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首長在煉獄中
關燈
小
中
大
總’了呀!”
“習慣了,不稱‘彭總’,叫什麼?反正我不能叫‘野心家’之類……”
“叫,叫……‘老彭’吧。
”鄭政委替他想好了主意。
第二天,接着開會的時候,鄭政委說:“現在由張敬懷同志發言。
” 這位一心想挽救老戰友的政委,想得很細,如果說讓他‘揭發’二字,怕他再往回退,故意用了“發言”一詞。
同時,現在由他主持會議,用了“發言”和“同志”兩詞,既表明了他的态度,也是給與會人員看的。
于是,張敬懷站起來,有人要他上主席台,他說:“我就在這裡講吧。
” 接着把昨天他向鄭政委說的兩件事講了。
一面講,一面想,我這是在幹什麼?我還是我嗎? 他剛剛把兩件事情說完,就号啕大哭,一下跌倒在地,昏過去了。
過了一刻,蘇醒過來,身邊一個同志把他攙扶在椅子上。
會議繼續進行着。
有一位師政委說:“我發言!”接着就剛才張敬懷講的兩個事例“上綱”道:“剛才張敬懷講,他在下連隊當兵的時候,彭德懷要他想當将軍、當元帥,這句話就說明了彭德懷野心家的本質。
彭德懷下連隊,講‘大煉鋼鐵’是什麼‘形式主義’,這是明目張膽地反對總路線、大躍進,大辦鋼鐵。
彭德懷講,大辦鋼鐵‘得不償失論’,人民公社搞早了,搞糟了,從他這次談話中,不是可以找到根據嗎?” 接着與會人員紛紛發言,就這兩個例子,“上綱”、“上線”地進行大批判。
張敬懷怎麼也沒有想到:他講這兩件事,經這麼“上綱”後,成為彭總的大罪名。
他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住自己,覺得一陣嘔心,随着“哇”地一聲嘔吐,大聲痛哭起來。
會議全場為之震動,他又昏了過去。
一個身經百戰身上留下十幾塊傷疤的英雄,一個指揮過上萬人馬,看見過多少自己的戰士血流成河屍體如山,他沒有流過眼淚,可是如今為了自己的幾句話,他痛哭失聲了。
不是暗暗地哭,而是在這樣的大會上,面對着過去尊敬地稱他為“首長”的部下大哭。
他不是為自己犯了什麼見不得人的罪過而哭,他是感到因違心,因昧着良心而哭。
一個受了黨二十多年黨性教育的将領,難道還有比說假話,說違心話更令他痛苦的事嗎? 鄭政委覺得應該緩和一下,說:“今天的會,就開到這裡。
張敬懷同志因為過于激動而失聲痛哭,為了挽救他,暫時休會,我們要‘一看二幫’,允許同志的轉變,要有個過程呀!……散會!” 鄭政委要警衛員把他背出會場,送回家裡。
等他出了會場之後,政委對大會講了如下一段話: “同志們!張敬懷同志在大家批判幫助下,對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一些認識,同時,對彭德懷也有了揭發。
從他的哭聲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痛心疾首!毛主席不是說過嘛,對犯錯誤的同志要‘一看二幫’嘛。
有的同志在發言中提出對張敬懷同志要定‘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和‘彭德懷反黨集團成員’。
我看,現在為時過早。
同志們哪,在階級鬥争的新形勢下,要轉變思想很不容易呀!是要經過艱苦的思想革命的呀!” ………… 這次軍區黨委擴大會議之後,經過反反複複的批判、檢讨,軍區黨委讨論、向上級請示報告,張敬懷的問題,實際上到了1960年5月,上級才批示下來。
也是鄭政委有意挽救他,多次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彙報,口徑如一:都說張敬懷對于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認識,并且有了揭發彭德懷的實際行動。
上級同意對他從寬處理,不定什麼“分子”,也不給任何處分,不降級。
但是,對于這樣一個“中毒”較深的高級幹部,已經不再适合在部隊工作了,決定讓他調轉到地方。
在這等待處理這個期間,照樣發給他中央文件,秘書和警衛人員也沒有撤。
沒有定他什麼“分子”,也沒有給他任何處分,級别待遇不變,比起因涉嫌彭德懷問題受株連的許多将領,對他是“從輕發落”了。
上級決定把他調轉河山省委任副書記。
此時,恰恰河山省正在開省黨代會,在選舉之前,中央下令,增加一名副書記候選人名額。
按照一般選舉情況,隻要上了候選人名單,選舉為省委副書記,自然是不會有問題的。
像他這樣的高級幹部,在調動工作時,一般說,是可以帶自己用習慣了的秘書的。
可是,根據上級指示的精神,他這次調動,一個“自己的人”也不準帶。
