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天外來客
關燈
小
中
大
吉海岩給張敬懷當秘書,又有三年多了。
張敬懷感到,這個秘書無論人格品質,工作水平,思想作風,執行方針政策,文字能力,在秘書中都是一流的。
特别是派他在林鋼這一段工作,面對侯貴卿這樣的上級,有時年輕人氣盛,有些毛楞,總體上說,問題處理得都比較準确、得當。
雖然重大問題,都請示過他,但處理意見卻是吉海岩提出來的。
他不能像對蔔奎一樣,再在自己身邊“窩”十多年了。
隻要有适合的人選作他的新秘書,他就像放飛鴿子一樣,讓吉海岩在藍天翺翔。
可是再找到吉海岩這樣的秘書談何容易! 可是,發生了兩個突然事件,使他不得不放走吉海岩了。
第一件是,有一天張敬懷夫人艾榮不知道為什麼事,回家來了。
夫人已經有半年多沒有回過家了。
她住在女兒勝美開的“盤古公司”裡。
據說這個公司辦得興旺發達,最近還蓋了一座大樓。
大樓底層是商場,中間幾層是寫字樓,上面幾層是賓館。
夫人就住在賓館的大套房裡。
這些情況吉海岩也隻是聽說,并沒有去參觀過。
因為沒有人給張敬懷彙報,他也不知情。
這天張敬懷去開一個重要會議。
他在家裡為張敬懷起草一份工作小結。
隻聽院外汽車喇叭一響,夫人風風火火地進來了。
吉海岩不像蔔奎那樣,除了當秘書,還要為夫人做“家政服務”,比如夫人讓他去商店買點什麼東西,他總是借口有這樣那樣的事加以拒絕。
所以,吉海岩和夫人的關系,不如蔔奎那麼融洽。
張敬懷這個四合院,正房是五間:中間算是客廳,一般來人彙報工作,和誰個别談話,就在中間客廳;東邊第二間,是張敬懷的辦公室,看文件,讀書,寫什麼東西就在這屋;頂頭一間是張敬懷的卧室。
客廳往西的兩間,原來是夫人和女兒的住室。
張敬懷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嚴格按照規定辦事,一絲不苟。
比如,黨内文件,按夫人的級别,即使是她可以看的,也讓她到本單位聽傳達去。
張敬懷決不在家裡給她看。
無論省委或中央有什麼大事,他從來也不給夫人透露一分。
他的辦公桌上或者抽屜裡放有重要文件,夫人即使進了屋,也不得随便翻這翻那的。
這幾乎成了他們的家庭紀律。
這天,夫人忽然回家了。
因為她對吉海岩有意見,見了面像路人似的,什麼也不說,進了張敬懷的辦公室就亂翻一氣。
不準别人進他的辦公室看文件,翻東西,張敬懷對吉海岩是有紀律的。
她進了屋,就拉張敬懷的抽屜,吉海岩忙說:“艾阿姨,你要什麼東西,我給你找。
” 艾榮一翻眼:“我要什麼東西,還要向你彙報呀!” “不是不是,”吉海岩忙解釋“張書記是不讓翻他的抽屜的。
” “别人不能翻,我還不能翻嗎?” “不行的,不行的!張書記說過……” “你才來幾天?你就管我!” 吉海岩仍然擋着艾榮要拉抽屜的手,嚴肅地說:“我就是頭一天入伍的新兵,領導派我站崗,我也得負責把門呀!” 這話把夫人惹火了,睜着大眼問:“呵?你是站崗的,我是敵人,是偷情報的密探呀!” “不是,不是!”可是吉海岩硬是用手擋着,不讓夫人拉抽屜。
“你是什麼東西,你不過是個小秘書,是他的一條狗!” 夫人一用力,把吉海岩推在一旁。
對于一個女同志,吉海岩不能再動手了。
隻好任她翻去。
翻了老半天,好像什麼也沒有找到,又拉其他幾個抽屜,見有一羅信封,上面是英文,她不認識,下面是中文,是從美國來的。
她估計可能是那位“馮小姐”來的,拿出來裝在衣袋裡,氣哼哼地出了門,隻聽“嘟嘟”一響,汽車開走了。
說他是“一條狗”,太傷吉海岩的自尊心了。
他從來沒有流過淚,這次可哭了。
一面擦淚一面整理被夫人弄亂了的文件。
夫人剛走,張敬懷回來了,見吉海岩流沮,問:“怎麼回事?你哭什麼?” 吉海岩如實向張敬懷作了彙報。
“她都拿走了什麼東西?” “她到底要找什麼,也不說,就是亂翻!後來拿走了一羅信,可能是那幾封美國的來信。
”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張敬懷也隻是幹發脾氣,沒有任何辦法。
吉海岩說:“張書記,她罵我,罵我是……” “你和她一般見識!” “張書記,我向您提出請求,我不能再給您當秘書了。
