為工作晚了點,所以來遲了。

    那邊的兩位都是重要的客人,專門來你這兒品嘗你的特色菜的。

    ” “要得!我親自再做幾個菜。

    ”漢子爽快的答應了。

     不大一會兒,一位淳樸的農婦端上了幾道農家特色菜,有野芹菜、厥箕尖、石榴花,還有些叫不出名來的菜。

    這菜絕,看起來不大好看,吃起來卻爽口。

     蔣力義在旁介紹着說:“二位吃哦,這些菜在城裡是吃不到的,隻有在這種鄉下才可以采摘到。

    并且呀,我吃過這附近的幾家味道,隻有這家主人烹調出來的最香。

    ” 隔會兒上的葷菜乍看上去也一般,有回鍋肉、老臘肉、豬蹄湯,味道卻純正得很,比家裡做的不知香了多少倍。

     張渝等三人平時也很少吃到農家的東西,再加上先前的饑餓,很快把碗吃得個底朝天。

    漢子又準備為他們加上些菜,被胡寶亮止住了,說:“老闆,我們已經吃飽了,不必再加,再加就浪費了嘛。

    ”張渝也說,“不要再加了。

    ” 胡寶亮這時突然想起喝點酒來,張渝就勸他。

     “時間已晚了,等會還要開車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