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關燈
小
中
大
,縣委會門前彩旗飄揚,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大幅标語上寫着“人民是創造曆史的真正的英雄”,“人定勝天”、“讓反動的資産階級學術權威見鬼去吧”等鼓勁和罵人的口号。
朝陽公社離縣城隻有十二公裡,可縣委會門前等着開慶祝會的人到十一點鐘還不見拖拉機的影子,打電話去朝陽公社詢問,說早上八點半就出發了。
原來,十台披紅戴綠的手扶拖拉機很不争氣,有三台在開了兩公裡後水箱發燙,不加水發動機有爆炸的危險,于是一字排停下,加水。
開了三公裡後,又有兩台突然熄火,再開一公裡,又有一台油箱漏油,不動了,修了好半天,死活搖不響。
一路上損兵折将,有的隻好就半途而廢就地咽氣。
劉明理急得滿頭大汗,發狠要将技術負責人槍斃掉,負責人是全公社最優秀的鐵匠,他哭喪着臉喊:“劉書記,我不是存心破壞的。
”說着說着就淚流滿面了。
到十一點半的時候,隻有三台手扶拖拉機跌跌撞撞地開到了縣委門前,像從戰場上跑回來的逃兵一樣狼狽不堪,其中還有一台在距離縣委會慶祝現場一百二十米的地方熄火,衆人七手八腳地将這台拖拉機推到了主席台下。
事後,縣委書記一氣之下将劉明理撤了。
從此劉明理就從本縣政壇上消失了,現在,已經從縣政府食堂炊事班退休後的劉明理在縣城東門護城河邊開了一個小飯鋪,賣牛肉面、馄饨兼營啤酒和仿冒的兒童玩具槍。
黃以恒見鄭天良不同意造拖拉機,就連連說:“鄭書記批評得對,确實科技應該是第一生産力。
我們的生産力水平還跟不上去,不過搞工業這條路是一定要走下去的。
” 鄭天良點點頭表示同意黃以恒的看法。
黃以恒問:“鄭書記,中午要不要食堂加一個紅燒豬蹄,你最喜歡吃的,我已經讓萬師傅做了。
” 鄭天良說随便吃一點吧,有什麼吃什麼,不要搞什麼特殊,下不為例。
黃以恒說,下次我一定嚴格按照鄭書記的指示辦。
鄭天良說:“你讓萬師傅加了紅燒豬蹄,我的菜票不夠了,你賣兩塊五毛錢給我吧。
”黃以恒說:“紅燒豬蹄的錢就從公社的辦公費裡沖吧。
”鄭天良眼睛一豎:“小黃,你這是什麼意思?”黃以恒小心地說:“初八才正式上班,我的意思是這就算加班補助。
”鄭天良問:“你說應該給你發多少補助費?”黃以恒愣在那裡,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從華西大隊回來的路上,各大隊書記們羨慕嫉妒得直流口水:“乖乖,華西的大隊幹部們抽的全是帶把的煙,我們這裡連買都買不到。
他們簡直是地主,我們是貧雇農。
”“他們是解放後,我們是解放前。
”這時有人說:“你們這麼說,不就是認定鄭書記讓我們生活在萬惡的舊社會嗎?完全是現行反革命說的話。
”火車上大家上綱上線了起來,鄭天良迷迷糊糊中睜開眼說:“不要怕揭短,如果我還是讓朝陽公社的老百姓一邊喝稀粥一邊打麻将,這跟解放前确實也差不了多少,看看老百姓的土屋吧,再看看多少社員家裡連一台收音機都沒有,還有三個大隊至今沒通電。
這他媽的叫什麼日子!” 鄭天良這樣一說,也沒人敢再發表議論了。
回來後,黨委會開了三天三夜。
像華西大隊那樣辦大工廠是不可能的,沒有錢,買不來設備,即使有錢,也沒有技術。
第三天晚上鄭天良熬紅了眼最後在黨委會上拍闆,制定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由小到大,由農而工”的發展綱要,會議決定将已經關門的公社農機廠改成“鐵器加工廠”,現在分田到戶後,鐮刀、鋤頭、鐵鍬、犁铧的需求量遽增,把那些當年報廢的拖拉機、插秧機還有一些鏽銅爛鐵一鍋熬了,集中全公社最優秀的鐵匠造鐮刀鋤頭。
再建一個糧食加工廠、棉花加工廠。
三天黨委會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是全公社發動種菜,種蔬菜的收入是種糧食的六七倍,朝陽公社在縣城邊上,要發動農民種五千畝蔬菜,一千畝供應縣城,剩餘的銷往南京、揚州、上海、杭州等地,鄉黨委成員傾巢出動,全都到南京、揚州和蘇南去跑國營蔬菜公司,用最低價格争取讓他們來上門收購。
鄭天良宣布了這些宏偉計劃後,情緒激動地說:“兩年之内,朝陽公社必須全面消滅土屋草房,社員住不上瓦房,我們這些人就是飯桶!” 一夜潇潇春雨,第二天柳樹上就綻出鵝黃的苞蕊,池塘裡也注滿了春水,雛鴨們在水裡自由地紮着猛子,柔軟而溫暖的風掠過返青的麥苗和人們幹裂了一冬的臉,這時候,春天就已經正式抵達這片貧窮而不甘寂寞的土地。
這時候,公社黨委會制定的朝陽公社發展規劃已經全面啟動,鐵器廠冒出了一股股賺錢的黑煙,糧食加工廠、棉花加工廠晝夜機器轟鳴。