他想,也好,自己一個人不帶,到一個人生地疏的新地方、新單位,免得将來擔什麼“宗派”“山頭”“圈圈”的嫌疑。
”鄭政委替他想好了主意。
第二天,接着開會的時候,鄭政委說:“現在由張敬懷同志發言。
” 這位一心想挽救老戰友的政委,想得很細,如果說讓他‘揭發’二字,怕他再往回退,故意用了“發言”一詞。
同時,現在由他主持會議,用了“發言”和“同志”兩詞,既表明了他的态度,也是給與會人員看的。
于是,張敬懷站起來,有人要他上主席台,他說:“我就在這裡講吧。
” 接着把昨天他向鄭政委說的兩件事講了。
一面講,一面想,我這是在幹什麼?我還是我嗎? 他剛剛把兩件事情說完,就号啕大哭,一下跌倒在地,昏過去了。
過了一刻,蘇醒過來,身邊一個同志把他攙扶在椅子上。
會議繼續進行着。
有一位師政委說:“我發言!”接着就剛才張敬懷講的兩個事例“上綱”道:“剛才張敬懷講,他在下連隊當兵的時候,彭德懷要他想當将軍、當元帥,這句話就說明了彭德懷野心家的本質。
彭德懷下連隊,講‘大煉鋼鐵’是什麼‘形式主義’,這是明目張膽地反對總路線、大躍進,大辦鋼鐵。
彭德懷講,大辦鋼鐵‘得不償失論’,人民公社搞早了,搞糟了,從他這次談話中,不是可以找到根據嗎?” 接着與會人員紛紛發言,就這兩個例子,“上綱”、“上線”地進行大批判。
張敬懷怎麼也沒有想到:他講這兩件事,經這麼“上綱”後,成為彭總的大罪名。
他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住自己,覺得一陣嘔心,随着“哇”地一聲嘔吐,大聲痛哭起來。
會議全場為之震動,他又昏了過去。
一個身經百戰身上留下十幾塊傷疤的英雄,一個指揮過上萬人馬,看見過多少自己的戰士血流成河屍體如山,他沒有流過眼淚,可是如今為了自己的幾句話,他痛哭失聲了。
不是暗暗地哭,而是在這樣的大會上,面對着過去尊敬地稱他為“首長”的部下大哭。
他不是為自己犯了什麼見不得人的罪過而哭,他是感到因違心,因昧着良心而哭。
一個受了黨二十多年黨性教育的将領,難道還有比說假話,說違心話更令他痛苦的事嗎? 鄭政委覺得應該緩和一下,說:“今天的會,就開到這裡。
張敬懷同志因為過于激動而失聲痛哭,為了挽救他,暫時休會,我們要‘一看二幫’,允許同志的轉變,要有個過程呀!……散會!” 鄭政委要警衛員把他背出會場,送回家裡。
等他出了會場之後,政委對大會講了如下一段話: “同志們!張敬懷同志在大家批判幫助下,對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一些認識,同時,對彭德懷也有了揭發。
從他的哭聲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痛心疾首!毛主席不是說過嘛,對犯錯誤的同志要‘一看二幫’嘛。
有的同志在發言中提出對張敬懷同志要定‘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和‘彭德懷反黨集團成員’。
我看,現在為時過早。
同志們哪,在階級鬥争的新形勢下,要轉變思想很不容易呀!是要經過艱苦的思想革命的呀!” ………… 這次軍區黨委擴大會議之後,經過反反複複的批判、檢讨,軍區黨委讨論、向上級請示報告,張敬懷的問題,實際上到了1960年5月,上級才批示下來。
也是鄭政委有意挽救他,多次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彙報,口徑如一:都說張敬懷對于自己的錯誤已經有了認識,并且有了揭發彭德懷的實際行動。
上級同意對他從寬處理,不定什麼“分子”,也不給任何處分,不降級。
但是,對于這樣一個“中毒”較深的高級幹部,已經不再适合在部隊工作了,決定讓他調轉到地方。
在這等待處理這個期間,照樣發給他中央文件,秘書和警衛人員也沒有撤。
沒有定他什麼“分子”,也沒有給他任何處分,級别待遇不變,比起因涉嫌彭德懷問題受株連的許多将領,對他是“從輕發落”了。
上級決定把他調轉河山省委任副書記。
此時,恰恰河山省正在開省黨代會,在選舉之前,中央下令,增加一名副書記候選人名額。
按照一般選舉情況,隻要上了候選人名單,選舉為省委副書記,自然是不會有問題的。
像他這樣的高級幹部,在調動工作時,一般說,是可以帶自己用習慣了的秘書的。
可是,根據上級指示的精神,他這次調動,一個“自己的人”也不準帶。
他想,也好,自己一個人不帶,到一個人生地疏的新地方、新單位,免得将來擔什麼“宗派”“山頭”“圈圈”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