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關燈
小
中
大
純,居然沒有發現這好東西,好刺激。
晚上熬了通宵後,白天回到家扳倒床就睡,直睡到中午,有時下午還要去補個場。
張渝對宋春玲熬通宵十分反感,因為宋春玲隻顧着自己玩樂,忽略了張渝和孩子的存在。
張渝經常早晨醒來,一摸枕邊沒有人,就知道宋春玲還在外面砌長城,無奈隻好叫醒女兒,幫她穿好衣服,簡單弄點吃的和女兒一塊兒吃了,然後送女兒上幼兒園。
張渝一個大男人做這事十分吃力,感覺早上時間緊得要命,從女兒起床一直到送去學校的整個過程做完,緊張得就像是出兵打仗似的,還沒正式去上班,整個人已經筋疲力盡得隻想休息了。
以前這些瑣事都是張渝和宋春玲互相配合着做的,誰有空誰就去做,倒也覺得時間充裕;現在落到張渝一個大男人頭上單獨去做,難免就會弄得手忙腳亂的;而且張渝還要精确計算好時間,不許偷懶,否則上班就會遲到。
還好幼兒園中午安排了午餐,不必接女兒回來,不然非累死人不可。
張渝慶幸現在幼兒園的管理水平提高了,連這些枝末細節都為家長們考慮到了。
因此,張渝多次和宋春玲提出抗議,宋春玲隻當沒聽見,依舊我行我素。
這樣的日子大約過了半年多。
朱援朝院長找張渝談話後,張渝與宋春玲的關系不見一點好轉。
張渝就像是上足了發條的鬧鐘,每日不停的旋轉忙碌。
宋春玲卻變了個人似的,她逐漸變得好打扮起來,她的頭發被染的黃黃的,有時變成波浪,有時拉得極直,隔幾天又變換着不同花樣,頭發想是極痛苦的,越見稀少;連指甲也不放過,上面的顔色和形狀不斷地推陳出新;嘴唇上已看不見原來的顔色,淨塗抹着殷紅的唇膏。
宋春玲偶爾回來,張渝看見吓了一大跳,差點沒認出人來,還以為這女人走錯了門。
宋春玲直罵他,“神經病!連自己的老婆都認不出來了!” 這天傍晚,樓下好心的吳老太上來提醒張渝說,“小張啊,我給你說件事,這事你知道就行了,可千萬别對人說是我說的啊。
”說完又探頭探腦左右瞧瞧,似乎生怕别人知道了這天大的機密從她嘴裡洩漏出來。
張渝很是詫異,不知道這老太究竟想說些什麼,就說:“吳婆婆,你放心,我不會對别人說。
她不在家,有事你說吧。
” 吳老太得到張渝的保證,才說:“你們家春玲呀,最近老是和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在一起打牌,有時兩個人晚上沒打牌,她也和那個男人一道走了,這事你應該清楚吧?”完了又好心補充道:“小張你可要多點心眼哦。
” 張渝聽了老太善意提醒,一時語塞,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隔了好一會才尴尬的說道:“好,謝謝吳婆婆的關心,這事我知道了。
” “記住哦,别說是我說的啊。
”吳老太又叮囑了一道才走。
“啊,知道了,您老慢走。
”張渝送走了吳老太,心裡就開始狐疑起來。
老太的好心裡隐藏着極深的秘密,這本是涉及個人的隐私之類的事,對外人是不足言道的,但往往外面的人全都知道了事情的整個始末,卻惟獨裡面的人不知情,猶被欺瞞着過着快樂的生活。
那宋春玲和外面的男人通宵會到那兒去呢?這也是個傻子都能回答的問題。
于是張渝就有些坐不住了,這個關乎婚姻存亡的大問題,一旦被他發現真相就決定了他和宋春玲的婚姻走到盡頭。
