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陸浩宇、祁雲夫婦感到當務之急是給兒子陸偉成家。
家庭和事業,猶如碼頭和船舶,有了家,一個人才算有了依托,才能一心一意地搞事業。
這一點夫妻倆看法非常一緻,而且都認為這方面已經有了教訓,不能再拖,近期一定辦了。
但是,這樁婚事到底該怎麼辦,又各有想法。
彼此都明白對方心裡想的跟自己不是一回事,也都深知說服對方的困難。
這樣憋了三天,準都沒有點破。
到了第四天晚飯後,祁雲終于憋不住了,說道:“咱該研究一下偉偉的事了。
” 陸浩宇說:“是該研究了。
” 祁雲說:“怎麼辦,你說吧。
” 陸浩宇說:“我的意見是越簡單越好,不搞儀式,不搞宴請,對外封鎖消息,自家人訂一桌飯吃了完事。
” 祁雲用緩緩搖頭否定了丈夫的意見。
搖了好幾下才說話:“我同你正好相反,儀式要搞,宴請更不能少。
孩子的終身大事,不能一個一個都潦草從事。
” 俗話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可陸浩宇和祁雲都是主事人,現在觀點已經亮明,意見完全相反,這就有點麻煩了,要是一個低層次家庭,那就可能是一場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也是常見的,但事情發生在市委書記家,情況就有所不同:陸浩宇本人講話作報告,練了二十多年嘴皮子,而祁雲又是有名的“鐵嘴”夫人,可以想見,這将是一場并非吵架但又十分激烈的論戰無疑。
兩人各自亮明觀點以後,沉默了。
大約是誰也不想打第一槍吧。
陸浩宇瞧一眼祁雲,見她臉繃得很緊,就想到了有關“鐵嘴”的一些往事。
祁雲上大學時,正值“文革”初期,學校的兩派群衆就“誰是保皇派”的問題展開大辯論。
祁雲這一派的頭頭口拙舌讷,眼看就要敗下陣來,祁雲心裡一急,呼地跳上台去,一口氣回答了對方提出的幾個問題,接着就轉入反攻,咄咄逼人地提出五個問題要對方回答。
對方的頭頭被祁雲搞愣怔了,一時竟亂了方寸,未能及時回答上來,祁雲就喊道:“革命的同志們、戰友們:他們回答不了。
理屈必然詞窮,詞窮定是理屈。
”接着将五個問題一一止面闡述,将保皇派的帽子一頂頂向對方扣過去。
台下對立面的群衆急了,一股勁呼口号壓倒她。
這面的頭頭們見好即收,立即下達集合令,排着隊,揮動紅寶書,喊着“革命無罪,造反有理,保皇有罪,罪該萬死”撤離會場,一路凱旋而去。
由此,“鐵嘴祁雲”的稱号便在校園内傳開。
祁雲就是在得了“鐵嘴”雅号不久,經人介紹給陸浩宇的。
介紹人說:“這祁雲腦子反應快,口才特好,模樣也不錯,隻要你不怕吵架時吃虧,那你們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陸浩宇說:“沒關系,我看中的正是她這張嘴。
” 他們是領到畢業證那天舉行婚禮的。
之後是畢業分配,陸浩宇留在校團委工作,祁雲分配到附近一家國營企業搞工會工作。
祁雲不僅辦事利索,而且敢仗義執言,評斷是非,什麼事到她嘴裡總能講出個道理來。
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威望,人們一旦發生什麼是非争執,不去找領導,而是說:“走,找祁雲評評理!”可回到家裡,祁雲的口才始終沒有發揮的機會。
夫唱妻和,親密無間,實在激不起一點波瀾,有一大陸浩宇說:“咱結婚幾年了,還沒領略過你的鐵嘴,啥時吵一架吧?”祁雲說:“我這人怪,事情逼到那份上,話就像泉水一樣往外噴。
不到那份上,硬要我無病呻吟,假吵架,我的嘴就鈍了,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陸浩宇笑道:“那就不用着急,等啥時逼到那份上了,再領略吧。
” 陸浩宇沒想到,這種無波無瀾的生活過了二十多年之後,眼看就要告老還鄉、歡度晚年了,他們之間才發生了磕磕碰碰。
祁雲對陸浩宇的廉潔有了微詞,有了褒貶。
繼而發生争執,你來我往,唇槍舌劍。
眼下,在兒子的婚事上,明擺着又一場舌戰已是必然。
現在,陸浩宇瞧着眼前的祁雲,想像着她三十年前跳上台舌戰群儒的情景,心裡說,這回怕是要真正領略一回“鐵嘴”的厲害了,這樣想着,不由得笑了。
這一笑,使祁雲意識到自己的樣子一定像一隻鬥架的公雞,也忍不住笑了。
笑緩和了一下緊張氣氛,但并沒有解決問題。
陸浩宇笑過之後,深深感到說服這位“鐵嘴”夫人的艱難。
但再難也不能後退,他得知難而進。
“祁雲,”陸浩宇盡量把話說得平和一些,“咱不是一般人,咱是市委書記,大操大辦影響不好。
” 祁雲臉上閃過一絲嘲諷的笑意:“我的書記大人,你從搞領導工作以來,時刻注意影響,還注意得不夠嗎?” 陸浩宇苦笑了一下,說:“祁雲,這麼多年我們都和睦相處,配合默契。
現在老也老了,是吃錯啥藥了,怎麼老是磕磕碰碰,連兒女婚事也商量不到一塊了?” 祁雲說:“形勢在發展變化,而且發展極快,變化
