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得鄭天良在對待上級領導的态度上是有些問題的,隻要上面去人,總是不見人影,不陪喝酒,偶爾為之,尚情有可原,一而再,再而三,誰都能看出一些名堂來,更何況鄭天良是全省“十強”鄉鎮的一把手。
大家或多或少地都感覺出了鄭天良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在馬壩建獨立王國,搞諸侯割據。
縣委常委會上,誰都不會把這些話直接說出來,隻是大家心中都有數。
有些話,能說不能做;有些話,能做不能說,這都是官場常識,不懂常識就要犯錯誤,就要栽跟頭。
如果你在常委會上說鄭天良不陪上級領導吃飯喝酒就是居功自傲、搞諸候割據,是缺少嚴肅性的,如果以此來對不唯上是從的下級公開下手更是于黨的組織紀律所不容的。
所以年底的常委會上,大家都認為鄉鎮幹部在一個地方不宜工作太久,幹部要流動,在流動中用活幹部,在流動中發揮幹部的潛在能力。
所以大家對将鄭天良調到至今百分之八十村沒有通電而且地痞流氓橫行的東店鄉任黨委書記都沒有表示出異議。
隻有黃以恒縣長說了一些不同意見:“馬壩鄉是我們縣的典型,也是鄭天良多年紮實苦幹開拓奮鬥的結果,如果從穩定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來看,鄭天良是不是可以暫時不交流。
” 陳書記說:“鄭天良的成績從邦定書記到我都是充分肯定的,但成績大了也是個包袱,從關心愛護年輕幹部出發,鄭天良交流到東店鄉對他也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新的機遇。
以恒呀,我們都是共産黨的幹部,都是在黨領導下工作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哪一個個人的,任何一個地方也不會是離了誰就地球不轉了。
” 黃以恒說:“鄭天良這個同志我是了解的,有一些缺點,但這個同志對工作、對事業是高度負責的,也是很有開拓精神的一個幹部。
” 陳書記摘下眼鏡,用眼睛盯着黃以恒:“以恒呀,你看問題的角度很成問題,将鄭天良交流出去這是根據工作需要,而不是因為什麼缺點和優點,全縣工作要看成是一盤棋,而不要看個别棋子。
鄭天良的談話由我來。
” 話說到這個份上,黃以恒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黨管幹部是我們的組織路線,黃以恒縣長作為政府首長當然要服從黨委的決議。
陳書記找鄭天良談話的那天,天空中飄着一些細碎的小雨,一九八七年春天的雨水似乎特别密集,整個天空灰蒙蒙的,像一張被捅漏了的篩子。
全國都在批自由化,一些從中央到地方的領導幹部由于縱容自由化泛濫而栽了跟頭,他們不情願地從自己坐得滾熱的椅子上離開然後做檢查站在雨中反省自己。
陳書記和新上任的縣委組織部于部長一起跟鄭天良在陳書記辦公室談話。
鄭天良坐在沙發上很不習慣,屁股陷在彈簧裡很不踏實,他連自己那張木椅子都坐不慣,他喜歡在鄉間田頭跑,有時候他懷疑這是當年當獸醫落下的走村串戶的毛病,他覺得自己本來就是一個閑不住的農民,所以這些年來,他對自己當鄉幹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非常适應。
他不願跟上級一起喝酒,不是他不尊敬領導,而是他不喜歡喝酒,他在村裡也從來不許村幹部請他喝酒,他吃兩碗幹飯,喝一碗菜湯,再來個辣椒炒雞蛋,心滿意足。
其實,鄭天良這種認識還是有些個人主義的,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喝酒,也不讓領導喜歡喝酒,在喝酒這個問題上,同樣存在着誰服從誰的性質。
鄭天良到五十歲的時候悟出來了,但悟出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鄭天良聽了縣委的決定後,坐在很不踏實的沙發上,頭上冒出了涔涔細汗,他開始為自己辯護:“馬壩鄉是全省十強鄉鎮,我的工作也是有目共睹的,現在要讓我到東店去,我想不通。
” 陳書記笑了,他說:“小鄭呀,你的成績擺在那兒是誰也抹殺不了的,也沒有人說你的工作是不行的,正因為你工作上具有開拓精神,所以才讓你到東店去開創新局面的,這是縣委對你的信任。
” 于部長接着陳書記的話說:“這是幹部正常交流,所以你不要有什麼想不通的,全縣二十八個鄉鎮今年交流六個鄉鎮一把手,明年還要交流。
” 鄭天良在組織的面前總是心虛的,他所能說的話連他自己都知道是強詞奪理:“我隻是覺得我自己在馬壩的建設藍圖還沒有完成,全鄉消滅耕牛,全面實現耕種機械化要到明年四月才能驗收。
” 陳書記說:“我知道你對馬壩是有感情的,縣委也是充分考慮過這件事的,上次從省裡學習回來,縣委尊重了你個人的意見,讓你回到了馬壩。
但你在馬壩已經幹了十一年了,正因為政績顯著,所以組織上必須将你交流出去,而且要給你壓擔子。
” 鄭天良聽到壓擔子,心裡就有些酸酸的,他想既然承認政績顯著,組織上要是給我壓擔子就該讓我去縣裡當縣長,而不是再去繼續當鄉長書記,這就像一個民間的接生婆從這個村到另一個村接生,無論換多少村,也不能算作是婦産科醫生,更談不上醫術高明。
于部長看鄭天良默默地坐在沙發上抽煙,就嚴肅地說:“幹部交流是我們黨組織制度的一個重要内容,不要說你了,就連省長書記、八大軍區司令員還能對調呢,怎麼你就不能交流不能對調呢?” 鄭天良啞口無言,他看到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紛亂如麻,如同他此刻糟糕的心情。
鄭天良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振作起精神說:“我服從組織安排。