所幸一切還在懷疑階段,張渝也不全信樓下老太的話,他習慣了拿證據來證明事實的思維模式。
他隻是覺得羞愧難當,堂堂一個法官卻征服不了妻子的心,挽回不了她離去的腳步。
從前張渝是從不下樓看宋春玲打牌的,他總是很放心地讓她去玩。
張渝倒是下樓接過宋春玲回家,那都是宋春玲開始學打牌時的事情,她怕深夜回家不安全,打電話讓他下去接。
張渝即使睡着了還得去接,但就要發點牢騷,勸她不要玩這麼玩,影響大家休息。
宋春玲聽了就不高興,索性以後不讓他接,幹脆玩通宵麻将。
現在,張渝晚上得主動去找宋春玲了,這也是他無可奈何才幹的事。
張渝為自己的行為找了個極佳的理由,治病救人,懲前毖後。
有了充足的理由,行動的時候才覺得理直氣壯,不會畏首畏尾的,政府通常也把這一條件列為行動的指南,張渝并不代表任何一級政府,卻可以理直氣壯行使丈夫的職權。
到了子夜時分,張渝蹑手蹑腳進去看了孩子吟秋睡得正香,園園的臉蛋紅撲撲的讓人心疼,他把除了孩子房間的其他房間的燈打開,然後輕輕掩上房門,下了樓。
張渝出門之後才發覺衣衫單薄,天已經很涼了,深秋的白與晝的溫差極大,一陣夜風吹過,隻覺得身子瑟瑟發抖。
他猶豫了一下,想回去加點衣服,又擔心開門的聲音驚醒吟秋,就放棄了。
張渝他們住的樓下開有四、五家茶館,稱為茶館,其實是麻将館的别稱,茶館聽起來悅耳一些。
來這兒的人大部分都是打牌賭博的,正經喝茶的幾乎沒有,因此叫它賭館也不為過,但人都是愛面子的,沒人說自己到賭館打牌去,隻說到茶館娛樂去,茶館牆上照例張貼着‘嚴禁賭博,高尚娛樂’的字樣。
當然,既稱為茶館,茶水自是免不了有的,這茶館老闆為着生活營生還真是煞費苦心的。
茶館老闆為了留住常客來玩,甚至自掏腰包為客人們準備了豐富的一日三餐,正餐三葷兩素一菜湯,據說飯菜質量很不錯,客人還可以點菜,隻要提前給老闆吱一聲就行了,而且這兒還可以給客人提供其他各種方便,睡覺也行。
其實這些賭客并非個個有錢,場場必勝,總是有運氣不好的時候,他們中有赢了的,往往那幾天對錢沒有了質的感覺,花錢如流水一樣快,從沒想到過缺錢時的窘迫;輸了錢的人,則咒罵着時運不好,躊躇着下次翻本;實在輸光了錢的,就在老闆那兒賴着蹭幾天飯吃,最後挨了白眼走人。
茶館老闆和參加娛樂的人最怕兩種人:第一種人就是條子,大家都知道這是對警察的另一種稱呼。
條子一來,立即圍住茶館,大喝一聲:“人動錢不動!”所有的人,站着的,坐着的,腿全都在發抖。
條子不單把桌上的,錢包裡的錢全都沒收了,有時還得關上你一兩天,罰了款才出來。
沒工作的人被逮住了大不了丢丢面子,有工作單位的人卻怕,單位若是知道了,就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所以大家都怕條子;第二種人是出老千的人,這種人雖不如條子可怕,但大家都深惡痛絕。
出老千的人是靠牌技維持生活,和他們打牌的十打九輸,輸了的人當時根本不知道他們就是老千,他們臉上又沒寫着老千的字眼,輸了的人隻有在後來才醒悟他們可能就是老千。
老千們很精明,他們絕不會長期混迹于一個賭館,他們總是會選擇在恰當時候全身而退,而且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極有風度,普通人是看不出來的。
