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車光輝,算得上嘴下留情,除了愛蹭點拿點,還是很夠朋友的。
車光輝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
曾祖父曾是河陽名氣最大的地主,據說擁有良田千畝,牛馬百匹,車家大壩幾百戶人家都是他的佃農。
這可以從車家大壩田地名稱上得到印證。
比如車家大壩最肥碩的那塊地叫車家大地,西頭那塊種苞谷的地叫車家陰窪,被車光輝修為學校的那塊地叫車家澇池。
曾祖父一生隻娶了一個老婆,但納了四房妾,遺憾的是隻生下祖父一個兒子。
他的祖父是個性情中人,對女人的興趣遠遠大過對田地的興趣。
祖父一生愛女人無數,但隻娶了祖母一個。
對此祖父這樣解釋,會愛的偷着愛,不會愛的守着愛。
可見祖父喜歡偷别人老婆。
祖父一生偷女人無數,每偷成一回,他便視自己偷時的心境在腳下踏出一塊地來回報女人,直到他把曾祖父留下的土地全部踏光。
祖父年老體弱時,突然吸起了鴉片,在鴉片黑騰騰的煙霧裡,他慢慢死去。
他死的樣子車光輝見過,一臉安詳,幸福無比。
車光輝的父親是一個老實本分而又幾近猥瑣的男人。
生下來就目光凝重,表情痛苦,仿佛極不情願來到這個世上。
他寡言少語,很難與人為友。
悶悶的心裡終日隻想着一件事,怎麼把祖父踢掃掉的家業再掙回來。
為此他起早貪黑,沒睡過囫囵覺,連件囫囵衣裳也舍不得穿,寒冬臘月甯可讓耳朵凍得流膿,也舍不得把箱底的狗皮帽子拿出來戴。
縱是這樣,父親也沒能實現他的心願。
土改時他手上的家業被一掃而光,父親變成了窮光蛋。
這還不算,一九七六年後,父親被揪了出來,大隊書記莊向陽是莊福的後人,他給父親糊了一個紙帽子,尖尖的像個喇叭。
父親整天頂着個喇叭給車家大壩掃了将近十年的巷道。
每次批鬥會上,父親都被細細的麻繩反剪住胳膊,脖子裡挂個紙牌,讓人揪到台上認罪。
母親是一個膽小的女人,盡管也出身于地主家庭,但畢竟是小地主家,不能跟車家相提并論。
陪着父親挨了幾次鬥後,她不堪羞辱,在一個風高月黑的晚上懸梁自盡。
那時車光輝不在車家大壩,他被莊向陽派到副業隊上幹活。
副業隊在白銀、柳園一帶幹建築。
車光輝因是地主的兒子,副業隊的髒活苦活全歸他幹,尤其是拆那些鋼筋水泥壘成的房子。
車光輝整天掄着二十斤重的鐵錘,胳膊腫了,虎口裂了,照樣還得掄下去。
副業隊長是管家劉二的後人,對他十分刻薄,甚至沒讓他參加母親的葬禮。
車光輝正是在那暗無天日的歲月裡學會了泥瓦匠,砌磚放線,樣樣俱會,而且無師自通看懂了圖紙,不久便在副業隊有了名氣。
白銀、柳園一帶的城裡人看他心靈手巧,做出的活兒與别人不一般,暗地裡送他一個外号——車灰匠。
重振車家雄風的大業終于沒能實現,父親在“文革”結束的頭一年含恨死去。
死時面如黃紙,枯幹如柴,完全沒有祖父那種從容。
車光輝失去祖業,又無法在仇恨的目光裡苟且偷生,隻能憑泥瓦匠的手藝,當起了灰灰匠。
沒承想他此生能在河陽城成就一番大業,想起往事,車光輝不但不恨那段歲月,反倒覺得上蒼暗中護着他,讓他經曆那番磨難。
每每想及此段苦難,他就拿梁曉聲、葉辛那些知青作家聊以自慰,說,如果沒有“文革”,哪能有梁曉聲、葉辛們的今天。
