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田忠信完全明白了,他們想通過鄉鎮調班子提幹部,叫他找被提拔的人斂錢。
這正是他需要做的事情,隻是沒有想到會來得這樣快。
一輛奧迪疾馳在由市裡到河縣的大道上。
車裡坐的三個人,分别是市委書記秦君、秘書長耿直和秦君的秘書袁力。
秦君40多歲年紀,眉清目明,器宇軒昂,他是改革開放後提拔培養起來的黨的年輕幹部。
1983年,剛滿23歲的他在一個縣的縣委辦公室任秘書,以他的思想和才能,已被内定為縣級領導幹部的對象,但他堅決要求到基層到鄉鎮去,組織上滿足了他的要求。
從那時開始,20多年的時間裡,他曆任過鄉長、鄉黨委書記、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副市長、市長,直到四年前任上了如今的市委書記。
改革開放在這個年輕幹部的身上留有明顯而深刻的烙印,從當上領導幹部的那一天起,他一直倡導思想解放,一直把經濟建設作為第一要務,所以凡是他任過職的地方,改革開放都搞得好,經濟建設都上得快,年輕幹部都提拔得多。
郝裕如任河縣縣長,就是他給市委一班人作工作決定的。
這次他到河縣視察工作,一個是想指導一下河縣的領導班子,如何充分發揮河縣的優勢,加快河縣經濟發展的步伐;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跟郝裕如談談話,鼓勵鼓勵這個剛剛提拔起來的年輕幹部,如何放開手腳來幹。
現在他正合目靠在坐椅上,想着該跟他說些什麼。
耿直坐在秦君的旁邊。
這個白面書生氣質的秀才,已經年過五旬了。
他知道秦君正在用着腦子,所以保持着特有的安靜,連咳嗽都盡量地克制着,有時實在克制不住,就用手絹捂住嘴,哼哼幾下。
耿直很佩服秦君。
他做秘書工作快有30年了,起先是在縣裡,後來到了市裡,從當秘書,到當科長,到當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到當副秘書長、秘書長,一直都和文字打交道,成天忙着的就是起草和審閱文件及領導們的講話稿。
這讓他常常感到辛苦,也讓他常常感到欣慰,每當看到由他起草或審定的材料,得到了領導上的首肯,尤其當那些稿子在會上講了以後,反應不錯的時候,他就特别地高興,有種成就感。
但自從秦君當書記以後,給他做工作的機會就少得多了。
除了大型會議的講話材料,還需要他組織起草以外,其他都不用他了,都是秦君自己構思,自己寫。
更多的時候,是秦君依據情況,即興講話,臨場發揮。
他特别贊賞秦君的即興講話,每次都講得切合實際,正中要害。
從秦君的身上,耿直看到,随着知識型年輕領導幹部的成長起來,為領導服務的文字秘書工作越來越不像從前那麼重要了。
他因此有種輕松感,有時也自覺不自覺地有那麼一點兒失落。
袁力26歲,渾身上下都顯示出現代年輕人的氣息,短發又黑又亮,白淨的臉上散發着香脂的氣味,戴着墨鏡,穿一件高領紫紅色毛衣。
三年前他剛從大學現代經濟管理系畢業,按照政策規定,大學畢業在基層幹滿兩年才可到領導機關工作,由于秦君要求選一個懂得現代經濟管理的人當他的秘書,組織人事部門便破例将袁力留到市委機關,派到了秦君的身邊。
雖說人們對袁力的作派有些議論,但秦君覺得對年輕人不必求全責備,袁力還是稱職的,因為袁力所熟悉的一些現代經濟管理的知識,對他的工作常有一定的幫助。
得到書記賞識的袁力,在人前常有點傲氣的表現。
司機見車裡坐的三個人都不說話,感到有些壓抑。
他看看他們後,再踩油門,把車開得飛快。
在秦君他們往河縣行進的過程中,吳運發和郝裕如正坐在吳運發的辦公室裡,研究着接待秦君書記一行的事宜。
作為新任的縣委書記,吳運發很想把這次接待搞好。
自昨天接到通知起,他想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做個像樣的彙報,把他當縣委書記以後,對全縣的工作,有什麼新的謀略,新的措施,要好好地彙報彙報,征得領導上的意見。
想來想去,他覺得郝裕如在勞部長來縣宣布班子調整意見的會議上,講的一番話很好。
意思雖然跟他想的差不多,但郝裕如的用詞得當,不僅聽起來連貫有力,而且好記。
于是他在郝裕如那番話的基礎上,又充實了一些具體的内容,叫辦公室的秘書們去拉彙報的提綱。
跟吳運發一樣,郝裕如也特别重視秦書記來縣視察的事。
他想他雖然通過田忠信給秦君送了禮,有了一種特殊的關系,但秦書記對他本人的了解畢竟是很少的,這回秦書記親臨河縣,是他向秦書記展示自己的一個好機會,他一定要好好地表現表現。
他知道,全面彙報是吳運發,他隻能在中間插些話,或者在吳運發彙報後,作些補充。