茶館老闆也恨老千,因為老千的出現是偶然的,絕不會是常客,他們就像是遊擊分子,打一槍換一炮,赢了就走,剩下的常客吃了敗仗就成了真正的散兵遊勇。
常客們傷了元氣後,久久恢複不起來,就賭咒發誓着要戒賭。
茶館要是少了常客們的捧場,生意經營起來慘淡得很。
張渝悄悄走進上次接宋春玲打牌的那家茶館,進去見茶館裡人多得很,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看來這家茶館生意挺好;但裡面空氣很糟糕,到處彌漫着劣質煙卷嗆人味道,還夾雜着各種汗臭、狐臭、腳氣臭,時不時也傳來一種熏人的香水味道,是大街上叫賣着五元一瓶那種。
張渝皺了皺眉頭,硬着頭皮四處看了看,還是沒有看見宋春玲的身影,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難過,心情複雜地離開了這家茶館。
張渝不死心,又到其他幾家茶館巡視了一遍,仍然沒有找到宋春玲,他隻好失望地回去了。
現在張渝弄清楚了情形,宋春玲既沒在家裡,也沒去茶館打牌,看來樓下吳老太的情報是準确的,不是空穴來風。
心裡不由得憤怒起來,他想,他與宋春玲分道揚镳的時候已經到了。
這一夜張渝無法安睡,他試着為宋春玲的行為編造了上百個理由,但沒有一個理由能夠說服自己原諒宋春玲不顧家庭在外玩耍的事實。
張渝又惱恨起自己的無能,竟然不能保證自己的家庭衣食無憂,以至于現在這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他無法原諒自己,把自己關進卧室裡,門緊緊關閉着,生怕一不小心哭出聲來驚醒了隔壁的女兒。
他用緊握的拳頭捶打着自己的胸膛,任淚水傾瀉而下浸濕了枕頭。
他也無法原諒宋春玲的的淺薄!平心而論,他與宋春玲這麼多年的生活,雖不敢自稱為十分優秀的男人,但他的确已為這個家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他不好煙酒,不喜歡打牌,工資全都交在宋春玲手裡,這樣顧家的男人,在當今社會上絕難再找到。
張渝的同事們還取笑張渝耳朵軟,張渝卻笑呵呵地說,在他看來這本是男人天經地義應當的事。
在單位同事們的眼裡,張渝是個家庭責任感極強的人,是個好丈夫和好父親,張渝确實也是這樣做到了的。
夫妻之間有兩種背判對方的情形,一種是肉體的背叛,一種是靈魂的背叛。
肉體的背叛緣于男人或女人對互相肉體的熟悉程度變為麻木,繼而渴求新鮮的感官刺激,于是他們就會在其他人的身上找尋這種感受,這類人的性欲往往是淫蕩不羁的,現實中這類人比比皆是;另一類人不注重感官的刺激,看重的卻是精神的依賴或轉移,春秋戰國時的西施就屬于靈魂背叛的典型女人,她的美麗軀殼雖被夫差蹂躏着,她的靈魂卻在範蠡那兒缱绻。
有時,兩種背叛的形式可能是交叉的,也可能是畸重的。
水浒裡的潘金蓮卻屬于交叉型,她在靈魂和肉體上都背叛了武大,一門心思放在西門慶身上,巴不得早日與武大解除婚約,好與西門慶雙宿雙飛。
張渝不清楚宋春玲該是屬于哪一種類型的背叛,這種衡量比較對于張渝來說無疑是最痛苦的,就像要把他的心撕碎了似的,但不論怎樣,張渝已經打定主意,他與宋春玲的路已經走到盡頭了,現在唯一等待的隻是時間。
和平分手 一個寒冷的冬日。
張渝和宋春玲終于在幾次争吵和談判後平和的分了手,他們是去民政局辦的離婚手續。
