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政治籌碼
關燈
小
中
大
許考察團的同志們确實沒有發現黃書記思想情緒的微妙變化,但是羅廳長還是從黃書記那張沒有笑容的臉上,捕捉到了他那人生仕途上已經出現悲劇色彩的陰影。
同時也令考察團全體成員所沒有想到的是,羅廳長自己的情緒随着黃書記情緒的變化也發生了變化,也産生了連鎖反應。
如果說黃書記把升遷的籌碼押在省委老書記的身上,那麼他羅廳長則把升遷的籌碼就押在了黃書記的身上。
如果黃書記的政治命運出現不測,那麼他的政治命運也同樣标志着不幸即将到來! 羅廳長的分析和聯想并非空穴來風! 羅廳長有個習慣,他不管出差在外面時間多長,時間多短,他回來都不直接回家,而是要先到辦公室看看。
白天是這樣,晚上也是這樣。
他到辦公室看什麼呢?主要是看看有什麼急需閱看的文件,急需簽發的公文,還有急需浏覽的信函。
這是羅廳長多年養成的一個良好的習慣,許多人民來信、群衆建議,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他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的。
有一次他出國訪問,曆時20餘天,駕駛員把他從機場接回來都已經是午夜了,他還是到辦公室兜了一圈。
那一次,他在一堆的群衆來信中,發現了一封基層單位的來信,說他們單位在資産重組中,對關系到全廠職工切身利益、工廠前途和命運的一些重大決策繞開職工代表大會,少數人說了算,緻使國有資産有大量流失和大批職工下崗的危險。
羅廳長看了這封人民來信以後,當即把電話打到這個單位領導人的家裡,指示他們必須立即糾正這種錯誤做法。
指出改革方案、重組決策,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
并針對這件事,他第二天召開廳長辦公會,形成一個文件下發到全系統。
這個文件使基層在改制中普遍存在的繞開職工代表大會的錯誤傾向,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和遏制。
試想一下,如果那天夜裡羅廳長直接回家,然後再在家休息兩天再來上班,那麼,這封人民來信就會錯過了機會、失去了時間,這樣不僅那個企業,甚至全系統、全行業的國有資産、群衆利益,都将會蒙受巨大的侵害和損失。
羅廳長打開辦公室的門,辦公室裡有一股黴味向他撲面而來。
羅廳長趕緊打開電燈,打開窗戶。
辦公室的茶幾上信和報紙堆得跟小山似的。
羅廳長把信件抱到辦公桌上,将信件攤開來,尋找一些他認為重要的或者熟悉的信件。
蓦地,一封粗看很普通、細看卻很不普通的信件,吸引了羅廳長的目光。
在羅廳長面前的一堆信函中,幾乎所有的信函都是牛皮紙信封,而惟有這一封信封是白皮的,寄信人的地址是用鋼筆寫的。
這種信,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私人信件,而且寄信人可能還是一個沒有正式工作單位的人。
這種模樣的信,羅廳長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群衆來信。
這年頭隻有底層的群衆來信,才會自己到郵局去掏錢買信封、掏錢買郵票。
國家機關人員,他們寄信,無論是寄公信還是私信,信封、信紙、郵資,一律由公款支付。
這是這封信的信封不普通。
再看寫信人的地址,羅廳長就感到更不普通了,是從灌水縣寄來的。
灌水縣不是杜局長那個縣嗎?不就是第一次派白忠誠去整理杜局長的黨風廉政建設個人先進事迹材料,後來冒出問題,白忠誠拒寫,又派溫泉水去整理的那個縣嗎?這麼一聯想,羅廳長的神經一下子繃了起來。
他趕緊拆開信看了起來。
看着,看着,羅廳長的眉頭漸漸地鎖住了,拿着信紙的手也顫抖起來了。
他看完信後,打開抽屜把信塞了進去。
桌上還有許多許多的信,但羅廳長現在卻無心再看下去了,他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 讴歌外來工于海虹同志舍己救人的長篇人物通訊《平民英雄》,兩天後在省委機關報頭版頭條刊發了。
同時在一版還配發了于海虹同志的半身照片。
照片跟全國人大選舉出的國家領導人登在報紙上的照片一樣大。
《平民英雄》的發表,立即在省城引起轟動。
與省委機關報同時見報的這篇長篇通訊,還有省市的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大報和小報。
像什麼快報、晚報、早報、導報等都市報。
這些都市報在處理這篇文章的時候,比黨報更醒目、更靈活、更突出、更震撼,有幾家小報甚至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其中有一家在一版上居然就隻發了一條标題,其餘版面全都被于海虹的彩色照片所占據。
頓時,平民英雄于海虹的光輝形象和英勇事迹,通過媒體迅速走進千家萬戶,走向廣大市民,被人民所傳頌,被人民所崇敬! 于海虹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事迹,能夠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形成巨大的沖擊,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由于前幾天警方和一些媒體一直尋找他,呼喚他。
