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像當初不相信一個花季少女為什麼在市委大院門口自殺,不相信一個即将離任的公安局長怎麼會在自己家門口被殺一樣,漢州人對市委書記杜贊之突然被“兩規”也表現出足夠的懷疑。

    在漢州絕大多數人眼裡,杜贊之并不是令人憎恨的領導,由于他平易近人的性格,善于接納别人意見的作風,大家對他都心懷好感,每次地區組織部下來搞民意測評,他的優秀票稱職票都比較多。

    可是,事實就擺在人們的面前,杜贊之确确實實已經被“兩規”了。

    這個消息中午開始在漢州市的上層悄悄地傳開,到了下午,整個漢州就幾乎盡人皆知了。

    漢州不少人都在問:他剛才還在主席台上坐得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被“兩規”了? 漢州是個縣級市,但知名度很高。

    早在漢朝已經是一個郡的所在地,城區周圍的坡地下面不知埋着多少寶貝,隻要你用什麼東西挖下去,說不定就會發現壇壇罐罐,那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美國也隻有幾百年的曆史,這裡可是兩千年啊! 但作為建制,漢州在漢代之後便每況愈下,從郡級一直降格到縣級。

    當周圍的縣市紛紛升格的時候,漢州組織了一個班子,籌集了一大筆資金,專門研究升級事宜,還派出一個領導小組跑到首都住了幾個月,但縣級還是縣級。

    漢州不少人感到納悶,為什麼一些比漢州更小更窮的縣都改了市并升了格,而兩千年前已經是郡的漢州卻舉步不前?更令漢州人氣不過的是,曾是漢州管轄下的一個小漁村,搖身一變竟也成了地區,反過來成了漢州的上級機關,兒子管起老子來了。

     氣歸氣,漢州不少人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漢州城區建設說多糟有多糟,舊城區如何破敗狹小那是過去,姑且不提,但新區搞了這麼多年,還是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

    領導換屆,規劃也跟着換屆,都說規劃是死的,人是活的,讓死規劃束縛活人的手腳,傻!街道兩邊本來應該種草種樹,人們卻用來堆放垃圾,建設部門砌好的花壇,居民們竟然在裡面種蔬菜,菜倒是長起來了,花木卻枯死了。

    小攤小販們更是競賽似地往街道中間擴張,你擺出一寸我擺出一尺,一直擺到機動車道上。

     這幾年,漢州的領導想盡一切辦法做宣傳,公路的每個人口處都立着巨大的宣傳廣告,有國家領導人的大幅題字,有創一流市的口号,初來乍到的人總覺得這裡一定得到國家領導人的特别垂青,覺得漢州人牛氣十足。

     漢州城四面環山,漢州人自己說漢州這地方像個鍋,鍋裡面是大大小小的蟹,這些蟹都搶着往外面爬,你爬我也爬,但誰都妒忌别人比自己先爬出去,便你扯着我我拉着你,結果誰也不輕易出得去,除非功夫了得。

    有順口溜道:漢州是個鍋,外出要爬坡,蟹腳纏蟹手,誰也無奈何。

     漢州人在本地永遠冒不了尖,隻要誰剛探出腦袋,污泥濁水就會潑頭蓋臉打過來。

    而一旦離開這個地方後,做官的連連升級,經商的财運亨通,搞藝術的出人頭地。

     70年代末,城裡有個市委招待所,一個老所長把它弄得綠樹成蔭,像個大花園,下榻過招待所的客人都贊口不絕。

    80年代後期,老所長退休了,新上任的所長貸款1000多萬建了一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