張渝選擇在民政局離婚,主要是不想讓單位上的人知道這回事,再說他也沒打算和宋春玲在财産分割上斤斤計較。
直到簽字離婚的最後瞬間,他都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承諾——他要盡可能讓自己的家庭物質生活過得充實。
雖然這承諾在宋春玲身上沒有實現,但他覺得自己還是盡力了。
尤為喜劇的是,兩人在離婚前夜竟然溫故了一次夫妻的性愛,他們都快半年沒有那個了,彼此生疏得很,就像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極不想做,卻不得不做一樣。
張渝的感覺是在履行什麼莊重的儀式,整個過程兩人都嚴肅得很,了無結婚初期的激情和樂趣。
民政局辦公室為他們辦理離婚登記手續的是個中年婦女,語言不多,看上去倒挺慈祥的;或許在她這裡經手結婚、離婚手續的人太多了,她對辦理這樣的程序已經麻木了。
“幹什麼的?” “我們辦離婚手續。
” 兩人異口同聲的說。
“先填個申請表吧,順便把協議書附在後面。
” 中年婦女遞了一張申請表給兩人,那紙擺在張渝和宋春玲中間,兩人誰也不願去接。
大約僵持了兩分鐘,宋春玲才說道:“還是你來填吧,你的字寫得好些。
”張渝就把表拿來匆匆填了,又附上自己拟的離婚協議書遞給中年婦女,一式三份。
中年婦女自始至終都沒看他們一眼,把協議書拿在手裡粗略浏覽了一下,說道:“交錢吧。
” “多少?”宋春玲問了一句。
“九元。
”中年婦女似乎不願多說一個字,惜字如金。
張渝交了九元錢的手續費。
中年婦女在離婚證上填上了張渝、宋春玲的名字,分别貼上各自一寸的相片,一人一本,遞給他們。
“拿去。
” “這樣就完了?” “走吧,民政局離婚就是這樣的。
”張渝勸道。
宋春玲以為民政局的人還要問一些什麼的,就像是張渝他們在法庭上審理案件一樣。
她和張渝辦理結婚手續時的情景,幾乎已經記不得了,但那時的手續似乎都沒有這樣簡單。
她看看離婚證上自己的名字,猶不相信自己現在是已經離了婚的女人。
她懷疑的看着手裡拿着的綠色的離婚證,心裡不知道是解脫還是後悔。
張渝畢竟見多識廣,知道民政局這是執行修改後的婚姻法,辦理手續較之以前是簡單快捷多了。
他勸着宋春玲離開了民政局。
離婚協議書是張渝親自拟訂的,内容很簡單:一、兩人因性格不合自願離婚;二、婚生女張吟秋由張渝撫養(因孩子太小,暫由宋春玲撫養,張渝每月給孩子生活費300元,學雜費由張渝負擔,特注:協議書中無此内容);三、張渝在單位購買的優惠房及雙方其他财産歸宋春玲所有。
第二個星期天。
張渝在法院附近找到一處租賃屋,收拾了一些自己的衣物和全部書籍就搬出去了。
東西搬到樓下時,正碰上吳老太上街買菜回來,她拉着張渝的手依依不舍。
“小張你們兩個真的散了,這就要搬走?” 張渝唯有苦笑着回答她。
“是的,我這就要搬走了,您老保重啊。
” 老太太還要拉着張渝說些悄悄話,擔行禮的棒棒卻不耐煩了,催着張渝快走。
張渝臨走時注意到老太的眼角微微有些濕潤,才知道這老太是真動了感情,舍不得他走啊!張渝回想起在這裡生活的平淡日子,老太太不想他走的理由很簡單,他無非在平時偶爾幫助過他們,像提提菜,扛袋米什麼的,沒想到這些不值一提的行為卻讓他們感動着。
走到很遠了,張渝自己也感動起來。