在對待女人和金錢的态度上,車光輝更多地承襲了祖父的個性,跟祖父有很大相同。
錢财方面,車光輝一直信奉錢是大家掙的,也是大家花的,能掙敢花,才是男人本色。
河建之所以發展迅猛,無非是在掙錢與花錢上處理得當。
還有,車光輝從不拖欠工人一分錢,工人掙的是血汗錢,尤其鄉下來的民工,掙錢容易嗎!車光輝當了幾年的包工頭,從沒拖過誰欠過誰,正因如此,他的信譽才在河陽城數十位包工頭中最好。
女人方面,車光輝卻有點講究。
…… 這天早上,車光輝剛起床,手機響了。
電話是人大一位副主任打來的,用婉轉的口氣,告誡他做某些事時要冷靜一點。
車光輝知道副主任在指什麼,非常客氣地說:“一定,一定。
”剛挂斷,一位副市長的電話又打了進來,口氣依舊溫和,說的還是同樣的話,同樣的事。
車光輝笑笑,跟副市長做了保證。
本想收拾利落出門,可電話一個連着一個,纏住了他,都是沖四合院打來的。
上午有個會,河陽唯一的文學刊物《河陽文學》今天迎來創刊十五周年紀念日,文聯和作協在賓館召開座談會。
作為該雜志最大的贊助商,車光輝要在會上發表講話,還要以省作協副主席、《河陽文學》名譽主編的身份,給市裡幾個創作小有成績的文學青年頒獎。
車光輝年輕時候喜歡過文學,夢想有一天能成為作家,可惜這夢沒能實現。
此時已近九點,車光輝被電話困住的同刻,那座孤零零的四合院裡,河陽場城最有名的作家葉開剛剛睜開眼睛。
他當然知道今天文聯開會,請柬十天前就有人專程送過來。
但他決然不會出席這樣一個毫無意義的會議,他甯肯摟着大丫繼續睡下去,也不願去跟一幫酸臭文人開什麼鳥會。
他自然清楚自己的缺席将使文聯精心準備了半年的會議黯然失色,可這不關他的事,因為他既不是文聯的什麼會員也絕非《河陽文學》的作者。
他是葉開,一個自信能在本世紀最末一年創作出驚世之作的天才。
“嗨,告訴你件事兒,建築公司又來拆房了。
”看到葉開睜開眼睛,黃大丫說。
葉開伸個懶腰,穿衣下床,打算洗臉。
聽了大丫的話,一點不感吃驚,反說:“拆吧,索性把河陽城全拆光才叫過瘾。
” 院外,推土機不知啥時已熄火,民工們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抽着旱煙,眉飛色舞地說着這家人的長短。
“拆了七回了,人家壓根都不理,吓唬個球!現如今,朝裡有人路子寬,閑淡!” “有個球!不就一個看監獄的嗎,有啥了不起?” “聽聽,這叫人話嗎,看監獄的咋了?現今當官的,哪個的娃子是好貨,還不是輪着往班房子裡進嗎,誰個敢惹看監獄的……” “就是,當官的一個個人五人六,娃子們可盡是墊臉貨。
” 越是老百姓,嘴上越沒把門的。
越是這些看似過得不如意的人,說起這種惡話來,越歹毒。
就在這時,一個女人蹬着自行車,遠遠地朝這個方向騎來。
及至跟前,民工們認出是傻婆娘邸玉蘭,便齊着嗓子喊:“喂,傻玉蘭,過來唱兩段兒。
” 其實用不着喊,邸玉蘭正是沖這兒來的,她跳下車子,朝民工們傻傻地笑笑,動作麻利地支好自行車,在後架上擺放好錄音機,沖民工們行個禮,就在錄音機的伴奏聲中跳起了舞。
立時,街道上的出租車停下來,來來往往的人一窩蜂地擁過來,把邸玉蘭嚴嚴實實圍在了中間。