為了這個,他昨晚想了很長的時間,最後還是以上次任職會
這正是他需要做的事情,隻是沒有想到會來得這樣快。
一輛奧迪疾馳在由市裡到河縣的大道上。
車裡坐的三個人,分别是市委書記秦君、秘書長耿直和秦君的秘書袁力。
秦君40多歲年紀,眉清目明,器宇軒昂,他是改革開放後提拔培養起來的黨的年輕幹部。
1983年,剛滿23歲的他在一個縣的縣委辦公室任秘書,以他的思想和才能,已被内定為縣級領導幹部的對象,但他堅決要求到基層到鄉鎮去,組織上滿足了他的要求。
從那時開始,20多年的時間裡,他曆任過鄉長、鄉黨委書記、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副市長、市長,直到四年前任上了如今的市委書記。
改革開放在這個年輕幹部的身上留有明顯而深刻的烙印,從當上領導幹部的那一天起,他一直倡導思想解放,一直把經濟建設作為第一要務,所以凡是他任過職的地方,改革開放都搞得好,經濟建設都上得快,年輕幹部都提拔得多。
郝裕如任河縣縣長,就是他給市委一班人作工作決定的。
這次他到河縣視察工作,一個是想指導一下河縣的領導班子,如何充分發揮河縣的優勢,加快河縣經濟發展的步伐;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跟郝裕如談談話,鼓勵鼓勵這個剛剛提拔起來的年輕幹部,如何放開手腳來幹。
現在他正合目靠在坐椅上,想着該跟他說些什麼。
耿直坐在秦君的旁邊。
這個白面書生氣質的秀才,已經年過五旬了。
他知道秦君正在用着腦子,所以保持着特有的安靜,連咳嗽都盡量地克制着,有時實在克制不住,就用手絹捂住嘴,哼哼幾下。
耿直很佩服秦君。
他做秘書工作快有30年了,起先是在縣裡,後來到了市裡,從當秘書,到當科長,到當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到當副秘書長、秘書長,一直都和文字打交道,成天忙着的就是起草和審閱文件及領導們的講話稿。
這讓他常常感到辛苦,也讓他常常感到欣慰,每當看到由他起草或審定的材料,得到了領導上的首肯,尤其當那些稿子在會上講了以後,反應不錯的時候,他就特别地高興,有種成就感。
但自從秦君當書記以後,給他做工作的機會就少得多了。
除了大型會議的講話材料,還需要他組織起草以外,其他都不用他了,都是秦君自己構思,自己寫。
更多的時候,是秦君依據情況,即興講話,臨場發揮。
他特别贊賞秦君的即興講話,每次都講得切合實際,正中要害。
從秦君的身上,耿直看到,随着知識型年輕領導幹部的成長起來,為領導服務的文字秘書工作越來越不像從前那麼重要了。
他因此有種輕松感,有時也自覺不自覺地有那麼一點兒失落。
袁力26歲,渾身上下都顯示出現代年輕人的氣息,短發又黑又亮,白淨的臉上散發着香脂的氣味,戴着墨鏡,穿一件高領紫紅色毛衣。
三年前他剛從大學現代經濟管理系畢業,按照政策規定,大學畢業在基層幹滿兩年才可到領導機關工作,由于秦君要求選一個懂得現代經濟管理的人當他的秘書,組織人事部門便破例将袁力留到市委機關,派到了秦君的身邊。
雖說人們對袁力的作派有些議論,但秦君覺得對年輕人不必求全責備,袁力還是稱職的,因為袁力所熟悉的一些現代經濟管理的知識,對他的工作常有一定的幫助。
得到書記賞識的袁力,在人前常有點傲氣的表現。
司機見車裡坐的三個人都不說話,感到有些壓抑。
他看看他們後,再踩油門,把車開得飛快。
在秦君他們往河縣行進的過程中,吳運發和郝裕如正坐在吳運發的辦公室裡,研究着接待秦君書記一行的事宜。
作為新任的縣委書記,吳運發很想把這次接待搞好。
自昨天接到通知起,他想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做個像樣的彙報,把他當縣委書記以後,對全縣的工作,有什麼新的謀略,新的措施,要好好地彙報彙報,征得領導上的意見。
想來想去,他覺得郝裕如在勞部長來縣宣布班子調整意見的會議上,講的一番話很好。
意思雖然跟他想的差不多,但郝裕如的用詞得當,不僅聽起來連貫有力,而且好記。
于是他在郝裕如那番話的基礎上,又充實了一些具體的内容,叫辦公室的秘書們去拉彙報的提綱。
跟吳運發一樣,郝裕如也特别重視秦書記來縣視察的事。
他想他雖然通過田忠信給秦君送了禮,有了一種特殊的關系,但秦書記對他本人的了解畢竟是很少的,這回秦書記親臨河縣,是他向秦書記展示自己的一個好機會,他一定要好好地表現表現。
他知道,全面彙報是吳運發,他隻能在中間插些話,或者在吳運發彙報後,作些補充。
為了這個,他昨晚想了很長的時間,最後還是以上次任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