他懷疑起自己原先的想法,走之前心裡仇恨這裡的一切事物,他原以為自己會很孤獨、悲哀的離開這個傷心之地;現在,他
晚上熬了通宵後,白天回到家扳倒床就睡,直睡到中午,有時下午還要去補個場。
張渝對宋春玲熬通宵十分反感,因為宋春玲隻顧着自己玩樂,忽略了張渝和孩子的存在。
張渝經常早晨醒來,一摸枕邊沒有人,就知道宋春玲還在外面砌長城,無奈隻好叫醒女兒,幫她穿好衣服,簡單弄點吃的和女兒一塊兒吃了,然後送女兒上幼兒園。
張渝一個大男人做這事十分吃力,感覺早上時間緊得要命,從女兒起床一直到送去學校的整個過程做完,緊張得就像是出兵打仗似的,還沒正式去上班,整個人已經筋疲力盡得隻想休息了。
以前這些瑣事都是張渝和宋春玲互相配合着做的,誰有空誰就去做,倒也覺得時間充裕;現在落到張渝一個大男人頭上單獨去做,難免就會弄得手忙腳亂的;而且張渝還要精确計算好時間,不許偷懶,否則上班就會遲到。
還好幼兒園中午安排了午餐,不必接女兒回來,不然非累死人不可。
張渝慶幸現在幼兒園的管理水平提高了,連這些枝末細節都為家長們考慮到了。
因此,張渝多次和宋春玲提出抗議,宋春玲隻當沒聽見,依舊我行我素。
這樣的日子大約過了半年多。
朱援朝院長找張渝談話後,張渝與宋春玲的關系不見一點好轉。
張渝就像是上足了發條的鬧鐘,每日不停的旋轉忙碌。
宋春玲卻變了個人似的,她逐漸變得好打扮起來,她的頭發被染的黃黃的,有時變成波浪,有時拉得極直,隔幾天又變換着不同花樣,頭發想是極痛苦的,越見稀少;連指甲也不放過,上面的顔色和形狀不斷地推陳出新;嘴唇上已看不見原來的顔色,淨塗抹着殷紅的唇膏。
宋春玲偶爾回來,張渝看見吓了一大跳,差點沒認出人來,還以為這女人走錯了門。
宋春玲直罵他,“神經病!連自己的老婆都認不出來了!” 這天傍晚,樓下好心的吳老太上來提醒張渝說,“小張啊,我給你說件事,這事你知道就行了,可千萬别對人說是我說的啊。
”說完又探頭探腦左右瞧瞧,似乎生怕别人知道了這天大的機密從她嘴裡洩漏出來。
張渝很是詫異,不知道這老太究竟想說些什麼,就說:“吳婆婆,你放心,我不會對别人說。
她不在家,有事你說吧。
” 吳老太得到張渝的保證,才說:“你們家春玲呀,最近老是和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在一起打牌,有時兩個人晚上沒打牌,她也和那個男人一道走了,這事你應該清楚吧?”完了又好心補充道:“小張你可要多點心眼哦。
” 張渝聽了老太善意提醒,一時語塞,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隔了好一會才尴尬的說道:“好,謝謝吳婆婆的關心,這事我知道了。
” “記住哦,别說是我說的啊。
”吳老太又叮囑了一道才走。
“啊,知道了,您老慢走。
”張渝送走了吳老太,心裡就開始狐疑起來。
老太的好心裡隐藏着極深的秘密,這本是涉及個人的隐私之類的事,對外人是不足言道的,但往往外面的人全都知道了事情的整個始末,卻惟獨裡面的人不知情,猶被欺瞞着過着快樂的生活。
那宋春玲和外面的男人通宵會到那兒去呢?這也是個傻子都能回答的問題。
于是張渝就有些坐不住了,這個關乎婚姻存亡的大問題,一旦被他發現真相就決定了他和宋春玲的婚姻走到盡頭。
所幸一切還在懷疑階段,張渝也不全信樓下老太的話,他習慣了拿證據來證明事實的思維模式。