”個人在組織面前永遠是缈小的微不足道的
大家或多或少地都感覺出了鄭天良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在馬壩建獨立王國,搞諸侯割據。
縣委常委會上,誰都不會把這些話直接說出來,隻是大家心中都有數。
有些話,能說不能做;有些話,能做不能說,這都是官場常識,不懂常識就要犯錯誤,就要栽跟頭。
如果你在常委會上說鄭天良不陪上級領導吃飯喝酒就是居功自傲、搞諸候割據,是缺少嚴肅性的,如果以此來對不唯上是從的下級公開下手更是于黨的組織紀律所不容的。
所以年底的常委會上,大家都認為鄉鎮幹部在一個地方不宜工作太久,幹部要流動,在流動中用活幹部,在流動中發揮幹部的潛在能力。
所以大家對将鄭天良調到至今百分之八十村沒有通電而且地痞流氓橫行的東店鄉任黨委書記都沒有表示出異議。
隻有黃以恒縣長說了一些不同意見:“馬壩鄉是我們縣的典型,也是鄭天良多年紮實苦幹開拓奮鬥的結果,如果從穩定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來看,鄭天良是不是可以暫時不交流。
” 陳書記說:“鄭天良的成績從邦定書記到我都是充分肯定的,但成績大了也是個包袱,從關心愛護年輕幹部出發,鄭天良交流到東店鄉對他也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新的機遇。
以恒呀,我們都是共産黨的幹部,都是在黨領導下工作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哪一個個人的,任何一個地方也不會是離了誰就地球不轉了。
” 黃以恒說:“鄭天良這個同志我是了解的,有一些缺點,但這個同志對工作、對事業是高度負責的,也是很有開拓精神的一個幹部。
” 陳書記摘下眼鏡,用眼睛盯着黃以恒:“以恒呀,你看問題的角度很成問題,将鄭天良交流出去這是根據工作需要,而不是因為什麼缺點和優點,全縣工作要看成是一盤棋,而不要看個别棋子。
鄭天良的談話由我來。
” 話說到這個份上,黃以恒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黨管幹部是我們的組織路線,黃以恒縣長作為政府首長當然要服從黨委的決議。
陳書記找鄭天良談話的那天,天空中飄着一些細碎的小雨,一九八七年春天的雨水似乎特别密集,整個天空灰蒙蒙的,像一張被捅漏了的篩子。
全國都在批自由化,一些從中央到地方的領導幹部由于縱容自由化泛濫而栽了跟頭,他們不情願地從自己坐得滾熱的椅子上離開然後做檢查站在雨中反省自己。
陳書記和新上任的縣委組織部于部長一起跟鄭天良在陳書記辦公室談話。
鄭天良坐在沙發上很不習慣,屁股陷在彈簧裡很不踏實,他連自己那張木椅子都坐不慣,他喜歡在鄉間田頭跑,有時候他懷疑這是當年當獸醫落下的走村串戶的毛病,他覺得自己本來就是一個閑不住的農民,所以這些年來,他對自己當鄉幹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非常适應。
他不願跟上級一起喝酒,不是他不尊敬領導,而是他不喜歡喝酒,他在村裡也從來不許村幹部請他喝酒,他吃兩碗幹飯,喝一碗菜湯,再來個辣椒炒雞蛋,心滿意足。
其實,鄭天良這種認識還是有些個人主義的,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喝酒,也不讓領導喜歡喝酒,在喝酒這個問題上,同樣存在着誰服從誰的性質。
鄭天良到五十歲的時候悟出來了,但悟出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鄭天良聽了縣委的決定後,坐在很不踏實的沙發上,頭上冒出了涔涔細汗,他開始為自己辯護:“馬壩鄉是全省十強鄉鎮,我的工作也是有目共睹的,現在要讓我到東店去,我想不通。
” 陳書記笑了,他說:“小鄭呀,你的成績擺在那兒是誰也抹殺不了的,也沒有人說你的工作是不行的,正因為你工作上具有開拓精神,所以才讓你到東店去開創新局面的,這是縣委對你的信任。
” 于部長接着陳書記的話說:“這是幹部正常交流,所以你不要有什麼想不通的,全縣二十八個鄉鎮今年交流六個鄉鎮一把手,明年還要交流。
” 鄭天良在組織的面前總是心虛的,他所能說的話連他自己都知道是強詞奪理:“我隻是覺得我自己在馬壩的建設藍圖還沒有完成,全鄉消滅耕牛,全面實現耕種機械化要到明年四月才能驗收。
” 陳書記說:“我知道你對馬壩是有感情的,縣委也是充分考慮過這件事的,上次從省裡學習回來,縣委尊重了你個人的意見,讓你回到了馬壩。
但你在馬壩已經幹了十一年了,正因為政績顯著,所以組織上必須将你交流出去,而且要給你壓擔子。
” 鄭天良聽到壓擔子,心裡就有些酸酸的,他想既然承認政績顯著,組織上要是給我壓擔子就該讓我去縣裡當縣長,而不是再去繼續當鄉長書記,這就像一個民間的接生婆從這個村到另一個村接生,無論換多少村,也不能算作是婦産科醫生,更談不上醫術高明。
于部長看鄭天良默默地坐在沙發上抽煙,就嚴肅地說:“幹部交流是我們黨組織制度的一個重要内容,不要說你了,就連省長書記、八大軍區司令員還能對調呢,怎麼你就不能交流不能對調呢?” 鄭天良啞口無言,他看到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紛亂如麻,如同他此刻糟糕的心情。
鄭天良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振作起精神說:“我服從組織安排。
”個人在組織面前永遠是缈小的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