這就引起了大家都在關心着這位英雄的命運,有很多人都認
同時也令考察團全體成員所沒有想到的是,羅廳長自己的情緒随着黃書記情緒的變化也發生了變化,也産生了連鎖反應。
如果說黃書記把升遷的籌碼押在省委老書記的身上,那麼他羅廳長則把升遷的籌碼就押在了黃書記的身上。
如果黃書記的政治命運出現不測,那麼他的政治命運也同樣标志着不幸即将到來! 羅廳長的分析和聯想并非空穴來風! 羅廳長有個習慣,他不管出差在外面時間多長,時間多短,他回來都不直接回家,而是要先到辦公室看看。
白天是這樣,晚上也是這樣。
他到辦公室看什麼呢?主要是看看有什麼急需閱看的文件,急需簽發的公文,還有急需浏覽的信函。
這是羅廳長多年養成的一個良好的習慣,許多人民來信、群衆建議,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他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的。
有一次他出國訪問,曆時20餘天,駕駛員把他從機場接回來都已經是午夜了,他還是到辦公室兜了一圈。
那一次,他在一堆的群衆來信中,發現了一封基層單位的來信,說他們單位在資産重組中,對關系到全廠職工切身利益、工廠前途和命運的一些重大決策繞開職工代表大會,少數人說了算,緻使國有資産有大量流失和大批職工下崗的危險。
羅廳長看了這封人民來信以後,當即把電話打到這個單位領導人的家裡,指示他們必須立即糾正這種錯誤做法。
指出改革方案、重組決策,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
并針對這件事,他第二天召開廳長辦公會,形成一個文件下發到全系統。
這個文件使基層在改制中普遍存在的繞開職工代表大會的錯誤傾向,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和遏制。
試想一下,如果那天夜裡羅廳長直接回家,然後再在家休息兩天再來上班,那麼,這封人民來信就會錯過了機會、失去了時間,這樣不僅那個企業,甚至全系統、全行業的國有資産、群衆利益,都将會蒙受巨大的侵害和損失。
羅廳長打開辦公室的門,辦公室裡有一股黴味向他撲面而來。
羅廳長趕緊打開電燈,打開窗戶。
辦公室的茶幾上信和報紙堆得跟小山似的。
羅廳長把信件抱到辦公桌上,将信件攤開來,尋找一些他認為重要的或者熟悉的信件。
蓦地,一封粗看很普通、細看卻很不普通的信件,吸引了羅廳長的目光。
在羅廳長面前的一堆信函中,幾乎所有的信函都是牛皮紙信封,而惟有這一封信封是白皮的,寄信人的地址是用鋼筆寫的。
這種信,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私人信件,而且寄信人可能還是一個沒有正式工作單位的人。
這種模樣的信,羅廳長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群衆來信。
這年頭隻有底層的群衆來信,才會自己到郵局去掏錢買信封、掏錢買郵票。
國家機關人員,他們寄信,無論是寄公信還是私信,信封、信紙、郵資,一律由公款支付。
這是這封信的信封不普通。
再看寫信人的地址,羅廳長就感到更不普通了,是從灌水縣寄來的。
灌水縣不是杜局長那個縣嗎?不就是第一次派白忠誠去整理杜局長的黨風廉政建設個人先進事迹材料,後來冒出問題,白忠誠拒寫,又派溫泉水去整理的那個縣嗎?這麼一聯想,羅廳長的神經一下子繃了起來。
他趕緊拆開信看了起來。
看着,看着,羅廳長的眉頭漸漸地鎖住了,拿着信紙的手也顫抖起來了。
他看完信後,打開抽屜把信塞了進去。
桌上還有許多許多的信,但羅廳長現在卻無心再看下去了,他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 讴歌外來工于海虹同志舍己救人的長篇人物通訊《平民英雄》,兩天後在省委機關報頭版頭條刊發了。
同時在一版還配發了于海虹同志的半身照片。
照片跟全國人大選舉出的國家領導人登在報紙上的照片一樣大。
《平民英雄》的發表,立即在省城引起轟動。
與省委機關報同時見報的這篇長篇通訊,還有省市的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大報和小報。
像什麼快報、晚報、早報、導報等都市報。
這些都市報在處理這篇文章的時候,比黨報更醒目、更靈活、更突出、更震撼,有幾家小報甚至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其中有一家在一版上居然就隻發了一條标題,其餘版面全都被于海虹的彩色照片所占據。
頓時,平民英雄于海虹的光輝形象和英勇事迹,通過媒體迅速走進千家萬戶,走向廣大市民,被人民所傳頌,被人民所崇敬! 于海虹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事迹,能夠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的反響,形成巨大的沖擊,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由于前幾天警方和一些媒體一直尋找他,呼喚他。
這就引起了大家都在關心着這位英雄的命運,有很多人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