他隻是覺得羞愧難當,堂堂一個法官卻征服不了妻子的心,挽回不了她離去的腳步。
從前張渝是從不下樓看宋春玲打牌的,他總是很放心地讓她去玩。
張渝倒是下樓接過宋春玲回家,那都是宋春玲開始學打牌時的事情,她怕深夜回家不安全,打電話讓他下去接。
張渝即使睡着了還得去接,但就要發點牢騷,勸她不要玩這麼玩,影響大家休息。
宋春玲聽了就不高興,索性以後不讓他接,幹脆玩通宵麻将。
現在,張渝晚上得主動去找宋春玲了,這也是他無可奈何才幹的事。
張渝為自己的行為找了個極佳的理由,治病救人,懲前毖後。
有了充足的理由,行動的時候才覺得理直氣壯,不會畏首畏尾的,政府通常也把這一條件列為行動的指南,張渝并不代表任何一級政府,卻可以理直氣壯行使丈夫的職權。
到了子夜時分,張渝蹑手蹑腳進去看了孩子吟秋睡得正香,園園的臉蛋紅撲撲的讓人心疼,他把除了孩子房間的其他房間的燈打開,然後輕輕掩上房門,下了樓。
張渝出門之後才發覺衣衫單薄,天已經很涼了,深秋的白與晝的溫差極大,一陣夜風吹過,隻覺得身子瑟瑟發抖。
他猶豫了一下,想回去加點衣服,又擔心開門的聲音驚醒吟秋,就放棄了。
張渝他們住的樓下開有四、五家茶館,稱為茶館,其實是麻将館的别稱,茶館聽起來悅耳一些。
來這兒的人大部分都是打牌賭博的,正經喝茶的幾乎沒有,因此叫它賭館也不為過,但人都是愛面子的,沒人說自己到賭館打牌去,隻說到茶館娛樂去,茶館牆上照例張貼着‘嚴禁賭博,高尚娛樂’的字樣。
當然,既稱為茶館,茶水自是免不了有的,這茶館老闆為着生活營生還真是煞費苦心的。
茶館老闆為了留住常客來玩,甚至自掏腰包為客人們準備了豐富的一日三餐,正餐三葷兩素一菜湯,據說飯菜質量很不錯,客人還可以點菜,隻要提前給老闆吱一聲就行了,而且這兒還可以給客人提供其他各種方便,睡覺也行。
其實這些賭客并非個個有錢,場場必勝,總是有運氣不好的時候,他們中有赢了的,往往那幾天對錢沒有了質的感覺,花錢如流水一樣快,從沒想到過缺錢時的窘迫;輸了錢的人,則咒罵着時運不好,躊躇着下次翻本;實在輸光了錢的,就在老闆那兒賴着蹭幾天飯吃,最後挨了白眼走人。
茶館老闆和參加娛樂的人最怕兩種人:第一種人就是條子,大家都知道這是對警察的另一種稱呼。
條子一來,立即圍住茶館,大喝一聲:“人動錢不動!”所有的人,站着的,坐着的,腿全都在發抖。
條子不單把桌上的,錢包裡的錢全都沒收了,有時還得關上你一兩天,罰了款才出來。
沒工作的人被逮住了大不了丢丢面子,有工作單位的人卻怕,單位若是知道了,就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所以大家都怕條子;第二種人是出老千的人,這種人雖不如條子可怕,但大家都深惡痛絕。
出老千的人是靠牌技維持生活,和他們打牌的十打九輸,輸了的人當時根本不知道他們就是老千,他們臉上又沒寫着老千的字眼,輸了的人隻有在後來才醒悟他們可能就是老千。
老千們很精明,他們絕不會長期混迹于一個賭館,他們總是會選擇在恰當時候全身而退,而且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極有風度,普通人是看不出來的。
茶館老闆也恨老千,因為老千的出現是偶然的,絕不會是常客,他們就像是遊擊分子,打一槍換一炮,赢了就走,剩下的常客吃了敗仗就成了真正的散兵遊勇。