夫人的離家,可能和看我不順眼有關系。
也怨我,沒有服好務……我不能忍受這樣的辱罵!” “别胡扯了。
你還不了解她!” 吉海岩不語。
矛盾就這樣暫時解決了。
可是接着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使張敬懷不得不“放飛”吉海岩了。
吉海岩有一個舅舅,抗日戰争期間,在國民黨部隊當兵。
從那時開始,這位舅舅就和家裡失去了聯系。
舅舅從小是個孤兒,是吉海岩的母親養大的,那時吉海岩還沒有下生,因為家庭貧窮,出去一個人家裡就少一張吃飯的嘴,舅舅就當兵去了,那年才十五歲。
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舅舅一出去,就杳無音信。
所有的街坊鄰居,都認為這位舅舅早已不在人世了。
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多年,母親一提起舅舅,還止不住老淚橫流。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吉海岩忽然接到一封母親來信。
這封來信,在吉海岩人生道路上擺出個岔路口,何去何從,使他難于選擇。
…… 母親來信是這麼寫的: 海岩我兒: 我現在告訴你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無論如何我是想不到的。
這就是你舅舅的事。
我以前給你講過,你外公外婆去世得早,你舅舅是在咱家由我帶大的。
雖然他是我的弟弟,可是我對他和對你感情是一樣一樣的。
你舅舅十五歲那年,因為在家挨不起餓,當兵去了。
當時并不知道他當的是什麼兵,隻是為了家裡少一張吃飯的嘴。
解放後,才知道他當的是國民黨兵。
他當兵時,還沒有你。
你也沒有見過這個舅舅。
他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人人都說他死了。
可是我一直覺着他沒有死,我不相信他會死,覺得有一天,他會回來。
也真是上天有眼,就在我覺得自己要離開人世的時
張敬懷感到,這個秘書無論人格品質,工作水平,思想作風,執行方針政策,文字能力,在秘書中都是一流的。
特别是派他在林鋼這一段工作,面對侯貴卿這樣的上級,有時年輕人氣盛,有些毛楞,總體上說,問題處理得都比較準确、得當。
雖然重大問題,都請示過他,但處理意見卻是吉海岩提出來的。
他不能像對蔔奎一樣,再在自己身邊“窩”十多年了。
隻要有适合的人選作他的新秘書,他就像放飛鴿子一樣,讓吉海岩在藍天翺翔。
可是再找到吉海岩這樣的秘書談何容易! 可是,發生了兩個突然事件,使他不得不放走吉海岩了。
第一件是,有一天張敬懷夫人艾榮不知道為什麼事,回家來了。
夫人已經有半年多沒有回過家了。
她住在女兒勝美開的“盤古公司”裡。
據說這個公司辦得興旺發達,最近還蓋了一座大樓。
大樓底層是商場,中間幾層是寫字樓,上面幾層是賓館。
夫人就住在賓館的大套房裡。
這些情況吉海岩也隻是聽說,并沒有去參觀過。
因為沒有人給張敬懷彙報,他也不知情。
這天張敬懷去開一個重要會議。
他在家裡為張敬懷起草一份工作小結。
隻聽院外汽車喇叭一響,夫人風風火火地進來了。
吉海岩不像蔔奎那樣,除了當秘書,還要為夫人做“家政服務”,比如夫人讓他去商店買點什麼東西,他總是借口有這樣那樣的事加以拒絕。
所以,吉海岩和夫人的關系,不如蔔奎那麼融洽。
張敬懷這個四合院,正房是五間:中間算是客廳,一般來人彙報工作,和誰個别談話,就在中間客廳;東邊第二間,是張敬懷的辦公室,看文件,讀書,寫什麼東西就在這屋;頂頭一間是張敬懷的卧室。
客廳往西的兩間,原來是夫人和女兒的住室。
張敬懷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嚴格按照規定辦事,一絲不苟。
比如,黨内文件,按夫人的級别,即使是她可以看的,也讓她到本單位聽傳達去。
張敬懷決不在家裡給她看。
無論省委或中央有什麼大事,他從來也不給夫人透露一分。
他的辦公桌上或者抽屜裡放有重要文件,夫人即使進了屋,也不得随便翻這翻那的。
這幾乎成了他們的家庭紀律。
