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愛國的“叛國者”
關燈
小
中
大
述了下面的故事:
在他們尖刀連穿插敵人後方,趟過一條河流時,突然和一股李成晚僞軍遭遇,經過一場慘烈戰鬥,部隊傷亡過半,他們連和上級領導,和主力部隊也失去了聯系。
他自己也因負重傷昏迷過去。
當他蘇醒過來睜開眼時,才知道做了敵人的俘虜。
敵人把他們送到南朝鮮的濟州島戰俘營。
他們在戰俘營和敵人進行了堅決鬥争。
這樣,他一直被關到停戰協定簽字…… 關于在朝鮮戰争中的第五戰役中,我軍受到巨大損失的事,張敬懷是終生難忘的。
在我軍的戰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被俘過。
當戰争進行到第三個年頭的時候,以中朝為一方,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為一方,開始進行停戰談判。
談判始終達不成協議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聯合國軍”提出了對戰俘的所謂“自願遣返”原則。
因為國民黨把特務派到了戰俘營,進行了大量的反共宣傳。
所謂的“自願遣返”也就是說,在遣返戰俘時,尊重戰俘們自己的意願:中、朝方面的戰俘,願意去南朝鮮、台灣,或者美國者,要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我方不得阻攔;而美國和南朝鮮在我方的戰俘,願意到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或者到中國者,對方也不阻攔。
大概這位連長,就是在那個時候去了美國的。
一估計到這一點,張敬懷就沒有和他談話的任何興趣了。
但是蓋老闆談興正濃,他接着叙述以後的故事: 蓋老闆飽含眼淚說:“我受傷昏迷被俘之後,蘇醒過來時,已經是在美國鬼子的一個野戰醫院了。
後來身體逐漸康複,被押解到濟州島戰俘營。
那裡關着很多我方戰俘,有五戰役被俘的志願軍戰俘,也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戰俘。
…… “我們雖然在敵人的銅牆鐵壁的關押之下,可是我們還是進行了堅決的鬥争。
在戰俘營,我們還建立了地下黨組織,領導戰俘和敵人鬥争。
我在那裡過了兩個國慶節。
每次都在鐵絲網内,開會慶祝,遊行示威,為了改善戰俘們的生活,有一次我們把戰俘營總管杜德,扣為人質,迫使敵人接受了我們的條件……” 蓋老闆講着他的故事,張敬懷眯縫着眼睛,似乎在聽,但沒有任何表情。
蓋老闆接着說:“後來,美國勾結國民黨,派了一些特務進了戰俘營,對我們進行反共宣傳。
我們也進行過堅決抵制。
有一次,他們把我和其他一批難友,押解到一個地方,給我們注射了迷幻藥。
當我們醒過來時,發現我們的左臂上,已經被刺上了‘反共抗俄’四個大字。
我們提出嚴重抗議,那些國民黨特務說,這是聯合國軍賜給你們的,你們如果不想要,就用刀子割下來。
“接着是‘志願遣返’。
我們許多難友回到了祖國,可是我們這些人,被刺上了字。
我們覺得太丢人,沒有臉面回來見我們的戰友和同胞。
況且,我們回來後,又怕說不清楚……我們當初并不知道,敵人要把我們怎麼處理,無非是去當苦力,給敵人幹活兒。
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把我們當成了反共工具。
我們被押送到台灣,當做‘反共義士’,受到‘歡迎’。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明白一些,一頭碰死就好了。
可是,當時沒有這麼做,老想着能有個機會,殺死幾個敵人,逃回祖國。
後來,在一個好心人的幫助下,我去了美國,說是從那裡到蘇聯比較容易,隻要到了蘇聯,就能回國了。
誰知到了美國,并沒有這個機會。
為了生活,我不得不去做工。
美國的華人可真多。
他們中間,也有不少愛國之士。
這樣,為了生活,我就擺小攤,做小買賣。
靠我們中國人吃苦耐勞的本性,買賣越做越大,……” 蓋老闆說在這裡停了一下,又接着說:“唉,不說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對祖國,對人民有罪。
現在有了些錢,我國又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我想回國投點資金,希望以這點微薄的貢獻,贖回一點愧心……今天遇到了老首長,真是天意……” 在蓋老闆講述他的故事的時候,張敬懷一直聽着,沒有制止他講下去。
他知道,在停戰協定簽字後,在“志願遣返”中,确實有這種事。
面對蓋老闆這麼一個對像,他的感情是複雜的。
他既不能肯定他,也無法否定他。
當蓋老闆叙說時,他的腦海裡,幾次湧現出抗美援朝戰争中的鏡頭。
後來他甚至想到文化大革命。
按照文化大革命的邏輯:你隻要是做過地下工作,或者被捕過,一定被打成“叛徒”或“特務”。
在文革中,凡是被俘後,自願遣返回來的志願軍戰士,幾乎全都被整得死去活來。
前些日子,他還批過一個申訴要求平反的案子:也是志願遣返回來的戰士。
