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關燈
的服務缺少細緻和周到,其中就提到了為了擔心車子底盤碰壞,将鄭縣長沒有送到目的地,鄭天良坐在那裡抽煙,一句話都沒說。

     在拆遷工作全部結束的時候,黃以恒和鄭天良一起視察了宏光大道建設現場和啤酒廠建設工地,鄭天良看着自己一手創辦起來的工廠已是煙飛灰滅,胃裡一陣陣發酸,腿腳軟弱無力地踩在廢墟上,他看到碎磚斷瓦間有一隻土頭灰臉的老鼠很徒勞地在尋找食物,老鼠睜着一雙鼠眼,以一寸的目光很迷惘地看着鄭天良腳上的鞋子,鞋子上沾滿了灰塵。

     黃以恒看似很随意地對鄭天良說:“合和廠為我縣的改革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對這批工人妥善安排也是必要的,工業區需要大量工人,于江海假傳聖旨,雖說有些惡劣,但也屬迫不得已,我的意思是不隻是招三十五歲以下的農轉非,而是将四十歲以下的全部都招進來,也算是你對這些工人有了個交待,于情于理都能說得過去。

    這一決定最好還是由你去宣布。

    ” 黃以恒這樣一說,等于是此事已經沒有再讨論的必要了,鄭天良能做的就是宣布增加了一些招工名額。

    鄭天良找不出适當的理由進行反擊。

     這次風波的結果就是,于江海為工人争取了權益,而鄭天良卻是對工人們的要求無動于衷。

    由于一個小廠長于江海居然為工人們從縣裡争來了八十七個招工指标,所以副縣長鄭天良非常被動,在良心發現後,他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由一開始的堅決不同意到很無奈地去重新多争取一些招工名額,以安撫人心平息衆怒。

    鄭天良在這個事件中裡外不是人,盡管後來他看似做好人,實際上隻是證明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做好人。

    别人都看清了,工人也看清了,隻有鄭天良沒看清,他無法在這錯綜複雜的情節鍊中理出頭緒來。

     關于這件事的内幕,二十年後,耿天龍和鄭天良曾經有過一次對話。

    具體内容耿天龍不願對我說得太清楚。

     黃以恒的能力在五八十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能将别人辦不成的事辦成,将别人能辦成的事辦得更好。

    梁邦定書記在縣五大班子會上說:“改革是什麼?改革就是,隻有想不到的,沒有辦不到的。

    合安縣這一屆班子把我們這些當年在這裡工作的老同志們沒有想到沒有辦到的事給辦起來了,而且辦得很好,五八十工程比原計劃的速度要快得多,高起點、高标準、高質量、高效率,創造了全市經濟建設的又一個新的奇迹。

    今天我主要是代表市委向你們表示慰問和祝賀的。

    當然工程還在建設中,還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市委相信你們,也會全力支持你們。

    希望你們縣委縣政府一班人一定要搞好團結,同心同德,團結是我們改革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梁邦定書記的講話既是對黃以恒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向縣委縣政府一班人敲響了警鐘,不搞好團結不支持五八十工程就是反對改革,就是反對市委。

    所有人都聽出了弦外之音,鄭天良坐在下面埋頭抽煙,若有所思。

     黃以恒的本事就是每當工程建設遇到資金問題,遇到縣财政發不出工資的時候,他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兵來将擋,水來土淹,砥柱中流而紋絲不動。

    一期工程還沒結束時,他已經從省市各委辦、廳局争取了四千多萬建設資金,從省市縣各家銀行獲得了建設貸款一億六千萬。

    黃以恒在縣長辦公會上說:“我不管你采取什麼手段,能給縣裡弄來錢,就是我們的功臣。

    建設沒有錢是不行的,我已經求爺爺拜奶奶當夠了孫子,所以我希望縣委縣政府一班人都要出動,利用一切關系,将建設資金拉過來!” 鄭天良是拉不到錢的。

    黃以恒說:“你坐在家裡給我管好錢,我對你完全放心!” 鄭天良不理解黃以恒的好意,卻問起了另外一件事:“宣中陽怎麼也插手啤酒廠工程了,沒有你同意,他怎麼敢帶一個建築隊進來?而且沒有進行工程招标。

    ” 黃以恒說:“這怎麼可能呢?縣委縣政府所有領導的親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許參與工程,這個規定還是我提出來的,我怎麼能帶頭違反呢?” 鄭天良說:“我要将他們逐出工地,所以向你先打一個招呼!” 黃以恒說:“老鄭,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如果宣中陽打着我的招牌安排工程隊進去,我馬上就撤了他的縣委辦副主任的職。

    ” 啤酒廠工地共有四支參加過招投标的工程隊在建設,而宣中陽介紹的“萬源建築工程公司”負責土建這一塊,土建總投資是一千二百萬,單工程費就高達四百萬,老闆萬源整天開着一輛“豐田”轎車,肚子挺得高高的,走起路來比縣長書記還要闊氣。

     這天黃昏,沈一飛開着桑塔納在啤酒廠工地将正下班回家的鄭天良半路上截住,沈一飛從車裡跳下來,表情燦爛地對鄭天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