11 河陽城有四大名人,傻婆娘邸玉蘭,丐幫頭子丁萬壽,瞎子大仙“神娃娃”,還有…… 這邸玉蘭原本不傻,據說年輕時人長得很标緻,在居委會裡當幹部,後來不知咋的就給傻了。
一傻竟傻出了大名,居然坐上了河陽四大名人的頭把交椅。
邸玉蘭有三大愛好:攔車,上訪,堵街。
先說攔車。
都說河陽城的官員有三怕:一怕百姓亂上訪,二怕攔車給開會,三怕子女變成大煙鬼。
這二怕就是怕邸玉蘭。
官員們坐車在河陽城視察工作,冷不丁就讓邸玉蘭給攔住。
邸玉蘭攔車,往往出其不意,攔其不備,而且專門在人多時攔。
這種場面,哪個官員不怕?圍觀的老百姓一起哄,邸玉蘭越發起勁,還會掏出兩條紅綢帶,邊跳邊唱。
邸玉蘭攔車既狠又準,官員們最好不要落下啥把柄,一旦把柄落到邸玉蘭手裡,不出三天,非把你的小車攔大街上,當衆給你開一次會。
可官員們能不落把柄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
再說上訪,河陽城這些年上訪成風,但凡重大的上訪,必有邸玉蘭參加。
為啥?邸玉蘭是名人,号召力強,可以一呼百應。
邸玉蘭往前一站,後邊呼啦啦一幫子人,那陣勢,不由你不怕。
堵街是邸玉蘭的即興表演,隻要聞知河陽城哪兒出了事,邸玉蘭必在第一時間趕到,然後放開自帶的錄音機,連跳帶唱,不過五分鐘,那兒的交通準給堵死。
河陽的交警也怪,一聽是邸玉蘭堵街,全都繞道去了别處,任由一條街長時間的堵上。
為啥?惹不起。
今兒個邸玉蘭演的是堵街。
見周圍堵了不少人,邸玉蘭放開嗓子唱上了: 我是河陽的小廣播 河陽的事情我來說 舊城改造到處拆 半拉子工程四處擱 老百姓住的像狗窩 貪官洋樓裡養的小老婆 拆了東西拆南北 到處拆成個大豁落 …… 車光輝踩着點兒來到會場。
主席台正中,坐着應邀參加會議的副市長。
車光輝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
曾祖父曾是河陽名氣最大的地主,據說擁有良田千畝,牛馬百匹,車家大壩幾百戶人家都是他的佃農。
這可以從車家大壩田地名稱上得到印證。
比如車家大壩最肥碩的那塊地叫車家大地,西頭那塊種苞谷的地叫車家陰窪,被車光輝修為學校的那塊地叫車家澇池。
曾祖父一生隻娶了一個老婆,但納了四房妾,遺憾的是隻生下祖父一個兒子。
他的祖父是個性情中人,對女人的興趣遠遠大過對田地的興趣。
祖父一生愛女人無數,但隻娶了祖母一個。
對此祖父這樣解釋,會愛的偷着愛,不會愛的守着愛。
可見祖父喜歡偷别人老婆。
祖父一生偷女人無數,每偷成一回,他便視自己偷時的心境在腳下踏出一塊地來回報女人,直到他把曾祖父留下的土地全部踏光。
祖父年老體弱時,突然吸起了鴉片,在鴉片黑騰騰的煙霧裡,他慢慢死去。
他死的樣子車光輝見過,一臉安詳,幸福無比。
車光輝的父親是一個老實本分而又幾近猥瑣的男人。
生下來就目光凝重,表情痛苦,仿佛極不情願來到這個世上。
他寡言少語,很難與人為友。
悶悶的心裡終日隻想着一件事,怎麼把祖父踢掃掉的家業再掙回來。
為此他起早貪黑,沒睡過囫囵覺,連件囫囵衣裳也舍不得穿,寒冬臘月甯可讓耳朵凍得流膿,也舍不得把箱底的狗皮帽子拿出來戴。
縱是這樣,父親也沒能實現他的心願。
土改時他手上的家業被一掃而光,父親變成了窮光蛋。