那是一個隻要敢幹,白癡也能賺錢的年代。
不到三十歲的鄭天良站在鐵水奔流和機器飛轉的場景中,一遍遍地體味着“三十而立”的深刻内涵。
朝陽公社離縣城隻有十二公裡,可縣委會門前等着開慶祝會的人到十一點鐘還不見拖拉機的影子,打電話去朝陽公社詢問,說早上八點半就出發了。
原來,十台披紅戴綠的手扶拖拉機很不争氣,有三台在開了兩公裡後水箱發燙,不加水發動機有爆炸的危險,于是一字排停下,加水。
開了三公裡後,又有兩台突然熄火,再開一公裡,又有一台油箱漏油,不動了,修了好半天,死活搖不響。
一路上損兵折将,有的隻好就半途而廢就地咽氣。
劉明理急得滿頭大汗,發狠要将技術負責人槍斃掉,負責人是全公社最優秀的鐵匠,他哭喪着臉喊:“劉書記,我不是存心破壞的。
”說着說着就淚流滿面了。
到十一點半的時候,隻有三台手扶拖拉機跌跌撞撞地開到了縣委門前,像從戰場上跑回來的逃兵一樣狼狽不堪,其中還有一台在距離縣委會慶祝現場一百二十米的地方熄火,衆人七手八腳地将這台拖拉機推到了主席台下。
事後,縣委書記一氣之下将劉明理撤了。
從此劉明理就從本縣政壇上消失了,現在,已經從縣政府食堂炊事班退休後的劉明理在縣城東門護城河邊開了一個小飯鋪,賣牛肉面、馄饨兼營啤酒和仿冒的兒童玩具槍。
黃以恒見鄭天良不同意造拖拉機,就連連說:“鄭書記批評得對,确實科技應該是第一生産力。
我們的生産力水平還跟不上去,不過搞工業這條路是一定要走下去的。
” 鄭天良點點頭表示同意黃以恒的看法。
黃以恒問:“鄭書記,中午要不要食堂加一個紅燒豬蹄,你最喜歡吃的,我已經讓萬師傅做了。
” 鄭天良說随便吃一點吧,有什麼吃什麼,不要搞什麼特殊,下不為例。
黃以恒說,下次我一定嚴格按照鄭書記的指示辦。
鄭天良說:“你讓萬師傅加了紅燒豬蹄,我的菜票不夠了,你賣兩塊五毛錢給我吧。
”黃以恒說:“紅燒豬蹄的錢就從公社的辦公費裡沖吧。
”鄭天良眼睛一豎:“小黃,你這是什麼意思?”黃以恒小心地說:“初八才正式上班,我的意思是這就算加班補助。
”鄭天良問:“你說應該給你發多少補助費?”黃以恒愣在那裡,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
從華西大隊回來的路上,各大隊書記們羨慕嫉妒得直流口水:“乖乖,華西的大隊幹部們抽的全是帶把的煙,我們這裡連買都買不到。
他們簡直是地主,我們是貧雇農。
”“他們是解放後,我們是解放前。
”這時有人說:“你們這麼說,不就是認定鄭書記讓我們生活在萬惡的舊社會嗎?完全是現行反革命說的話。
”火車上大家上綱上線了起來,鄭天良迷迷糊糊中睜開眼說:“不要怕揭短,如果我還是讓朝陽公社的老百姓一邊喝稀粥一邊打麻将,這跟解放前确實也差不了多少,看看老百姓的土屋吧,再看看多少社員家裡連一台收音機都沒有,還有三個大隊至今沒通電。
這他媽的叫什麼日子!” 鄭天良這樣一說,也沒人敢再發表議論了。
回來後,黨委會開了三天三夜。
像華西大隊那樣辦大工廠是不可能的,沒有錢,買不來設備,即使有錢,也沒有技術。
第三天晚上鄭天良熬紅了眼最後在黨委會上拍闆,制定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由小到大,由農而工”的發展綱要,會議決定将已經關門的公社農機廠改成“鐵器加工廠”,現在分田到戶後,鐮刀、鋤頭、鐵鍬、犁铧的需求量遽增,把那些當年報廢的拖拉機、插秧機還有一些鏽銅爛鐵一鍋熬了,集中全公社最優秀的鐵匠造鐮刀鋤頭。
再建一個糧食加工廠、棉花加工廠。
三天黨委會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是全公社發動種菜,種蔬菜的收入是種糧食的六七倍,朝陽公社在縣城邊上,要發動農民種五千畝蔬菜,一千畝供應縣城,剩餘的銷往南京、揚州、上海、杭州等地,鄉黨委成員傾巢出動,全都到南京、揚州和蘇南去跑國營蔬菜公司,用最低價格争取讓他們來上門收購。
鄭天良宣布了這些宏偉計劃後,情緒激動地說:“兩年之内,朝陽公社必須全面消滅土屋草房,社員住不上瓦房,我們這些人就是飯桶!” 一夜潇潇春雨,第二天柳樹上就綻出鵝黃的苞蕊,池塘裡也注滿了春水,雛鴨們在水裡自由地紮着猛子,柔軟而溫暖的風掠過返青的麥苗和人們幹裂了一冬的臉,這時候,春天就已經正式抵達這片貧窮而不甘寂寞的土地。
這時候,公社黨委會制定的朝陽公社發展規劃已經全面啟動,鐵器廠冒出了一股股賺錢的黑煙,糧食加工廠、棉花加工廠晝夜機器轟鳴。
那是一個隻要敢幹,白癡也能賺錢的年代。
不到三十歲的鄭天良站在鐵水奔流和機器飛轉的場景中,一遍遍地體味着“三十而立”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