這天,夫人忽然回家了。
因為她對吉海岩有意見,見了面像路人似的,什麼也不說,進了張敬懷的辦公室就亂翻一氣。
不準别人進他的辦公室看文件,翻東西,張敬懷對吉海岩是有紀律的。
她進了屋,就拉張敬懷的抽屜,吉海岩忙說:“艾阿姨,你要什麼東西,我給你找。
” 艾榮一翻眼:“我要什麼東西,還要向你彙報呀!” “不是不是,”吉海岩忙解釋“張書記是不讓翻他的抽屜的。
” “别人不能翻,我還不能翻嗎?” “不行的,不行的!張書記說過……” “你才來幾天?你就管我!” 吉海岩仍然擋着艾榮要拉抽屜的手,嚴肅地說:“我就是頭一天入伍的新兵,領導派我站崗,我也得負責把門呀!” 這話把夫人惹火了,睜着大眼問:“呵?你是站崗的,我是敵人,是偷情報的密探呀!” “不是,不是!”可是吉海岩硬是用手擋着,不讓夫人拉抽屜。
“你是什麼東西,你不過是個小秘書,是他的一條狗!” 夫人一用力,把吉海岩推在一旁。
對于一個女同志,吉海岩不能再動手了。
隻好任她翻去。
翻了老半天,好像什麼也沒有找到,又拉其他幾個抽屜,見有一羅信封,上面是英文,她不認識,下面是中文,是從美國來的。
她估計可能是那位“馮小姐”來的,拿出來裝在衣袋裡,氣哼哼地出了門,隻聽“嘟嘟”一響,汽車開走了。
說他是“一條狗”,太傷吉海岩的自尊心了。
他從來沒有流過淚,這次可哭了。
一面擦淚一面整理被夫人弄亂了的文件。
夫人剛走,張敬懷回來了,見吉海岩流沮,問:“怎麼回事?你哭什麼?” 吉海岩如實向張敬懷作了彙報。
“她都拿走了什麼東西?” “她到底要找什麼,也不說,就是亂翻!後來拿走了一羅信,可能是那幾封美國的來信。
”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張敬懷也隻是幹發脾氣,沒有任何辦法。
吉海岩說:“張書記,她罵我,罵我是……” “你和她一般見識!” “張書記,我向您提出請求,我不能再給您當秘書了。
夫人的離家,可能和看我不順眼有關系。
也怨我,沒有服好務……我不能忍受這樣的辱罵!” “别胡扯了。
你還不了解她!” 吉海岩不語。
矛盾就這樣暫時解決了。
可是接着又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使張敬懷不得不“放飛”吉海岩了。
吉海岩有一個舅舅,抗日戰争期間,在國民黨部隊當兵。
從那時開始,這位舅舅就和家裡失去了聯系。
舅舅從小是個孤兒,是吉海岩的母親養大的,那時吉海岩還沒有下生,因為家庭貧窮,出去一個人家裡就少一張吃飯的嘴,舅舅就當兵去了,那年才十五歲。
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舅舅一出去,就杳無音信。
所有的街坊鄰居,都認為這位舅舅早已不在人世了。
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多年,母親一提起舅舅,還止不住老淚橫流。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吉海岩忽然接到一封母親來信。
這封來信,在吉海岩人生道路上擺出個岔路口,何去何從,使他難于選擇。
…… 母親來信是這麼寫的: 海岩我兒: 我現在告訴你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無論如何我是想不到的。
這就是你舅舅的事。
我以前給你講過,你外公外婆去世得早,你舅舅是在咱家由我帶大的。
雖然他是我的弟弟,可是我對他和對你感情是一樣一樣的。
你舅舅十五歲那年,因為在家挨不起餓,當兵去了。
當時并不知道他當的是什麼兵,隻是為了家裡少一張吃飯的嘴。
解放後,才知道他當的是國民黨兵。
他當兵時,還沒有你。
你也沒有見過這個舅舅。
他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人人都說他死了。
可是我一直覺着他沒有死,我不相信他會死,覺得有一天,他會回來。
也真是上天有眼,就在我覺得自己要離開人世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