常客們傷了元氣後,久久恢複不起來,就賭咒發誓着要戒賭。
茶館要是少了常客們的捧場,生意經營起來慘淡得很。
張渝悄悄走進上次接宋春玲打牌的那家茶館,進去見茶館裡人多得很,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有,看來這家茶館生意挺好;但裡面空氣很糟糕,到處彌漫着劣質煙卷嗆人味道,還夾雜着各種汗臭、狐臭、腳氣臭,時不時也傳來一種熏人的香水味道,是大街上叫賣着五元一瓶那種。
張渝皺了皺眉頭,硬着頭皮四處看了看,還是沒有看見宋春玲的身影,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難過,心情複雜地離開了這家茶館。
張渝不死心,又到其他幾家茶館巡視了一遍,仍然沒有找到宋春玲,他隻好失望地回去了。
現在張渝弄清楚了情形,宋春玲既沒在家裡,也沒去茶館打牌,看來樓下吳老太的情報是準确的,不是空穴來風。
心裡不由得憤怒起來,他想,他與宋春玲分道揚镳的時候已經到了。
這一夜張渝無法安睡,他試着為宋春玲的行為編造了上百個理由,但沒有一個理由能夠說服自己原諒宋春玲不顧家庭在外玩耍的事實。
張渝又惱恨起自己的無能,竟然不能保證自己的家庭衣食無憂,以至于現在這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他無法原諒自己,把自己關進卧室裡,門緊緊關閉着,生怕一不小心哭出聲來驚醒了隔壁的女兒。
他用緊握的拳頭捶打着自己的胸膛,任淚水傾瀉而下浸濕了枕頭。
他也無法原諒宋春玲的的淺薄!平心而論,他與宋春玲這麼多年的生活,雖不敢自稱為十分優秀的男人,但他的确已為這個家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他不好煙酒,不喜歡打牌,工資全都交在宋春玲手裡,這樣顧家的男人,在當今社會上絕難再找到。
張渝的同事們還取笑張渝耳朵軟,張渝卻笑呵呵地說,在他看來這本是男人天經地義應當的事。
在單位同事們的眼裡,張渝是個家庭責任感極強的人,是個好丈夫和好父親,張渝确實也是這樣做到了的。
夫妻之間有兩種背判對方的情形,一種是肉體的背叛,一種是靈魂的背叛。
肉體的背叛緣于男人或女人對互相肉體的熟悉程度變為麻木,繼而渴求新鮮的感官刺激,于是他們就會在其他人的身上找尋這種感受,這類人的性欲往往是淫蕩不羁的,現實中這類人比比皆是;另一類人不注重感官的刺激,看重的卻是精神的依賴或轉移,春秋戰國時的西施就屬于靈魂背叛的典型女人,她的美麗軀殼雖被夫差蹂躏着,她的靈魂卻在範蠡那兒缱绻。
有時,兩種背叛的形式可能是交叉的,也可能是畸重的。
水浒裡的潘金蓮卻屬于交叉型,她在靈魂和肉體上都背叛了武大,一門心思放在西門慶身上,巴不得早日與武大解除婚約,好與西門慶雙宿雙飛。
張渝不清楚宋春玲該是屬于哪一種類型的背叛,這種衡量比較對于張渝來說無疑是最痛苦的,就像要把他的心撕碎了似的,但不論怎樣,張渝已經打定主意,他與宋春玲的路已經走到盡頭了,現在唯一等待的隻是時間。
和平分手 一個寒冷的冬日。
張渝和宋春玲終于在幾次争吵和談判後平和的分了手,他們是去民政局辦的離婚手續。
張渝選擇在民政局離婚,主要是不想讓單位上的人知道這回事,再說他也沒打算和宋春玲在财産分割上斤斤計較。