那個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時,一條腿在逼供信中被打斷了。
張敬懷看了這封申訴信,把這個戰士叫來,當面和他談了。
他自己也因負重傷昏迷過去。
當他蘇醒過來睜開眼時,才知道做了敵人的俘虜。
敵人把他們送到南朝鮮的濟州島戰俘營。
他們在戰俘營和敵人進行了堅決鬥争。
這樣,他一直被關到停戰協定簽字…… 關于在朝鮮戰争中的第五戰役中,我軍受到巨大損失的事,張敬懷是終生難忘的。
在我軍的戰史上,從來沒有這麼多人被俘過。
當戰争進行到第三個年頭的時候,以中朝為一方,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為一方,開始進行停戰談判。
談判始終達不成協議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聯合國軍”提出了對戰俘的所謂“自願遣返”原則。
因為國民黨把特務派到了戰俘營,進行了大量的反共宣傳。
所謂的“自願遣返”也就是說,在遣返戰俘時,尊重戰俘們自己的意願:中、朝方面的戰俘,願意去南朝鮮、台灣,或者美國者,要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我方不得阻攔;而美國和南朝鮮在我方的戰俘,願意到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或者到中國者,對方也不阻攔。
大概這位連長,就是在那個時候去了美國的。
一估計到這一點,張敬懷就沒有和他談話的任何興趣了。
但是蓋老闆談興正濃,他接着叙述以後的故事: 蓋老闆飽含眼淚說:“我受傷昏迷被俘之後,蘇醒過來時,已經是在美國鬼子的一個野戰醫院了。
後來身體逐漸康複,被押解到濟州島戰俘營。
那裡關着很多我方戰俘,有五戰役被俘的志願軍戰俘,也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戰俘。
…… “我們雖然在敵人的銅牆鐵壁的關押之下,可是我們還是進行了堅決的鬥争。
在戰俘營,我們還建立了地下黨組織,領導戰俘和敵人鬥争。
我在那裡過了兩個國慶節。
每次都在鐵絲網内,開會慶祝,遊行示威,為了改善戰俘們的生活,有一次我們把戰俘營總管杜德,扣為人質,迫使敵人接受了我們的條件……” 蓋老闆講着他的故事,張敬懷眯縫着眼睛,似乎在聽,但沒有任何表情。
蓋老闆接着說:“後來,美國勾結國民黨,派了一些特務進了戰俘營,對我們進行反共宣傳。
我們也進行過堅決抵制。
有一次,他們把我和其他一批難友,押解到一個地方,給我們注射了迷幻藥。
當我們醒過來時,發現我們的左臂上,已經被刺上了‘反共抗俄’四個大字。
我們提出嚴重抗議,那些國民黨特務說,這是聯合國軍賜給你們的,你們如果不想要,就用刀子割下來。
“接着是‘志願遣返’。
我們許多難友回到了祖國,可是我們這些人,被刺上了字。
我們覺得太丢人,沒有臉面回來見我們的戰友和同胞。
況且,我們回來後,又怕說不清楚……我們當初并不知道,敵人要把我們怎麼處理,無非是去當苦力,給敵人幹活兒。
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把我們當成了反共工具。
我們被押送到台灣,當做‘反共義士’,受到‘歡迎’。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明白一些,一頭碰死就好了。
可是,當時沒有這麼做,老想着能有個機會,殺死幾個敵人,逃回祖國。
後來,在一個好心人的幫助下,我去了美國,說是從那裡到蘇聯比較容易,隻要到了蘇聯,就能回國了。
誰知到了美國,并沒有這個機會。
為了生活,我不得不去做工。
美國的華人可真多。
他們中間,也有不少愛國之士。
這樣,為了生活,我就擺小攤,做小買賣。
靠我們中國人吃苦耐勞的本性,買賣越做越大,……” 蓋老闆說在這裡停了一下,又接着說:“唉,不說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對祖國,對人民有罪。
現在有了些錢,我國又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我想回國投點資金,希望以這點微薄的貢獻,贖回一點愧心……今天遇到了老首長,真是天意……” 在蓋老闆講述他的故事的時候,張敬懷一直聽着,沒有制止他講下去。
他知道,在停戰協定簽字後,在“志願遣返”中,确實有這種事。
面對蓋老闆這麼一個對像,他的感情是複雜的。
他既不能肯定他,也無法否定他。
當蓋老闆叙說時,他的腦海裡,幾次湧現出抗美援朝戰争中的鏡頭。
後來他甚至想到文化大革命。
按照文化大革命的邏輯:你隻要是做過地下工作,或者被捕過,一定被打成“叛徒”或“特務”。
在文革中,凡是被俘後,自願遣返回來的志願軍戰士,幾乎全都被整得死去活來。
前些日子,他還批過一個申訴要求平反的案子:也是志願遣返回來的戰士。
那個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時,一條腿在逼供信中被打斷了。
張敬懷看了這封申訴信,把這個戰士叫來,當面和他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