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市裡,明确副書記兼縣長的吳運發主持縣委的工作。
按照通常的慣例,這樣的安排,吳運發當書記幾乎已成定局,空出來縣長的位子,成了本縣副職們争取的一個極好的機會。
半個月前,市委組織部派去了考察組,在縣裡考察了一個星期,又找人談話,又搞民意測驗,之後什麼也沒有說就走了,給人們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自考察組走了以後,不斷有小道消息傳來,一會兒說縣長是這個,一會兒又說縣長是那個。
傳得最多的是這樣一種說法,說是叫誰當叫誰不當,不在他工作有多好,不在他作風有多硬,全在與上邊領導的關系鐵不鐵,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關鍵是送禮送得重不重,想升官,光能幹不行,還得能送敢送,不跑不送的人趁早别做升官的夢。
對于那些傳聞,人們有的信,有的不信,多數人是半信半疑。
難怪人們會這樣,因為這些年買官賣官的事确實發生過,有的還登了報紙,上了電視。
有了真事,便有了想象中的虛構,各地幾乎都傳着關于買官賣官的種種說法。
有的甚至給不同級别的官位定了價,說是要當哪一級的官就得送哪一級的錢。
種種傳聞傳得很廣,很兇,人們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
具體到想升官的人,常常是甯信其有不信其無,弄得心裡七上八下,十分不安。
河縣自然也不例外,那些想當縣長的人,聽了社會上的傳聞,都有點左右為難,蠢蠢欲動。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郝裕如。
郝裕如今年28歲,是河縣副職裡最年輕的一個。
這個皮膚黝黑、中等個子、顯得十分精幹的年輕人,有頭腦,有魄力,工作幹得很出色。
雖然在幾個競争對手中,他資曆最淺,但他想當縣長的**最強。
他想,如果這一回他能提到縣長的位子上,就有當書記、就有不斷再往上升的希望。
要是誤了這一次機會,一步晚了,步步都趕不上,說不定這輩子就是個縣級幹部了。
社會上的傳聞,他不能不信。
他知道,幾個競争對手條件都比他好。
他在副縣長裡,排在第四位,前面的三個,有一個還是常務,資曆都比自己老,工作也幹得不錯。
縣委那邊的兩個副書記和兩個常委,資曆更比自己老,要提他們七個中的任何一個,都說得過去。
他聽說他們前幾天都外出過,是不是去跑去送了,不能肯定,但可能###很大。
如果他要不跑不送,那就是幹等着喪失機會了。
然而,真要去跑,去送,他也害怕,因為他還不曾幹過這種事,明知道那是違法犯紀的呀。
老婆鼓動他說,自古就沒有打上門送禮的人,别的人都不怕,你怕什麼?大不了不收你的,人家也知道你的心意了。
你現在要不跑一跑,搏一搏,過後後悔也來不及了,别猶豫了,快拿錢上路吧。
就這樣,他帶上東借西湊的錢來到了市裡。
他是前天到了市裡的。
來了以後,他先去找了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張副市長,因為他在縣裡是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和張副市長接觸比較多,比較熟。
找的名義自然是彙報河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情況,請求張副市長對他工作的指示。
張副市長當天下午專門安排時間接待了他。
他彙報完工作,張副市長表揚他這段工作抓得不錯,并做了幾點指示。
郝裕如原來想,河縣的情況張副市長是知道的,張副市長或許會說到河縣縣長的事。
雖然幹部是市委那邊管,但張副市長如果肯給他說句話,推薦推薦,也會很起作用的。
然而,張副市長從頭到尾也沒有提那個事,他幾次想提,卻始終沒有開口。
末了,他提出晚上請張副市長吃飯,心想吃飯的時候還可以找機會。
可張副市長一聽說吃飯,馬上就叫市政府辦公室安排了,說是我去縣裡你請我,你來市裡理應我請你嘛。
結果,晚上吃飯依然沒有找到機會,張副市長說是還有事,陪了他一會兒就匆匆地走了。
昨天,他好不容易把市委組織部管幹部的李副部長約到了他下榻的酒店。
這個李副部長好像很害怕似的,一見面就問他有什麼事,坐都不肯坐。
他說也沒甚大事,就想跟李部長坐一坐,彙報彙報思想什麼的。
李副部長一定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卻不給他機會,說是要談還是去機關,到他辦公室去談,在這裡不好。
他要留李副部長吃飯,李副部長堅決不答應,待了不到10分鐘就走了。
弄得他好沒意思,倒覺得找這個李副部長還不如不找。
晚上他一夜沒有睡着覺。
來市裡已經兩天了,兩天的活動連連受挫,讓他感到很灰心。
他想,這大概就是仕途的艱難吧?他不能畏難退縮,不能灰心,不能顧慮太多,應該勇敢一些,大膽一點,成敗在此一舉,要是失去了這次機會,後悔就晚了。
所以,今天他打聽到常委組織部勞榮部長家的住處以後,拿了些禮品就去了。
他的打算是,先送些禮品,如果禮品收得痛快,他臨走再放錢。
勞部長的家在市委家屬院二号樓甲單元202号。
郝裕如敲了好一會兒門,才等到一個婦女開了門。
她一看他手裡拿着東西,就說勞榮不在,拒絕他進門。
他猜這婦女一準是部長夫人,一時不知該怎麼稱呼,隻能說自己是河縣的,可以在家裡等勞部長回來。
部長夫人還是不讓他進,說是有事到單位去找他。
郝裕如被弄得滿臉通紅,十分尴尬,但他不肯在困難面前退卻,他乞求般地說,自己是剛從縣裡老遠趕來的,就讓他進去等勞