直到簽字離婚的最後瞬間,他都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承諾——他要盡可能讓自己的家庭物質生活過得充實。
雖然這承諾在宋春玲身上沒有實現,但他覺得自己還是盡力了。
尤為喜劇的是,兩人在離婚前夜竟然溫故了一次夫妻的性愛,他們都快半年沒有那個了,彼此生疏得很,就像老師布置了家庭作業,極不想做,卻不得不做一樣。
張渝的感覺是在履行什麼莊重的儀式,整個過程兩人都嚴肅得很,了無結婚初期的激情和樂趣。
民政局辦公室為他們辦理離婚登記手續的是個中年婦女,語言不多,看上去倒挺慈祥的;或許在她這裡經手結婚、離婚手續的人太多了,她對辦理這樣的程序已經麻木了。
“幹什麼的?” “我們辦離婚手續。
” 兩人異口同聲的說。
“先填個申請表吧,順便把協議書附在後面。
” 中年婦女遞了一張申請表給兩人,那紙擺在張渝和宋春玲中間,兩人誰也不願去接。
大約僵持了兩分鐘,宋春玲才說道:“還是你來填吧,你的字寫得好些。
”張渝就把表拿來匆匆填了,又附上自己拟的離婚協議書遞給中年婦女,一式三份。
中年婦女自始至終都沒看他們一眼,把協議書拿在手裡粗略浏覽了一下,說道:“交錢吧。
” “多少?”宋春玲問了一句。
“九元。
”中年婦女似乎不願多說一個字,惜字如金。
張渝交了九元錢的手續費。
中年婦女在離婚證上填上了張渝、宋春玲的名字,分别貼上各自一寸的相片,一人一本,遞給他們。
“拿去。
” “這樣就完了?” “走吧,民政局離婚就是這樣的。
”張渝勸道。
宋春玲以為民政局的人還要問一些什麼的,就像是張渝他們在法庭上審理案件一樣。
她和張渝辦理結婚手續時的情景,幾乎已經記不得了,但那時的手續似乎都沒有這樣簡單。
她看看離婚證上自己的名字,猶不相信自己現在是已經離了婚的女人。
她懷疑的看着手裡拿着的綠色的離婚證,心裡不知道是解脫還是後悔。
張渝畢竟見多識廣,知道民政局這是執行修改後的婚姻法,辦理手續較之以前是簡單快捷多了。
他勸着宋春玲離開了民政局。
離婚協議書是張渝親自拟訂的,内容很簡單:一、兩人因性格不合自願離婚;二、婚生女張吟秋由張渝撫養(因孩子太小,暫由宋春玲撫養,張渝每月給孩子生活費300元,學雜費由張渝負擔,特注:協議書中無此内容);三、張渝在單位購買的優惠房及雙方其他财産歸宋春玲所有。
第二個星期天。
張渝在法院附近找到一處租賃屋,收拾了一些自己的衣物和全部書籍就搬出去了。
東西搬到樓下時,正碰上吳老太上街買菜回來,她拉着張渝的手依依不舍。
“小張你們兩個真的散了,這就要搬走?” 張渝唯有苦笑着回答她。
“是的,我這就要搬走了,您老保重啊。
” 老太太還要拉着張渝說些悄悄話,擔行禮的棒棒卻不耐煩了,催着張渝快走。
張渝臨走時注意到老太的眼角微微有些濕潤,才知道這老太是真動了感情,舍不得他走啊!張渝回想起在這裡生活的平淡日子,老太太不想他走的理由很簡單,他無非在平時偶爾幫助過他們,像提提菜,扛袋米什麼的,沒想到這些不值一提的行為卻讓他們感動着。
走到很遠了,張渝自己也感動起來。
他懷疑起自己原先的想法,走之前心裡仇恨這裡的一切事物,他原以為自己會很孤獨、悲哀的離開這個傷心之地;現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