這還不算,一九七六年後,父親被揪了出來,大隊書記莊向陽是莊福的後人,他給父親糊了一個紙帽子,尖尖的像個喇叭。
父親整天頂着個喇叭給車家大壩掃了将近十年的巷道。
每次批鬥會上,父親都被細細的麻繩反剪住胳膊,脖子裡挂個紙牌,讓人揪到台上認罪。
母親是一個膽小的女人,盡管也出身于地主家庭,但畢竟是小地主家,不能跟車家相提并論。
陪着父親挨了幾次鬥後,她不堪羞辱,在一個風高月黑的晚上懸梁自盡。
那時車光輝不在車家大壩,他被莊向陽派到副業隊上幹活。
副業隊在白銀、柳園一帶幹建築。
車光輝因是地主的兒子,副業隊的髒活苦活全歸他幹,尤其是拆那些鋼筋水泥壘成的房子。
車光輝整天掄着二十斤重的鐵錘,胳膊腫了,虎口裂了,照樣還得掄下去。
副業隊長是管家劉二的後人,對他十分刻薄,甚至沒讓他參加母親的葬禮。
車光輝正是在那暗無天日的歲月裡學會了泥瓦匠,砌磚放線,樣樣俱會,而且無師自通看懂了圖紙,不久便在副業隊有了名氣。
白銀、柳園一帶的城裡人看他心靈手巧,做出的活兒與别人不一般,暗地裡送他一個外号——車灰匠。
重振車家雄風的大業終于沒能實現,父親在“文革”結束的頭一年含恨死去。
死時面如黃紙,枯幹如柴,完全沒有祖父那種從容。
車光輝失去祖業,又無法在仇恨的目光裡苟且偷生,隻能憑泥瓦匠的手藝,當起了灰灰匠。
沒承想他此生能在河陽城成就一番大業,想起往事,車光輝不但不恨那段歲月,反倒覺得上蒼暗中護着他,讓他經曆那番磨難。
每每想及此段苦難,他就拿梁曉聲、葉辛那些知青作家聊以自慰,說,如果沒有“文革”,哪能有梁曉聲、葉辛們的今天。
在對待女人和金錢的态度上,車光輝更多地承襲了祖父的個性,跟祖父有很大相同。
錢财方面,車光輝一直信奉錢是大家掙的,也是大家花的,能掙敢花,才是男人本色。
河建之所以發展迅猛,無非是在掙錢與花錢上處理得當。
還有,車光輝從不拖欠工人一分錢,工人掙的是血汗錢,尤其鄉下來的民工,掙錢容易嗎!車光輝當了幾年的包工頭,從沒拖過誰欠過誰,正因如此,他的信譽才在河陽城數十位包工頭中最好。
女人方面,車光輝卻有點講究。
…… 這天早上,車光輝剛起床,手機響了。
電話是人大一位副主任打來的,用婉轉的口氣,告誡他做某些事時要冷靜一點。
車光輝知道副主任在指什麼,非常客氣地說:“一定,一定。
”剛挂斷,一位副市長的電話又打了進來,口氣依舊溫和,說的還是同樣的話,同樣的事。
車光輝笑笑,跟副市長做了保證。
本想收拾利落出門,可電話一個連着一個,纏住了他,都是沖四合院打來的。
上午有個會,河陽唯一的文學刊物《河陽文學》今天迎來創刊十五周年紀念日,文聯和作協在賓館召開座談會。
作為該雜志最大的贊助商,車光輝要在會上發表講話,還要以省作協副主席、《河陽文學》名譽主編的身份,給市裡幾個創作小有成績的文學青年頒獎。
車光輝年輕時候喜歡過文學,夢想有一天能成為作家,可惜這夢沒能實現。
此時已近九點,車光輝被電話困住的同刻,那座孤零零的四合院裡,河陽場城最有名的作家葉開剛剛睜開眼睛。
他當然知道今天文聯開會,請柬十天前就有人專程送過來。
但他決然不會出席這樣一個毫無意義的會議,他甯肯摟着大丫繼續睡下去,也不願去跟一幫酸臭文人開什麼鳥會。
他自然清楚自己的缺席将使文聯精心準備了半年的會議黯然失色,可這不關他的事,因為他既不是文聯的什麼會員也絕非《河陽文學》的作者。