按照通常的慣例,這樣的安排,吳運發當書記幾乎已成定局,空出來縣長的位子,成了本縣副職們争取的一個極好的機會。
半個月前,市委組織部派去了考察組,在縣裡考察了一個星期,又找人談話,又搞民意測驗,之後什麼也沒有說就走了,給人們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自考察組走了以後,不斷有小道消息傳來,一會兒說縣長是這個,一會兒又說縣長是那個。
傳得最多的是這樣一種說法,說是叫誰當叫誰不當,不在他工作有多好,不在他作風有多硬,全在與上邊領導的關系鐵不鐵,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關鍵是送禮送得重不重,想升官,光能幹不行,還得能送敢送,不跑不送的人趁早别做升官的夢。
對于那些傳聞,人們有的信,有的不信,多數人是半信半疑。
難怪人們會這樣,因為這些年買官賣官的事确實發生過,有的還登了報紙,上了電視。
有了真事,便有了想象中的虛構,各地幾乎都傳着關于買官賣官的種種說法。
有的甚至給不同級别的官位定了價,說是要當哪一級的官就得送哪一級的錢。
種種傳聞傳得很廣,很兇,人們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
具體到想升官的人,常常是甯信其有不信其無,弄得心裡七上八下,十分不安。
河縣自然也不例外,那些想當縣長的人,聽了社會上的傳聞,都有點左右為難,蠢蠢欲動。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郝裕如。
郝裕如今年28歲,是河縣副職裡最年輕的一個。
這個皮膚黝黑、中等個子、顯得十分精幹的年輕人,有頭腦,有魄力,工作幹得很出色。
雖然在幾個競争對手中,他資曆最淺,但他想當縣長的**最強。
他想,如果這一回他能提到縣長的位子上,就有當書記、就有不斷再往上升的希望。
要是誤了這一次機會,一步晚了,步步都趕不上,說不定這輩子就是個縣級幹部了。
社會上的傳聞,他不能不信。
他知道,幾個競争對手條件都比他好。
他在副縣長裡,排在第四位,前面的三個,有一個還是常務,資曆都比自己老,工作也幹得不錯。
縣委那邊的兩個副書記和兩個常委,資曆更比自己老,要提他們七個中的任何一個,都說得過去。
他聽說他們前幾天都外出過,是不是去跑去送了,不能肯定,但可能###很大。
如果他要不跑不送,那就是幹等着喪失機會了。
然而,真要去跑,去送,他也害怕,因為他還不曾幹過這種事,明知道那是違法犯紀的呀。
老婆鼓動他說,自古就沒有打上門送禮的人,别的人都不怕,你怕什麼?大不了不收你的,人家也知道你的心意了。
你現在要不跑一跑,搏一搏,過後後悔也來不及了,别猶豫了,快拿錢上路吧。
就這樣,他帶上東借西湊的錢來到了市裡。
他是前天到了市裡的。
來了以後,他先去找了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張副市長,因為他在縣裡是分管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和張副市長接觸比較多,比較熟。
找的名義自然是彙報河縣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情況,請求張副市長對他工作的指示。
張副市長當天下午專門安排時間接待了他。
他彙報完工作,張副市長表揚他這段工作抓得不錯,并做了幾點指示。
郝裕如原來想,河縣的情況張副市長是知道的,張副市長或許會說到河縣縣長的事。
雖然幹部是市委那邊管,但張副市長如果肯給他說句話,推薦推薦,也會很起作用的。
然而,張副市長從頭到尾也沒有提那個事,他幾次想提,卻始終沒有開口。
末了,他提出晚上請張副市長吃飯,心想吃飯的時候還可以找機會。
可張副市長一聽說吃飯,馬上就叫市政府辦公室安排了,說是我去縣裡你請我,你來市裡理應我請你嘛。
結果,晚上吃飯依然沒有找到機會,張副市長說是還有事,陪了他一會兒就匆匆地走了。
昨天,他好不容易把市委組織部管幹部的李副部長約到了他下榻的酒店。
這個李副部長好像很害怕似的,一見面就問他有什麼事,坐都不肯坐。
他說也沒甚大事,就想跟李部長坐一坐,彙報彙報思想什麼的。
李副部長一定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卻不給他機會,說是要談還是去機關,到他辦公室去談,在這裡不好。
他要留李副部長吃飯,李副部長堅決不答應,待了不到10分鐘就走了。
弄得他好沒意思,倒覺得找這個李副部長還不如不找。
晚上他一夜沒有睡着覺。
來市裡已經兩天了,兩天的活動連連受挫,讓他感到很灰心。
他想,這大概就是仕途的艱難吧?他不能畏難退縮,不能灰心,不能顧慮太多,應該勇敢一些,大膽一點,成敗在此一舉,要是失去了這次機會,後悔就晚了。
所以,今天他打聽到常委組織部勞榮部長家的住處以後,拿了些禮品就去了。
他的打算是,先送些禮品,如果禮品收得痛快,他臨走再放錢。
勞部長的家在市委家屬院二号樓甲單元202号。
郝裕如敲了好一會兒門,才等到一個婦女開了門。
她一看他手裡拿着東西,就說勞榮不在,拒絕他進門。
他猜這婦女一準是部長夫人,一時不知該怎麼稱呼,隻能說自己是河縣的,可以在家裡等勞部長回來。
部長夫人還是不讓他進,說是有事到單位去找他。
郝裕如被弄得滿臉通紅,十分尴尬,但他不肯在困難面前退卻,他乞求般地說,自己是剛從縣裡老遠趕來的,就讓他進去等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