家庭和事業,猶如碼頭和船舶,有了家,一個人才算有了依托,才能一心一意地搞事業。
這一點夫妻倆看法非常一緻,而且都認為這方面已經有了教訓,不能再拖,近期一定辦了。
但是,這樁婚事到底該怎麼辦,又各有想法。
彼此都明白對方心裡想的跟自己不是一回事,也都深知說服對方的困難。
這樣憋了三天,準都沒有點破。
到了第四天晚飯後,祁雲終于憋不住了,說道:“咱該研究一下偉偉的事了。
” 陸浩宇說:“是該研究了。
” 祁雲說:“怎麼辦,你說吧。
” 陸浩宇說:“我的意見是越簡單越好,不搞儀式,不搞宴請,對外封鎖消息,自家人訂一桌飯吃了完事。
” 祁雲用緩緩搖頭否定了丈夫的意見。
搖了好幾下才說話:“我同你正好相反,儀式要搞,宴請更不能少。
孩子的終身大事,不能一個一個都潦草從事。
” 俗話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可陸浩宇和祁雲都是主事人,現在觀點已經亮明,意見完全相反,這就有點麻煩了,要是一個低層次家庭,那就可能是一場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也是常見的,但事情發生在市委書記家,情況就有所不同:陸浩宇本人講話作報告,練了二十多年嘴皮子,而祁雲又是有名的“鐵嘴”夫人,可以想見,這将是一場并非吵架但又十分激烈的論戰無疑。
兩人各自亮明觀點以後,沉默了。
大約是誰也不想打第一槍吧。
陸浩宇瞧一眼祁雲,見她臉繃得很緊,就想到了有關“鐵嘴”的一些往事。
祁雲上大學時,正值“文革”初期,學校的兩派群衆就“誰是保皇派”的問題展開大辯論。
祁雲這一派的頭頭口拙舌讷,眼看就要敗下陣來,祁雲心裡一急,呼地跳上台去,一口氣回答了對方提出的幾個問題,接着就轉入反攻,咄咄逼人地提出五個問題要對方回答。
對方的頭頭被祁雲搞愣怔了,一時竟亂了方寸,未能及時回答上來,祁雲就喊道:“革命的同志們、戰友們:他們回答不了。
理屈必然詞窮,詞窮定是理屈。
”接着将五個問題一一止面闡述,将保皇派的帽子一頂頂向對方扣過去。
台下對立面的群衆急了,一股勁呼口号壓倒她。
這面的頭頭們見好即收,立即下達集合令,排着隊,揮動紅寶書,喊着“革命無罪,造反有理,保皇有罪,罪該萬死”撤離會場,一路凱旋而去。
由此,“鐵嘴祁雲”的稱号便在校園内傳開。
祁雲就是在得了“鐵嘴”雅号不久,經人介紹給陸浩宇的。
介紹人說:“這祁雲腦子反應快,口才特好,模樣也不錯,隻要你不怕吵架時吃虧,那你們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陸浩宇說:“沒關系,我看中的正是她這張嘴。
” 他們是領到畢業證那天舉行婚禮的。
之後是畢業分配,陸浩宇留在校團委工作,祁雲分配到附近一家國營企業搞工會工作。
祁雲不僅辦事利索,而且敢仗義執言,評斷是非,什麼事到她嘴裡總能講出個道理來。
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威望,人們一旦發生什麼是非争執,不去找領導,而是說:“走,找祁雲評評理!”可回到家裡,祁雲的口才始終沒有發揮的機會。
夫唱妻和,親密無間,實在激不起一點波瀾,有一大陸浩宇說:“咱結婚幾年了,還沒領略過你的鐵嘴,啥時吵一架吧?”祁雲說:“我這人怪,事情逼到那份上,話就像泉水一樣往外噴。
不到那份上,硬要我無病呻吟,假吵架,我的嘴就鈍了,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陸浩宇笑道:“那就不用着急,等啥時逼到那份上了,再領略吧。
” 陸浩宇沒想到,這種無波無瀾的生活過了二十多年之後,眼看就要告老還鄉、歡度晚年了,他們之間才發生了磕磕碰碰。
祁雲對陸浩宇的廉潔有了微詞,有了褒貶。
繼而發生争執,你來我往,唇槍舌劍。
眼下,在兒子的婚事上,明擺着又一場舌戰已是必然。
現在,陸浩宇瞧着眼前的祁雲,想像着她三十年前跳上台舌戰群儒的情景,心裡說,這回怕是要真正領略一回“鐵嘴”的厲害了,這樣想着,不由得笑了。
這一笑,使祁雲意識到自己的樣子一定像一隻鬥架的公雞,也忍不住笑了。
笑緩和了一下緊張氣氛,但并沒有解決問題。
陸浩宇笑過之後,深深感到說服這位“鐵嘴”夫人的艱難。
但再難也不能後退,他得知難而進。
“祁雲,”陸浩宇盡量把話說得平和一些,“咱不是一般人,咱是市委書記,大操大辦影響不好。
” 祁雲臉上閃過一絲嘲諷的笑意:“我的書記大人,你從搞領導工作以來,時刻注意影響,還注意得不夠嗎?” 陸浩宇苦笑了一下,說:“祁雲,這麼多年我們都和睦相處,配合默契。
現在老也老了,是吃錯啥藥了,怎麼老是磕磕碰碰,連兒女婚事也商量不到一塊了?” 祁雲說:“形勢在發展變化,而且發展極快,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