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出來的。

    秦君在肯定完以後,講了幾條意見,要求他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一定要上下團結一緻,齊心協力地抓經濟,謀發展,務必使河縣的經濟建設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彙報會開到了晚上11點多鐘。

     第二天,秦君繼續到河縣其他地方視察,又看了幾個企業,又到了幾個鄉鎮。

    這天結束視察以後,晚上快12點鐘的時候,秦君把郝裕如叫到了自己下榻的房間。

     郝裕如一聽秦書記單獨召見自己,心裡有種特有的親切感和自豪感。

    他想秦書記的這個舉動,足以說明他們之間的關系不一般,因為全縣五套班子裡的幾十号人,他是唯一一個被單獨召見的。

    在去往賓館的路上,他猜想着秦君會對他說些什麼,想着自己該如何趁此機會好好地表現一番。

    他想,他一定要叫秦書記看出他的水平,看出他的感恩。

    如果有可能,他還想告訴秦書記,吳運發彙報的那些,實際都是他郝裕如的點子。

     秦君聽見敲門聲後,一邊喊着進來,一邊起身迎到了門跟前。

    在郝裕如剛一邁進門時,他就緊緊地握住了郝裕如的手,親切地看着這個年輕人。

     郝裕如以為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他跟秦書記的特殊關系,十分高興十分感激地握着秦君的手,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秦君拉郝裕如坐下後,問他當上縣長以後,有何感想。

     郝裕如心想,秦書記第一句話就問他這個,顯然是要他說内心深處的話,因此便說,當上縣長以後讓他特别感動,非常感謝秦書記對他的培養和提攜。

     秦君盡管是個很正派很優秀的領導幹部,但他畢竟也是生活在這個社會裡的一個人,所以面對郝裕如這樣的話,心裡還是高興的,隻是一般地糾正說,推薦他當縣長,是組織是市委的決定,而且根據實際的情況,秦君還說,市委之所以要提拔他當縣長,是因為他政績突出,年輕有為,覺得早一點給他壓擔子,對培養年輕幹部有益,更對黨的長遠事業有益。

     郝裕如聽了,認為這正是秦君進一步在告訴他,他這縣長是破格當上的,沒有秦君的力主,肯定不會是他。

    他同時想,眼前的這個秦書記,畢竟是高級領導,即使是跟他單獨談話,也不會說完全無原則的話,也不會把話說得那麼直白,人家總還是要維護自己的面子的呀。

    要不然,收錢的事,怎麼會托人不顯山不露水地進行呢? 這樣想着,他立刻就接上秦君的話說:“秦書記說得對,我明白,我知道,自然是組織是市委決定的,我自然應該首先感謝組織,感謝市委對我的信任,但秦書記我怎麼能忘記呢?我永遠也忘不了秦書記的!” 看着郝裕如那由衷感激的面孔,尤其是那雙十分感恩十分親近的眼睛,秦君有些動心。

     人都是感情動物,誰能不為情所動呢?秦君也願意他的下級感激他。

    特别是郝裕如,就是他力主提起來的,現在郝裕如知道這一點,感激他,他能不高興嗎?雖說提拔培養年輕幹部,是為了黨的事業,但他也樂意也在乎自己在這中間所起的作用,也樂意也在乎被提拔被培養的人知道這一點,明白這一點。

    這就是人,秦君因此很高興,因此和郝裕如說了很多話。

    他跟郝裕如說了改革開放,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宏偉前景,說了年輕幹部在這中間的特殊使命,說了怎樣鍛煉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年輕領導幹部,還說了自己的許多親身體會。

     郝裕如認為秦君能跟他說這麼多話,能把自己的親身體會都給他說出來,足見秦君對他就是不一般,就是有一層工作之外的親密關系。

    他覺得秦君說的這些話也都很對,很重要。

    在他看來,秦君不但沒有什麼不好,而且是個很實際,對下級很負責的領導幹部。

    秦君之所以采取那樣的辦法收禮,是因為秦君也得往上送,秦君也想升遷,提拔。

    自古人往高處走,當幹部的誰不想提拔得越高越好呢?所以秦君不得不那樣做。

    但秦君不是看錢為是的人,不是教人學壞的人。

    秦君把工作,把事業放在首位,講的全是怎麼把工作做好,秦君是在告訴他,顯著的政績是不斷提拔的基礎。

    秦君似乎擔心他産生錯覺,以為送了錢,有了私交,就可以怠慢工作。

    郝裕如想到這裡,對秦君肅然起敬。

     他趕緊在本子上記着秦君說過的話,并在心裡對秦君說:秦書記,您的良苦用心,我完全明白了,您放心,我一定會按您的指示去做的。

     秦君見郝裕如記得很認真,面孔激動得泛着紅暈,心裡高興。

    他說:“你不要都寫下了,記住我說的精神就行了。

    我說的這些,隻作為你的參考,有什麼不對的,你可以修正的。

    ” 郝裕如停下筆,很激動地說:“秦書記說的太好了,怎麼會有不對的呢?我隻怕落下一句話,過後回想不起來了,所以我隻能先記在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