他是葉開,一個自信能在本世紀最末一年創作出驚世之作的天才。
“嗨,告訴你件事兒,建築公司又來拆房了。
”看到葉開睜開眼睛,黃大丫說。
葉開伸個懶腰,穿衣下床,打算洗臉。
聽了大丫的話,一點不感吃驚,反說:“拆吧,索性把河陽城全拆光才叫過瘾。
” 院外,推土機不知啥時已熄火,民工們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抽着旱煙,眉飛色舞地說着這家人的長短。
“拆了七回了,人家壓根都不理,吓唬個球!現如今,朝裡有人路子寬,閑淡!” “有個球!不就一個看監獄的嗎,有啥了不起?” “聽聽,這叫人話嗎,看監獄的咋了?現今當官的,哪個的娃子是好貨,還不是輪着往班房子裡進嗎,誰個敢惹看監獄的……” “就是,當官的一個個人五人六,娃子們可盡是墊臉貨。
” 越是老百姓,嘴上越沒把門的。
越是這些看似過得不如意的人,說起這種惡話來,越歹毒。
就在這時,一個女人蹬着自行車,遠遠地朝這個方向騎來。
及至跟前,民工們認出是傻婆娘邸玉蘭,便齊着嗓子喊:“喂,傻玉蘭,過來唱兩段兒。
” 其實用不着喊,邸玉蘭正是沖這兒來的,她跳下車子,朝民工們傻傻地笑笑,動作麻利地支好自行車,在後架上擺放好錄音機,沖民工們行個禮,就在錄音機的伴奏聲中跳起了舞。
立時,街道上的出租車停下來,來來往往的人一窩蜂地擁過來,把邸玉蘭嚴嚴實實圍在了中間。
11 河陽城有四大名人,傻婆娘邸玉蘭,丐幫頭子丁萬壽,瞎子大仙“神娃娃”,還有…… 這邸玉蘭原本不傻,據說年輕時人長得很标緻,在居委會裡當幹部,後來不知咋的就給傻了。
一傻竟傻出了大名,居然坐上了河陽四大名人的頭把交椅。
邸玉蘭有三大愛好:攔車,上訪,堵街。
先說攔車。
都說河陽城的官員有三怕:一怕百姓亂上訪,二怕攔車給開會,三怕子女變成大煙鬼。
這二怕就是怕邸玉蘭。
官員們坐車在河陽城視察工作,冷不丁就讓邸玉蘭給攔住。
邸玉蘭攔車,往往出其不意,攔其不備,而且專門在人多時攔。
這種場面,哪個官員不怕?圍觀的老百姓一起哄,邸玉蘭越發起勁,還會掏出兩條紅綢帶,邊跳邊唱。
邸玉蘭攔車既狠又準,官員們最好不要落下啥把柄,一旦把柄落到邸玉蘭手裡,不出三天,非把你的小車攔大街上,當衆給你開一次會。
可官員們能不落把柄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
再說上訪,河陽城這些年上訪成風,但凡重大的上訪,必有邸玉蘭參加。
為啥?邸玉蘭是名人,号召力強,可以一呼百應。
邸玉蘭往前一站,後邊呼啦啦一幫子人,那陣勢,不由你不怕。
堵街是邸玉蘭的即興表演,隻要聞知河陽城哪兒出了事,邸玉蘭必在第一時間趕到,然後放開自帶的錄音機,連跳帶唱,不過五分鐘,那兒的交通準給堵死。
河陽的交警也怪,一聽是邸玉蘭堵街,全都繞道去了别處,任由一條街長時間的堵上。
為啥?惹不起。
今兒個邸玉蘭演的是堵街。
見周圍堵了不少人,邸玉蘭放開嗓子唱上了: 我是河陽的小廣播 河陽的事情我來說 舊城改造到處拆 半拉子工程四處擱 老百姓住的像狗窩 貪官洋樓裡養的小老婆 拆了東西拆南北 到處拆成個大豁落 …… 車光輝踩着點兒來到會場。
主席台正中,坐着應邀參加會議的副市長。